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脚信天翁的基本资料、简介、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基本资料 鸟种简介 生活习性 地理分布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黑脚信天翁的图片

黑脚信天翁(学名:Phoebastria nigripes,英文名:Black-footed Albatross)是信天翁科北太平洋信天翁属的鸟类。

黑脚信天翁是大型海鸟。因其脚部为黑色而得此名。经常成群栖居于海岛上。以鱼、软体动物等为食。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黑脚信天翁

拉丁学名:Phoebastria nigripes

英文俗名:Black-footed Albatross

命名作者:Audubon, 1839

中文目名: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

中文科名:信天翁科(Diomedeidae)

中文属名:北太平洋信天翁属(Phoebastria)

繁殖区:太平洋 : n, c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90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基本资料

黑脚信天翁
黑脚信天翁

中文名称:黑脚信天翁

英文名:Black-footed Albatross

拉丁学名:Phoebastrianigripes

中文目名:鹱形目

中文科名:信天翁科

中文属名:信天翁属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Audubon,1839年

是否药用动物:否

是否经济动物:否

Iucn2003:IUCN 2000,2001:VU;2003:EN

鸟种简介

黑脚信天翁
黑脚信天翁

形态:黑脚信天翁是大型海鸟。体形与短尾信天翁相似,体长760~790毫米,体重约1200克。

颜色:上体黑褐色,部分尾上覆羽白色,下体灰色,往腹中部逐渐变淡。尾下覆羽亦有部分为白色。周身羽毛多数是深褐色,只有嘴部、尾巴等部分有些许白色,嘴基周围白色,前额灰色,眼下和经过眼区有白色横斑。颊前部和颏白色,颊后部、喉和耳区灰色。前颈灰褐色。飞羽、翅覆羽和尾羽黑褐色,略较上体为暗。有一些老年鸟的头部和胸部会褪色,褪色后接近白色。虹膜橙褐色,嘴黑色或灰褐色,基部和尖端黑色。趾和蹼黑色。两性相似。

羽毛:体羽厚而密,紧覆于身上。翅尖长。初级飞羽11枚。第1枚退化,第2枚最长,第11枚最短。次级飞羽37枚,非常短。肩羽非常长,尾短而稍圆,尾羽12枚。嘴强而侧扁、长度中等,几和头等长,脚强而短,跗跖左右侧扁,具网状鳞,后趾匿藏于皮下。

幼鸟:上体黑褐色,头部较暗,头侧缀有灰色。下体暗灰色,前颈黑褐色,喉和颏灰色。翅黑褐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尖端和基部较暗。脚黑色。

量度:体长790~880毫米,嘴峰95~110毫米,翅457~546毫米。

生活习性

黑脚信天翁
黑脚信天翁

栖息:除繁殖期外不上陆地生活,整天飞翔在宽阔的洋面上,时而在高空翱翔,时而紧贴海面飞行。单只、成对或成小群活动。休息时常栖息在海面上随波逐流。喜欢接近航行于海洋中的船只,并伴随飞行,但不靠近海岸活动。除白天活动和觅食外,晚上亦常活动。善飞行和游泳,陆地行走困难而笨拙。

食物:它主要觅食头足类、软体动物等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也吃船上废弃的食物和垃圾。它既不会在空中追捕食物,也不会潜入水中觅食,而主要在海面层觅食。觅食活动主要在白天,但晚上也常活动和觅食。通常单只活动觅食,但在食物丰富的地方也常集成数只的小群。

迁徙:留居型鸟类。终年留居于北太平洋海域,但非繁殖期常到处游荡,飘泊不定。

生境: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开阔海洋中的小岛和附近海域,非繁殖期间主要活动和栖息在开阔的海洋和海湾地区。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中国国内分布于浙江、福建及台湾海峡。

国外分布:繁殖于日本附近海域中的伊豆群岛和太平洋中的中途岛、夏威夷群岛、小笠原群岛、硫黄列岛、马尔库斯岛、约翰斯顿岛、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大洋洲的威克岛。非繁殖期往北游荡到白令海、阿纳德尔湾、萨哈林岛、千岛群岛、鄂霍次克海、日本、北美西海岸,南至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和雷维亚希赫多群岛。

生长繁殖

黑脚信天翁繁殖期为10~12月。一雌一雄制。常成群在一起营群巢。到达繁殖地以后即开始求爱表演,一直持续到整个繁殖期间。求爱时雌雄鸟彼此面对面的站在地上,低头、竖起胸部羽毛、两嘴接触,然后彼此分开。这一仪式从头至尾反复重复多次,然后一个鸟半伸开双翅,将头仰向后。垂直的伸出嘴,发出低沉的呜叫,这时它的配偶立即叩打嘴,有时雌雄鸟都将头仰向后和鸣叫。

黑脚信天翁营巢于海滨沙地上,通常不向岛内伸入太远。巢多系在沙地上挖掘的一个凹坑,内无任何内垫物。卵即产于沙地上凹坑内。每窝产卵一枚。卵呈卵圆形,颜色为脏白色。大小为98.1~120.7×56~86毫米,平均108.8×70.3毫米。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大约持续6星期。

保护现状

濒危等级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未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等级,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濒危(EN)保护,过去黑脚信天翁在中国台湾海峡任何时候都能见到,但近来已变得很稀少。 1978年11月、1980年5月和1983年8月,曾分别于中国台湾花莲丰滨、台东和宜兰兰阳溪口见到和捕获。

黑海番鸭的基本资料、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黑海番鸭的图片

黑海番鸭(学名:Melanitta americana,英文名:Black Scoter)是鸭科海番鸭属的鸟类。

黑海番鸭黑海番鸭(学名:Melanitta nigr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俗名美洲黑凫,是矮胖型深色海鸭。雄鸟全黑,嘴基有大块黄色肉瘤。雌鸟烟灰褐色,头顶及枕黑色,脸和前颈皮灰黄色。飞行时,两翼近黑,翼下羽深色。属于潜水鸭类。多栖息于海洋、海港以及河口。极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行走就显得笨拙,除繁殖期外多见于海洋中,主要以贝类为食。分布于北半球较冷地区、欧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包括中国的江苏、福建等地。

中文学名:黑海番鸭

拉丁学名:Melanitta americana

英文俗名:Black Scoter

命名作者:Swainson, 1832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海番鸭属(Melanitta)

繁殖区:北美洲 : n

非繁殖区:w 大西洋. e 太平洋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8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黑海番鸭

外文名称:BlackScoter,CommonScoter

别称:美洲黑凫

二名法:M.nigr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雁形目

科:鸭科

属:海番鸭属

拉丁学名:Melanittanigra

命名时间:Linnaeus,1758

鸟种简介

黑海番鸭(学名:Melanitta nigra)为鸭科海番鸭属的鸟类,俗名美洲黑凫。分布于北半球较冷地区、欧洲、北美

黑海番鸭
黑海番鸭

洲、亚洲、非洲,包括中国大陆的江苏、福建等地,多栖息于海洋、海港以及河口。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英国及欧洲大陆北部。黑海番鸭北方亚种(学名:Melanitta nigra americana)。分布于北美洲、西伯利亚东北部及附近岛屿、北美洲、朝鲜、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加拿大哈得孙海湾。

外形特征

黑海番鸭身长44-54cm,翼展79-90cm,体重1300-1500g,寿命16年。

黑海番鸭
黑海番鸭

雄鸟头、颈和上下体均黑色,上体微具光泽。翅下覆羽黑褐色和银灰色,尾黑色,长而尖。

雌鸟头顶和后颈暗褐色,头侧、颈侧、颏和喉灰白色,颈侧缀有细小淡褐色斑点,上体暗灰褐色,具灰白色端斑,胸侧和两胁也具灰白色端斑。胸和腹淡灰褐色,腹具少许不甚明显的灰白色斑纹。腋羽、肛周及尾下覆羽暗褐色;翼下覆羽暗灰褐色而具灰白色狭缘。

地理分布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

黑海番鸭
黑海番鸭

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国江苏、福建等地有分布。

生活习性

黑海番鸭繁殖季节栖息在北极苔原和亚北极开阔地带的淡水湖泊、水塘与河流中。非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沿海海面、海湾与河口等咸水水域,偶尔到内陆湖泊,尤其是迁徙期间。

黑海番鸭
黑海番鸭

性喜集群,一年中几乎都是成群活动。有时雌雄分别集群。雌鸟越冬通常更靠北些。常在海岸和岛屿附近水面活功,有时也见于内陆淡水湖泊。通常密集在一起,成群的自由自在地游泳,偶尔也见单只或成对活功。游泳快而轻盈,尾常翘起。潜水也很好,每次能在水下潜行30秒以上。但在地上行走困难,摇摇摆摆,显得很笨拙。在水面起飞也很灵活,不用过多地在水面拍打助跑即能飞起。飞行快而有力,通常飞行不高,多贴近水面飞行。春季于4月至5月开始迁往繁殖地,迁徙中雌鸟和幼鸟不断加入,也有不参与繁殖的幼鸟不迁徙,留在越冬地。秋季于9一10月迁往越冬地。常成群迁飞。飞行极有力,两翅煽动较快,常发出“呼呼”的声响。

黑海番鸭
黑海番鸭

通常沿海岸迁飞.有时也飞越相当远距离的陆地。沿水域飞行时一般不高飞,但在陆地飞行时却飞得很高。有时中途也在内陆湖泊作短暂停留。飞行队列常呈紧密的一团,或呈波浪式的一条线。

黑海番鸭主要通过潜水觅食。食物主要为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也吃眼子菜和其他水生植物的根、叶等植物性食物。

生长繁殖

黑海番鸭
黑海番鸭黑海番鸭(卵)

黑海番鸭通常2龄时性成熟。到达繁殖地时已成对。对通常在冬末和春季迁徙路上形成。

黑海番鸭
黑海番鸭

营巢于北极和亚北极苔原和苔原森林带。巢通常置于离湖泊、水塘、河流等淡水水域不远的地上草丛或灌木丛中,尤其是多湖泊和水塘的苔原和岛屿。巢系就地可利用的一些干植物构成,四周放有从雌鸟身上拔下的绒羽。每窝产卵6一1O枚,颜色为淡绿褐色或淡黄色。卵的大小为59—72×40一46.5毫米,重60一74克。雌鸟独自孵卵。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即成群飞到海上或巢附近水域换羽。孵化期27—28天。

亚种分化

1.Melanittanigranigra黑海番鸭,分布于冰岛和英国北部,东到奥列尼奥克,西伯利亚。

黑海番鸭
黑海番鸭

2.Melanittanigraamericana黑海番鸭北方亚种,分布于俄罗斯的雅拿河,西伯利亚,东至阿拉斯加,加拿大东部到纽芬兰。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

黑海番鸭
黑海番鸭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朱鹂的基本资料、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长繁殖、生活习性、食性、保护现状

朱鹂的图片

朱鹂(学名:Oriolus traillii,英文名:Maroon Oriole)是黄鹂科黄鹂属的鸟类。

朱鹂,学名Oriolustraillii,黄鹂科的一种。中等的黑色及绛紫红色鹂。冬季南迁或迁往较低海拔的较多落叶林处越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留在树层,有时加入混合鸟群。

中文学名:朱鹂

拉丁学名:Oriolus traillii

英文俗名:Maroon Oriole

命名作者:Vigors, 183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黄鹂科(Oriolidae)

中文属名:黄鹂属(Oriolu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5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基本资料

朱鹂
朱鹂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黄鹂科

中文属名:黄鹂属

中文俗名:红丝散拉(琼山)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Vigors,1830-31

拉丁文名:Oriolus traillii

同物异名:Pastor traillii Vigors,1830-31(=1832)

英文名:Maroon Oriole

鸟种简介

中等的黑色及绛紫红色鹂,鸣声为圆润的笛音pi-lo-i-lo;叫声为粗重鼻音的kee-ah声,但不如黑枕黄鹂粗哑。也有甚似猫叫的mew声以及有似啄木鸟般的咯咯“笑声”。

罕见于海拔600~4000米的丘陵和山区森林中的落叶林、混交林及常绿林。冬季南迁或迁往较低海拔的较多落叶林处越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留在树层,有时加入混合鸟群。

外形特征

朱鹂
朱鹂体长约26厘米。眼色浅。雄鸟绛紫红色,头、上胸及翼黑色。雌鸟上背及背部深灰色,尾覆羽及尾绛紫红色,腹部及下胸白而密布黑色纵纹。与鹊色鹂幼鸟的区别在上背灰色较深,下体白色较少且纵纹较粗。幼鸟比雌鸟色浅,喉显白。亚种ardens绛紫红色而羽基绯红,不为其他亚种的白色。

虹膜黄色;嘴蓝灰;脚灰色。

地理分布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南部、台湾、海南岛及印度支那。罕见于海拔600~4000米的丘陵和山区森林中的落叶林、混交林及常绿林。指名亚种见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nigellicauda于云南东南部及海南岛;ardens于台湾。

生长繁殖

朱鹂
朱鹂朱鹂育雏

卵生。每年四~六月间开始繁殖、筑巢,其巢位于树枝上,离地面约10米。

生活习性

朱鹂
朱鹂朱鹂的习性

它们大多栖息于针叶林,杂林或果树林等。冬季南迁或迁往较低海拔的较多落叶林处越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留在树层,有时加入混合鸟群。

食性

杂食性。以昆虫、浆果、果实为食。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北极鸥的基本资料、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北极鸥的图片

北极鸥(学名:Larus hyperboreus,英文名:Glaucous Gull)为鸥科鸥属的鸟类。特征是体型很大,羽色很浅。单独或结群繁殖。喜群栖。沿海岸线取食,并在垃圾堆里找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挪威。

中文学名:北极鸥

拉丁学名:Larus hyperboreus

英文俗名:Glaucous Gull

命名作者:Gunnerus, 1767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鸥科(Laridae)

中文属名:鸥属(Larus)

繁殖区:古北界, 北美洲 : 广泛分布 n coast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1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灰色

基本资料

北极鸥
北极鸥

体大(71厘米)而翼白的鸥。腿粉红,嘴黄。看似健猛。背及两翼浅灰色。比中国任何其他鸥的色?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765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识记承矶唷?/p>

越冬成鸟头顶、颈背及颈侧具褐色纵纹。四年始为成鸟。

第一冬鸟具浅咖啡奶色,逐年变淡;嘴粉红而具深色嘴端。

虹膜-黄色;嘴-黄色,带红点;脚-粉红。

叫声:似银鸥。

北极鸥:第一冬鸟,明显比其他鸥类体型大
北极鸥:第一冬鸟,明显比其他鸥类体型大
北极鸥:飞行的第一冬鸟
北极鸥:飞行的第一冬鸟
北极鸥:第一冬鸟
北极鸥:第一冬鸟
北极鸥:第二冬鸟
北极鸥:第二冬鸟
北极鸥:第三冬鸟
北极鸥:第三冬鸟
北极鸥:第四冬鸟
北极鸥:第四冬鸟

生活习性

北极鸥
北极鸥

北极鸥繁殖于北极苔原、海岸和岛屿。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迁徙期间偶尔进入内陆河流。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苔原湖泊、海岸岩石和沿海上空。飞翔能力强,也善游泳,在地上行走也很快。主要在海上和海边活动,即使繁殖期间也不远离海岸。

北极鸥主要以鱼、水生昆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水生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雏鸟,鸟卵和从船上扔下的鱼内脏和废物。繁殖期也常在苔原陆地上捕食鼠类。

地理分布

北极鸥
北极鸥

北极鸥繁殖于北冰洋沿岸和岛屿,以及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北极地区,越冬从冰岛往南到法国、北美大湖和日本沿海。在我国见于黑龙江省牡丹江、河北、山东威海、江苏沙卫山岛、广东沿海和香港地区。

分布范围:地圈附近。繁殖于亚北极北部;越冬于繁殖区以南地区: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法国,中国及日本。

分布状况:不常见冬候鸟。亚种barrovionus在东北各省、河北、山东、江苏及广东有记录。香港不定期地有第一冬鸟的记录。

生长繁殖

北极鸥的繁殖期为5~8月,通常成对繁殖。偶尔也成小群营巢。通常在3龄时才性成熟和可以参与繁殖。营巢于临近海岸的河流与湖泊岸边和苔原地上。巢多置于靠近水边的悬岩上或平地上。巢甚粗糙,主要由水生植物和枯草构成,内垫少许羽毛,巢大小直径为25~27厘米,深8~9厘米。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

每窝通常产卵2~3枚,偶尔4枚。卵的颜色为橄榄褐色;被有暗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9~89×50~63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7~28天。

保护现状

北极鸥
北极鸥

北极鸥数量稀少,不常见,需要严格保护。

北极鸥在中国为冬候鸟。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06b4c74e165f9b452f5b85fc3d00196ceee0b199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