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秋沙鸭的百科名片、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百科名片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褐秋沙鸭的图片

褐秋沙鸭(学名:Mergus octosetaceus,英文名:Brazilian Merganser)是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

褐秋沙鸭身长49-56 cm。是一个羽色深暗的秋沙鸭,有一个细长的长冠深绿色具光泽,雌鸭的冠通常较短。上体暗灰色,胸部浅灰色,腹部白色,特别是翅膀上的白色翼镜在飞行时非常明显。有一个细长的锯齿状红色的脚,鸭喙和腿黑色。雌鸭的鸭嘴较短波峰较小。褐秋沙鸭的身材相对苗条,雌雄的颜色是一样的。幼鸭区别于成鸭的主要是黑白色的喉部和胸部。

中文学名:褐秋沙鸭

拉丁学名:Mergus octosetaceus

英文俗名:Brazilian Merganser

命名作者:Vieillot, 1817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秋沙鸭属(Mergus)

繁殖区:南美洲 : e, sc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极危物种

Critically Endangered(CR)

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

百科名片

褐秋沙鸭
褐秋沙鸭

褐秋沙鸭褐秋沙鸭(学名:Mergus octosetaceus)又名巴西秋沙鸭,是一种典型的秋沙鸭属鸟类。栖息时多游荡在岸边或水边沙滩上。飞行快而直,两翅扇动较快,常发出清晰的振动翅膀声。起飞时显得很笨拙,需要两翅在水面急速拍打和在水面助跑一阵才能飞起。潜水亦很好,每次能在水中潜泳25-35秒。是六大最受威胁的世界水禽之一,野生种群和人工圏养的总数据测少于250只。 中文名称: 褐秋沙鸭 目: 雁形目 外文名称: Brazilian Merganser 科: 鸭科 别称: 巴西秋沙鸭 属: 秋沙鸭属 界: 动物界 拉丁学名: Mergus octosetaceus 门: 脊索动物门 命名时间: Vieillot, 1817 纲: 鸟纲

外形特征

褐秋沙鸭
褐秋沙鸭

褐秋沙鸭身长49-56 cm。是一个羽色深暗的秋沙鸭,有一个细长的长冠深绿色具光泽,雌鸭的冠通常较短。上体暗灰色,胸部浅灰色,腹部白色,特别是翅膀上的白色翼镜在飞行时非常明显。有一个细长的锯齿状红色的脚,鸭喙和腿黑色。雌鸭的鸭嘴较短波峰较小。褐秋沙鸭的身材相对苗条,雌雄的颜色是一样的。幼鸭区别于成鸭的主要是黑白色的喉部和胸部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褐秋沙鸭
褐秋沙鸭

栖息活动于热带森林茂密的浅水溪流、湍急的河流和环绕清澈的海水中。主要饲料是鱼类,也补充一些软体动物,昆虫及其幼虫。

生长繁殖

褐秋沙鸭
褐秋沙鸭

褐秋沙鸭一般在距河流8至14公里的堤岸上,根据适用性筑巢和觅食而建立永久领地。巢建在树洞、石隙或废弃的洞穴里。繁殖季节在南半球的冬季,此时降雨很少,水位低,但地理上可能会有所不同。褐秋沙鸭

繁殖期通常在6月和7月,每巢下3至6枚卵,雏鸡的孵化期在7月和8月。幼鸭到的9月或10月就已经具有飞行能力。只有母鸭孵卵,但父母双方都参预对幼鸭的照顾。这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鸭子父母双方的行为,它们共同直接给小鸭喂食和鸽子喂幼鸽一样。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极危(CR)。
褐秋沙鸭
褐秋沙鸭极危

栗树鸭的百科名片、外形特征、叫声、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栗树鸭的图片

栗树鸭(学名:Dendrocygna javanica,英文名:Lesser Whistling Duck)是鸭科树鸭属的鸟类。

栗树鸭(学名:Dendrocygna javanica)为鸭科树鸭属的鸟类,俗名尼鸭、啸鸭。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缅甸、泰国、中南半岛、琉球群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西南部及邻近岛屿、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中下游、云南、广西、广东及沿海岛屿、海南、福建等地,多生活于池塘、沼泽以及水库。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中文学名:栗树鸭

拉丁学名:Dendrocygna javanica

英文俗名:Lesser Whistling Duck

命名作者:Horsfield, 1821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树鸭属(Dendrocygn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百科名片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1)

中文名称:栗树鸭

英文名称:LesserWhistling-duck,LesserWhistlingDuck

别称:(栗)树鸭,树鸭,尼鸭,啸鸭

拉丁学名:Dendrocygna javanica

命名时间:Horsfield,1821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 雁形目 Anseriformes

科:鸭科 Anatidae

属: 树鸭属 Dendrocygna

种: 栗树鸭 D. javanica

外形特征

栗树鸭属中小型鸭类,体长37-42cm,体重400-600g。上体主要为黑褐色,尾上覆羽、下胸和腹栗色,眼具狭窄的黄色眼圈,脚较长,嘴、脚均为黑色,颈亦较长。外形似鹅。飞翔时栗红色的翅上、尾上覆羽与黑色的飞羽、尾羽形成鲜明对照,脚亦远远伸出于尾外。两性相似。额浅棕色。头顶、枕部棕褐色,具黑褐色细纹,形成一条黑色带斑从枕部一直延伸到后颈。背、肩黑褐色,具棕色或棕灰色羽缘。腰黑色,有时亦具窄的棕灰色羽缘。尾黑色,尾上覆羽和中、栗树鸭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2)

小翅覆羽栗红色,大覆羽及飞羽黑褐色。两颊、前颈灰皮黄色,颏、喉近白色。上胸黄棕色,下胸、腹及两胁浅栗色,但后者杂有黄棕色,尾下覆羽棕白至乳白色。虹膜棕褐色。眼圈橘黄色,死后橙红色;嘴在鼻孔前为深石板色,鼻孔后为石板青色;跗蹠深石板色,死后嘴和跗蹠皆黑色。幼鸟羽色较成鸟暗,背、肩具黄褐色羽缘,下体亦较轻淡和较暗,为暗黄褐色,少棕色,头顶常为淡灰褐色。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3)

叫声

飞行中发出悦耳的尖哨音seasick seasick。

地理分布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分布图

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原记录在长江中游及下游有分布,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树鸭分布区在向中国西南方缩小,主要是由于栖息环境发生了改变和受到破坏所致。在广东沿海岛屿,海南和福建有分布记录。

分布状况:繁殖于云南南部及广西西南部。夏季偶尔出现在长江下游、广东南部、海南岛及台湾。南迁至热带地区越冬。地区性常见种。

生活习性

栖息于富有植物的池塘、湖泊、水库等水域中,也出现在林缘沼泽和四周有植物覆盖的水塘和溪流中。喜欢隐匿在高草丛中或荷叶下,也成群栖息于水面上,但通常避免开阔的湖泊。该物种既能在水面觅食,也能潜入水下觅食,有时也到水边地上觅食青草。食物主要为稻谷、作物幼苗、青草和水生植物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虫、螺、蜗牛、软体动物、蛙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黄昏时树鸭呈几只到几十只成群飞到附近稻田觅食,黎明前返回白天栖息的水域。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4)

停息时身体挺直,常有几只不时引颈四望,遇人或敌害临近首先起飞,随之其他树鸭亦跟着起飞,性极为机警。常成几只到数十只的群体活动和觅食,也有多到数百只的大群。飞行力弱,速度亦不及其他鸭类快。亦善游泳和潜水,且潜水能力甚强,一次潜水可达十几分钟。在炎热的白天,常在芦苇丛或其他较高的水草丛中睡觉和休息。如遇食物丰富又无干扰,它们常栖息在固定地方,一般不变换栖息地,甚至不作长距离的迁徙。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5)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有树或植物覆盖的地上草丛中或芦苇沼泽地和树洞中。求偶和交配在水中进行,交配前雌雄鸭一起游泳,雄鸭不断地向雌鸟进行嘴浸水运动,雌鸭保持一种竖直的姿势,然后雄鸭突然爬到雌鸭背上进行交尾。巢由草叶和草茎构成,大小为直径25cm,高6cm。每窝产卵8-14枚,一般10枚左右,卵白色。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7-30天。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6)

保护现状

由于树鸭主要以稻谷为食,又常集成大群,对农作物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当种群数量大时,曾被当地农民视为害鸟大量狩猎,加之环境污染和农药大量使用,致使这一种群数量极为丰富和常见的鸭类,种群数量已明显下降。在有些地方,如日本可能已绝迹,在中国的种群数量也很稀少。在一些国家种群数量较为丰富,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印度有37857只,泰国40533只,孟加拉国7846只,尼泊尔2300只,斯里兰卡2科7只,缅甸栗树鸭3377只。估计总的种群数量约10万只。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7)
栗树鸭
栗树鸭栗树鸭图(8)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易危种。

普通秋沙鸭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普通秋沙鸭的图片

普通秋沙鸭(学名:Mergus merganser,英文名:Common Merganser)是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又称川秋沙鸭。普通秋沙鸭是中国秋沙鸭中个体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体长54-68cm,体重最大可达2kg。由于主要食鱼,所以对渔业有一定危害。繁殖于北美洲北部和欧亚大陆,南下到美国南部和中国中部过冬。冬季和迁徙期间在中国东部和长江流域是常见的,而且种群数量较大,遍布于各种湖泊、山区溪流和低地。但近来不常见,而且种群数量很少。

中文学名:普通秋沙鸭

拉丁学名:Mergus merganser

英文俗名:Common Mergans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秋沙鸭属(Mergus)

繁殖区:北美洲, 古北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普通秋沙鸭:形态特征图
普通秋沙鸭:形态特征图

体型略大(68厘米)的食鱼的鸭。细长的嘴具钩。

雄鸟繁殖期头及背部绿黑,与光洁的乳白色胸部及下体成对比。飞行时翼白而外侧三极飞羽黑色。

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上体深灰,下体浅灰,头棕褐色而颏白。体羽具蓬松的副羽,较中华秋沙鸭的为短但比体型较小的红胸秋沙鸭为厚。飞行时次级飞羽及覆羽全白,并无红胸秋沙鸭那种黑斑。

幼鸟:似雌鸟,喉白色一直延伸至胸。

虹膜-褐色;嘴-红色;脚-红色。

叫声:相当安静。雄鸟求偶时发出假嗓的uig-a叫声,雌鸟有几种粗哑叫声。

地理分布

普通秋沙鸭:世界分布图
普通秋沙鸭:世界分布图

国内分布:在中国主要繁殖在东北西北部、北部和中部,新疆西部、中部和天山北部,青海东北部、南部以及西藏南部。越冬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往西至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喜马拉雅山麓、贵州,往南至广东、广西和福建,偶尔到台湾。

国外分布:繁殖于欧洲北部、西伯利亚、北美北部和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越冬在繁殖地以南,几乎遍及整个北半球。

生活习性

普通秋沙鸭雄鸟
普通秋沙鸭雄鸟

习性:常成小群,迁徙期间和冬季,也常集成数十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偶尔也见单只活动。游泳时颈伸得很直,有时也将头浸入水中频频潜水。休息时多游荡在岸边或栖息于水边沙滩上。飞行快而直,两翅扇动较快,常发出清晰的振动翅膀声。起飞时显得很笨拙,需要两翅在水面急速拍打和在水面助跑一阵才能飞起。潜水亦很好,每次能在水中潜泳25-35秒。也能在地上行走,不甚怕人,时常出现在城市公园、湖泊中,但甚警觉,人难于靠近。

迁徙
普通秋沙鸭雄鸟
普通秋沙鸭雄鸟

春季于3月初至3月中下旬开始从越冬地迁飞;4月初至4月中旬到达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10月初离开繁殖地,10月末至11月初到达最北边的越冬地,11月中下旬到达南方越冬地。呈小群迁飞,一般沿河流迁徙。飞行高度通常不高,多紧靠水面飞行。

食性
普通秋沙鸭:雌鸟
普通秋沙鸭:雌鸟

越冬期间常见成对或4-5只,顶多10余只结小群在湖泊、水库、池塘或沼泽地中活动和觅食。善于潜水,在水中追捕鱼类等食物。食性以鱼、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亦采食少量的水生植物。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通常呈小群到达繁殖地。对的形成多在冬季和春季迁徙的路上,亦有在到达繁殖地后才形成对。到达后不久,群即逐渐分散,成对进到富有鱼和水生动物的林中溪流觅找巢位。

营巢
普通秋沙鸭雄鸟
普通秋沙鸭雄鸟

通常营巢于紧靠水边的老龄树上天然树洞中,也在岸边岩石缝隙、地穴、灌丛与草丛中营巢。每窝产卵8-13枚,卵白色或乳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54-75mm×37-51mm,重75-98g。雌鸟孵卵,雄鸟在雌鸟开始孵卵后不久即离开雌鸟,与别的雄鸟一起到僻静处换羽,孵化期32-35天。

育雏
普通秋沙鸭雌鸟,驮着一群幼鸟
普通秋沙鸭雌鸟,驮着一群幼鸟

雏鸟早成性,孵出后全身即长满了绒羽,出壳后的第二至第三天即从巢洞中出来进到水中,即能游泳和潜水。

保护现状

普通秋沙鸭雄鸟
普通秋沙鸭雄鸟

普通秋沙鸭是中国秋沙鸭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冬季和迁徙期间在中国东部和长江流域是常见的,而且种群数量较大,遍布于各种湖泊、山区溪流和低地。但近来不常见,而且种群数量很少。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和1992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1990年中国见到3466只,1992年见到7256只。在全球的种群数量,北美的越冬种群数量约165000只,欧洲西北部约75000只,俄罗斯西部黑海和里海地区约26000只。在亚洲,西亚79只,南亚317只,东亚10305只。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ver3.1。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斑头秋沙鸭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斑头秋沙鸭的图片

斑头秋沙鸭(学名:Mergellus albellus,英文名:Smew),为雁形目鸭科斑头秋沙鸭属,单独成一属。又名白秋沙鸭,俗名花头锯嘴鸭、鱼鸭、狗头钻、小秋沙鸭、斑头秋沙鸭、熊猫鸟,或简称白秋沙,是一种细小的鸭,介乎秋沙鸭属及鹊鸭属之间,它们会与鹊鸭混种。是比较罕见的鸭类。

中文学名:斑头秋沙鸭

拉丁学名:Mergellus albellus

英文俗名:Smew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斑头秋沙鸭属(Mergellus)

繁殖区:古北界 : 广泛分布

非繁殖区:s, e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斑头秋沙鸭
斑头秋沙鸭

体型小(40厘米)而优雅的黑白色鸭。

繁殖期雄鸟全身雪白色,但眼罩、枕纹、上背、初级飞羽及胸侧的狭窄条纹为黑色。体侧具灰色蠕虫状细纹。雄鸟的黑色眼罩就像是长了熊猫眼,因此又被鸟人们戏称为“熊猫鸟”。飞行时黑白分明,特征十分显著。

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上体灰色,具两道白色翼斑,下体白,眼周近黑,额、顶及枕部栗色。

雌性及雏鸭胸部、前额及顶冠则呈灰色,很易与棕硬尾鸭混淆。

与普通秋沙鸭的区别在于喉白色。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灰色。

通常无声。雄鸟发情时发出呱呱低声及啸音。雌鸟发出低沉的哮声。

白秋沙鸭。上为雄鸟,下为雌鸟。
白秋沙鸭。上为雄鸟,下为雌鸟。
非繁殖期的雄鸟和雌鸟。
非繁殖期的雄鸟和雌鸟。

生活习性

斑头秋沙鸭:非繁殖期的雄鸟
斑头秋沙鸭:非繁殖期的雄鸟

在湖泊、河流、池塘、湿地活动。它们较为害羞,当受干扰后很易会发红。栖于小池塘及河流,在树洞中繁殖。通常是5—7只小群活动,到了冬天集成大群,秋季与红头潜鸭混群。善于游泳,一般在水面上活动。

鸟喙呈钩状及有锯齿,可以帮助捕捉鱼类。觅取甲壳类、水生半翅目、鞘翅目昆虫,小鱼,蛙等食物。

地理分布

斑头秋沙鸭
斑头秋沙鸭

分布范围:北欧及北亚,越冬于印度北部、中国及日本。

分布状况: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的沼泽地区,冬季南迁时经过中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广泛但通常并不常见。

生长繁殖

白秋沙鸭夫妇,飞行照。作者:夜行者98。北京。
白秋沙鸭夫妇,飞行照。作者:夜行者98。北京。

白秋沙鸭于每年5月繁殖,每次会产下6-9个奶油色的蛋。它们会在树孔上筑巢。在繁殖期里把巢穴建造在崖壁、岩棚、河边乔木洞内,巢穴内铺有苔藓、绒羽。

每窝产卵6—9枚,多的可达到14枚;卵呈白或淡黄色。

28天左右可孵出幼雏。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鸟类。

本文Hash:1a8c185865980adc456f052f082c43d72c607357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