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亚种分化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灰背伯劳(学名:Lanius tephronotus,英文名:Grey-backed Shrike)是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具黑色眼罩,头和背暗灰,翅、尾黑褐;下体近白,胸染锈棕。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贵州、西藏、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自平原至海拔4000m 的山地疏林地区、在农田及农舍附近较多、常栖息在树梢的干枝或电线上以及在榆、槐等阔叶树或灌木上筑巢。以昆虫为主食。
中文学名:灰背伯劳
拉丁学名:Lanius tephronotus
英文俗名:Grey-backed Shrike
命名作者:Vigors, 183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伯劳科(Laniidae)
中文属名:伯劳属(Lanius)
繁殖区:古北界 : Himalayas, c China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1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背伯劳:形态特征图
灰背伯劳
灰背伯劳:幼鸟
体型略大(25厘米)而尾长的伯劳。似棕背伯劳但区别在上体深灰色,仅腰及尾上覆羽具狭窄的棕色带。初级飞羽的白色斑块小或无。
灰背伯劳的雌雄同色,难以区别:
雄性成鸟:额基、眼先、眼周至耳羽黑色;头顶至下背暗灰;腰羽灰色染以锈棕,至尾上覆羽转为锈棕色;中央尾羽近黑,有淡棕端;外侧尾羽暗褐,内翈羽色较淡,各羽具窄的淡棕端斑;肩羽与背同色;翅覆羽及飞羽深黑褐色,初级飞羽不具翅斑,内侧飞羽及大覆羽具淡棕色外缘及端缘。额、喉白色,颈侧略染锈色;胸以下白色但染以较重的锈棕色;胁羽、股羽及尾下覆羽锈棕。
雌性成鸟:羽色似雄但额基黑羽较窄,眼上略有白纹,头顶灰羽染浅棕,尾上覆羽可见细疏黑褐色鳞纹;肩羽染棕。下体污白,胸、胁染锈棕色。
幼鸟:不具黑前额;额、头顶至背羽为灰色染褐;腰、尾上覆羽满布黑褐色鳞纹;尾羽褐色,具灰棕色端斑;眼上有细白眉;眼先、过眼至耳羽黑色染褐;翅羽及飞羽褐色,内侧飞羽外翈及端部为淡灰棕色。颏、喉及颊污白色并均具有隐鳞斑;胸以下淡棕色,胸、腹侧、胁、股羽均满布密的黑褐色鳞纹;腹中央近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幼龄者下嘴基角色);腿黑色。
叫声:粗哑喘息叫声并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鸟网fenmo527老师的鉴别方法
灰背伯劳:成鸟
fenmo527老师的方法,供参考:灰背伯劳头、背以及尾灰蓝色,且颜色匀一没有色差。这是灰背伯劳的主要特征。
1、灰背伯劳幼鸟,头、背以及尾灰色,颜色均一没有色差。
2、灰背伯劳亚成鸟,头、背包括尾灰蓝色,颜色匀一没有色差。
3、灰背伯劳成鸟,头、背还有尾灰蓝色,颜色均一没有色差。
灰背伯劳:幼鸟
灰背伯劳:亚成鸟
地理分布
灰背伯劳
分布范围:中国国内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贵州,西藏(夏候鸟、旅鸟);云南(留鸟)。国外分布于印度及中南半岛(冬候鸟)。
分布状况:在西藏及中国西部替代棕背伯劳,于华中两者有些重叠。地方性常见于喜马拉雅山脉高可至海拔4500米的灌丛、开阔地区及耕地。
亚种分化
灰背伯劳,摄于青海
灰背伯劳分化为2个亚种,指名亚种见于我国。
灰背伯劳指名亚种(学名:Lanius tephronotus tephronot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四川、贵州、西藏、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Simla-Almore地区。
生活习性
灰背伯劳
习性及叫声均似棕背伯劳。甚不惧人。
栖息于自平原至海拔4000m的山地疏林地区,在农田及农舍附近较多。常栖息在树梢的干枝或电线上,俯视四周以抓捕猎物。以昆虫为主食,以蝗虫、蝼蛄、虾蜢、金龟(虫甲)、鳞翅目幼虫及蚂蚁等最多,也吃鼠类和小鱼及杂草。
生长繁殖
灰背伯劳
繁殖期5~7月,在榆、槐等阔叶树或灌木上筑巢,距地从0.3~7m不等。巢为杯状,置于枝杈基部。
满窝卵4~5枚,淡青或浅粉色具淡褐及紫灰色斑,在纯端较集中,形成色轮。
保护现状
灰背伯劳在中国西南地区为分布较广、数量数多的种类,对消灭农林害虫有一定的作用。
斑背潜鸭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斑背潜鸭(学名:Aythya marila,英文名:Greater Scaup)是鸭科潜鸭属的鸟类。
斑背潜鸭(学名:Aythya marila)为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俗名铃凫、东方蚬鸭。分布于欧亚大陆、冰岛、北美洲、印度、日本、朝鲜、欧洲西部沿岸、地中海沿岸、黑海沿岸、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河北、山东、长江以南东部各省、广东、广西等地,主要栖息于内陆水面、南方海岸、海港、河口、池塘以及河流。
中文学名:斑背潜鸭
拉丁学名:Aythya marila
英文俗名:Greater Scaup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1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潜鸭属(Aythya)
繁殖区:北美洲, 古北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斑背潜鸭
斑背潜鸭雄鸟头和颈黑色,具绿色光泽,上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色;下背和肩羽白色,满杂以黑色波浪状细纹,翅上覆羽淡黑褐色,具棕白色虫蠹状细斑,外侧初级飞羽黑褐色,内侧初级飞羽的外侧近白色,羽端和内侧仍为黑褐色;次级飞羽白色,具黑褐色羽端,形成明显的白色翼镜和黑褐色后缘;胸黑色、腹和两胁白色,下腹杂有稀的暗褐色细斑,尾羽淡黑褐色,尾下覆羽黑色,尾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雌鸟头、颈、胸和上背褐色,具不明显的白色羽端,形成鱼鳞状斑,下背和肩褐色,有不规则的白色细斑。翅与雄鸭相同,翼镜也为白色,但较小。嘴基有一白色宽环;腹部灰白色,肛周杂以乌褐色,两肋、浅褐色,羽端具明显的白斑,尾下覆羽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虹膜亮黄色,嘴蓝灰色,跗跖和趾铅蓝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730一1100克,雌性600一1020克;体长雄性750—485毫米;雌性425—465毫米;嘴峰雄性72一47毫米,雌性40一43毫米;翅雄性215—230毫米,雌性198—219毫米,尾雄性50一58毫米,雌性47—59毫米;跗跖雄性34—36毫米,雌性32—35毫米。
地理分布
斑背潜鸭斑背潜鸭分布图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安提瓜和巴布达,奥地利,阿塞拜疆,巴哈马,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百慕大,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古巴,丹麦,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朝鲜,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墨西哥,黑山,缅甸,尼泊尔,荷兰,荷属安的列斯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挪威,巴基斯坦,菲律宾,波兰,葡萄牙,波多黎各,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土库曼斯坦,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乌克兰,英国,美国,越南 。
旅鸟: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巴巴多斯,塞浦路斯,直布罗陀,格陵兰岛,香港,以色列,牙买加,马耳他,蒙古,摩洛哥,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突尼斯,美国维尔京群岛。
不确定:埃及,格鲁吉亚,关岛。
迁徙时见于黄海地区,在中国东南部和华南沿海地区及台湾越冬,为罕见冬候鸟。
生活习性
斑背潜鸭斑背潜鸭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北极苔原带、苔原森林带和西伯利亚北部开阔的泰加林带。常在富有植物生长的淡水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活动.冬季主要栖息和活动在近海岸浅水处,河口、海湾、内陆湖泊、水库和沼泽地带。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有时也与别的潜鸭混群活动。善游泳和潜水。起飞吋需两翅急速拍打水面,在水上助跑一会才能飞起,行动显得笨拙,但飞行却很快而有力。
斑背潜鸭系杂食性,主要捕食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小型鱼类等水生动物为食。也吃水藻、水生植物叶、茎、种子等。觅食活动主要是通过潜水。通常潜水深度在2—3米。通常白天觅食。休息时常成群地在海上或湖面游荡,或一动不动地飘浮在水上随波逐流。
生长繁殖
斑背潜鸭斑背潜鸭主要繁殖在北极冻原带。繁殖期为5—7月。通常在冬末即已成对,常以对为单位成群到达繁殖地。营巢于湖泊或河流外边干燥地上,通常紧靠水边,巢多置于枯草或新鲜草丛边地上,或置于小柳树和灌木下,巢隐蔽较好。通常用枯草构成,内垫绒羽。每窝产卵7一1O枚。通常一天一枚。卵为灰橄榄色或褐色,大小为54.5—68.1×40.7—48毫米;平均62.7×71.5毫米,重57—72.5克,平均60.7克。刚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孵卵山雌鸟承担,孵化期27—28天,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即离开雌鸟,同其他堆鸟集聚于水边换羽。雏鸟雌性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跟随亲鸟活动,在亲鸟带领下大约经过40一50天雏鸟期生活后即能飞翔。
亚种分化
斑背潜鸭1.Aythyamarilamarila分布于欧亚北部至西伯利亚。
2.Aythya marila mariloides 分布于西伯利东北部、白令海沿岸、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加拿大至大西洋沿岸。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灰胸竹鸡的外形特征、亚种分化、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灰胸竹鸡(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us,英文名:Chinese Bamboo Partridge)为雉科竹鸡属的鸟类,俗名华南竹鹧鸪、泥滑滑、山菌子、竹鹧鸪、普通竹鸡、中华竹鸡、竹鸡。分布在台湾以及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北达陕西南部、西至四川盆地西缘、东达福建,主要栖息于山区、平原、灌丛、竹林以及草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引种至日本。
中文学名:灰胸竹鸡
拉丁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us
英文俗名:Chinese Bamboo Partridge
命名作者:Temminck, 1815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竹鸡属(Bambusicola)
繁殖区:东洋界 : s China, Taiw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胸竹鸡: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33厘米)的红棕色鹑类。特征为额、眉线及颈项蓝灰色,与脸、喉及上胸的棕色成对比。上背、胸侧及两胁有月牙形的大块褐斑。亚种 sonorivox的整个脸、颈侧及上胸灰蓝,仅颏及喉栗色。外侧尾羽栗色。飞行翼下有两块白斑。雄雌同色。雄鸟脚上有距。
虹膜-红褐;嘴-褐色;脚-绿灰色。
叫声:刺耳的”people pray, people pray, people pray”叫声。竹鸡善鸣叫,鸣声尖锐而响亮,雌性发出单调的“嘀、嘀”短声,雄性声音及声调酷似“扁罐罐、扁罐罐”,常连续鸣叫数十次,至其精疲力尽方止,故四川地区称之为扁罐罐 。特别在繁殖期连鸣不已。
灰胸竹鸡:台湾亚种
灰胸竹鸡:台湾亚种(幼鸟)
灰胸竹鸡:雏鸟(2日龄)
亚种分化
灰胸竹鸡:台湾亚种
灰胸竹鸡在中国有两个亚种:
灰胸竹鸡台湾亚种(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是台湾特有物种。头和颈的两侧暗灰色。分布于台湾本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灰胸竹鸡指名亚种(学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thoracica),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头和颈的两侧栗红色。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北达陕西南部、西至四川盆地西缘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1919年引入日本,现分布很广。
地理分布
灰胸竹鸡: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特有种。引种至日本。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中国中部、南部、东部及东南部的常见留鸟。亚种sonorivox为台湾留鸟。
生活习性
灰胸竹鸡
灰胸竹鸡
竹鸡不是十分畏人,如果不受到侵扰,可在与人体相隔3~5米的可视距离内觅食或打斗。竹鸡常在山地、灌丛、草丛、竹林等地方结群活动,3~5只或10多只不等,时常排成单行队形行进。夏季多在山腰和山顶活动,冬季移至山脚、溪边和丛林中觅食。晚上一个个在横树枝上排成一串互相紧靠取暖。
习性:以家庭群栖居。飞行笨拙、径直。活动于干燥的矮树丛、竹林灌丛,至海拔1000米处。
栖息于山岳的灌丛、草地或丛林中。昼出夜伏,夜间宿于竹林或杉树上。喜隐伏,飞行力不强。鸣声响亮。啄食杂草种子、嫩芽、柔叶、谷粒,以及蝗虫、蝗蝻、蚂蚁、白蚁和蠕虫。
竹鸡以杂草种子、蔬菜叶、嫩芽、颗粒型果实为食。人工饲养多食玉米、小麦、稗子等,也吃面包虫一类的昆虫。
生长繁殖
灰胸竹鸡
竹鸡每年3月份进入繁殖期,此时由群栖转为分散活动,雄竹鸡具有独个占地行为,在其领域内,不许其他雄性同类入侵,所以常发生争斗。产卵在4~5月份,在茂密的灌丛、草丛、竹林地面营巢,内铺树叶、干草等物。
每窝产卵7~12枚,卵重15克,呈暗乳色或淡褐色,具棕色细点和浅灰色斑。由雌鸟孵卵,孵化期为16~18天,最长可达20天,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即可与成鸟一起奔跑、觅食。
保护现状
灰胸竹鸡:一对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81ceefc77e5c63a4a4927ac41fefc6ddc10819d9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