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江上吟诗词鉴赏(古诗词赏析夜宿山寺李白)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342首古诗词

《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古诗今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注释解说:

⑴宿:住,过夜。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⑷语:说话。⑸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品鉴鉴赏: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四十二岁时入京,任翰林学士,但只一年多就离开长安,长期过着漂泊生活。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称。他与杜甫并为唐代最著名的诗人,合称“李杜”。

,

古诗词欣赏月夜(月夜诗词49首)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宋代 ]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独抒怀月夜宋词三百首

念奴娇·过洞庭

[ 宋代 ]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宋词三百首豪放写景写水月夜抒怀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 唐代 ]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月夜行舟写景抒怀

江宿

[ 明代 ] 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古诗三百首月夜写景

十二月十五夜

[ 清代 ] 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冬天月夜写雪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 唐代 ] 李白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月夜写景怀人友人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 宋代 ] 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春天月夜抒情感慨

龙井题名记

[ 宋代 ] 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月夜写景访友

夜筝

[ 唐代 ]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月夜弹琴抒情

鹊桥仙·七夕

[ 宋代 ] 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七夕节月夜送别豪放

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 宋代 ] 晏几道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苹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月夜写人饮酒

一剪梅·中秋元月

[ 宋代 ]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中秋节月夜抒怀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踏莎行·秋入云山

[ 宋代 ]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宋词三百首秋天写景写山月夜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 唐代 ] 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中秋月夜

过华清宫

[ 唐代 ] 李贺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月夜写景讽喻

夜夜曲

[ 宋代 ] 欧阳修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月夜女子思念怀人

苍梧谣·天

[ 宋代 ] 蔡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月夜思念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 唐代 ] 温庭筠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秋天月夜少女孤独感伤

倦夜

[ 唐代 ]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秋天月夜写景爱国忧民

漫成一绝

[ 唐代 ]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 唐代 ] 李白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

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

以此难挂席,佳期益相思。

海月破圆景,菰蒋生绿池。

昨日北湖梅,初开未满枝。

月夜相思孤寂

南邻

[ 唐代 ]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月夜送别生活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 清代 ] 纳兰性德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写景月夜抒情

明月夜留别

[ 唐代 ] 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月夜留别相思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 清代 ] 查慎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中秋节月夜写景山水写水

酒泉子·谢却荼蘼

[ 清代 ] 纳兰性德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夏天月夜怀人

灵隐寺月夜

[ 清代 ] 厉鹗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古诗三百首景点月夜写景抒情孤独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 宋代 ] 吴文英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宋词精选婉约月夜思念风情

浣溪沙·独立寒阶望月华

[ 唐代 ] 张泌

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

婉约月夜怀人

望月有怀

[ 唐代 ] 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月夜怀人

南歌子·荷盖倾新绿

[ 宋代 ] 程垓

荷盖倾新绿,榴巾蹙旧红。水亭烟榭晚凉中。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

丝藕清如雪,橱纱薄似空。好维今夜与谁同。唤取玉人来共、一帘风。

写景月夜抒情

夜宴南陵留别

[ 唐代 ] 李嘉祐

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

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

冬天月夜离别

黄岩舟中

[ 宋代 ] 白玉蟾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数点鱼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月夜写景抒情愁苦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 宋代 ]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写景月夜写人抒情伤怀

醉落魄·丙寅中秋

[ 宋代 ] 郭应祥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中秋节月夜思念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 宋代 ] 晏几道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女子月夜怀人

促拍满路花·露颗添花色

[ 宋代 ] 秦观

露颗添花色,月彩投窗隙。春思如中酒,恨无力。洞房咫尺,曾寄青鸾翼。云散无踪迹。罗帐熏残,梦回无处寻觅。

轻红腻白,步步熏兰泽。约腕金环重,宜装饰。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不似寻常忆。忆后教人,片时存济不得。

月夜怀人愁苦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

[ 唐代 ] 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月夜怀人友人

湘月·五湖旧约

[ 宋代 ] 姜夔

长溪杨声伯典长沙楫棹,居濒湘江,窗间所见,如燕公、郭熙画图,卧起幽适。丙午七月既望,声伯约予与赵景鲁、景望、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大舟浮湘,放乎中流,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坐客皆小冠綀服,或弹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笔搜句。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鬲指亦谓之“过腔”,见晁无咎集。凡能吹竹者,便能过腔也。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写景夜晚月夜

清平乐·纤云扫迹

[ 宋代 ] 刘克庄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月夜幻想

,

李白望庐山古诗(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自古以来,庐山就倍受文人墨士的青睐。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就曾到庐山 游览,看到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其间的美景而陶醉忘归;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就隐居庐山,并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著名诗句;唐代时期,孟浩然、李白、张继、白居易、元稹、徐凝等诗人也都慕名而来,登临庐山并留下诗句。可是,这些描写庐山最著名的诗作当属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格式】七言绝句

【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基调】瀑布赞(山水诗)

【年龄】不详

【译文】

望庐山瀑布

从远处看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练悬挂在山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

疑是银河落九天。

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人间。

【注释】

望:从远处看的意思。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绵亘二十五公里,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在古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理想的隐居之处。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川:流动的河水,这里是形容瀑布。

直:笔直,形容山的陡峭。

三千尺:1尺=0.3333333米,三千尺换算过来是 1000米,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极言天高。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不详。

一种说法是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允725年,李白25岁)前后,诗人李白离开他一直居住的湖北安陆地区,南下游览金陵、扬州等地,途中路过位于江西九江的庐山,因久慕庐山之名,特地登山游览,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望庐山瀑布》,同时还写下了《望庐山五老峰》。

另一种说法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五十岁的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来庐山隐居时期所作的一首风景诗。

【赏析】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庐山北边山峰的名字,因为烟雾缭绕山顶,而且形状与香炉相似而得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生出了紫色烟雾。为何是紫烟,而不是白烟或者黑烟?是因为这座山峰的名字叫做香炉,所以生出紫烟来了吗?当然不是!有这么几种解释:有人认为是太阳光与蓝天、云雾交织在一起,显示出紫色的烟雾;也有人说太阳的光芒照射在瀑布激起的的水雾上,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远远望去,就好像紫烟缭绕。这些有道理吗?都有道理。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道教的信仰。李白从小在四川长大,四川是古代道教重要发源地之一,李白从小受道教的影响特别深,甚至后来成为“有证”的职业道士,他有诗说“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意思是说从十五岁开始就喜欢寻仙访道,到这会儿就没停过。其实当时不仅李白,整个唐朝都信仰道教,道教是唐代的国教,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对道教笃信无疑,很多人还有道士的身份。道教崇尚紫色,所谓“紫气东来”,说的就是当时老子从东方来到函谷关,有人说远远望去仿佛有紫气从东方而来,说明这个紫色在道教的文化里象征着吉祥、高贵。李白的诗中有很多“紫烟”这样的意向,比如“炉火照天地,红星照紫烟”,“素手掬(jū)青霭,罗衣曳(yè)紫烟”,等等,这些都跟道教的活动有关系,所以李白在这首诗中说“日照香炉生紫烟”,一方面可能真是有紫烟升起,另一方面可能由于道教的信仰。这句诗中这个“生”字用的特别好,晚唐诗人杜牧《山行》说“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也用了这个“生”字,这个“生”在这里有升腾的意思,在香炉峰里冉冉升起紫烟,非常具有动感,而且,冉冉升起的紫烟也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美感,为后面瀑布的出场做了漂亮的铺垫。

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像一条白练悬挂在山前,这是远看瀑布的感觉。相信如果大家看过瀑布的国画的话,一定也会有这种感觉。尽管瀑布是奔腾不息,倾泻而下,但远看就仿佛一条巨大的白布高高的挂在山崖之上。李白用他高超的想象力化动为静,道他人所不能道。一个“挂”字(而不是“悬 ”、“过” “下”、“垂”等 )用的非常妙,境界全出、气势很大、动态很足、视觉冲击力很强,堪称炼字典范。

后面两句的比喻和想象就更夸张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把画面由静止又转向瀑布的动态形象。“飞流”描写出瀑布奔流的速度之快;“直下”描写瀑布奔腾的流向,间接反映出山崖的陡峭;而“三千尺”就是瀑布奔腾的高度和气势了。不过,庐山的瀑布真有三千尺吗?当然没有。庐山的主峰是大汉阳峰(百度百科:大汉阳峰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牯岭街以南,是庐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虽不及五老峰奇险,但雄伟高大,气概非凡),有1400多米高,庐山上的瀑布有20多处,最著名、最长的瀑布大概就是三叠泉瀑布,落差有150多米,那李白诗中的“三千尺”,换算过来就是1000多米,也就是说庐山的瀑布几乎和庐山的主峰一样长,这是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李白真是夸张呢!要知道,李白在动情的时候,是特别喜欢用夸张的数字的!比如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所以这个“三千尺”是李白极力用夸张的手法向人展示瀑布那势不可挡的无穷威力。

那么,李白为什么敢说“三千尺”呢?有学者曾这样解释:因为李白年轻。如果说这首诗是李白刚出蜀时所作的话,那大概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前后,此时李白刚刚25岁左右,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从老家四川出发沿江东下,遍览名山大川,遍访名人雅士,目的是为了见世面、扬名气,为了实现自己“帝王之师”的远大抱负!所以,在年轻的李白眼中,庐山的风光不仅是自然风景,更是李白年轻的风采,所以,这是一首青春的诗篇。青春的诗篇就不可能有一说一,青春的诗篇是豪迈的,夸张的!当然,随意这一解释的合理程度是建立在这篇文章是在李白刚出蜀时作为的前提下的。否则,我们只能解释为,这是“李白的风格”!

而且,他还嫌不够,最后加了一句只有这位“谪仙人”李太白才能有的天才比喻“疑是银河落九天”,自从有了“银河”这个词,有谁能想到用“银河”这个人类赋予繁星的美丽词语再反过来比喻地球上的自然景观呢?这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多么的飘逸、洒脱、仙气十足,似乎整个庐山也变成了一座仙山,一座空中之山!最后,李白还特别加上了“疑是”一词,为全诗加上了一种恍惚、莫名的神秘色彩,然后,诗仙就把笔放下了,诗也就戛然而止,而留给读者的就是无限的想象空间。

下棋,有一个棋逢对手的说法,面对这鬼斧神工的庐山瀑布,大概也就只有“谪仙人”李白能够与之匹敌吧,它激发出诗仙天才的想象和夸张的比喻,写出了这首字字珠玑、惊心动魄的千古之作,成为史上描写瀑布的最佳之作。之后,中唐诗人徐凝写了一首《庐山瀑布》,他说“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不能说徐凝的这首诗写的差,遗憾的是李白的时写在了前头。同样是天才的苏东坡也非常叹服李白这首诗,曾经专门写诗赞叹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当然,这位李白的“超粉”对于徐凝的《庐山瀑布》的评价略显苛刻,他说“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而苏轼自己也留下了一首著名的庐山诗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样是写庐山的诗,李白的诗让人有种“神往之”的感觉,特别想去看看庐山的瀑布;而苏轼的诗让我们开始思考人生。我们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其实是唐人与宋人性情性格的不同,是唐代和宋代两个王朝气质的不同,而李白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最伟大的诗人,正好在庐山这个共同的地方为我们演绎了唐诗宋诗的不同美感,人生性情的不同境界。

,

本文Hash:a39c8829fb0448bb67a9ace8c68a53a8dac7c9ec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