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最早是一首什么曲子

导读: 梅花三弄的整首诗和它的诗意 笛子曲梅花三弄是用什么调吹的呀? 梅花三弄电视剧里的插曲是哪些? 古琴曲梅花三弄是什么音乐风格 十大名曲都有什么。梅花三弄,十面埋伏,高山流水,还有什么? 《梅花三弄》最初是一首古琴曲吗

梅花三弄的整首诗和它的诗意

展开全部(一)
月炼金精雪炼魂,岩阿倚立乐天真。寒魔惊破群芳梦,逸士年来喜报春。(二)
无意争春众艳中,花开花落两从容。休凭得失言身价,脱却尘劳即俊雄。(三)
玉质天生不合流,阴风阵阵咒难休。素心自有高人识,踏雪寻君雅韵稠。梅花一弄《傲骨奇志》
凌寒不改清奇志,笑迎酷霜展傲骨,
前世瑶台一花仙,愿留红尘香如故。戏雪弄寒玉影舞,独领风骚蹁跹至,
休道红颜生来薄,冰心一片藏玉壶。梅花二弄《逸韵清雅》
山烟苍翠物华休,寒花透睽薰笼秀,
玉蕊无言美人语,逸韵清芬群芳羞。冰肌玉骨仰尊首,骚人墨客杯中酒,
摩婆素月相映辉,鸿鹄一抹写风流。梅花三弄《幽香如故》
筠心淑意巧衬妆,爱朵情根着华裳,
西风也恋天姿色,故将霜雪催琼芳。偕你约兰人间游,缀绱点葩绽玉光。待到燕归花争艳,我自如泥魂留香。梅花三弄
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覆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并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不过,晋代的笛应该是指羌笛,是竖吹的,和现在的箫相若。谱中解题云:「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其乐曲内容,历代曲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征云尔。(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琴曲。明代有人认为是唐人颜师古把它改编成琴曲,流传至今。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曲的前半部以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用来描绘梅花的清雅高洁,并因此而称为「三弄」,乐曲的后半部则用稍快的曲调再加上音色的变化,来表达梅花在寒风中迎风摇曳...

梅花三弄最早是一首什么曲子

笛子曲梅花三弄是用什么调吹的呀?

梅花三弄据传为晋代笛曲,后仅存于古琴谱中,现演奏的笛曲《梅花三弄》是逾逊发等人从古琴谱整理而成。至于最早的笛子曲到底采用何种调演奏,恐现已无法考证,现在演奏此曲一般采用C调笛,表现梅花不畏严寒、孤洁自傲的高尚品质。该曲对气息控制要求较高,长音平稳、泛音准确,都依赖于长音训练的扎实基本功。

梅花三弄电视剧里的插曲是哪些?

插曲如下:
《梅花三弄》(片头曲)—姜育恒
《你是我心底的烙印》(片尾曲之一)—钟镇涛VS章蓉舫
《你我曾经走过纪元》(片尾曲之二)—费玉清
《痴情不是一种罪过》(插曲)—潘越云
《梅花三弄之鬼丈夫》:
《鸳鸯锦》(片头曲)—叶欢
《从不后悔爱上你》(片尾曲)—姜育恒
《相认》(插曲)—郑智化VS岳翎
《梅花三弄之水云间》:
《水云间》(片头曲)—童孔
《我心已许》(片尾曲)—蔡幸娟
《回忆》—钟镇涛
总主题曲:
《梅花三弄》—姜育恒
歌名:《梅花三弄》
作词:琼瑶
作曲:陈志远
演唱:姜育恒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看人间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
(独白:)
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梅花三弄》最早见载于明代朱权所编的《神奇秘谱》,在此后的近600年中,有43种琴谱都刊载了这首琴曲,其流传程度,可见一斑。《梅花三弄》版本颇多,流行最广的当为吴景略打谱的《琴谱谐声》本《梅花三弄》以及广陵派《梅花三弄》。前者被称为“新梅花”,后者被称为“老梅花”。前者节奏规整,曲调流畅,颇有“风荡梅花,舞玉翻银”的意境;后者自由跌宕,古朴苍劲,尽显老干虬枝,铮铮傲骨的气韵。但无论何种版本、何种风格的《梅花三弄》,都有在古琴低、中、高不同徽位上重复的泛音段,这也是“三弄”之名的由来。扩展资料:
技法表现:
在变化重复的“三弄”之后,我们迎来了第二主题,也是全曲的高潮段落。如果说“三弄”的主题运用泛音刻画了冬阳下的梅花,仙风和畅、万卉敷荣的清雅韵致,那么第二主题则运用实音勾勒出雪中腊梅傲骨凌霜、铁骨冰心的坚毅形象。随着滚拂、泼剌、掐撮、长锁、短锁等技法的相继使用,加之左手多变的吟猱,气韵生动的散板,大幅跳动的音程,使旋律一反之前的平和清亮,一派欺霜傲雪、蕊寒枝瘦的景象。第二主题在高音区变化重复两次之后,于第九段在中低音区进行了第三次重复。来源:
梅花三弄:中国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之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此说源于《晋书。列传第五十一》,但未写明是以梅花为题材。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

古琴曲梅花三弄是什么音乐风格

梅花三弄有“新梅花”和“老梅花”之分,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由笛子曲改编而来。

十大名曲都有什么。梅花三弄,十面埋伏,高山流水,还有什么?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伯牙在江边抚琴,唯钟子期从中听懂山之雄浑、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叶扁舟,一点渔火,在月下随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轻度,清奇挺拔;离乡背井的凄凉中夹杂着离别后的思念,如泣如诉,身陷十面埋伏,耳听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气短,别姬自刎,痛何如哉;秋月秋风秋夜长, 孑影徘徊思故乡,如此寂寞,卿何以堪;自稽康辞世,从此而绝的广陵散,再现当年聂政刺王的侠肝义胆,今人有兴有幸得见,可谓幸甚。《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汉宫秋月》—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为二胡曲。《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阳春白雪》—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渔樵问答》—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付歌词。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中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胡笳十八拍》—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

《梅花三弄》最初是一首古琴曲吗

展开全部《梅花三弄》是一首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覆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梅花三弄》为我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扩展资料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征云尔。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筝曲。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1972年王建中改编成钢琴曲,音调取自此曲,表现的主题则是毛泽东词《咏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花三弄

本文Hash:acc2ec360bc14ec87ede754241db29084edc46ea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