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鸟种简介
黑黄食籽雀(学名:Sporophila nigrorufa,英文名:Black-and-tawny Seedeater)是裸鼻雀科食籽雀属的鸟类。
黑黄食籽雀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中文学名:黑黄食籽雀
拉丁学名:Sporophila nigrorufa
英文俗名:Black-and-tawny Seedeater
命名作者:d’Orbigny & Lafresnaye, 183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裸鼻雀科(Thraupidae)
中文属名:食籽雀属(Sporophila)
繁殖区:南美洲 : sw Brazil, Boliv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中文名:黑黄食籽雀
拉丁名:Sporophilanigrorufa
黑白食籽雀的简介、地理分布
黑白食籽雀(学名:Sporophila luctuosa,英文名:Black-and-white Seedeater)是裸鼻雀科食籽雀属的鸟类。
黑白食籽雀,雀形目、鹀科鸟类,分布于南美洲。
中文学名:黑白食籽雀
拉丁学名:Sporophila luctuosa
英文俗名:Black-and-white Seedeater
命名作者:Lafresnaye, 184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裸鼻雀科(Thraupidae)
中文属名:食籽雀属(Sporophila)
繁殖区:南美洲 : Venezuela to Boliv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中文名:黑白食籽雀
拉丁名:Sporophilaluctuosa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黑喉食籽雀的简介、地理分布
黑喉食籽雀(学名:Sporophila ruficollis,英文名:Dark-throated Seedeater)是裸鼻雀科食籽雀属的鸟类。
黑喉食籽雀,雀形目、鹀科鸟类,分布于南美洲。
中文学名:黑喉食籽雀
拉丁学名:Sporophila ruficollis
英文俗名:Dark-throated Seedeater
命名作者:Cabanis, 185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裸鼻雀科(Thraupidae)
中文属名:食籽雀属(Sporophila)
繁殖区:南美洲 : sc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中文名:黑喉食籽雀
拉丁名:Sporophilaruficollis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黄额食籽雀的简介、地理分布
黄额食籽雀(学名:Sporophila frontalis,英文名:Buffy-fronted Seedeater)是裸鼻雀科食籽雀属的鸟类。
黄额食籽雀,雀形目、鹀科鸟类,分布于南美洲。
中文学名:黄额食籽雀
拉丁学名:Sporophila frontalis
英文俗名:Buffy-fronted Seedeater
命名作者:Verreaux, J, 186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裸鼻雀科(Thraupidae)
中文属名:食籽雀属(Sporophila)
繁殖区:南美洲 : s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鸟种简介
中文名:黄额食籽雀
拉丁名:Sporophilafrontalis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本文Hash:426f1d5528062a46c8e3926df96d26b5bc5f4c78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