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塍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记录、生长繁殖、亚种分化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鸟类记录 生长繁殖 亚种分化

斑尾塍鹬的图片

斑尾塍鹬(学名:Limosa lapponica,英文名:Bar-tailed Godwit)为鹬科塍鹬属的鸟类,别名斑尾鹬。嘴略上翘,具白色眉纹,雄鸟繁殖羽栗色。每窝产卵多为4枚。栖息在沼泽湿地及水域周围的湿草甸,主要以昆虫、软体动物为食。分布在新疆、四川、东北以及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中文学名:斑尾塍鹬

拉丁学名:Limosa lapponica

英文俗名:Bar-tailed Godwi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塍鹬属(Limosa)

繁殖区:古北界 : n, also Alaska

非繁殖区:非洲, 东洋界, 澳洲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3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斑尾塍鹬:形态特征图
斑尾塍鹬:形态特征图
斑尾塍鹬:形态特征图
斑尾塍鹬:形态特征图

体大(40厘米)而腿长的涉禽。嘴略向上翘,上体具灰褐色斑驳,具显著的白色眉纹,下体胸部沾灰。与黑尾塍鹬的区别在翼上横斑具狭窄而色浅,白色的尾及腰上具褐色横斑。东部的亚种baueri下背偏褐,翼下较白。

虹膜-褐色;嘴-基部粉红,端黑;脚-暗绿或灰色。

叫声:少叫,偶然发出深沉的鼻音kurrunk或清晰的双音节吠声kak-kak,飞行时发出轻柔的kit-kit-kit-kit声。

地理分布

斑尾塍鹬:地理分布图
斑尾塍鹬: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北欧及亚洲;冬季南迁远至澳大利亚及新西兰。

分布状况:亚种baueri(=novaezealandiae)为过境鸟,迁徙时有记录见于新疆西北部天山、东北及华东各省。结小群在南方沿海及台湾、海南岛越冬。

生活习性

斑尾塍鹬
斑尾塍鹬

斑尾塍鹬多栖息在沼泽湿地、稻田与海滩。海边退潮时,常常见有5—6只,20—30只小群在一起活动,在沙滩上行走觅食;主要以甲壳类、蠕虫、昆虫、植物种子为食。春季时边飞边鸣叫,与中杓鹬、红腰杓鹬混群。在迁徙到越冬地时,雄鸟在空中炫耀飞鸣,时而扑翼时而滑翔,交替进行。

鸟类记录

斑尾塍鹬
斑尾塍鹬

2007年9月,一只代号为“E7”的斑尾塍鹬在媒体上大出了一番风头,也让不少生物学家跌破了眼镜——这只雌鸟用了8.2天的时间,不吃不喝不睡觉,连续不停地飞了11587公里(7200英里),斜跨太平洋,从美国阿拉斯加直飞到了新西兰,创造了鸟类不间断飞行的最长纪录。新西兰梅西大学的菲尔?巴特雷说:“这展示了鸟类惊人的一面。我们原以为鸟类直接飞越太平洋是不可能的。”

生长繁殖

斑尾塍鹬:飞行中的幼鸟
斑尾塍鹬:飞行中的幼鸟

斑尾塍鹬在西伯利亚、堪察加、阿拉斯加等地繁殖,常在苔原塍脊草丛间建造巢穴,铺少许地衣或桦叶,有时添加硬草。每窝产卵3—5枚,卵呈梨形,橄榄色或绿色,缀有暗褐斑。白天雌鸟孵化幼雏,雄鸟则在旁边进行保卫,21天后可孵出幼雏,雌雄共同抚养幼雏。

亚种分化

斑尾塍鹬普通亚种(学名:Limosa lapponica novaezealandiae)。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以及东部沿海。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西兰。

本文Hash:8f9be5732f4f32076b5245b2e379e93909b04176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