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红喉歌鸲(学名:Luscinia calliope,英文名:Siberian Rubythroat)为雀形目鹟科歌鸲属的鸟类,俗名红脖、红点颏、红脖雀(雌)、白点颏(雄)、点颏、稿鸟、野驹、野鸲,英文名直译为西伯利亚歌鸲。具醒目的白色眉纹和颊纹,雄鸟喉部鲜红色,雌鸟喉部红色面积小。是食虫鸟,常食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及幼虫和少量植物性食物。夏季在我国的东北、表海和四川北部繁殖,冬季在我国的西南部越冬。红点颏是我国的传统笼养鸟。
中文学名:红喉歌鸲
拉丁学名:Luscinia calliope
英文俗名:Siberian Rubythroat
命名作者:Pallas, 177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歌鸲属(Luscinia)
繁殖区:古北界 : c, 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6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红色
外形特征
红喉歌鸲: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16厘米)而丰满的褐色歌鸲。具醒目的白色眉纹和颊纹,尾褐色,两胁皮黄,腹部皮黄白。
雌鸟:胸带近褐,头部黑白色条纹独特。
成年雄鸟:的特征为喉红色。
虹膜-褐色;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响亮的下降调双哨音ee-uk;告警时发轻柔深沉的tschuck声。鸣声为尖厉刺耳的长颤声。
地理分布
红喉歌鸲: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冬季至印度、中国南方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青海东北部至甘肃南部及四川。越冬于中国南方、台湾及海南岛。地区性非罕见鸟。
生活习性
红喉歌鸲:雌鸟
红喉歌鸲为地栖性鸟类,常栖息于平原地带的灌丛,芦苇丛或竹林间,更多活动于溪流近旁,多觅食于地面或灌丛的低地间。鸣声多韵而悦耳,晨昏鸣唱最多,鸣声尤为动听。
生长繁殖
红喉歌鸲:雄鸟
食物以昆虫为主食,如蝗虫、蝽象及蚁类等,此外,也吃少量野果及杂草种子。繁殖于4~6月,巢椭圆形,由杂草、枯叶、细根等构成,一侧有出入口,巢内垫以细草及纤维等,巢置于地面草丛间。每巢4~5个卵,卵壳呈略灰的蓝绿色,或具赤红色点斑。
保护现状
红喉歌鸲:雄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蓝喉歌鸲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蓝喉歌鸲(学名:Luscinia svecica,英文名: Bluethroat)属雀形目鹟科歌鸲属,俗名蓝点颏、蓝秸芦犒鸟、蓝脖、九圈领、蓝领、长脚青、蓝颏、点颏、蓝靛杠等。是著名的鸣鸟。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欧洲、非洲北部、俄罗斯、阿拉斯加西部、亚洲中部、伊朗、印度和亚洲东南部等地。蓝点颏体长12-13厘米,体重17-18克。头部、上体主要为土褐色。眉纹白色。蓝喉歌鸲是国家三有保护鸟类,请勿捕捉。
中文学名:蓝喉歌鸲
拉丁学名:Luscinia svecica
英文俗名:Bluethroa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歌鸲属(Luscinia)
繁殖区:古北界 : 广泛分布, also w Alaska
非繁殖区:东洋界, n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6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蓝色
外形特征
蓝喉歌鸲:形态特征图
雄鸟: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色彩艳丽的歌鸲。特征为喉部具栗色、蓝色及黑白色图纹,眉纹近白,外侧尾羽基部的棕色于飞行时可见。上体灰褐,下体白,尾深褐。
雌鸟:喉白而无橘黄色及蓝色,黑色的细颊纹与由黑色点斑组成的胸带相连。与雌性红喉歌鸲及黑胸歌鸲的区别在尾部的斑纹不同。
诸亚种的区别在喉部红色点斑的大小(亚种 abbotti最小)、蓝色的深浅度(亚种 saturator深,svecica浅)以及在蓝色及栗色胸带之间有无黑色带(svecica)。幼鸟暖褐色,具锈黄色点斑。
虹膜-深褐;嘴-深褐;脚-粉褐。
叫声:鸣声饱满似铃声,节拍加快,包括部分模仿其他鸟的鸣声。有时在夜间鸣叫。告警时叫声为heet似(JI)。联络叫声为粗哑的truk声。
蓝喉歌鸲:雄鸟
蓝喉歌鸲:雌鸟
蓝喉歌鸲:雌鸟
蓝喉歌鸲:幼鸟
地理分布
蓝喉歌鸲: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古北界、阿拉斯加;冬季南迁至印度、中国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ior和kobdensis繁殖于中国西北,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越冬鸟在中国西南及东南。其他亚种迁徙时经过中国–przevalksii繁殖于西伯利亚,可能在内蒙古及青海也有繁殖,迁徙经中国中部;abbotti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在西藏西部也有记录。这些亚种经中国时甚常见于苔原带、森林、沼泽及荒漠边缘的各类灌丛。
生活习性
蓝喉歌鸲
蓝点颏栖息于灌丛或芦苇丛中。性情隐怯,常在地下作短距离奔驰,稍停,不时地扭动尾羽或将尾羽展开。喜欢潜匿于芦苇或矮灌丛下,飞行甚低,一般只作短距离飞翔。常欢快地跳跃,不去密林和高树上栖息,在地面奔走极快。平时鸣叫为单音,繁殖期发出嘹亮的优美歌声,也能仿效昆虫鸣声。
主要以昆虫、蠕虫等为食,也吃植物种子等。
生长繁殖
蓝喉歌鸲
繁殖期为5月。营巢于灌丛、草丛中的地面上。巢以杂草、根、叶等筑成。每巢产卵4~6枚。卵有光泽呈蓝绿色。孵化期约为14天。
保护现状
蓝喉歌鸲:雄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淡红鹪鹩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中文名称】淡红鹪鹩【拉丁学名】Troglodytes rufulus 【命名时间】Cabanis, 1849 【英文名称】Tepui Wren【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鹪鹩科、鹪鹩属
中文学名:淡红鹪鹩
拉丁学名:Troglodytes rufulus
英文俗名:Tepui Wren
命名作者:Cabanis, 184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鹪鹩科(Troglodytidae)
中文属名:鹪鹩属(Troglodytes)
繁殖区:南美洲 : s Venezuel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淡红鹪鹩淡红鹪鹩是一种小型鸣禽,鸟的头顶、颈部、背部和尾部整个上体红棕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是棕色和浅黄色的鳞状斑纹交替标志,在红褐色的尾羽处有十几道清晰可见时黑斑纹。灰白色眼眉。下体青灰色,喉、下巴和胸部是白羊皮色,脸颊和小腹及侧面棕褐色。下尾覆羽有白色阴影。虹膜棕色。腿是黑褐色。
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即有也很少而细。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大多12枚,亦有8或10枚者。跗蹠强健,具盾状鳞,趾及爪发达。
淡红鹪鹩
地理分布
淡红鹪鹩分布图分布
淡红鹪鹩淡红鹪鹩分布图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淡红鹪鹩
生活习性
栖息于森林、灌木丛、小城镇和郊区的花园、农场的小片林区、城市边缘的林带、灌木丛、岸边草丛。一般独自或成双或以家庭集小群进行活动。见人临近隐匿起来。尽管飞行高度很低,但也不易观察到。它们在灌木丛中迅速移动,常从低枝逐渐跃向高枝,尾巴翘的很高。歌声嘹亮,尤其是雄鸟,这是一种善于鸣啭的鸣禽。也是一种领地意识非常强烈的小鸟。主要以无脊椎动物和昆虫为食。
生长繁殖
雌雄共同承担建巢,巢建在树洞、岩洞、建筑物、岸边洞隙里。巢以树枝、草叶、苔藓、细茎等物交织而成,呈深碗状或圆屋顶状。繁殖季节是4月下旬至9月,每年繁殖两次。雌鸟每窝下2至3枚卵,约12天孵化。幼鸟孵化后由父母再喂养15至17天才离巢。
地理分布
(6种)
1.Troglodytes rufulus yavii 分布于委内瑞拉南部和亚马逊河流域。
2.Troglodytes rufulus marahuacae 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的中部。
3.Troglodytes rufulus duidae 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的中部。
4.Troglodytes rufulus wetmorei 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南部和巴西北部。
5.Troglodytes rufulus fulvigularis 分布于玻利瓦尔东南部的奥扬特普伊山高原,普塔里山和特普伊山。6.Troglodytes rufulus rufulus 分布于委内瑞拉、圭亚那边界和毗邻巴西北部。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本文Hash:0ec77f6df470d5af90df1c441a9578d8b969729e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