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养猫史

导读: 季羡林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有“林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句子,是... 季羡林为何被称为国学大师? 季羡林的简介 你知道哪些爱猫的大人物? 古代人也喜欢养猫吗,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猫奴”? 中国历史最著名的8个铲屎君,激辩养猫还是养狗好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逝世原因 季羡林写猫的散文有哪些?

季羡林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有“林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句子,是...

季羡林写的《永久的悔》里面的。文中说: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像母亲临终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原话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名句出处
出处1:选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出处2:《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名句赏析
这是丘吾子说给孔子的话,旨在宣扬儒家的孝道。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后来用“树欲静而风不停”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有用来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却不让其停止,这里所指的做某事,一般指的是不正义的事。

季羡林养猫史

季羡林为何被称为国学大师?

谢谢受邀请。季羡林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师。只是自己才疏学浅,只读过季先生的《牛棚杂忆》等寥寥可数的几本书,实在不好回答所提问题。

季羡林的简介

拜托楼上的~!有没搞错,人家要的是简介啊,有没让你列季老的一生事迹,干吗搞出那么长一串啊~
季羡林先生简介
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人。他上高中时即发表过数篇短篇小说,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其间发表散文和译文多篇。1935年,风华正茂的季羡林进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他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奠定了自己在国际印度学界的地位。1946年季先生回国受聘为北大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开拓我国东方学学术园地。1956年他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季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除了学术研究,季先生还是国内外公认的散文大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他还付出大量精力担任行政职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主持多个重要的学术团体。季先生曾任北大东语系系主任长达40年,为我国亚非非通用语种的教学和科研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的东方学、敦煌学、比较文学、佛教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贡献卓越。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 、《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全民族人文精神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

你知道哪些爱猫的大人物?

https:// mp.weixin.qq.com/s/eA4N xHb3BZooHnXGk_Qg4A 另外多说一句,宠物这么萌,关注我们一起为他们帮宠物找个家吧!​ 326 ​ ​ 24 条评论 ​ ​ ​ ...

古代人也喜欢养猫吗,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猫奴”?

呃,那你算是问对人了。历史上有名的猫奴有:
嘉靖皇帝一般皇家宫中,蓄养一些珍奇异兽也不足为道,但嘉靖皇帝爱猫之深,称之为猫奴简直是跌份了,在当时宫中,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人不如猫系列
嘉靖一朝为猫们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专供养猫,不但有专人伺候,还给猫封赠官衔,称之为猫老爷,猫丫头(皇上,您今晚翻哪只喵的牌子啊)嘉靖最喜欢的一只狮猫叫做霜眉,无论走路还是睡觉,都陪在身边,据明朝太监的回忆录记载,宫中时常有皇子公主被猫叫声吓死的
猫儿房,近侍三、四人,专饲御前有名分之猫。凡圣心所钟爱者,亦加升管事职衔。牡者曰“某小厮”骟者曰“某老爷”,牝者曰“某丫头”。候有名封,则曰“某管事”,或直曰“猫管事”,亦随中官数内关赏。凡皇子女婴孩时,多有被猫叫得惊风薨夭者,有谁敢言。或只于所居近处,禁止几年可也。说者曰:祖宗为圣子神孙,长育深宫,阿保为侣,或不知生育继嗣为重,而宠注于一人,未能溥贯鱼之泽,是以养猫养鸽,复以螽斯、百子、千婴名其门者,无非借此感动生机,广允绪耳。其意良深远哉!凡圣驾所喜乘之马,亦各赐佳名。逆贤曾进先帝之马甚多,有日飞元光等。或升马玉带、赏马抹布刀儿,如管事之秩,然总涉戏耳,不可以为训也。皇宫的动物,当然不同于民间,环境优雅气候宜人还有专人照料,小鱼干小鲜肉不断过,连刺猬都改吃起荤来了干明门养猫十二只日饲猪肉四斤七两肝一副刺猬五日饲猪肉十两羊二百四十七只日支菉豆二石四斗三升黄豆三升二合西华门狗五十三只御马监狗二百一十二只日共支猪肉并皮骨五十四斤虎三只日支羊肉十八斤狐狸三只日支羊肉十四斤西华门扣处鸽子房日支菉豆粟谷等项料食十石一日所相如此若以一年计之共享猪羊肉并皮骨三万五千九百余斤肝三百六十副菉豆粟谷等项四千四百八十余石此弘治初年事正德中不知增几倍嘉靖初量减西苑豹房蓄文豹一只役勇士二百四十人岁廪二千八百余石又占地十顷岁租七百金此皆供内臣侵牟影射之资又内马监蓄马甚多马料甚丰其弊尤甚每至有饿死者
嘉靖皇帝最喜欢的一只叫做霜眉的狮猫,死的时候“制金棺葬之万寿山之麓“,造碑立冢,还得让大臣写文章称夸夸猫咪,文章被录取的礼侍学士袁炜文也被提拔成了一品大员,这冢,被叫做“虬龙冢””陆游从他的诗中可见一斑:
张之洞晚晴四大臣之一、洋务派的杰出代表张之洞,也是重症患者。他的堂兄张之万这样描述他的吸猫日常:
卧室里有数十只猫,都是他亲自喂的。喵在书上拉屎,之洞也不觉得脏,默默用手帕擦干净。还对...

中国历史最著名的8个铲屎君,激辩养猫还是养狗好

猫奴与狗奴自古皆有之,古人对猫狗的爱一点也不比现代差。在此我们就进行一次大比拼,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宠物霸主。为狗站队的名人有陆机、张然、苏轼还有雍正皇帝,来看看这些名人铲屎君是如何爱狗的吧:
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陆机,文章冠世,才倾一时,著有《辨亡论》《平复帖》。陆大才子养了一只狗 叫“黄耳”,这条狗拥有一项特殊的技能—送快递。陆机的老家在吴郡,距离洛阳好几千里,人走这段行程都需要50多天。但“黄耳”带着书信从洛阳跑到吴郡,再带着回信从吴郡跑到洛阳,只需要半个月。中途饿了就吃草,遇到河就摇着尾巴让老司机带自己。我说陆机兄呀,你家狗这么神,直接开快递公司得了。后来“黄耳”死了,陆机特意用棺木将它运回老家安葬,村里的人都把此坟称之为“黄耳冢”。这应该是世界上第一座给狗狗建的坟墓吧。“黄耳寄书”的事情被广为传颂,引来无数大诗人为它写诗,比如宋代词人梅尧臣在诗中写到:
“陆家兄弟苦西东,黄耳传书近已通。看来在古代,“黄耳”已经成了现在手机、微信、QQ的代名词了。现代人将“乌龙”一词,代表“糊里糊涂”。但根据晋代陶潜《搜神记》的记载,“乌龙”却是一只狗的名字:
“会稽人张然,滞役,经年不归。妇与奴私通,然养一狗,名曰乌龙”。这条“乌龙”也有一门特殊技能—捉奸。有一次,张然的妻子与家奴通奸,家奴准备趁张然睡觉的时候将他杀死。危难时刻,乌龙出现咬伤家奴,救了主人一命。由此来看,乌龙简直就是隔壁老王的克星呀。“乌龙”捉奸后,一战成名,被历代诗人所歌颂。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
“乌龙卧不惊,青鸟飞相逐。李商隐也有诗提到乌龙:
“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诗写的的确很好,但我就想问一句,两位大诗人这么喜欢乌龙,难道家中也出现了特殊情况?大文豪苏东坡也是爱狗人士,他被贬官到海南时,养了一只名叫“乌嘴”的狗。苏轼整天带着乌嘴到处游逛,给他苦闷的被贬生涯,增添了一份乐趣。后来苏轼离开海南北归时,也将这条狗带在身边。苏轼还专门为“乌嘴”写了一首诗。乌喙本海獒,幸我为之主。食余已瓠肥,终不忧鼎俎。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跳踉趁僮仆,吐舌喘汗雨。长桥不肯蹑,径度清深浦。拍浮似鹅鸭,登岸剧虓虎。盗肉亦小疵,鞭棰当贳汝。再拜谢恩厚,天不遣言语。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苏轼非但自己喜欢狗,也是古代反对吃狗的第一人。苏轼是个著名的美食家,他吃遍天下美食,却唯独不吃狗肉。苏轼曾说:
...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 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3年。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10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1]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1]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0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佛典《大事》厚厚3...

季羡林逝世原因

2009年07月11日八时五十分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因突发心脏病病逝

季羡林写猫的散文有哪些?

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它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它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1997年9月16日中秋节
(清塘荷韵)
我曾套宋词写过三句话:“午静携侣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当时只道是寻常。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她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小莹也回了山东老家。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老祖和婉如的走,把我的心都带走了。虎子和咪咪我也忆念难忘。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回忆这些往事,如云如烟,原来是近在眼前,如今却如蓬莱灵山,可望而不可即了。1993年6月11日
(二月兰)
季羡林后来在家里养猫,养第一只猫叫虎子,脾气真像老虎,极为暴烈。但它对主人却十分温顺,晚上经常睡在季羡林的被子上。“晚上,我一上床躺下,虎子就和另外一只名叫猫咪的猫,连忙跳上床来,争夺我脚头上那一块地盘,沉沉地压在那里。如果我半夜里醒来,觉得脚头上轻轻的,我知道,两只猫都没有来,这时我往往难再入睡。在白天,两只猫会跟随季羡林出去散步,上山下山,这样的情景甚至曾经成为燕园中一道著名的风景线,名传遐迩。后来,季羡林又养了四只纯种的、从家乡带来的波斯猫,“它们活泼、顽皮,经常挤入我的怀中,爬上我的脖子”。其中一只尊号“毛毛四世”的小猫,在爬上季羡林脖子的时候,正巧被一位摄影家在不到半秒钟的时间内抢拍了一个镜头。照片赫然登在《人民日报》上,受到了许多人的赞扬,而“毛毛四世”也成为蜚声猫坛的一只世界名猫。晚年季羡林因这些猫而感受到安慰,“虽然我们家只剩下 我一个孤家寡人,你难道能说这不是一个温馨的家吗”?

本文Hash:c3c2dd5f330554fb2b82fb101919f29ec046d4e1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