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地理分布 经济价值 保护现状
灰斑鸻(学名:Pluvialis squatarola,英文名:Grey Plover)是鸻科金鸻属的鸟类。
灰斑鸻(学名:Pluvialis squatarola)为鸻形目鸻科金鸻属的鸟类。繁殖期雄鸟下体黑色似金斑鸻。飞行时翼纹和腰部偏白,黑色的腋羽于白色的下翼基部成黑色块斑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北、四川、湖南、江苏和东南沿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中文学名:灰斑鸻
拉丁学名:Pluvialis squatarola
英文俗名:Grey Plov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鸻科(Charadriidae)
中文属名:金鸻属(Pluvialis)
繁殖区:北美洲, 古北界 : n
非繁殖区:全世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89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斑鸻: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8厘米)的健壮涉禽。嘴短厚,体型较金斑鸻大,头及嘴较大,上体褐灰,下体近白,飞行时翼纹和腰部偏白,黑色的腋羽于白色的下翼基部成黑色块斑。
繁殖期雄鸟下体黑色似金斑鸻,但上体多银灰色,尾下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腿-灰色。
叫声:哀伤的三音节哨音chee-woo-ee,不甚清晰,音调各有升降。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灰斑鸻繁殖羽和金斑鸻(金鸻)繁殖羽的区别:灰斑鸻尾下白色,而金斑鸻尾下黑色;灰斑鸻上体银灰色,而金斑鸻上体金黄色。
灰斑鸻:繁殖羽
金斑鸻:繁殖羽
生活习性
灰斑鸻
灰斑鸻在冬季和迁徙期主要栖息于沿海海滨、沙洲、河口、江河与湖泊沿岸;特别喜欢海滨潮涧地带。也出现于沼泽、水塘、草地、水稻田和农田地带。夏季主要栖息于北极冻原带和北极海岸附近。常成小群活动,迁徙和越冬期间也常集成大群。性胆小而机警,见人很远即飞,不易接近,飞行有力而快。
主要以水生昆虫、虾、螺、蟹、蠕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
生长繁殖
灰斑鸻
繁殖期6—8月。营巢于北极苔原上。巢多置于地上凹坑内,内垫有苔藓和草茎。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橄榄灰色、黄色或绿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5.7—55.2×34—38毫米。平均51.66×35.92毫米。
地理分布
灰斑鸻: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全北界北部;越冬于热带及亚热带沿海地带。
分布状况:迁徙途经中国东北、华东及华中。常见冬候鸟于华南、海南岛、台湾和长江下游的沿海及河口地带。
经济价值
灰斑鸻
主要以各种水草及其分杂草种子为食。播种时迁来。秋收后迁走,可为害庄稼,但由于数量不大,危害不甚显著。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级。
紫翅椋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经济价值、保护现状
紫翅椋鸟(学名:Sturnus vulgaris),属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英文名Common Starling,意为普通椋鸟,又叫欧洲椋鸟、欧洲八哥。 全长约20厘米,头、喉及前颈部呈辉亮的铜绿色;背、肩、腰及尾上复羽为紫铜色,而且淡黄白色羽端,略似白斑;腹部为沾绿色的铜黑色,翅黑褐色,缀以褐色宽边。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
中文学名:紫翅椋鸟
拉丁学名:Sturnus vulgaris
英文俗名:Common Starling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椋鸟科(Sturnidae)
中文属名:椋鸟属(Sturnus)
繁殖区:古北界 : w, c, 引种到全世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20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紫翅椋鸟
全长约20厘米,头、喉及前颈部呈辉亮的铜绿色;背、肩、腰及尾上复羽为紫铜色,而且淡黄白色羽端,略似白斑;腹部为沾绿色的铜黑色,翅黑褐色,缀以褐色宽边。夏羽和冬羽稍有变化。中等体型(21厘米)的闪辉黑、紫、绿色椋鸟。具不同程度白色点斑,体羽新时为矛状,羽缘锈色而成扇贝形纹和斑纹,旧羽斑纹多消失。
虹膜-深褐;嘴-黄色;脚-略红。
叫声:叫声为沙哑的刺耳音及哨音。
紫翅椋鸟:亚成鸟
生活习性
紫翅椋鸟
栖息于荒漠绿洲的树丛中,多栖于村落附近的果园、耕地、或开阔多树的村庄内。数量多,平时结小群活动,冬季集大群迁至其分布区的南部。有时与粉红椋鸟(.pastor)混群活动,往往分成小群,聚集在耕地上啄食,每遇骚扰,即飞到附近的树上。喜栖息于树梢或较高的树枝上,在阳光下沐浴、理毛和鸣叫。
杂食性,以黄地老虎、蝗虫、草地暝等农田害虫和尺蠖、柳毒蛾、红松叶蜂等森林害虫为食,但在秋季也聚集在果园中窃食果子或在稻田中啄食稻谷。
地理分布
紫翅椋鸟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
中国为新疆西北部夏候鸟,迁徙时可见,为台湾冬候鸟。
分布范围:欧亚大陆。
分布状况:常见于中国西部的农耕区、城镇周围及荒漠边缘。亚种poltaratskyi繁殖于准噶尔盆地北部;porphyronotus于新疆西部天山及喀什地区;poltaratskyi迁徙时有记录作为过境鸟见于整个中国西部地区并偶见于华东及华南沿海。
生长繁殖
紫翅椋鸟
4~6月繁殖,往往集群营巢,巢营在村内尾檐下,峭壁裂隙、塔内以及天然的树洞中。巢以稻草、树叶、草根、芦苇、羽毛等编成。
每年繁殖一次,每产4~7枚卵,卵色变化很大,呈乳黄色、翠绿或纯?陈汤渡?
孵卵期12天,亲鸟每天育雏95~328次,且有时一次衔数条虫返巢育雏。
紫翅椋鸟:亚成鸟
紫翅椋鸟在育雏
经济价值
紫翅椋鸟
在青海分布区数量较多,秋季在农田啄食种子或果园果子,一般认为它是害鸟。但它们的大量食物仍为昆虫,食粮仞或果子吸是在叫获季节,因此益多于害。
保护现状
紫翅椋鸟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斑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斑鸫(学名:Turdus eunomus,英文名:Dusky Thrush)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又名穿草鸡、窜儿鸡、红麦鴓、斑点鸫、傻画眉。具白色眉纹,翅棕色,胸带和两胁具黑斑。斑鸫喜活动于平原田地或开阔山坡的草丛灌木间,在丘陵、林缘等地带觅食,常结成小群活动。原斑鸫指名亚种(学名:Turdus naumanni naumanni)胸部和两胁斑纹红色,尾红色,现已视为独立鸟种,称作红尾鸫(学名:Turdus naumanni)。
中文学名:斑鸫
拉丁学名:Turdus eunomus
英文俗名:Dusky Thrush
命名作者:Temminck, 183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1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斑鸫
斑鸫
中型鸟类,体长20-24cm。本物种雄雌同形同色。
中等体型(25厘米)而具明显黑白色图纹的鸫。具浅棕色的翼线和棕色的宽阔翼斑。雄鸟(亚种eunomus):耳羽及胸上横纹黑色而与白色的喉、眉纹及臀成对比,下腹部黑色而具白色鳞状斑纹。雌鸟褐色及皮黄色较暗淡,斑纹同雄鸟,下胸黑色点斑较小。
较为罕见的指名亚种尾偏红,下体及眉线橘黄。先作为独立鸟种红尾鸫。
本种有2亚种,其羽色变化较大:
斑鸫北方亚种体色较暗,上体从头至尾暗橄榄褐色杂有黑色;下体白色,喉、颈侧、两胁和胸具黑色斑点,有时在胸部密集成横带;两翅和尾黑褐色,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具宽的棕色羽缘;眉纹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辉棕色。
斑鸫指名亚种体色较淡,上体灰褐色,眉纹淡棕红色,腰和尾上覆羽有时具栗斑或为棕红色,翅黑色,外翈羽缘棕白或棕红色,尾基部和外侧尾棕红;颏、喉、胸和两胁栗色,具白色羽缘,喉侧具黑色斑点。先作为独立鸟种红尾鸫。
虹膜褐色;上喙偏黑,下喙黄色;足黄色。
叫声:轻柔而甚悦耳的尖细叫声chuck-chuck或kwa-kwa-kwa,也有似椋鸟的swic声。告警时发出快速的kveveg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斑鸫与赤颈鸫的区别:相似种赤颈鸫指名亚种下体栗棕色一般不到下胸和两胁,且无白色羽缘,眉纹亦较深,野外不难识别。
斑鸫与红尾鸫的区别:红尾鸫原作为斑鸫指名亚种,现作为独立鸟种。
(1)红尾鸫背部和头部灰褐色,带有锈色,而斑鸫背部橄榄褐色,具黑色点斑,仅双翼棕色;
(2)红尾鸫胸、腰红棕色(雄鸟脸部亦红棕色),两胁和臀部具红棕色点斑,而斑鸫下体白具黑色点斑,在胸部和两胁形成黑带。
(3)红尾鸫和斑鸫的混种在北京并不少见。
斑鸫
红尾鸫:雄鸟(摄于香港)
生活习性
斑鸫
斑鸫喜活动于平原田地或开阔山坡的草丛灌木间,在丘陵、林缘等地带觅食,本物种常结成小群活动。
迁徙:春季迁来时间最早在3月末,4月初至4月中旬进入迁徙高峰,最晚在4月末5月初,5月初以后一般难于见到该鸟。生境: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西伯利亚泰加林、桦树林、白杨林、杉木林等各种类型森林和林缘灌丛地带,非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杨桦林、杂木林、松林和林缘灌丛地带,也出现于农田、地边、果园和村镇附近疏林灌丛草地和路边树上,特别是林缘疏林灌丛和农田地区在迁徙期间较常见。
食物:鹟科鸟类大多为典型的食虫鸟类,根据对斑鸫的研究,夏季昆虫活跃的时候,本物种的食谱以各色昆虫为主,主要包括蝗虫、金龟子、地老虎等,可达食物总量的80%-90%其余的部分则为蜘蛛、植物性食物;在昆虫蛰伏的季节,本物种主要取食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包括槐、枣、松柏等。
生长繁殖
斑鸫
斑鸫繁殖在西伯利亚东部,巢以杂草枯枝苔藓等材料搭建,营巢于低矮小树上,高程尽不足60厘米, 繁殖期5-8月。通常营巢于树干水平枝杈上,也在树桩或地上营巢,偶尔在悬崖边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树枝、枯草茎、草叶、苔藓等构成,内壁糊有泥土。巢的大小为直径12-14cm。每窝产卵4-7枚,多为5-6枚。卵淡蓝绿色、被有褐色斑点。
地理分布
斑鸫地理分布图
斑鸫繁殖于西伯利亚泰加林、桦木林、白杨林和林缘灌丛地带,亚洲东北部,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北部,越冬于中国长江以南省份,西至四川、云南西部、东至福建沿海、台湾偶见冬侯鸟。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迁徙至喜马拉雅山脉、中国。
分布状况:迁徙时常见。指名亚种(即红尾鸫)及北方亚种(T. eunomus) 经中国包括台湾,于北纬33°以南越冬。
保护现状
斑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713a3b386894d8cb72298c58c9690e9c845cf8a5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