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鹊鹞(学名:Circus melanoleucos,英文名:Pied Harrier)是鹰科鹞属的猛禽,又叫喜鹊鹞、喜鹊鹰等。它的体色比较独特,站立时外形很像喜鹊,所以得名。飞翔时,翼尖、头部至背部为黑色,甚为醒目。习性在开阔原野、沼泽地带、芦苇地及稻田的上空低空滑翔。
中文学名:鹊鹞
拉丁学名:Circus melanoleucos
英文俗名:Pied Harrier
命名作者:Pennant, 1769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鹞属(Circ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东洋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480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鹊鹞: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小(42厘米)而两翼细长的鹞。
雄鸟:体羽黑、白及灰色;头、喉及胸部黑色而无纵纹为其特征。
雌鸟:上体褐色沾灰并具纵纹,腰白,尾具横斑,下体皮黄具棕色纵纹;飞羽下面具近黑色横斑。
亚成鸟:上体深褐,尾上覆羽具苍白色横带,下体栗褐色并具黄褐色纵纹。
虹膜-黄色;嘴-角质色;脚-黄色。 叫声:通常无声。
鹊鹞飞行图:下方
鹊鹞飞行图:上方
地理分布
鹊鹞: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东南亚、菲律宾及北婆罗洲。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冬季南下至华南及西南。并不罕见。
鹊鹞没有亚种分化,在国外繁殖于俄罗斯,蒙古和朝鲜。越冬于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和马来西亚等地,在我国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也较为常见, 其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为夏候鸟,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为旅鸟,其他省、区均为冬候鸟。到达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离开繁殖地时间在10月末至11月初。
生活习性
鹊鹞:雄鸟进食
鹊鹞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草地、旷野、河谷、沼泽、林缘灌丛和沼泽草地,繁殖期后有时也到农田耕地和村庄附近的草地和丛林中活动。常单独活动,多在林边草地和灌丛上空低空飞行,飞行时两翅上举成“V”字形,两翅不动,慢慢地飘浮在空中,时高时低地进行上下和向前的活动,并不时地抖动两翅和身体或者短暂地鼓动几下翅膀。上午和黄昏时为活动的高峰期,夜间在草丛中休息。平时叫声并不响亮,只有繁殖期才发出洪亮、尖锐的叫声。
主要以小鸟、鼠类、林蛙、蜥蜴、蛇、昆虫等小型动物为食。常在林缘和疏林中的灌丛、草地上捕食。寻食方式主要是低空飞翔或长时间地飘浮在草地上面缓慢地移动,注视和搜寻地面的猎物,发现后则突然降下捕食。
生长繁殖
鹊鹞:幼鸟
繁殖期为5—7月份。进入繁殖地后,常成对在林缘和林间路旁的疏林及随丛和草甸上空进行求偶飞翔,雄鸟在空中作圆形的盘旋,然后不时地俯冲,奔向雌鸟,交尾则在地面上进行。5月初开始营巢。巢多置于疏林中灌丛草甸的塔头草墩上或地面上。巢呈浅盘状,由干苔草的草茎和草叶构成。如果没有干扰,巢可以多年使用。
每窝产卵4—5枚,卵的颜色为乳白色或淡绿色,通常没有斑点,偶尔被有褐色斑点,卵的形状为卵圆形。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由亲鸟轮流进行,但以雌鸟为主,如果雌鸟死亡,雄鸟则全部承担起孵卵任务。孵化期约30天,雏鸟为晚成性,亲鸟共同抚养大约一个多月后才能离巢。
白枕鹊鸭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白枕鹊鸭(学名:Bucephala albeola,英文名:Bufflehead)是鸭科鹊鸭属的鸟类。
白枕鹊鸭(学名:Bucephala albeol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又名白帽鹊鸭、巨头鹊鸭,黑白色鸭类。是最小的能潜水的鸭子,善潜水,一次能在水下潜泳30秒左右。飞行快而有力,但起飞时两翅需要在水面不断拍打和助跑才能从水面飞起。分布于北美地区。白枕鹊鸭飞行、游水和潜水行动敏捷。
中文学名:白枕鹊鸭
拉丁学名:Bucephala albeola
英文俗名:Bufflehead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鹊鸭属(Bucephala)
繁殖区:北美洲 : n
非繁殖区:to Mexico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枕鹊鸭
白枕鹊鸭身长37 cm ,翼展55 cm,体重450 – 340 g,寿命14年。
该鹊鸭有一个源于羽毛蓬松的而显得很大的头,身体羽毛轮廓比小潜鸭敦实。
成年雄鸭有一个黑色外套,脑后有大块白色羽毛,次级飞羽和中覆羽白色,大覆羽亦为白色而具黑色端斑,在翅上形成大块白斑。下颈、胸、腹及两胁白色,近腰侧略杂以黑色条纹,尾下覆羽灰色至黑褐色,肛周灰褐色而杂有白点。腿部是明亮的粉红色。
地理分布
白枕鹊鸭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
生活习性
白枕鹊鸭
10月底和11月初开始迁徙,白枕鹊鸭飞跃高原山区和草原上空,从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向东到大西洋沿岸,跨区域的距离约800公里,以平均55至65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夜航的白枕鹊鸭也是如此。
白枕鹊鸭飞行、游水和潜水行动敏捷。是最小的能潜水的鸭子。飞行时雄性白枕鹊鸭粉红色的双脚露出于白色腹部和白色的翅膀里侧。不同于其他潜水鸭,能使用双脚直接潜水。为了安全常常成组下潜,或在水面上观察行动。冬天,流连于浅水区、海湾、河口和海岸泻湖。非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流速缓慢的江河、湖泊、水库、河口、海湾和沿海水域。
通过潜水觅食。觅食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小鱼和水生植物。在海水中觅食虾、各种甲壳类和软体动物。
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一般10-20多只,亦见有多至40-50只的大群。性机警而胆怯,人不能靠近,常常很远见人就飞走或游开。游泳时尾翘起。白天活动成群游泳在水流缓慢的江河与沿海海面,边游边不断潜水觅食。
生长繁殖
白枕鹊鸭
一般在靠近森林或森林中富有水生动物的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上繁殖。对多在冬季末或在春季迁徙的路上形成,也有在到达繁殖地后才成对。一夫一妻制,单独筑巢。由雌性孵卵,每窝卵7-11枚,颜色有象牙黄、亮橄榄油黄、奶油浅黄色等,卵形为椭圆5.1×3.8 cm。幼雏28-33天出壳,由雌性照顾,50-55天后能飞翔。每年一窝。
马岛翠鸟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马岛翠鸟(学名:Corythornis vintsioides,英文名:Malagasy Kingfisher)是翠鸟科科里翠鸟属的鸟类。
马岛翠鸟分布于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
中文名称 马岛翠鸟
中文别名 马达加斯加岛翠鸟
拉丁学名 Alcedo vintsioides
命名时间 Eydoux and Gervais, 1836
英文名称 Madagascar Kingfisher
科属分类 鸟纲 、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
中文学名:马岛翠鸟
拉丁学名:Corythornis vintsioides
英文俗名:Malagasy Kingfisher
命名作者:Eydoux & Gervais, 1836
中文目名: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中文科名:翠鸟科(Alcedinidae)
中文属名:科里翠鸟属(Corythornis)
繁殖区:非洲 : Madagascar region
外形特征
马岛翠鸟
马岛翠鸟身长 16cm,雄鸟体重16,5-21g,雌鸟体重18-22g,雌雄完全类似。它们的额头和颈后羽毛一般由黑色、绿色和淡蓝色相杂。冠和枕由黑色、蓝色、淡绿色组成。冠顶形成一种几乎不明显的峰,前面标有一个小线或红斑。下颏和喉白色。脸颊和脖子的两侧及前胸是桔红色。翅膀和尾部的覆羽是蓝色。尾巴的背面是苍白色。腹部黄色。嘴是黑褐色,喙基红色。虹膜为深褐色,腿部橙红色。
嘴粗直,长而坚,嘴脊圆形;鼻沟不著;翼尖长,第1片初级飞羽稍短,第 3、4片最长;尾短圆;体羽艳丽而具光辉,常有蓝或绿色。头大颈短,翼短圆,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长大而尖,嘴峰圆钝,脚甚短,趾细弱,第4趾与第3趾大部分并连,与第2趾仅基部并连。尾脂腺被(冉羽)。两侧存在乌喙骨,胸骨后缘有4个缺刻,胸骨柄单纯为外棘所成。
地理分布
马岛翠鸟
分布图
分布于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
生活习性
栖息于马岛和科摩罗岛上有河流的开阔的森林空地环境中,或沼泽、稻田、椰林、红树林、海岸的河口、池塘、海滩、河流。不远离水源,特别是在西南地区的干旱马达加斯加那里看到密度稀疏的马岛翠鸟在沿海擦洗。在科摩罗鸟,这是一个火山岛,没有永久的河流,它们定居在沿海和火山口边缘的湖泊。这种翠鸟的食物是小鱼、青蛙、甲壳类动物、海洋和淡水水生昆虫,也吃蟋蟀,臭虫,苍蝇和甲虫。
生长繁殖
雌雄共同筑巢,在河岸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巢穴5厘米高,40厘米深。雌鸟将3至6枚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繁殖季节在科摩罗产卵期开始于10月,在马达加斯加是11月,但持续到4月。
地理分布
1.Alcedo vintsioides johannae 分布于科摩罗岛。
2.Alcedo vintsioides vintsioides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
本文Hash:b1a7526abd89e964b9b1f32e3f5a4b2a4d23b0e2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