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褐头鳾(学名:Sitta pusilla,英文名:Brown-headed Nuthatch)是鳾科鳾属的鸟类,又译作褐头鳾。小型鸣禽,善鸣啭,叫声多变悦耳;体小,头颈短,尾短。常在树干、树枝、岩石等地方觅食。在洞中筑巢,冬季储存食物。分布于美国,巴哈马群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中文学名:褐头鳾
拉丁学名:Sitta pusilla
英文俗名:Brown-headed Nuthatch
命名作者:Latham, 179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鳾科(Sittidae)
中文属名:鳾属(Sitta)
繁殖区:北美洲 : se U南美洲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蓝色
次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褐头鳾:形态特征图
褐头鳾
地理分布
褐头鳾:地理分布图
褐头雀鹛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
褐头雀鹛(学名:Fulvetta cinereiceps,英文名:Grey-hooded Fulvetta)为莺科莺鹛属的鸟类。分布于不丹、印度、缅甸、老挝、越南、台湾以及中国的甘肃、陕西、四川、西藏、云南、湖北、湖南、福建以南地区等地,一般栖息于山坡灌丛、沟边树林、阔叶林下灌丛、杜鹃林以及滑竹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宝兴。
中文学名:褐头雀鹛
拉丁学名:Fulvetta cinereiceps
英文俗名:Grey-hooded Fulvetta
命名作者:Verreaux, J, 187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莺科(Sylviidae)
中文属名:莺鹛属(Fulvetta)
繁殖区:东洋界 :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12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褐头雀鹛: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12厘米)的褐色雀鹛。
喉粉灰而具暗黑色纵纹。胸中央白色,两侧粉褐至栗色。初级飞羽羽缘白、黑而后棕色形成多彩翼纹。与棕头雀鹛的区别在头侧近灰;无眉纹及眼圈;喉及胸沾灰,具黑白色翼纹。亚种顶冠的色彩不一-亚种guttaticollis顶冠酒褐色,具灰褐色侧顶纹;fucata及berliozi无褐色侧顶纹;manipurensis顶冠巧克力棕色且无侧冠纹;tonkinensis顶冠烟褐,侧顶纹黑色;formosana顶冠褐色,侧冠纹灰色;fessa及指名亚种的顶冠烟褐而无侧冠纹。
虹膜-黄至粉红;嘴-黑色(雄鸟),褐色(雌鸟);脚-灰褐。
叫声:3~4音节的嘟声鸣唱。叫声为似山雀的cheep声。
地理分布
褐头雀鹛: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中国南方及台湾、缅甸西部及北部、越南北部。
分布状况:常见且分布广泛的留鸟。指名亚种见于四川、贵州西部及云南东北部;manipurensis于云南西部;fessa于甘肃、陕西南部(秦岭)及宁夏(六盘山);fucata于贵州东北部及湖北西部;berliozi于湖南南部;guttaticollis于广东北部及福建西北部(武夷山);formosana于台湾。
生活习性
褐头雀鹛(摄于广西)
栖于海拔海拔1500~3400米的常绿林林下植被及混交林和针叶林的棘丛及竹林,在南方地区可下至1100米。
注:过去还包括路德雀鹛。
亚种分化
褐头雀鹛
fessa亚种,区系:古北界,分布:陕西南部宁夏甘肃青海东部四川东北部
cinereiceps亚种,区系:东洋界,分布: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四川重庆湖北西部
manipurensis亚种,区系:东洋界,分布:云南西部和西北部
fucata亚种,区系:东洋界,分布:贵州北部湖北中部湖南
guttaticollis亚种,区系:东洋界,分布:福建西北部广东北部
formosana亚种,区系:东洋界,分布:台湾
tonkinensis亚种,区系:东洋界,分布:云南南部
褐头牛鹂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褐头牛鹂(学名:Molothrus ater,英文名:Brown-headed Cowbird)是拟鹂科牛鹂属的鸟类。分布于北美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南方的褐头牛鹂一般并不迁徙,而北方的褐头牛鹂则会飞到南方过冬,三月至四月间返回北方。和该属的其它生物一样,褐头牛鹂有巢寄生的习性。它们会把卵产在其它鸟类的巢穴里等待孵化,还会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自己的卵遭到遗弃,就可能攻击寄主。
中文学名:褐头牛鹂
拉丁学名:Molothrus ater
英文俗名:Brown-headed Cowbird
命名作者:Boddaert, 178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拟鹂科(Icteridae)
中文属名:牛鹂属(Molothrus)
繁殖区:北美洲, 中美洲 : s Canada to s Mexico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褐头牛鹂:形态特征图
褐头牛鹂是典型的牛鹂属鸟类,但其头部和喙更像燕雀,也比其他的同属生物较小。
成年雄性:背部羽毛有闪亮的黑色光泽,头部则是褐色的,因此而得名。
成年雌性:比雄性更小、羽毛也没那么鲜艳,通体呈黯淡的灰色,只有喉部是白色的,其腹部有明显的条纹。
褐头牛鹂体长在16~22厘米(6.3~8.7英寸)之间,翼展平均为36厘米(14英寸)。[5] 体重在30~60克(1.1~2.1盎司)之间,其中雌性平均重38.8克(1.37盎司),雄性则达49克(1.7盎司)。
生活习性
褐头牛鹂
褐头牛鹂一般出现在开阔或半开阔的乡村地区,通常集群飞翔。褐头牛鹂群中有时会混入红翅黑鹂(常见于春季)和食米鸟(常见于秋季),此外普通拟八哥和紫翅椋鸟也可能会出现在褐头牛鹂群中。它们在地表觅食,而又常会跟随牛群或马群来捕食牛马身上的虫子。褐头牛鹂也以植物的果实为食。
生长繁殖
东菲比霸鹟巢穴中出现的褐头牛鹂卵
褐头牛鹂:幼鸟
成年雄性会互相争斗或比赛歌唱来夺取配偶,而找到合适的雌性之后,褐头牛鹂一般并不会再去寻找更多的配偶。
褐头牛鹂有巢寄生的习性,它们将自己的卵产在其他雀形目鸟类的巢中,而其中又特别偏好杯状巢。有记载的褐头牛鹂寄生物种已经达到220种,一些褐头牛鹂甚至把卵产在蜂鸟和猛禽的巢穴中。它们寄希望于寄生的鸟巢主人会帮它们孵化幼鸟,而已知有超过140种鸟类都会孵化褐头牛鹂卵。一只褐头牛鹂一季可以产下36枚卵。
实际上像旅鸫这样的一些鸟类并不会理会这些外来者的卵,大约95%的灰嘲鸫会拒绝抚育褐头牛鹂。而朱雀这样的一些纯素食鸟类也因为无法给幼年褐头牛鹂提供合适的食物,而只能令它们饿死。
而接受褐头牛鹂的卵对一些鸟类来说还有着致命的威胁。以橙尾鸲莺为例,因为褐头牛鹂的幼鸟叫声过大,饲育有褐头牛鹂的橙尾鸲莺巢有更大的被捕食者发现的危险。但同时也有另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因为它们的巢如此容易地就被褐头牛鹂产了卵,其防御性必定也不高。
至于接受褐头牛鹂卵的鸟类巢穴中则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情况,以北美歌雀为例,它们的幼鸟会改变自己的发声频率来契合巢中寄生的褐头牛鹂,而这两种幼鸟也会得公平的哺育。
褐头牛鹂并不是产下卵之后就一飞了之,它们会定期返回产下卵的巢穴去检查状况。如果发现自己的卵被遗弃,有可能就会对这个鸟巢发起攻击。依照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褐头牛鹂攻击弃其卵者巢穴的可能性达56%,它们甚至会直接摧毁寄主巢穴,迫使它们重新建巢,而有85%的褐头牛鹂在此之后又会将卵产入其中。
地理分布
褐头牛鹂:地理分布图
分布于北美地区。
褐头凤鹛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褐头凤鹛(学名:Yuhina brunneiceps,英文名:Taiwan Yuhina)为绣眼鸟科凤鹛属的鸟类,又叫冠羽画眉、台湾凤鹛。是台湾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台湾本岛,多栖息于山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玉山。
中文学名:褐头凤鹛
拉丁学名:Yuhina brunneiceps
英文俗名:Taiwan Yuhina
命名作者:Ogilvie-Grant, 190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绣眼鸟科(Zosteropidae)
中文属名:凤鹛属(Yuhina)
繁殖区:东洋界 : Taiw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3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褐头凤鹛
中等体型(13厘米)的凤鹛。羽冠具栗色的冠盖,侧缘黑白色。黑色的髭纹成一线环耳羽伸至眼后。喉白而具黑色细纹。下体余部近白,胸沾灰,两胁有栗色杂斑,背、两翼及尾橄榄灰色。
虹膜-红色;嘴-黑色;脚-暗黄。
叫声:圆润而甜美的叫声too, mee, jeeoo…
地理分布
褐头凤鹛
分布范围:台湾特有种。
分布状况:常见于海拔 1000~2800米的温带森林。
生活习性
褐头凤鹛
性合群活泼。藏隐于森林较低层,常加入混合鸟群。不惧生。
保护现状
褐头凤鹛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306c56ab077ecdc630c5839ccb134c7f00e4d801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