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头侏秧鸡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栗头侏秧鸡的图片

栗头侏秧鸡(学名:Sarothrura lugens,英文名:Chestnut-headed Flufftail)是侏秧鸡科侏秧鸡属的鸟类。

【中文名称】栗头侏秧鸡 【中文别名】栗头倭秧鸡 【拉丁学名】Sarothrura lugens 【命名时间】 B?hm, 1884【英文名称】Chestnut-headed Flufftail 【科属分类】鸟纲、鹤形目、秧鸡科、侏秧鸡属

中文学名:栗头侏秧鸡

拉丁学名:Sarothrura lugens

英文俗名:Chestnut-headed Flufftail

命名作者:B?hm, 1884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侏秧鸡科(Sarothruridae)

中文属名:侏秧鸡属(Sarothrura)

繁殖区:非洲 : c, sc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侏秧鸡体长约在14-17厘米之间,是一种非常小的秧鸡。它具有苗条的躯体和小巧的尾巴。雄性动物一般是赤褐色的,背羽和翅膀的羽毛深,通常有白色或比体羽更深的花斑纹。而腹部略浅。自面部沿颈到腹部通常是红色、灰色或灰蓝色。黑喙,黑眼睛。前额羽毛较硬;嘴相对其他属的秧鸡要短小,翅短,向后不超过尾长,尾羽短而圆。跗蹠长短于中趾或中趾连爪的长度;趾细长。
栗头侏秧鸡
栗头侏秧鸡栗头侏秧鸡(利比亚邮票)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栗头侏秧鸡
栗头侏秧鸡栗头侏秧鸡分布图

生活习性

性胆怯,栖息于沼泽森林和湿地。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种子,兼食昆虫和小型水生动物。

生长繁殖

此秧鸡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以蒲草和芦苇叶筑巢。鸟卵通常是白色。雌雄共同孵卵。

栗腹秧鸡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栗腹秧鸡的图片

栗腹秧鸡(学名:Eulabeornis castaneoventris,英文名:Chestnut Rail)是秧鸡科栗腹秧鸡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栗腹秧鸡

拉丁学名:Eulabeornis castaneoventris

英文俗名:Chestnut Rail

命名作者:Gould, 1844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秧鸡科(Rallidae)

中文属名:栗腹秧鸡属(Eulabeornis)

繁殖区:澳洲界 : n Australia, Aru Islands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栗腹秧鸡

【拉丁学名】Eulabeornis castaneoventris

栗腹秧鸡
栗腹秧鸡栗腹秧鸡

【命名时间】Gould, 1844

【英文名称】Chestnut-bellied Rail

【科属分类】鸟纲、鹤形目、秧鸡科、秧鸡属

外形特征

栗腹秧鸡
栗腹秧鸡栗腹秧鸡 嘴峰比跗骨长。体形略似小鸡,但嘴、腿和趾均甚细长,适于涉水。体羽松软,前额羽毛较硬。上体为橄榄褐色并满布褐黑色纵纹。头至后脖青灰色,颈和前胸红棕色,红眼睛。嘴黄色,长直而侧扁稍弯曲,嘴长等于或长于跗蹠;鼻孔呈缝状,位于鼻沟内。翅短,向后不超过尾长,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的长度介于第6枚和第8枚之间。尾羽短而圆。跗蹠长短于中趾或中趾连爪的长度;趾细长。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

栗腹秧鸡
栗腹秧鸡栗腹秧鸡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生活习性

栗腹秧鸡
栗腹秧鸡栗腹秧鸡栖息于沼泽地的水草丛中,奔走迅捷。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种子,兼食昆虫和小型水生动物。

生长繁殖

此秧鸡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以蒲草和芦苇叶筑巢。巢略呈盘状。

栗腹秧鸡
栗腹秧鸡栗腹秧鸡每窝产卵6~7枚。卵粉棕色,上布稀疏的暗褐色细斑。雌雄共同孵卵。雏鸟出壳后满被黑褐色绒,为早成性。

黑翅栗秧鸡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黑翅栗秧鸡的图片

黑翅栗秧鸡(学名:Rallicula forbesi,英文名:Forbes’s Forest Rail)是秧鸡科栗秧鸡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黑翅栗秧鸡

拉丁学名:Rallicula forbesi

英文俗名:Forbes’s Forest Rail

命名作者:Sharpe, 1887

中文目名:鹤形目(Gruiformes)

中文科名:秧鸡科(Rallidae)

中文属名:栗秧鸡属(Rallicula)

繁殖区:澳洲界 : New Guine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黑翅栗秧鸡

黑翅栗秧鸡
黑翅栗秧鸡黑翅栗秧鸡

【拉丁学名】Rallina forbesi

【命名时间】Sharpe, 1887

【英文名称】Forbes's Forest Crake

【科属分类】鸟纲、鹤形目、秧鸡科、斑秧鸡属

外形特征

这种斑秧鸡嘴较短,远短于中趾,中趾短于跗蹠。翅圆,第3 枚初级飞羽最长。次级飞羽均短于初级飞羽。飞羽和翅下覆羽为暗褐色或黑色,上有白色横纹或斑点。全长约23cm,头顶、颈项、背和内侧飞羽棕褐色,具黑色横斑。翅膀黑色有白色斑纹,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也具白色横斑。胸和腹以下红棕色,有白色粗横斑。嘴浅黑色,基部红色。脚亮红色。

地理分布

仅分布于新几内亚岛。

生活习性

栖息于芦苇沼泽地、稻田、芋田以及河流、水边的灌木丛和林间湿地。也可生活在开阔的山坡和白茅草地,或在村庄周围的灌丛和草地中。以草籽、甲壳动物和昆虫等为食。

生长繁殖

单配制,繁殖季节有领域性,用树叶和草营建粗放的巢,巢远离水,在灌木或矮树上,每窝产卵3—6枚。卵呈卵圆形,石灰白色,有光泽,有时有少数模糊的暗红棕色斑点。两性孵卵。

本文Hash:fd83fe42a6fff2e18ac79810748e67d04061f85c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