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鸬鹚

导读: 小黑鸬鹚Little black cormorant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小黑鸬鹚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动物百科小编挨打★奥特曼给大家整理了小黑鸬鹚的资料,包括小黑鸬鹚的图片资料、小黑鸬鹚的形态特征、小黑鸬鹚的生活习性、小黑鸬鹚的品种和种类、小黑鸬鹚的寿命等与小黑鸬鹚相关的详细信息。

小黑鸬鹚Little black cormorant

小黑鸬鹚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科: 鸬鹚科 Phalacrocoracidae
属: 鸬鹚属 Phalacrocorax
种: 小黑鸬鹚 P. sulcirostris
        (Brandt, 1837)
分布: 大洋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小黑鸬鹚(拼音:xiǎo hēi lú cí);
英文名:Little black cormorant;
学名:Phalacrocorax sulcirostris。
小黑鸬鹚,是澳洲的两种黑色的鸬鹚中体型较小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及太平洋海域诸岛屿。栖息于宽阔的水域,如池塘、湖泊等。善于游泳和潜水,巧于捕鱼为食。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鹈形目鸬鹚科鸬鹚属游禽湖泊河流主食鱼类潜水鸣叫黑色

体长: 55-65厘米

身高:

体重: 520-1200克

生命:

食性: 食鱼类和甲壳类动物

繁殖: 每窝卵1-5枚卵

习性: 善于游泳和潜水,巧于捕鱼

分布: 大洋洲

小黑鸬鹚

小黑鸬鹚岸边休息

小黑鸬鹚

小黑鸬鹚飞行

小黑鸬鹚

小黑鸬鹚游水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小黑鸬鹚体长55-65厘米,翼展95-105厘米,重量520-1200克。鸟体黑色,两肩和翅膀均具青铜色金属反光。有一个细长带钩的鸟喙。繁殖期中,头、羽冠及颈等满杂以白羽,下胁具白斑。鸟嘴强而长,上嘴两侧有沟,嘴端有钩,适于啄鱼;下嘴基部有喉囊;鼻孔小,在成鸟完全隐闭;眼先裸出;颈细长;两翅长度适中,缺第五枚次级飞羽;尾圆而硬直,有12-14枚尾羽;脚位于体的后部;跗蹠短而无羽;趾扁,后趾长,有蹼相连。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栖息于宽阔的水域,如池塘、湖泊等。善于游泳和潜水,巧于捕鱼为食。常站在水边的岩石或大树上等待食饵。一般可潜水1—3m,有时达10m之深,时间一般为30—45秒钟。飞行甚低,而掠过水面。飞时颈和脚等均伸直,状似水鸭,但较迟钝。 主要食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它们在捕猎的时候,脑袋扎在水里追踪猎物。其翅膀已经进化到可以帮助划水。因此,脚蹼和翅膀并用。捕到猎物后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小黑鸬鹚两性共同营巢,巢筑在近水的岩岸或陡岩坎间,用干草和树枝。每窝卵1—5枚卵,孵28天左右出雏。双亲都参加抚育雏鸟工作,喂雏的方法是把鱼贮藏于粗大的食管内,在喂食时,亲鸟张开嘴,雏鸟伸嘴入亲鸟的咽部,在亲鸟的口腔内啄食半消化的鱼肉。喂水时,亲鸟将取来的淡水从嘴喷出,注入雏鸟嘴里。雏属晚成性。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小黑鸬鹚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新西兰北岛和整个澳大利亚。

小黑鸬鹚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little black cormorant (Phalacrocorax sulcirostris) is a member of the cormorant family of seabirds. It is common in smaller rivers and lakes throughout most areas of Australia and northern New Zealand, where it is known as the little black shag. It is around sixty centimetres long, and is all black with blue-green eyes.

小黑鸬鹚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小黑鸬鹚的图片

小黑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sulcirostris,英文名:Little Black Cormorant)是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小黑鸬鹚

拉丁学名:Phalacrocorax sulcirostris

英文俗名:Little Black Cormorant

命名作者:Brandt, JF, 1837

中文目名:鲣鸟目(Suliformes)

中文科名:鸬鹚科(Phalacrocoracidae)

中文属名:鸬鹚属(Phalacrocorax)

繁殖区:澳洲界 : also to Indones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名称类别

小黑鸬鹚
小黑鸬鹚【中文名称】小黑鸬鹚

【拉丁学名】Phalacrocorax sulcirostris

【命名时间】Brandt, 1837

【英文名称】Little Black Cormorant

【科属分类】鸟纲、鹈形目、鸬鹚科、鸬鹚属

外形特征

小黑鸬鹚
小黑鸬鹚黑鸬鹚是澳洲的两种黑色的鸬鹚中体型较小的一种,身长:55 -65 cm58-64cm ,翼展:95 -105 cm ;重量:520 -1200 g。鸟体黑色,两肩和翅膀均具青铜色金属反光。有一个细长带钩的鸟喙。繁殖期中,头、羽冠及颈等满杂以白羽,下胁具白斑。

鸟嘴强而长,上嘴两侧有沟,嘴端有钩,适于啄鱼;下嘴基部有喉囊;鼻孔小,在成鸟完全隐闭;眼先裸出;颈细长;两翅长度适中,缺第五枚次级飞羽;尾圆而硬直,有12—14枚尾羽;脚位于体的后部;跗蹠短而无羽;趾扁,后趾长,有蹼相连。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

小黑鸬鹚
小黑鸬鹚小黑鸬鹚分布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生活习性

小黑鸬鹚
小黑鸬鹚栖
小黑鸬鹚
小黑鸬鹚息于宽阔的水域,如池塘、湖泊等。善于游泳和潜水,巧于捕鱼为食。常站在水边的岩石或大树上等待食饵。一般可潜水1—3m,有时达10m之深,时间一般为30—45秒钟。飞行甚低,而掠过水面。飞时颈和脚等均伸直,状似水鸭,但较迟钝。

主要食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它们在捕猎的时候,脑袋扎在水里追踪猎物。其翅膀已经进化到可以帮助划水。因此,脚蹼和翅膀并用。捕到猎物后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

生长繁殖

两性共同营巢,巢筑在近水的岩岸或陡岩坎间,用干草和树枝。每窝卵1—5枚卵,孵28天左右出雏。双亲都参加抚育雏鸟工作,喂雏的方法是把鱼贮藏于粗大的食管内,在喂食时,亲鸟张开嘴,雏鸟伸嘴入亲鸟的咽部,在亲鸟的口腔内啄食半消化的鱼肉。喂水时,亲鸟将取来的淡水从嘴喷出,注入雏鸟嘴里。雏属晚成性。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动物百科小编喵不可言给大家整理了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的档案资料,包括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的图片、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所属门、纲、目、科及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描述介绍、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标本等与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相关的详细信息。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档案信息

物种名:黑颈鸬鹚

拉丁名:Phalacrocorax niger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科:鸬鹚科Phalacrocoracidae

资源编码:21131113109

描述: 野外鉴别特征 中型水鸟,体长50-51cm,是我国鸬鹚中个体最小的一种。嘴、脚短粗,体细长,圆尾较长,全身黑色。繁殖期间头两侧和颈部着生有窄的白色细羽,非繁殖期间颏和上喉白色。同我国其他鸬鹚明显不同,不难区别。 与之较为相似的是小鸬鹚P. pygmeus,体色较褐,繁殖期头上着有短的红褐色冠羽,非繁殖期头和颈褐色,颏和喉白色,而且主要分布在东欧,很少到亚洲,目前我国还未曾发现,所以不会给黑颈鸬鹚在野外的识别带来任何困难。 形态描述 一种中型鸬鹚,个体较一般鸬鹚小得多。身体细长,嘴短粗,头较圆,颈较短,圆尾较长。繁殖期通体黑色,缀有深蓝色和蓝绿色光泽;肩、内侧次级飞羽及翅覆羽暗银灰色,羽缘黑色;头顶、头的两边和颈缀有少许白色丝状羽;枕部和后颈有轻微的短的羽冠。非繁殖期头和颈部的白色丝状羽消失,颏和喉白色。 虹膜绿色,嘴角褐色,尖端黑色,基部铅紫色。非繁殖期喉囊和眼周皮肤黑色,繁殖期为紫色,脚和跗蹠黑色,繁殖期缀有肉紫色。 幼鸟通体褐色,背部羽毛具淡色羽缘,肩和内侧次级飞羽灰色,羽缘淡白色和具有宽的黑色纹,喉白色,腹中部白色,两胁和胸缀有淡褐白色。大小量度 体长500-510mm;嘴峰29-34mm;翅181-205mm;尾133-146mm;跗蹠35-40mm。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标本资料

标本记载1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平台号:2153C0002200000494

标本号:023830

标本馆:KI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云南省

产地1:YN

采集人:杨岚、韩联宪、王淑珍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标本记载2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平台号:2153C0002200000484

标本号:019444

标本馆:KI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云南省

产地1:YN

采集人:杨岚、韩联宪等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标本记载3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平台号:2153C0002200000406

标本号:011324

标本馆:KI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云南省

产地1:YN

采集人:昆动北动鸟兽考察队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标本记载4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平台号:2153C0002200000399

标本号:009377

标本馆:KI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云南省

产地1:YN

采集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标本记载5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平台号:2153C0002200000361

标本号:005967

标本馆:KI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云南省

产地1:YN

采集人:昆动鸟兽资源考察队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标本记载6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黑颈鸬鹚 Phalacrocorax niger

平台号:2153C0002200000307

标本号:000007

标本馆:KIZ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采集地:云南省

产地1:YN

采集人:南水北调考察队动专组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本文Hash:c8c9275cd69c18ff0815f101d5bcc4bcd3fcf0f6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