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鸟类文化 人工饲养 保护现状
日本鹌鹑(学名:Coturnix japonica,英文名:Japanese Quail)属鸡形目雉科鹌鹑属,又名赤喉鹑、红面鹌鹑、罗群、鹑鸟、宛鹑、奔鹑,民间通常简称鹌鹑。是体小(20厘米)而滚圆的灰褐色鹌鹑。上体具褐色与黑色横斑及皮黄色矛状长条纹。夏季雄鸟脸、喉及上胸栗色。颈侧的两条深褐色带有别于三趾鹑。冬季则与普通鹌鹑(西鹌鹑)难辨。注:有些作者将此种归为普通鹌鹑的一亚种。由于普通鹌鹑在中国非常罕见,俗称的鹌鹑实际上是本种日本鹌鹑。日本鹌鹑大约于1595年首先在东方各国驯养。鹌鹑已经实现大规模的人工饲养繁殖,肉味佳美,蛋亦可供食,很有营养价值。雄鸟性好搏斗,民间有斗鹌鹑的陋习。
中文学名:日本鹌鹑
拉丁学名:Coturnix japonica
英文俗名:Japanese Quail
命名作者:Temminck & Schlegel, 1849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鹌鹑属(Coturnix)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日本鹌鹑
体小(20厘米)而滚圆的灰褐色鹌鹑。上体具褐色与黑色横斑及皮黄色矛状长条纹。下体皮黄色,胸及两胁具黑色条纹。头具条纹及近白色的长眉纹。夏季雄鸟脸、喉及上胸栗色。颈侧的两条深褐色带有别于三趾鹑。冬季则与普通鹌鹑难辨。
虹膜-红褐色;嘴-灰色;脚-肉棕色。
叫声:别具一格的哨音声如gwa kuro或guku kr-r-r-r-r。
日本鹌鹑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日本鹌鹑和普通鹌鹑(西鹌鹑)的区别:在国内分布上无重叠,普通鹌鹑(西鹌鹑)罕见于西藏、新疆等地,而日本鹌鹑见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繁殖期雄鸟面部红色。
地理分布
日本鹌鹑
分布范围:亚洲东部、印度东北部、中国大陆及台湾、东南亚及菲律宾;引种夏威夷。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鸟。繁殖于东北各省,河北、山东及甘肃东部Heshui地区,并可能繁殖于中国西南部及南部。越冬见于中国中部、西南部、东部及东南部的大部地区,台湾及海南岛。
生活习性
日本鹌鹑
习性:同普通鹌鹑(西鹌鹑)。栖居于矮草地及农田。
鸟类文化
日本鹌鹑
鹌鹑是一种古老的鸟类,分布极广,品种繁多。其肉和蛋营养丰富,味美适口,与人类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5000年前埃及的壁画上就有鹌鹑的图像。金字塔上也有食用鹌鹑的记载。中国是野鹌鹑主要产地之一,也是饲养野鹌鹑最早的国家之一。《诗经》中有过“鹑之奔奔”,“不狩不猎,胡瞻尔筵有悬鹑兮!”的诗句,战国时代,“鹑”被列为六禽之一,成为筵席珍肴。到了唐、宋以后,对它的生态和生活习性已有不少描述记载。鹌鹑的早期驯养目的不是为了食用,而是为了赛斗,赛鸣。唐、宋时期赛鹑在皇宫和民间都非常盛行。到了明代,已逐步发现其药用价值。清朝康熙年间贡生陈面麟著有《鹌鹑谱》,书中对44个鹌鹑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分别作了叙述。对饲养各法如养法、洗法、饲法、斗法、调法、笼法、杀法以及37种宜忌等均有详细记载。这对我国发展鹌鹑饲养带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较大规模的驯化和饲养起源于日本。
在1596至1781年,日本便有了笼养鹑,到1911至1926年,日本便涌现了专门从事鹌鹑繁殖改良方面的研究,培育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日本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近30年来,日本的养鹑业渐渐发展,其饲养数量曾经较长时间居世界之首。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很重视鹌鹑的饲养,尤其是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朝鲜、东南亚各国均有较大规模饲养。在朝鲜,几乎每个养场都设有鹌鹑车间。鹌鹑的饲养业,在日本和朝鲜两国的养禽业中已跃居第二位。中国20世纪30年代开始引进鹌鹑来沪繁殖。70年代开始引进朝鲜鹌鹑,80年代又相继引进法国肉用鹑。鹌鹑已被人们逐渐认识,视作滋补珍品,其饲养业也逐渐扩大繁荣。
人工饲养
家庭养鹑有很多优点,它比养鸡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且鹌鹑经济成熟快,养鹑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可以开始获利。其周转速度是任何家禽望尘莫及的。鹑蛋蛋壳虽薄,但组织严密,内壳膜比鸡蛋坚韧,壳面有一层黄色油脂,在炎热夏季贮藏50—60天不坏,比鸡蛋耐贮藏。
孵化期短,繁殖力强
人工孵鹌鹑只需17天即可出雏,一对鹌鹑一年可繁殖4~5代,一年可扩大到千只以上。而孵化鸡需21天出雏,一年只能繁殖一代,一对鸡一年最多可繁殖200~250只。
生长快、开产早、生产周期短。鹑是一种生长速度极快的禽类,刚出壳的雏鹑体重只有6克左右,3天龄可达12克,一周龄可达20克,二周龄可为41克,三周龄62克,四周龄84克,五周龄110克,六周龄120克,当然,生长速度会随品种、饲养管理等因素而变,肉用品种大于蛋用品种。全价日粮、科学饲养有利于鹌鹑的增重,相对于初生重而言,鹌鹑生长速度明显优于鸡。鹌鹑开产早,只需45天左右。
产蛋能力高
日本鹌鹑
鹌鹑年平均产蛋率可达75%以上。鹌鹑蛋占重鹌鹑体重的7.2%~8.6%,从年产蛋量与自身体重的倍数关系可以粗略估计,鹌鹑的年产蛋量是自身体重的20~25倍,从饲料消耗量,一只蛋鸡产蛋期一天消耗饲料120克左右,蛋重约56克,而120克饲料可饲喂鹌鹑6只/天。鹌鹑产蛋6个,共70克左右,可以看出,同等饲料鹌鹑的产蛋量要大于鸡。另外,从单位面积饲料量看,鹌鹑明显优于鸡蛋。在产蛋家禽中,鹌鹑首屈一指,被称为小型“产蛋机器”。
劳动效率高
饲养鹌鹑棚舍小、占地少、单位面积饲养量高于家鸡。笼养时间3.3平方米可饲养产蛋鹌鹑500只(以五层笼计),且饲养劳动率高,每人可饲养蛋用鹌鹑3000只,机械化养鹑则饲养量更大。
理想的实验动物
由于鹌鹑具有孵化期短、体型小、耗料少、敏感性好、早熟、换代快等优点,是理想的实验动物之一。常被遗传学、营养学、疾病防治学、组织学、胚胎学及药理学等用作试验对象。可以相信,鹌鹑作为实验动物,在各科学的广度和深度上,将会日趋广泛和重要。
肥效显著
鹑粪是养鹑业的一项副产品,它的收益仅次于鹑肉和鸡蛋。产蛋鹑每只每天排粪约30克,干燥后约40%,全年可积粪4千克以上,而且鹑粪肥效显著,明显优于其它畜禽。
营养
医界认为,鹌鹑肉适宜于营养不良、体虚乏力、贫血头晕、肾炎浮肿、泻痢、高血压、肥胖症、动脉硬化症等患者食用。所含丰富的卵磷,可生成溶血磷脂,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壁,阻止动脉硬化。磷脂是高级神经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具有健脑作用。
保护现状
虽然鹌鹑已经实现了大规模饲养繁殖,野生种群数量丰富,但仍有人大肆捕猎野生鹌鹑用于食用或“斗鹌鹑”。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鸟类百科呼吁善待野生动物。
蓝马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人工饲养
蓝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auritum,英文名:Blue Eared Pheasant)是雉科马鸡属的鸟类。
蓝马鸡是珍稀名贵的禽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羽毛美丽,可作装饰用,很受国际市场的青睐。 蓝马鸡,头侧徘红,耳羽簇白色、突出于颈部顶上,通体蓝灰色,中央尾羽特长而翘起。尾羽披散下垂如马尾,故名蓝马鸡。它又称叫“叫角鸟”、“松鸡”。
中文学名:蓝马鸡
拉丁学名:Crossoptilon auritum
英文俗名:Blue Eared Pheasant
命名作者:Pallas, 1811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马鸡属(Crossoptilon)
繁殖区:古北界 : 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5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蓝马鸡蓝马鸡为大型鸡类。全长约90厘米。体羽青灰色,具金属光泽,披散如毛发状。头顶和枕部密布黑色绒羽;两簇白色耳羽呈短角状;面部裸皮鲜红色。飞羽带褐色,具金属紫蓝色外缘。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羽枝披散下垂如马尾,两侧尾羽基部白色,其余为紫蓝色。嘴淡红色,脚珊瑚红色。虹膜-橘黄;嘴-粉红;脚-红色。
蓝马鸡身披闪亮的蓝灰色羽毛,像穿着一件华美的丝绒大氅。嘴和头侧呈绯红色,格外醒目,耳羽簇是白色的,向斜后方突出,宛如围着雪白的围巾被微风轻轻掠起,长长的中央尾羽向上翘起,柔软细密的羽支披散下来,就像马尾巴一样。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
蓝马鸡中国中北部特有种。分布状况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地方性常见,分布于青海东部及东北部、甘肃南部、宁夏、西藏东北部(唐古拉山脉)及四川北部海拔2000~4000米地带。分布于宁夏及内蒙古的贺兰山种群的其余分布区相去甚远。
蓝马鸡是高山寒冷地区的鸟类,只产在中国,终年留居于青海东北部和东部,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一带及南部,宁夏贺兰山及四川北部。蓝马鸡通体羽毛呈蓝灰色。头侧呈绯红色,耳羽簇则呈白色。中央尾羽的羽支,分披下垂蓬松如马尾。蓝马鸡栖息于海拔2500~3400米高处的云杉、橡树林中或山柳、金腊梅的灌丛间。秋后向下迁移到有水的山间谷地或开阔的灌丛草原。平时结集成群,每群10~30只不等。在3~6月的繁殖季节,蓝马鸡常隐藏在树枝间或丛草间活动,不易被发现。此时,它们分散配对,一雄配一雌。发情时,雄鸟之间发生争斗。雌鸟在荫蔽树丛的地面上稍微凹洼处产卵,每窝6~12枚不等。繁殖季节过后,又结群生活。
青海、甘肃、宁夏、四川等地。它们喜欢生活在高山寒冷地区,栖息于海拔较高的2000-3000m的丛密云杉、橡树林内,或在山柳、腊梅灌木丛间,秋后随着雪线下移,而迁到有水的山谷或开阔的灌丛草原。
生活习性
蓝马鸡栖息于高寒山区,常集群活动于树林及灌丛间。主要吃植物性食物,也食昆虫。同其他种马鸡,以小群活动于高海拔的开阔高山草甸及桧树、杜鹃灌丛。
蓝马鸡觅食时常结群,用它那强而弯曲的嘴刨食植物的根、种子、昆虫等。觅食时边吃边发出叫声,此起彼伏。在蓝马鸡活动的地方常留下许多被刨掘的土窝以及杂乱的足迹。中午很少活动,隐蔽在灌丛中,黄昏前是一大内最活跃的时刻。夜间则结群栖息于树枝茂密的树上。它们的视觉和听觉敏锐,遇险时迅速奔跑,躲避敌人。平时不常飞,也不能久飞。蓝马鸡的羽翼退化,不善于飞翔。
蓝马鸡喜欢10-30只成群地生活在一起,一般多在拂晓开始活动,到树林中间觅食,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边吃边叫,此起彼伏,鸣叫时昂首引颈,姿态优美,其声粗而洪亮;中午便隐匿于灌木丛中,很少出来活动,直到傍晚才又活跃起来;夜间结群于枝叶茂盛的树上,它不飞而是跳,由低枝跳到更高的树枝,一直跳到接近顶端的树枝上为止。
叫声:受惊的雄鸟发出gela-gelage叫声。求偶期雄鸟的叫声为wu, wu, wu或ga, ga。受惊时雄雌鸟均发出ziwo-ge, ziwo-ge的叫声。
生长繁殖
每年3月下旬,蓝马鸡逐渐山大群分为小群;4月初开始配对。此期间雄鸟为了争配偶会进行激烈争斗。雌雄配对后形影不离,营巢多在浓密的灌木丛间或稍凹的处所,巢呈盘状,极简陋。一般用树叶、树枝、茅草、苔藓构成,里面垫有羽毛,温暖而舒适。于5月份产卵,每窝5-13枚,卵呈椭圆形,淡青绿色或浅褐色,微具褐色斑点,重约45-58克,雌鸟孵化卵,雄鸟在周围活动,孵化期26天左右。雏鸟生长迅速,4个月的幼鸟体型与成鸟相仿,次年春季即可产卵。
4~6月间繁殖,此期间成对生活。产卵于荫蔽树丛下的地面上,每窝6~12枚,灰褐色或淡青绿色。有淡棕色斑点。孵卵期26~27天.本种在甘肃已建成饲养繁殖基地。
保护现状
蓝马鸡濒危级别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濒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 参考文献 栖息地破坏,特别是主要栖息地杉木林的大规模砍伐。
过度捕猎: 参考文献 乱捕滥猎。
人工饲养
蓝马鸡人工饲养饲料与营养
蓝马鸡成鸡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动物性饲料为辅。参考配方如下:
第一阶段:蚂蚁卵80%,大米10%,增加小韭菜和昆虫;
第二阶段;蚂蚁卵30%~40%,莜麦20%~30%,麦麸10%~20%,小m10%~15%,培育加豆角、葱叶、葵花、车前子、小韭等青绿饲料;
第三阶段:莜麦40%,豌豆10%,麦麸30%,小m10%~15%,增加茴子白、豆角,葱叶、葵花、车前子等青绿饲料。
饲养管理
蓝马鸡按蓝马鸡3个不同发育阶段和成体期不同需求进行饲养管理。第一阶段,从出壳到离开义亲独立生活约3周时间,平均体重38~427g。此阶段主要由家鸡带领觅食,饲料以蚂蚁卵为主。在林间的落叶松、云杉枯叶堆里埋藏大量蚁卵,收集时将整个丘状蚁巢放在口袋或桶里,每日撒喂,要连复合物一起摊撒,并补给部分嫩根和叶。第二阶段,从幼雏独立生活到羽色变深为亚成体阶段,约1个半月时间,平均体重427~1162g。此阶段幼鸡舍量大,消化能力强,单纯供给蚁卵,营养成分不完全,不利于幼鸡的生长发育。饲料要以莜麦、麦麸为主,蚁卵为辅,还要增加青绿饲料、细砂粒以增进消化力。另外还要添加一些肉末,以增加动物蛋白含量。第三阶段,羽毛接近成体,体形为亚成体阶段。此阶段,食量和消化能力大增。饲料以莜麦、麸皮、豌豆为主,增加大量嫩根、块茎、浆果、蔬菜,还要喂部分肉食和砂粒。第三阶段,饲料与第三阶段基本相同,同时增加野生植物的种子。在管理上还要注意以下问题:每天早晨和下午各供良一次,下午供水一次,早晨食后,放到院中活动,以便觅食新鲜根茎和地面昆虫。外放时,要严防犬猫侵害。傍晚饮水后自行归宿。育雏期由代孵鸡鸡抱卧。疾病防治
在人工饲养的蓝马鸡群中发生严重的食毛现象,称之为食毛症。防治方法是:建造与蓝马鸡活动规律相适的饲养大棚,扩大饲养面积,并使其归宿有树,饮水有水原,植被繁茂,隐藏良好,土质疏松,适宜蓝马鸡进行沙浴。夏季地面昆虫丰富,并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
橙胸咬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保护现状、人工饲养
橙胸咬鹃(学名:Harpactes oreskios,英文名:Orange-breasted Trogon)是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
橙胸咬鹃(学名:Harpactes oreskios)为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以植物果实和昆虫为主食,善于飞捕昆虫;在树洞中筑巢。已被列为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橙胸咬鹃
拉丁学名:Harpactes oreskios
英文俗名:Orange-breasted Trogon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3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文科名:咬鹃科(Trogonidae)
中文属名:咬鹃属(Harpacte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Greater Sunda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64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橙胸咬鹃
雄鸟的头部和颈部都是橄榄黄色,眼睛的周围裸露出青蓝色的皮肤,眼睛里有暗褐色的虹膜。短阔而粗厚的嘴为黑褐色,尖端微微向下钩曲,边缘上有一些不太明显的锯齿,下嘴的基部还生有发达的嘴须。背部为栗色,翅上的覆羽具有细窄而密集的黑色与白色相间的斑纹,颏部、喉部和前颈等处都是橄榄黄色,下胸部呈深橙红色,其余的下体都是橙黄色,只有腋部的羽毛为白色。
尾部共有12枚尾羽,色彩搭配非常复杂,别具一格。其中一对中央尾羽为栗色,但尖端为黑色,呈平截状,三对外侧的尾羽基部为黑色,端部为白色,邻近的其余两对尾羽则全部是黑色。腿和脚趾都是铅灰色,爪为角色,脚趾两前、两后,但却是三、四趾在前,一、二趾在后,所以称为异趾型,趾的基部有部分合并,适于攀缘。
雌鸟的头顶与后颈为暗橄榄褐色,向后转为棕褐色,翅上覆羽的横斑不为白色而为棕色,颏部、喉部和前颈等为灰橄榄色,其余的下体都是鲜黄色,下胸部的色泽更为浓著而呈橙黄色。
生活习性
橙胸咬鹃主要栖息于海拔600-1500米之间的低山常绿阔叶林中,也出现于小块丛林、竹林和疏林中,常常单个或成对活动,多出现在树的中、上层部位,但也频繁地活动于地上。
在林间飞行时多呈上下起伏的波浪式,十分迅速,但飞行距离不算太远。性情胆怯而孤僻,喜爱安静的环境,不善鸣叫,休息时多隐匿在较阴暗的地方。
橙胸咬鹃在空中和地面上均能捕食,它的食物主要是蝗虫、螳螂、蛾类、蝶类、蜂类等各种昆虫以及它们的幼虫,有时也吃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果实、浆果与种子等。
雄鸟啭鸣为五音一拍的kek tau tau tau tau。粗哑的kek kek声反复鸣叫。
生长繁殖
橙胸咬鹃的繁殖期为3-5月,营巢于天然的树洞之中,或者在残存的树干上自己掘洞筑巢。每窝产卵2-4枚,卵的颜色为淡咖啡色,形状为圆形。孵化期为17-19天,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雏鸟为晚成性。
亚种
橙胸咬鹃指名亚种(学名:Harpactes oreskios oreskios)。
橙胸咬鹃云南亚种(学名:Harpactes oreskios stellae)。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
越冬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台湾。迁徙期间遍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华北、新疆、西藏等地。亚种frontalis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山东及河北。越冬区在长江流域及华东各省至湖北、湖南及台湾。也见于西藏南部(Qamdo)。冬季有约2万个体在鄱阳湖。
国外分布
繁殖于西伯利亚北极海岸到白令海峡、北美洲极北部、欧洲西部及格陵兰岛西部。越冬在北美洲、墨西哥、里海、黑海、地中海、中亚、印度、缅甸、日本、朝鲜。
保护现状
橙胸咬鹃橙胸咬鹃过去一直是中国主要狩猎鸟类之一,拥有较大的种群数量。近30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狩猎,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国的越冬种群数量仅为2170只。国外报告,1955-1974年,在北美的越冬种群数量为20万只,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分别为25万和 55000只,主要是太平洋亚种;欧洲约为30万只 (Philippona 1972),主要是指名亚种;加拿大亚种估计为1800只,阿拉斯加亚种估计为1500只,格陵兰亚种估计为12000-15000只。
保护现状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稀有
生效年代:1996
人工饲养
橙胸咬鹃饲养方法
橙胸咬鹃的饲养比较简单,除笼养外,还可以箱养、群养。在家中饲养,饲养笼必须宽大,最好饲养在特制的橙胸咬鹃笼中。因为橙胸咬鹃在宽大的笼中运动对增强其抗病力大有好处。橙胸咬鹃的适应性较强,只要是长期在相对稳定的温度下就可以生存。橙胸咬鹃必须在10-25度的温度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存,这是极端错误的。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表明:在温差不超过10度的情况下,橙胸咬鹃完全可以在零下5度至零上35度的环境中健康生存。东北长春,经常可以看到挂在窗外迎着雪花鸣叫的橙胸咬鹃。橙胸咬鹃最怕的是温度的聚变而不是持久的低温。当然,橙胸咬鹃繁殖的温度应在零上15度至25度之间,并且要求温度相对稳定,日温差最好不超过5度。
橙胸咬鹃的平时饲养可以雌雄混养,但在繁殖季节的前两个月应分笼饲养,这样有利于快速发情。如果饲养者是以听叫为主,雄鸟必须单笼饲养。要想培育出优良的橙胸咬鹃,种鸟的选择和配对十分重要。一般要经过两种途径:一是原种的提纯,二是异种的杂交。原种的提纯可以选择无血缘的两只纯种优质鸟相配,其后代一般基因稳定,形态、毛质和色泽纯正,同窝子鸟中质量差异较小。由于引进和培育的真正纯正的品系很少,而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大部分本身就不是优良品种,所以要想获得两只没有血缘关系的纯种优良品系十分困难,尽管各地养鸟爱好者有很多人声称自己拥有,但实际鉴定起来均经不起检验。甚至大多数养鸟者只是在照片上见过。长春曾引进六只小头、细长颈、短毛、高直腿的鹰型橙胸咬鹃,其每对的价值高达16万元人民币,各地再没有如此品质的种鸟引进。
优良品种
橙胸咬鹃为了培育出优良的品种,有许多鸟友浪费很多资金,走了不少弯路,买了些看似外型不错的便宜鸟,可是繁殖出的子代很不成功。其原因是种鸟品质不纯,基因不顽固。所以要想培育出高档的品种,至少要购买一只纯种鸟,而后以这只鸟为轴心进行隔代提纯。但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每次与轴心鸟及其子代相配的必须是能够弥补其缺陷的鸟。二是隔代用于提纯的子代要选择体质健壮外型优良的。对究竟何为纯种鸟有很多争议,一要看鸟的血缘,二要看鸟的外型,三要看鸟的子代质量。橙胸咬鹃的食物很杂,什么时候饲喂哪种饲料合适要根据其当时的营养需要而定。鸟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营养成分一般在橙胸咬鹃喜食的日常饲料中都能摄取到。但在换羽和繁殖季节矿物质、维生素要单独供给。橙胸咬鹃的日常饲料一般为谷物、面食、少量油料作物和蔬菜等。谷物包括:谷子、稗子、糜子等。油料作物包括:苏子、菜子、花生、核桃仁等。这些油料作物平时不用饲给,只是在雏鸟期、换羽期、发情期才适量供给。这样有利于鸟的繁殖。
橙胸咬鹃喜欢清洁的环境,因此笼舍的粪便要经常清除,栖杠也要经常清洗。饮水每天要更换。橙胸咬鹃喜欢水浴,夏天每日要让其水浴一次,冬季要用温水每周水浴一次,浴后要待羽毛干后再移至室外,以免引起感冒。橙胸咬鹃的常见病是肠道病和呼吸道病,多由于饮水和食物不清洁,或者饲养环境突变引起的,平时注意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总之橙胸咬鹃的饲养并不难,只要你对它拥有爱心就完全可以养好它。
厚嘴巨嘴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人工饲养
厚嘴巨嘴鸟(学名:Ramphastos sulfuratus,英文名:Keel-billed Toucan)是巨嘴鸟科巨嘴鸟属的鸟类。
厚嘴巨嘴鸟(学名:Ramphastos sulfuratus )是鴷形目巨嘴鸟科的鸟类。又名彩虹巨嘴鸟或厚嘴鵎鵼,是南美洲一种色彩鲜艳的巨嘴鸟,伯利兹的国鸟。
中文学名:厚嘴巨嘴鸟
拉丁学名:Ramphastos sulfuratus
英文俗名:Keel-billed Toucan
命名作者:Lesson, 1830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巨嘴鸟科(Ramphastidae)
中文属名:巨嘴鸟属(Ramphastos)
繁殖区:拉丁美洲 : e Mexico to nw Venezuel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厚嘴巨嘴鸟厚嘴巨嘴鸟 分布图
厚嘴巨嘴鸟是中型攀禽,外形略似犀鸟。体羽主要是藏蓝黑色,胸部是明亮的柠檬黄色,白臀,蓝脚,尾的腹面带鲜红色,一个巨大的彩色的鸟嘴则带多色斑块。成鸟的鼻孔隐于喙基下面。鸟的喙实际上很轻,远没有看上去那样重。外面是一层薄薄的角质鞘,里面中空,只是有不少细的骨质支撑杆交错排列着。
厚嘴巨嘴鸟的舌很长,喙缘呈明显的锯齿状,喙基周围有一圈黑色的线斑,无口须。脸和下颚裸露部分的皮肤通常着色鲜艳。眼睛黑色四周有天蓝色的眼圈。
生活习性
厚嘴巨嘴鸟主要栖息于低地雨林中,有时会出现在邻近有稀疏树木的空旷地上。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很少看到它们的身影。鸟鸣声嘶哑低沉。
厚嘴巨嘴鸟杂食性,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有时也掠夺小鸟的巢穴,吃掉卵和雏鸟。
生长繁殖
厚嘴巨嘴鸟彩虹巨嘴鸟厚嘴巨嘴鸟以树洞为巢,钟爱的洞为木质良好、开口宽度刚好使成鸟钻入。厚嘴巨嘴鸟洞深17厘米-2米。若树干根部附近有合适的洞穴,也会吸引通常营巢于高处的鸟将巢营于近地面处。雌性彩虹巨嘴鸟每次会生2-4只蛋,蛋呈白色,并会将之藏起来。雄鸟及雌鸟会轮流孵蛋,约需15-20日。雄鸟及雌鸟也会轮流喂哺雏鸟。雏鸟出生时没有羽毛,眼睛也未能看见,约需两个月时间来成长。雏鸟会有脚垫,适合在树穴底生活。雏鸟会留在巢内8-9个月,直至其喙完全长成及可以自己挖穴。
地理分布
厚嘴巨嘴鸟厚嘴巨嘴鸟分布图 厚嘴巨嘴鸟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厚嘴巨嘴鸟分布图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亚种分布
1、Ramphastos sulfuratus sulfuratus分布于墨西哥,伯利兹,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
2、Ramphastos sulfuratus brevicarinatus分布于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人工饲养
彩虹巨嘴鸟要吃大量的果实,且容易患上血色病,故很难饲养。
本文Hash:2b1324f9a3ae203bc8b8285a732a37bf3fc0bf25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