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植物有哪些

导读: 为什么说菊科植物是双子叶植物中最进化的植物类群 这是哪种菊科植物? 为什么很多常见入侵种都是菊科植物? 这是什么菊科植物?或是这是什么植物,学名是什么,要详细! 菊科植物13个族名称有哪些? 什么是菊科植物 菊科植物具有哪些特征 菊科植物有哪些

为什么说菊科植物是双子叶植物中最进化的植物类群

菊科是双子叶植物中最进化的植物类群,是因为:
1)萼片变态为冠毛,有利于果实传播;2)部分种类有块茎,块根,匍匐茎或根状茎,有利于营养繁殖;3)花序(头状)及花的构造(舌状花招引昆虫传粉,中间集中大量盘花,以及聚药雄蕊都增加了授粉率和结实率);4)多为异花传粉(雄蕊先于雌蕊成熟),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或得不到昆虫传粉时,才进行自花传粉.
由于菊科植物具有上述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才使该科不仅属种数,个体树最多,而且分布最广.

菊科植物有哪些

这是哪种菊科植物?

这是菊科植物茵陈蒿
茵陈蒿别称茵陈蒿(本草衍义)因尘、因陈、茵陈、茵陈蒿、绵茵陈(神农本草经等),白茵陈(中药志),日本茵陈(俗称),家茵陈(湖北),绒蒿(广西),臭蒿、安吕草(江苏)为菊科、蒿属植物。早春采收幼苗。茵陈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茵陈蒿的嫩苗。早春采收幼苗,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幼苗多卷曲成团状,灰绿色,全体密被白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1.5~3mm;叶柔软皱缩,展平后叶片呈1~3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线形、卵形或倒披针形,全缘。有特异的香气,味微苦。主产于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浙江、陕西、河北、山东等省。菊科
亚 科
管状花亚科

春黄菊族

蒿属
亚 属
蒿亚属

艾蒿组

亮绿蒿系

为什么很多常见入侵种都是菊科植物?

首先谈谈何为入侵物种,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指一种植物从原产地通过各种途径在另一个地方恶性生存繁衍,并且繁殖迅速,侵入当地生态系统,依靠本地生态系统已经无法实现生态结构稳定,危害本土植物的繁殖甚至生存,并且人工干预也不能很好控制其分布,最后危害整个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造成自然、生态、以及经济损失的一类植物。对于为何菊科占入侵种比例高,可以从菊科植物的习性、生理特征以及人为原因来讲
菊科,拉丁学名 ,为双子叶植物中数量较为庞大的一科,自然形态为草本、亚灌木或灌木,稀为乔木。菊科植物多为头状花序,头状花序是无限花序的一种,由许多无柄小花(或仅有一朵花)密集着生于花序轴的顶部,聚成头状。外形酷似一朵大花,实为由多花(或一朵)组成的花序。肉眼所看到的一朵花其实是由无数朵小花聚生在一起形成的,花药合生成筒状,称聚药雄蕊,加之花色多为明亮的黄色或者红色,这就吸引了昆虫来采蜜,每当昆虫在花序上停留或者爬行再到离开,便为无数朵花完成了授粉,因此大大增加了种子数量。在繁殖方面,菊科植物种子多为瘦果,多数细小,有些甚至具有白色的冠毛,如蒲公英、苣荬菜等植物,能够借助空气流动把种子传播到其他地方;有些菊科植物甚至靠根状茎萌蘖,繁殖迅速,适应性强。菊科植物大部分植物都是耐贫瘠的,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也能生存。近年来,由于园艺的复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植物,但是由于缺乏一些经验或者知识,由于个人喜好或者为了达到某种景观效果,在景观建设或者私家园林中采用了大部分入侵性较强的植物,由于菊科植物花色明亮,形态丰富,因此运用较为广泛。波斯菊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花色丰富,耐贫瘠,一度被用作公园花镜植物,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种子散逸到野外,造成其大量繁殖。另外有一部分菊科种子,伴随着集装 的缝隙来到国内。综上,菊科植物的生理和生存特性,加之人为原因,是导致菊科植物成为常见的入侵植物主要原因。

这是什么菊科植物?或是这是什么植物,学名是什么,要详细!

中文学名
芙蓉菊
拉丁学名
chinense(L.)Makino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桔梗目

菊科
亚 科
管状花亚科

春黄菊族

芙蓉菊属

菊科植物13个族名称有哪些?

斑鸠菊族(),
泽兰族(e),
紫菀族(Astereae),
旋覆花族(Inuleae),
向日葵族(e),
堆心菊族(Helenieae),
春黄菊族(e),
千里光族(e),
金盏花族(e),
e族(中国无此族),
菜蓟族(Cynareae),
帚菊木族(Mutisieae),
菊苣族()。

什么是菊科植物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最大的1科。有一致的小花结构。小花管状,辐射对称,或舌状而两侧对称,或花冠管状而花冠裂片二唇形。多数小花密集排列,外覆以总苞片而形成一致的头状花序。头状花序或单生茎顶而成葶状草本(如蒲公英、雏菊属),或多数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如亚菊属)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如蒿属),或多数头状花序密集排列成复头状花序(如蓝刺头属、地胆草属)。总苞片各色各样,或叶质或膜质,或绿或红或黄或黑或白色。总苞片组成的总苞,主要有:①保护头状花序中的小花;②吸引传粉昆虫;③保护果实或兼起传播果实的作用,如苍耳属的内层总苞片具有钩刺。菊科植物有一致的1室1基生胚珠的下位子房(蒲公英属和菊苣属中某些植株,偶见子房上位),聚药雄蕊,5枚,极少花药离生,花柱上端2裂,果实为瘦果,种子无胚乳。萼檐转变为膜片状、毛状或刚毛状的冠毛。在某些菊科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偶见个别植株的冠毛有返祖性畸形发育的现象,如草地婆罗门参和蒲公英的毛状冠毛转变为绿色的叶片等。冠毛有助于传播瘦果。总体来说,平原或草原地区具毛状冠毛结构的种比落叶林中少;荒漠地区的种常有粘质结构而没有借风力传播果实的冠毛;中生生境、海岸或河岸生境中,冠毛不明显的种的比例加大;从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到灌木的种中,具毛状冠毛或羽毛状冠毛的种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具粘质结构的种的比例则逐渐下降。绝大多数的花是虫媒,异花传粉。头状花序向心发育,雄蕊先熟或雌蕊先熟或花柱伸出于花冠筒之上。只有少数属是风媒,如豚草属、画笔菊属、蕲艾属和蒿属。头状花序下垂、花无蜜腺、花粉表面具微弱、退化小刺的通常是风媒菊科植物的特征,而头状花序直立而明显、花有蜜腺、花粉粒表面有刺则与虫媒相联系。菊科灌木植物的木射线普遍为原始的混合异型射线,射线短,射线细胞和次生木质部的管状分子的长度为中等大小。菊科灌木生活型是该科的一种原始生活型,草本或乔木习性由灌木生活型衍生而来。菊科木材解剖表明,初生木质部是某些原始特征的保护区,初生木质部的年幼特征可以伸延到次生木质部中去。菊科的花粉,按外部形态可分为3种类型:①表面光滑、无刺,如春黄菊族中风媒传粉的一些属;②表面有刺,如紫菀族、旋覆花族和春黄菊族中虫媒传粉的一些属;③表面有脊,脊上具刺,如斑鸠菊族和菊苣族的大多数种类。菊科植物染色体的数目变化也很大,从 x=2到x=110~120。但是这种极端的染色体数目是非常罕见的,最...

菊科植物具有哪些特征

菊科植物最主要的特征是花序为头状花序;雄蕊的花药合生成为筒状;胚珠着生在子房基 ;每一个子房内只有一颗胚珠;果实有冠毛,是瘦果。边花和心花的区别:
1、边花为无性花,心花为有性花。2、边花雌性细丝状或细管状而中央两性花管状,或边花假舌状雌性而中央两性花管状。

菊科植物有哪些

菊科约1000余属,近25000~30000种,广布全世界,热带较少。中国约有233属近3000种,全国各地分布,其中异裂菊属、复芒菊属、太行菊属、画笔菊属、重羽菊属、黄缨菊属、川木香属、球菊属、葶菊属、栌菊木属、蚂蚱腿子属、花佩属、华蟹甲草、华千里光属、紫菊属、君范菊属等15属为中国特有。

本文Hash:3722fb3f69547978819a0bf40b7876ac42ebe40f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