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背伯劳的简介、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

导读: 鸟种简介 生活习性 地理分布 生长繁殖

栗背伯劳的图片

栗背伯劳(学名:Lanius collurioides,英文名:Burmese Shrike)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英文名直译为缅甸伯劳。不常见,不怯生。栖息于山地乔木及灌丛地带,也常停立在枝头、村寨附近的篱笆或电线上,注视地面昆虫并捕食,主食鞘翅目昆虫。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主要栖息于栖息在山地乔木及灌丛地带。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中文学名:栗背伯劳

拉丁学名:Lanius collurioides

英文俗名:Burmese Shrike

命名作者:Lesson, 183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伯劳科(Laniidae)

中文属名:伯劳属(Laniu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1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栗背伯劳:形态特征图
栗背伯劳: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0厘米)而显纤细的伯劳。上体栗色,头顶、颈背及上背灰色,具黑色过眼纹而无眉纹。雄鸟额黑,雌鸟额具白色棕纹。两翼及尾黑色,初级飞羽的白色块斑于飞行中明显,尾羽边缘及尾端白色。

幼鸟:羽色似雌但头顶及上背均满布黑栗相间的鳞关横纹,尾上覆羽亦具鳞纹;尾羽黑褐具细密横斑, 外侧尾羽有淡棕色缘,羽轴黑褐色。颏、喉白色;胸羽灰棕,上具密集的黑褐色鳞纹;胁羽锈色,具鳞纹;腹以下为白色。

雏鸟:大致色泽似红尾伯劳的雏羽,但下背、背、肩、尾上覆羽均为栗色具黑横斑。

虹膜-红褐;嘴-深灰;脚-偏黑。

叫声:时断时续的叫声似红尾伯劳。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栗背伯劳与棕背伯劳的区别:栗背伯劳的尾较短,且尾具白色羽缘。

栗背伯劳:雄鸟
栗背伯劳:雄鸟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生活习性

栗背伯劳
栗背伯劳

迁徙:留鸟。

生境:主要栖息于海拔1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开阔次生疏林、林缘和灌丛中,也出现在沟谷、路旁和耕地边小树及灌木上。

食性: 主要以昆虫为食。

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站在小树或灌木顶枝上。鸣声清脆多变,婉转动听。

地理分布

栗背伯劳:地理分布图
栗背伯劳:地理分布图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盈江、潞西、保山、中部景东、南部西双版纳,贵州安龙、册亨、望谟,广西平南和东南部,广东和香港等地。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泰国、中南半岛等地。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缅甸、印度支那及中国南方。

分布状况:不常见,栖于云南西部及南部、贵州南部、广西、广东的次生植被和耕地。

生长繁殖

栗背伯劳:幼鸟
栗背伯劳:幼鸟

巢由带花序的草茎编成,主要繁殖在海拔900-1800m的低山地区,有时可上到海拔2400m高度。繁殖期4-6月,少数个体在3月末即开始产卵。巢置于小树枝权上,通常由枯草、苔藓和羽毛构成,外面覆有蛛网,内垫有细草和羽毛。

每窝产卵3-6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白色或乳白色或淡青色或淡黄色或粉皮黄色或淡绿色,被有红褐色淡灰色、黄褐色或灰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18.3-25.0mm×15-18mm。

棕背伯劳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猛禽伯劳、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亚种分化

棕背伯劳的图片

棕背伯劳(学名:Lanius schach,英文名:Long-tailed Shrike)是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称桂来姆、黄伯劳,英文名直译为长尾伯劳。棕背伯劳特征是粗黑的贯眼纹或顶冠、黑翅、尾长尾黑,上体偏灰,下体偏棕。普遍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及南部,包括台湾、海南等省,是一种很常见的留鸟。伯劳性凶猛,嘴爪均强健有力,善于捕食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甚至能击杀比它自己还大的鸟,如鹧鸪之类。90年代在中国江西发现的黑伯劳,被认为是棕背伯劳的黑色型,不足以列为独立鸟种。

中文学名:棕背伯劳

拉丁学名:Lanius schach

英文俗名:Long-tailed Shrike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伯劳科(Laniidae)

中文属名:伯劳属(Lanius)

繁殖区:东洋界, 澳洲界 : 广泛分布, also Lesser Sundas and New Gu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1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栗色/棕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棕背伯劳:形态特征图
棕背伯劳: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大(25厘米)而尾长的棕、黑及白色伯劳。黑翅、尾长尾黑。

成鸟:额、眼纹、两翼及尾黑色,翼有一白色斑;头顶及颈背灰色或灰黑色;背、腰及体侧红褐;颏、喉、胸及腹中心部位白色。头及背部黑色的扩展随亚种而有不同。

亚成鸟:色较暗,两胁及背具横斑,头及颈背灰色较重。

深色型的”暗黑色伯劳”(黑伯劳)在香港及广东并不罕见,也偶见于分布区内其他地点。

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粗哑刺耳的尖叫terrr及颤抖的鸣声,有时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生活习性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多单独活动。常见在林旁、农田、果园、河谷、路旁和林缘地带的乔木树上与灌丛中活动,有时棕背伯劳也在田间和路边的电线上东张西望,一旦发现猎物,立刻飞去追捕,然后返回原处吞吃。

性凶猛,嘴爪均强健有力,善于捕食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甚至能击杀比它自己还大的鸟,如鹧鸪之类。平时常栖止于芦苇梢处,东瞻西望,一见地上有食物,就直下捕杀。亦能在空中捕食飞行的昆虫和小鸟。

繁殖期间常站在树顶端枝头高声鸣叫,其声似‘zhigia-zhigia-zhigia-zhiga’不断重复的哨音,并能模仿红嘴相思鸟、黄鹂等其他鸟类的鸣叫声,鸣声悠扬、婉转悦耳。有时边鸣唱边从树顶端向空中飞出数米,快速地扇动两翅,然后又停落到原处。领域性甚强,特别是繁殖期间,常常保卫自己的领域而驱赶入侵者,当见人或情绪激动时,尾常向两边不停地摆动。

食性

是一种肉食性鸟类,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鞘翅目金龟甲、半翅目椿象、直翅目蝗虫、蟋蟀、蚱蜢,革翅目蠼蝗,蜻蜓目豆娘,膜翅目胡蜂、蚂蚁等。此外也捕食小鸟、青蛙、蜥蜴和鼠类,偶尔也吃少量植物种子。

棕背伯劳捕食白条锦蛇
棕背伯劳捕食白条锦蛇
棕背伯劳捕食白条锦蛇
棕背伯劳捕食白条锦蛇

猛禽伯劳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也具有伯劳的普遍特征,头大,喙短而强壮有力,上喙具凹刻,先端向下弯曲成利钩,能很牢靠地捉住动物,使其不易自嘴里脱逃,脚短而强健。它们习惯于独来独往,一般栖息于开阔平原和低山一带,有时也到园林、农田、村宅附近活动。它们经常停栖在空旷地的突枝上,四处张望,一旦发现有猎物出现便会迅速猛扑过去,捕获猎物后又会重新返回原来树枝上啄食。伯劳习惯性的会驻足在同一个地点觅食,这种捕食方式我们也称之为坐等型掠食(sit-and-wait predation)。它们的食物包括昆虫如金龟(虫甲)、象(虫甲)、蝼蛄、蝗虫、蝽象、毛虫等以及青蛙、蜥蜴、鼠类等小型的脊椎动物,有时甚至会捕捉绿绣眼之类的小鸟。虽然它们上喙的先端钩曲如鹰嘴,爪也强健有力,但同真正猛禽鹰隼之类的钩嘴利爪比起来,还是稍有逊色的,所以在撕扯小型脊椎动物时还要借助于树枝或尖刺来固定猎物。

地理分布

棕背伯劳:地理分布图
棕背伯劳:地理分布图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北达甘肃兰州和陕西汉中,西抵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东至东南沿海,南到广西、广东、香港、福建、台湾和海南岛。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伊朗、巴基斯坦、中亚、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南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生长繁殖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4-7月间繁殖。在海南岛等亚热带地区稍早些,多在3月份即已开始繁殖,4月末已见离巢幼鸟,在四川多在4月开始繁殖。4月初雄鸟开始占领巢域,每天一早即站在巢域中树的顶枝上鸣叫,对进入领域内的同种雄鸟加以驱赶,领域性甚强。

4月中下旬开始成对和营巢。置巢于树上或高的灌木上,距地高1-8m。巢呈杯形,以草茎、竹叶、嫩枝、蕨叶及其他杂屑等编成。巢的大小为外径15-16cm,内径6-10cm,高10-11cm,深4-6cm。雌雄鸟共同参与营巢活动。

每窝产卵3-6枚,通常4-5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淡青色、乳白色、粉红色或淡绿灰色,被有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23(22.4-23.7)×29.3(27.2-30.5)mm,重7.3(6.5-8.1)g。雌鸟孵卵,孵化期12-14天,也有报告达21天的,雄鸟在雌鸟孵卵期间承担警戒任务和觅食喂雌鸟。

雏鸟晚成性,雌雄双亲共同育雏,并竭力保护它们的觅食领域。留巢期13-14天,幼鸟离巢后的最初几天,亲鸟仍给以喂食,并一直在领域内活动达1-2个月之久,然后离开。离巢后一个月幼鸟即可自行捕食,这就意味着它们能养活自己了,这时就会离开父母的领地,出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棕背伯劳会终年守护着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域,而且不会随季节转变而更换。雌雄鸟共同守卫领地,单独一只鸟是没有属于自己的领地,它们的领地观念很强,相邻的领地彼此区界分明,很少有个体入侵邻近区域。面对入侵者一般都由雄鸟对付,进行攻击和驱离,而雌鸟则在一旁连续高声示警,仿佛为丈夫摇旗呐喊助威似的。尤其在孵育幼雏期间,它们的警惕性和攻击性会变得更强,这期间连一些猛禽也不敢贸然闯入它们的领地,甚至当有人走近它们也会高声威吓并俯冲攻击,真是一对捍卫自由和主权的勇猛斗士。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亚种分化

棕背伯劳西南亚种,摄影J.M.Garg,摄于West Bengal, India.
棕背伯劳西南亚种,摄影J.M.Garg,摄于West Bengal, India.
棕背伯劳西南亚种
棕背伯劳西南亚种

共有13亚种,中国有如下四个亚种:

棕背伯劳台湾亚种(学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分布于中国境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岛。

棕背伯劳海南亚种(学名:Lanius schach hainanus)。分布于中国的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岛。

棕背伯劳指名亚种(学名:Lanius schach schach)。在中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北至甘肃、陕西、西至四川、云南,偶见于山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棕背伯劳西南亚种(学名:Lanius schach tricolor)。分布于尼泊尔、泰国、缅甸、印度以及中国的云南、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本亚种与其他亚种的区别是从额至上背、眼先至耳羽全黑,上体余部及肩羽浅棕色。国内分布于云南以及西藏昌都地区(留鸟)。

槲鸫的简介、地理分布、分类地位、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槲鸫的图片

槲鸫(学名:Turdus viscivorus,英文名:Mistle Thrush)是鸫科鸫属的鸟类。

槲鸫(学名:Turdus viscivorus)属雀形目鸫科鸫属,体大(28厘米)的褐色鸫,雌雄同色,下体皮黄白而密布黑色点斑。槲鸫的中文名反映了其以槲寄生为食的特点,而学名的种加词viscivorus的意思也是“食槲寄生者”。数量稀少,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注意与欧歌鸫区别,和宝兴歌鸫的分布区域不重叠。

中文学名:槲鸫

拉丁学名:Turdus viscivorus

英文俗名:Mistle Thrush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鸫科(Turdidae)

中文属名:鸫属(Turdus)

繁殖区:古北界 : c, w, also n Africa

非繁殖区:n Africa and s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1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黑色

鸟种简介

槲鸫
槲鸫

体大(28厘米)的褐色鸫,下体皮黄白而密布黑色点斑。雌鸟似雄鸟。

虹膜-褐色;嘴-黑色,基部黄色;脚-粉褐。

叫声:叫声为干涩的颤音zerrrrr,鸣声为凄凉且抑郁的下降笛音。似乌鸫。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槲鸫与欧歌鸫的区别:两者在中国都仅分布于新疆等地,且下体都具有仅圆形的黑色点斑。

(1)槲鸫体型较大(28cm);欧歌鸫体型较小(22cm)。

(2)槲鸫上体褐色较浓,外侧尾羽端白,翼下白。覆羽边缘白色。胸腹黄或白色,比欧歌鸫浅很多。

(3)槲鸫胸侧可出现块状黑斑。

地理分布

槲鸫
槲鸫

分布范围:欧洲及亚洲北部至中亚、西伯利亚中部及中国西部。

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稀少。亚种bonapartei繁殖于新疆西南部及西北部的天山。

分类地位

槲鸫
槲鸫

此物种是由林奈在其1758年著作《自然系统》(Systemanaturae)被首次描述,使用了目前的学名。

2007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槲鸫与羽色相近的欧歌鸫(T.philomelos)和宝兴歌鸫(T.mupinensis)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三种鸫从遍布世界的鸫中分化出形成的分支较早,因此槲鸫与欧洲其他的鸫比如乌鸫(T.merula)亲缘较远。

生活习性

槲鸫
槲鸫

槲鸫为候鸟,冬天会从北方到南方越冬,迁徙时会形成小型鸟群。杂食动物,以多种昆虫、蚯蚓、蜗牛、蛞蝓和浆果为食,尤喜食槲寄生的果实,故因此而得名。冬季时槲鸫会占据果树,并且拒绝其他种类的鸫前来觅食。生性胆小谨慎,站立时体态正直。

叫声为干涩颤音“zerrrrr”及凄郁的下降笛音,似乌鸫,不如欧歌鸫的鸣声婉转。天气恶劣或在夜间,雄性会在树木、屋顶或高高的栖木上发出响亮婉转的鸣叫,一般是在多雨的早春。

生长繁殖

槲鸫
槲鸫

树上筑巢,在以草叶、草根和泥土编织,内铺有干草的杯状巢中产卵,一窝4-5枚卵,卵白色,上有灰褐或红褐色斑点。

本文Hash:2f7e4dd3dd2b24d80295c37edc56f9b090d28c3c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