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人工养殖
黑颈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humiae,英文名:Mrs. Hume’s Pheasant)是雉科长尾雉属的鸟类。
黑颈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humiae),属于鸡形目雉科。体型较大,体长约为55厘米,最长可达90厘米。栖息于海拔1000—3000米的开阔林区。不迁徙。通常在亮天后即下树活动,一直到傍晚,中午多在林间空地上或灌丛中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
中文学名:黑颈长尾雉
拉丁学名:Syrmaticus humiae
英文俗名:Mrs. Hume’s Pheasant
命名作者:Hume, 1881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长尾雉属(Syrmaticus)
繁殖区:东洋界 : ne India to n Thailand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7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特征
黑颈长尾雉
雄鸟头顶褐绿色,两侧有白色眉纹,上体背羽紫栗色具黑斑,肩羽具宽阔的白色块斑,下背,腰,尾上覆羽白色具蓝黑色斑,翅羽暗褐色,尾长,尾羽灰色具有黑栗二色并列的横斑,下体腹部与两胁栗色,嘴角黄色,脚黄灰色,雌鸟体羽棕褐色,满布黑色斑纹,上背有白色矢状斑,外侧尾羽大都栗色。
体型
体重♂975g,♀620-746g;体长♂960-1045mm,♀471-500mm;嘴峰♂25-30mm,♀25-29mm;翅♂207-213mm,♀197-210mm;尾♂486-505mm,♀185-197mm;跗蹠♂60-67mm,♀53-63mm。
地理分布
黑颈长尾雉
分布于中国的云南维西、永平、腾冲、潞西、永德、楚雄、景东、镇源、德宏、保山、大理、迪庆、思茅、武定,广西西林、隆林、田林、凌云、乐业、天峨、百色为留鸟以及泰国北部、缅甸北部和印度阿萨姆邦。
生活习性
黑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习性
黑颈长尾雉不迁徙。
常成对或小群游荡觅食。通常在亮天后即下树活动,一直到傍晚,中午多在林间空地上或灌丛中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1树栖1只,活动和栖息地一般较为固定。活动时甚宁静,有时除踩踏落叶或觅食扒动树叶弄出声响外,一般毫无声响。性机警,活动和觅食时常有一只雄雉极为警觉,不时的伫立张望,发现情况立刻钻入草丛或灌丛逃跑,紧急时亦直接起飞上树,或向上、下坡飞翔。一般飞行较低而速度缓慢,飞行时能在空中转变方向。为杂食性鸟类,以浆果、橡实、树根、野山药、嫩芽为食,亦吃部分蠕虫、蜘蛛和昆虫等动物。
食性
杂食性。主要以橡实、浆果、种子、根、嫩叶、幼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偶尔也到林缘耕地啄食农作物。全年所吃食物种类达42种之多。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白栎、全皮栎、麻栎、云南松、杉、岗柃、杨梅、盐肤木、山稗子、肾蕨、扁担杆、狗笠耳、鼠刺鸟饭树、福建樱花、鸡骨草、蜘蛛、蚂蚁、白蚁、甲虫、尺蠖、蝉、蠕虫、钉螺、蛹、虫卵、草子、玉米、砂粒等。觅食活动主要在林下地面上,间或跳跃啄食较高灌木上的果实,有时也飞到树上啄食,仅偶尔到林缘耕地觅食。
生长繁殖
黑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繁殖
繁殖期每年3-7月。一雄多雌制,每年2月末3月初群内即出现争偶现象。通常营巢于林下植物较为发达的混交林中,巢多置于大树脚下地面上或小灌木和小树旁地上,甚为隐蔽。巢较简陋,主要在地面凹处,再垫以枯草、枯叶和羽毛即成。
巢的大小为外径24. 0-31. 0cm× 22. 0-30. 0cm,内径16. 5-18. 0cm × 18. 5-21. 0cm,深5. 1-8. 3cm。多在4月中上旬开始产卵,少数个体在3月中下旬即已开始产卵。每窝产卵5-9枚,多为7-9枚。
卵为椭圆形,浅肉色或微沾淡枯叶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据33枚卵的测量为34. 5 (32. 9-36. 0)mm× 45. 9 (42. 8-47. 8)mm,重27. 2 (22. 0-32. 5)g。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28天或21-24天。
保护现状
IUCN 濒危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列为稀有种;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94年列为稀有种;
《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1995年列入附录I。
全球黑颈长尾雉数量大致在1500—3500只,中l国金钟山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内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超过300只,占全球数量的10%以上,其原生性分布数量为世界少有。保护区内黑颈长尾雉种群位于该物种分布区的边缘,在遗传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金钟山自然保护区是一处具有全球意义的、极其重要的黑颈长尾雉原生地和全球重要栖息地。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长尾雉200多只,占全球数量的6%以上,是黑颈长尾雉的重要栖息地。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与西林县境内,范围在东经104°46′13″-105°00′06″,北纬24°32′44″-24°43′07″之间。
人工养殖
黑颈长尾雉
饲养黑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需有一定的笼网设备,否则便会逃失。其笼网孔洞以雀类及小型害兽不能进入为准。场地宜高燥排水良好。笼网附近最好能有高大的落叶乔木,以便暑热夏天遮荫。具体面积每百平方米笼网,饲养成年黑颈长尾雉30-40只。
笼网高度2.5-3.5米。笼内设足够的栖架及掩蔽物,有利其求偶争斗的躲避之需。除繁殖期外,雌雄雉宜分群饲养。
饲养中的黑颈长尾雉,适应能力很强,它可以耐过暑热的夏季30℃以上的高温,并能安全度过-35℃的寒冬。在寒冬积雪的环境中,可以翻开积雪从雪层以下寻觅食物。人工饲养的黑颈长尾雉的饲料可参照家鸡饲料供给。但因黑颈长尾雉仍属初驯阶段,较适于取食粒状饲料,故其混合精料宜压制为颗粒饲料为佳。
饲养中的黑颈长尾雉,每年4月中旬开始交配产卵,5-6月为交配产卵盛期,7月下旬交配及产卵结束。每只雌雉年产卵20-40枚。饲养得当的黑颈长尾雉,约10个月龄开始成熟繁殖。
此时雄雉面颊裸露皮肤异常红艳丰满,雄雉间开始争斗,胜者获得同雌雉交配的机会。1周岁的雌雉产卵较量低,一般年产卵20枚左右,2-3岁后的雌雉产卵量可达30-40枚。繁殖期到来前4周,雌雄雉合群饲养以利配种,一般雌雄比例可按4:1-5:1。
黑颈长尾雉种卵的收集及贮存环境同于家鸡种卵,其种卵贮存时间以不超过7天为佳。多数养殖场均采用电热孵卵器孵卵。据中国资料其1-20天孵化温度37-37.5℃,相对湿度65%-70%;21-24天孵化温度降至37℃,相对湿度70%孵化效果最佳。孵出的雏鸟健康活泼,雏羽丰满,脐部收缩完好,育雏成活率高。黑颈长尾雉孵化期23-24天。
雏雉初生后24小时开食饮水,育雏环境温度保持35-36℃;以后可酌情降低环境温度,至35-40日龄,育雏温度可维持25-30℃。雏雉饲料1-3日龄,每天饲喂煮熟的全蛋8次;4-10日龄,喂雏鸡混合精料配以熟鸡蛋各半,并配以少量青绿饲料,每天6-8次;11-20日龄,喂给雏鸡混合精料及青绿饲料,每天6次。30日龄后可放至露天运动场饲养,但需预防风雨、低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120-140日龄,开始雌雄雏分群饲养,有利于健康成长
放养
黑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放归山林
放养黑颈长尾雉,首先得对其进行野化训练。长尾雉先在濒危野生雉类繁育基地长到500克左右,再被送往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
以几棵大树做支撑,用铁丝围成一个面积约150多平方米,高约10米的网笼,既可以集中喂养长尾雉,又能让它们接触到野外环境。
为了让黑颈长尾雉在食物上适应野外生存,工作人员给它们投的食物由原来的精饲料、玉米改为各类草本植物和酸枣、悬钩子等各类野果。等到黑颈长尾雉基本具备了野外生存的条件,工作人员就在网的一角开一个口子,让野化后的黑颈长尾雉在自然的状态下回归到大自然。
在野化训练期间,工作人员每天坚持观察,看黑颈长尾雉们能吃多少,什么时候下树吃东西,什么时候上树休息等。短短的两三个月,工作人员与黑颈长尾雉有了感情。当第一批与自己朝夕相处的黑颈长尾雉放归山林时,工作人员很是不舍。
放归山林后,黑颈长尾雉能不能适应真正的野外生活,能不能生活得很好,让研究人员和护林员们牵肠挂肚。工作人员会对放养的长尾雉会进行长期跟踪。
黑尾鸥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黑尾鸥(学名:Larus crassirostris,英文名:Black-tailed Gull)属鸥科鸥属。是一种中型海鸥,身长大概45厘米,翼展大概126至128厘米。这种雀鸟聚居于东亚地区,当中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也会到阿拉斯加至北美洲东北部分一带漂泊。黑尾鸥长有黄色的脚,鸟喙末端上有红色的斑点,继以黑色环带,腰尾白,冬季头顶及颈背具深色斑。幼鸟多沾褐,脸部色浅,嘴粉红而端黑,尾黑,需要四年才羽翼丰盛达至成长期。正如名字所说,它们拥有黑色的尾巴,并会发出像猫叫的哀怨叫声,所以在日本被称作“海猫”,在韩国则为“猫鸥”。黑尾鸥的主要食粮为细小的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海产与其内脏。它们经常跟着船只与渔艇觅食,也会从其他海鸟偷取食物。每年四月中旬,黑尾鸥会连群结队地筑巢,在六月上旬会生两至三只蛋,孵卵期为二十四天。
中文学名:黑尾鸥
拉丁学名:Larus crassirostris
英文俗名:Black-tailed Gull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鸥属(Lar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coas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1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黑尾鸥
中等体型(47厘米)的鸥。两翼长窄,上体深灰,腰白,尾白而具宽大的黑色次端带。冬季头顶及颈背具深色斑。合拢的翼尖上具四个白色斑点。
第一冬鸟:多沾褐,脸部色浅,嘴粉红而端黑,尾黑,尾上覆羽白。
第二年鸟:似成鸟但翼尖褐色,尾上黑色较多。
虹膜-黄色;嘴-黄色,嘴尖红色,继以黑色环带;脚-绿黄色。
叫声:哀怨的咪咪叫声。
黑尾鸥:繁殖羽
黑尾鸥:非繁殖羽
黑尾鸥:第一年鸟,嘴粉红
黑尾鸥:第二年鸟
地理分布
黑尾鸥
分布范围:日本沿海及中国海域。
分布状况:常见。繁殖于山东及福建沿海。越冬于华南及华东沿海和台湾,于内陆在云南及沿长江有分布。季候鸟于辽宁、河北、山西及云南北部有记录。 习性:繁殖于多岩岛屿。松散群栖。
生活习性
黑尾鸥
黑尾鸥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沙滩、悬岩、草地以及邻近的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带。常成群活动。成天在海面上空飞翔或伴随船只觅食。也常群集于沿海渔场活动和觅食。有时也到河口、江河下游和附近水厍与沼泽地带。
黑尾鸥主要在海面上捕食上层鱼类为食,也吃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
生长繁殖
黑尾鸥
黑尾鸥的繁殖期为4~7月。常成小群集群营巢。在好的营巢地,也集成数十对的大群营巢。通常营巢于人迹罕至的海岸悬崖峭壁的岩石平台上,也营巢于海边小岛和海岸附近内陆湖泊和沼泽地中的土丘上。巢呈浅碟状,由枯草构成。巢的大小直径为外径15~25厘米,内径10~13厘米,深1.5~2.2厘米。巢间距最近为0.75米。
最早于4月下旬开始产卵。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多至3枚。卵的颜色为蓝灰色。灰褐色或赭绿色,密被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6~74×39~49毫米,重57~68克。卵的形状为卵圆形或梨形。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5~27天。雏鸟孵出后全身被有灰褐色绒羽,嘴先端具红斑。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食物主要为鱼和昆虫。雌性期主要由亲鸟半消化后再吐出喂养。大约经过30~45天的喂养,幼鸟即能飞翔。
保护现状
黑尾鸥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蓝马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人工饲养
蓝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auritum,英文名:Blue Eared Pheasant)是雉科马鸡属的鸟类。
蓝马鸡是珍稀名贵的禽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羽毛美丽,可作装饰用,很受国际市场的青睐。 蓝马鸡,头侧徘红,耳羽簇白色、突出于颈部顶上,通体蓝灰色,中央尾羽特长而翘起。尾羽披散下垂如马尾,故名蓝马鸡。它又称叫“叫角鸟”、“松鸡”。
中文学名:蓝马鸡
拉丁学名:Crossoptilon auritum
英文俗名:Blue Eared Pheasant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马鸡属(Crossoptilon)
繁殖区:古北界 : 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5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蓝马鸡蓝马鸡为大型鸡类。全长约90厘米。体羽青灰色,具金属光泽,披散如毛发状。头顶和枕部密布黑色绒羽;两簇白色耳羽呈短角状;面部裸皮鲜红色。飞羽带褐色,具金属紫蓝色外缘。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羽枝披散下垂如马尾,两侧尾羽基部白色,其余为紫蓝色。嘴淡红色,脚珊瑚红色。虹膜-橘黄;嘴-粉红;脚-红色。
蓝马鸡身披闪亮的蓝灰色羽毛,像穿着一件华美的丝绒大氅。嘴和头侧呈绯红色,格外醒目,耳羽簇是白色的,向斜后方突出,宛如围着雪白的围巾被微风轻轻掠起,长长的中央尾羽向上翘起,柔软细密的羽支披散下来,就像马尾巴一样。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
蓝马鸡中国中北部特有种。分布状况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地方性常见,分布于青海东部及东北部、甘肃南部、宁夏、西藏东北部(唐古拉山脉)及四川北部海拔2000~4000米地带。分布于宁夏及内蒙古的贺兰山种群的其余分布区相去甚远。
蓝马鸡是高山寒冷地区的鸟类,只产在中国,终年留居于青海东北部和东部,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一带及南部,宁夏贺兰山及四川北部。蓝马鸡通体羽毛呈蓝灰色。头侧呈绯红色,耳羽簇则呈白色。中央尾羽的羽支,分披下垂蓬松如马尾。蓝马鸡栖息于海拔2500~3400米高处的云杉、橡树林中或山柳、金腊梅的灌丛间。秋后向下迁移到有水的山间谷地或开阔的灌丛草原。平时结集成群,每群10~30只不等。在3~6月的繁殖季节,蓝马鸡常隐藏在树枝间或丛草间活动,不易被发现。此时,它们分散配对,一雄配一雌。发情时,雄鸟之间发生争斗。雌鸟在荫蔽树丛的地面上稍微凹洼处产卵,每窝6~12枚不等。繁殖季节过后,又结群生活。
青海、甘肃、宁夏、四川等地。它们喜欢生活在高山寒冷地区,栖息于海拔较高的2000-3000m的丛密云杉、橡树林内,或在山柳、腊梅灌木丛间,秋后随着雪线下移,而迁到有水的山谷或开阔的灌丛草原。
生活习性
蓝马鸡栖息于高寒山区,常集群活动于树林及灌丛间。主要吃植物性食物,也食昆虫。同其他种马鸡,以小群活动于高海拔的开阔高山草甸及桧树、杜鹃灌丛。
蓝马鸡觅食时常结群,用它那强而弯曲的嘴刨食植物的根、种子、昆虫等。觅食时边吃边发出叫声,此起彼伏。在蓝马鸡活动的地方常留下许多被刨掘的土窝以及杂乱的足迹。中午很少活动,隐蔽在灌丛中,黄昏前是一大内最活跃的时刻。夜间则结群栖息于树枝茂密的树上。它们的视觉和听觉敏锐,遇险时迅速奔跑,躲避敌人。平时不常飞,也不能久飞。蓝马鸡的羽翼退化,不善于飞翔。
蓝马鸡喜欢10-30只成群地生活在一起,一般多在拂晓开始活动,到树林中间觅食,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边吃边叫,此起彼伏,鸣叫时昂首引颈,姿态优美,其声粗而洪亮;中午便隐匿于灌木丛中,很少出来活动,直到傍晚才又活跃起来;夜间结群于枝叶茂盛的树上,它不飞而是跳,由低枝跳到更高的树枝,一直跳到接近顶端的树枝上为止。
叫声:受惊的雄鸟发出gela-gelage叫声。求偶期雄鸟的叫声为wu, wu, wu或ga, ga。受惊时雄雌鸟均发出ziwo-ge, ziwo-ge的叫声。
生长繁殖
每年3月下旬,蓝马鸡逐渐山大群分为小群;4月初开始配对。此期间雄鸟为了争配偶会进行激烈争斗。雌雄配对后形影不离,营巢多在浓密的灌木丛间或稍凹的处所,巢呈盘状,极简陋。一般用树叶、树枝、茅草、苔藓构成,里面垫有羽毛,温暖而舒适。于5月份产卵,每窝5-13枚,卵呈椭圆形,淡青绿色或浅褐色,微具褐色斑点,重约45-58克,雌鸟孵化卵,雄鸟在周围活动,孵化期26天左右。雏鸟生长迅速,4个月的幼鸟体型与成鸟相仿,次年春季即可产卵。
4~6月间繁殖,此期间成对生活。产卵于荫蔽树丛下的地面上,每窝6~12枚,灰褐色或淡青绿色。有淡棕色斑点。孵卵期26~27天.本种在甘肃已建成饲养繁殖基地。
保护现状
蓝马鸡濒危级别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濒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 参考文献 栖息地破坏,特别是主要栖息地杉木林的大规模砍伐。
过度捕猎: 参考文献 乱捕滥猎。
人工饲养
蓝马鸡人工饲养饲料与营养
蓝马鸡成鸡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动物性饲料为辅。参考配方如下:
第一阶段:蚂蚁卵80%,大米10%,增加小韭菜和昆虫;
第二阶段;蚂蚁卵30%~40%,莜麦20%~30%,麦麸10%~20%,小m10%~15%,培育加豆角、葱叶、葵花、车前子、小韭等青绿饲料;
第三阶段:莜麦40%,豌豆10%,麦麸30%,小m10%~15%,增加茴子白、豆角,葱叶、葵花、车前子等青绿饲料。
饲养管理
蓝马鸡按蓝马鸡3个不同发育阶段和成体期不同需求进行饲养管理。第一阶段,从出壳到离开义亲独立生活约3周时间,平均体重38~427g。此阶段主要由家鸡带领觅食,饲料以蚂蚁卵为主。在林间的落叶松、云杉枯叶堆里埋藏大量蚁卵,收集时将整个丘状蚁巢放在口袋或桶里,每日撒喂,要连复合物一起摊撒,并补给部分嫩根和叶。第二阶段,从幼雏独立生活到羽色变深为亚成体阶段,约1个半月时间,平均体重427~1162g。此阶段幼鸡舍量大,消化能力强,单纯供给蚁卵,营养成分不完全,不利于幼鸡的生长发育。饲料要以莜麦、麦麸为主,蚁卵为辅,还要增加青绿饲料、细砂粒以增进消化力。另外还要添加一些肉末,以增加动物蛋白含量。第三阶段,羽毛接近成体,体形为亚成体阶段。此阶段,食量和消化能力大增。饲料以莜麦、麸皮、豌豆为主,增加大量嫩根、块茎、浆果、蔬菜,还要喂部分肉食和砂粒。第三阶段,饲料与第三阶段基本相同,同时增加野生植物的种子。在管理上还要注意以下问题:每天早晨和下午各供良一次,下午供水一次,早晨食后,放到院中活动,以便觅食新鲜根茎和地面昆虫。外放时,要严防犬猫侵害。傍晚饮水后自行归宿。育雏期由代孵鸡鸡抱卧。疾病防治
在人工饲养的蓝马鸡群中发生严重的食毛现象,称之为食毛症。防治方法是:建造与蓝马鸡活动规律相适的饲养大棚,扩大饲养面积,并使其归宿有树,饮水有水原,植被繁茂,隐藏良好,土质疏松,适宜蓝马鸡进行沙浴。夏季地面昆虫丰富,并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
普通鸬鹚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人工驯养、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普通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carbo,英文名:Great Cormorant)是鸬鹚科鸬鹚属的大型水鸟,又叫鸬鹚、大鸬鹚,别名黑鱼郎、水老鸦、鱼鹰、鷧(yì)、乌鬼。体长90cm,全身为带金属光泽的蓝黑色,眼和嘴后方的裸露皮肤黄色,并有宽广的白带。繁殖期颈及头饰以白色丝状羽,两胁具白色斑块。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海鸟。普通鸬鹚主要生活在旧大陆和北美洲东海岸,一般在悬崖上或树上作窝,但是越来越多地也在内陆生活。在海草和嫩枝达成的窝里一次下3至4枚蛋。中国有些渔民捕捉此鸟并训练它们捕鱼。
中文学名:普通鸬鹚
拉丁学名:Phalacrocorax carbo
英文俗名:Great Cormoran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鲣鸟目(Suliformes)
中文科名:鸬鹚科(Phalacrocoracidae)
中文属名:鸬鹚属(Phalacrocorax)
繁殖区:古北界, 澳洲界, 东洋界 : also ne 北美洲, n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3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普通鸬鹚:形态特征图
体大(90厘米)的鸬鹚。有偏黑色闪光,嘴厚重,脸颊及喉白色。繁殖期颈及头饰以白色丝状羽,脸部有红色斑,两胁具白色斑块。
亚成鸟:深褐色,下体污白。
虹膜-蓝色;嘴-黑色,下嘴基裸露皮肤黄色;脚-黑色。
叫声:繁殖期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其他时侯无声。
普通鸬鹚:繁殖羽
普通鸬鹚:头部特征
地理分布
普通鸬鹚: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北美洲东部沿海、欧洲、俄罗斯南部、西伯利亚南部、非洲西北部及南部、中东、亚洲中部、印度、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部分鸟为季候鸟。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各地的适宜环境。大群聚集青海湖。迁徙经中国中部,冬季至南方省份、海南岛及台湾越冬。于繁殖地常见,其他地点罕见。大群在香港(米埔)越冬,部分鸟整年留在那里。
世界上北美洲东部沿海、欧洲、俄罗斯南部、西伯利亚南部、非洲西北部及南部、中东、亚洲中部、印度、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均有分布。部分鸟为季候鸟。
多数为留鸟,特别是在南方繁殖的种群一般不迁徙。在黄河以北繁殖的种群,冬季一般都要迁到黄河或长江以南地区越冬,春季迁到北方繁殖地的时间一般在3月末和4月初。秋季一般于9月末10月初开始迁离北方繁殖地。往南方越冬地迁徙。迁徙时常集成小群。有时亦有多达近百只的大群。
生活习性
普通鸬鹚
繁殖于湖泊中砾石小岛或沿海岛屿。在水里追逐鱼类。游泳时似其他鸬鹚,半个身子在水下,常停栖在岩石或树枝上晾翼。飞行呈”V”字形或直线。中国有些渔民捕捉此鸟并训练它们捕鱼。
它们以各种鱼类为食。主要通过潜水捕食。潜水不深,一般不超过4米,但能在水下追捕鱼类达40秒钟,捕到鱼后上到水面吞食。有时亦长时间的站立在水边岩石上或树上静静的窥视,发现猎物后再潜入水中追捕。
鸬鹚很少鸣叫,繁殖期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其他时候无声。但群栖时彼此间为争夺有利位置发生纠纷时会发出低沉的”咕、咕咕”的叫声。鸬鹚平时栖息于河川和湖沼中,也常低飞,掠过水面。飞时颈和脚均伸直。飞行姿态与雁类相似,常成群排成人字形飞行。性不甚畏人。
人工驯养
普通鸬鹚:捕鱼
鸬鹚因捕鱼本领高超,快速潜泳在水中用尖端带钩的嘴捕捉鱼类,自古就被人们驯养用来捕鱼。在云南、广西、湖南等地,现在仍有人驯养鸬鹚捕鱼。在中国东南方的河川、湖沼和海滨,以往经常可看到狭长的小船上伫立着几只或十多人工训练过的鸬鹚(俗名鱼鹰、水老鸭),辛勤地劳动,帮助渔鱼捕鱼。渔民将小船划到鱼多处,船上一排排鸬鹚离船飞出,好像一只只野鸭,在水中游来游去,一会潜入水中,一会又浮上水面,当发现鱼时潜入1-3米,最深可潜水19米,时间最长可达70秒,可称得上鸟类中潜水冠军,用圆锥形带钓的嘴去捕捉那些价值低廉的小鱼,或者游泳能力不强的小鱼若遇到大鱼时,会二三只齐力完成,有的啄头,有的衔尾,把它连推带衔到船边,以使渔民立即用网捕捉。一只鸬鹚一年可捕鱼500千克以上。
生长繁殖
普通鸬鹚:鸟巢
繁殖期4-6月。通常以对为单位成群在一起营巢。到达繁殖地时对已基本形成。营巢于湖边、河岸或沼泽地中的树上,有时一棵树上有近10个巢;也有在湖边或河边岩石地上或湖心小岛上营巢的。巢由枯枝和水草构成。喜欢利用旧巢。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修理旧巢和建筑新巢。
每窝产卵3-5牧,卵为淡蓝色或淡绿色。形状为卵圆形、钝卵圆形或尖卵圆形,大小为5l-70×31-49毫米,平均65×41毫米,重42-49克,平均46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8-30天。
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赤裸无羽,大约在孵出2周左右,身上才被满绒羽,同时飞羽和尾羽开始长出。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咽部取食半消化的食物。大约经过亲鸟60天左右的喂养,幼鸟才能飞翔和离巢。大约三年左右性成熟。
普通鸬鹚:亚成鸟
普通鸬鹚:亚成鸟
保护现状
普通鸬鹚
普通鸬鹚在中国南方是较常见的,长期以来就被人民群众驯养用来捕鱼。由于长期大量捕捉和环境破坏,野生种群数量已变得很稀少。
普通鸬鹚与斑头雁、棕头鸥、渔鸥组成青海湖四大候鸟群。繁殖地集中在三块石和海西山的悬崖陡壁,海西山西端也有少量分布,总数在4500只左右。
据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1990年中国大陆见到2031只,加上香港3407只,台湾130只,总计越冬种群数量为5568只;1992年大陆273只,加上香港1473只,台湾337只,总计越冬种群数量为2083只。种群数量下降达一半以上。在整个亚洲,1990年越冬种群数量东亚为19305只,东南亚20只,南亚10371只,西南亚2505只,总计为42201只;1992年西亚为40495只,南亚7547只,东亚2126只,亚洲总的越冬种群数量为50168只,种群数量略有所增加。
本文Hash:da043ce2c6479788352b1de780b626d26e21c9a6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