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古巴锥尾鹦鹉
古巴鹦哥(学名:Psittacara euops,英文名:Cuban Parakeet)是鹦鹉科卡拉锥尾鹦鹉属的鸟类。
【地理分布】 古巴本岛、以前曾经在松树岛上栖息,但是目前已经绝迹
中文学名:古巴鹦哥
拉丁学名:Psittacara euops
英文俗名:Cuban Parakeet
命名作者:Wagler, 1832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卡拉锥尾鹦鹉属(Psittacara)
繁殖区:北美洲 : Cub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易危物种
Vulnerable(VU)
快成为濒危物种,有较高的灭绝危险!
古巴锥尾鹦鹉
【物种名称】 古巴锥尾鹦鹉
【又 名】 古巴鹦哥
【拉丁学名】 Aratinga euops
【英文名称】 Cuban Conure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锥尾鹦鹉族
【整体概述】
学名:身长:26公分(10吋)
亚种:目前并无已知亚种
外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前胸以及下腹部带有点黄绿色;头部散布著些不规则的红色羽毛;颈部和前胸的红色羽毛分布多寡因鸟而异;翅膀弯曲的部分和以及大腿也散布著零星的红色羽毛;翅膀内侧的小覆羽为红色;内侧的主要飞行羽以及尾巴的羽毛为橄榄黄色;眼圈外围有著白色的裸皮,虹膜为黄色,鸟喙为腊白色。幼鸟头部并没有红色羽毛,翅膀的红色羽毛也非常少,虹膜为暗棕色,要等到4个月大以後才会开始像成鸟般发展美丽的羽色。
栖息环境和习性:古巴锥尾鹦鹉主要栖息于森林地区、平原地带、棕榈树生长的地区(他们特别锺爱两种名叫Copernicia和Thrinax的棕榈树)、靠近山区的林地、沼泽地区;偶尔他们也会造访农耕区、或是在当地的某处植物园停留。他们通常是成对活动,以家族成员8到10只为主;以前数量多的时候曾经有聚集高达100只的记录;对鸟会在团体中紧密的一起行动,有时候会和古巴另外一种一级保育的鹦鹉—古巴亚马逊鹦鹉(Cuban Amazon)一起集结行动。在觅食的时候并不是非常小心谨慎,可以在有限度的距离内接近他们,从前当地人也就利用他们的友善没有戒心,把长竿上套上绳圈,用来往鸟的头上套去加以捕捉;一但他们在林间活动,身体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保护色,使得他们难以被察觉,但由於他们相当吵杂,因此还是会被盗猎者发现。平常他们喜欢用鸟喙加上脚爪灵活的在树枝间攀爬;通常清晨他们会从栖息的地方出发觅食,到了黄昏就会返回栖息的地方;他们有著季节性迁徙的习性,迁徙的地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决定,他们通常在9月和10月会从山区等高地前往低地林区觅食。平常的叫声相当吵杂刺耳,只有在觅食和休憩的时候才会发出轻柔的鸣叫。
食物:古巴锥尾鹦鹉主要以水果、种子、浆果、花朵、植物嫩芽以及树上的坚果为食。
【地理分布】 古巴本岛、以前曾经在松树岛上栖息,但是目前已经绝迹
古巴红鹦鹉的外形特征、灭绝
古巴红鹦鹉(学名:Ara tricolor,英文名:Cuban Macaw)是鹦鹉科金刚鹦鹉属的鸟类。
古巴红鹦鹉(Ara tricolor),又名古巴红金刚鹦鹉或三色金刚鹦鹉,是原住于古巴及青年岛的鹦鹉。它们长约45-50厘米,是较为细小金刚鹦鹉,且是加勒比海岛屿上最近灭绝的一种。
中文学名:古巴红鹦鹉
拉丁学名:Ara tricolor
英文俗名:Cuban Macaw
命名作者:Bechstein, 1811
中文目名:鹦形目(Psittaciformes)
中文科名:鹦鹉科(Psittacidae)
中文属名:金刚鹦鹉属(Ara)
繁殖区:北美洲 : Cuba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外形特征
古巴红鹦鹉约长45-50厘米。它的前额由红色渐变至橙色,到了颈背呈黄色。眼睛周围没有羽毛及呈白色,喙呈深褐色,有黄色的瞳孔。面部、下颚、胸部、腹部及大腿都呈橙色,双脚则呈褐色。上背部有红褐色的羽毛,边缘呈绿色。臀部、尾巴羽毛及下背部呈蓝色。双翼羽毛是褐色、红色及紫蓝色的。尾巴上表面呈深红色,渐变至尖端的蓝色,尾巴下表面则呈红褐色。成年的雄鸟及雌鸟在外表上没有分别。
灭绝
古巴红鹦鹉估计于1800年左右在古巴很普遍,且可能也生活在青年岛上。于19世纪初期,在这些地方的人口急遽增加,并开始大量砍伐树林。虽然它们的肉质并不可口,但也被捕猎来作为食物。为了捕捉雏鸟作为宠物,它们的巢穴受到破坏。直至1849年前,它们仍能保持它们的数量,但后来数量急遽下降至灭绝。最少共有19个古巴红鹦鹉的标本,最后的标本是于1864年在以扎巴特市附近被射杀的。一份未被确认的纪录显示它们生存至1885年才灭绝。
古巴红鹦鹉
保护状况
绝灭 (19世纪末) (IUCN 3.1)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鹦形目 Psittaciformes
科: 鹦鹉科 Psittacidae
属: 金刚鹦鹉属 Ara
种: 古巴红鹦鹉 A. tricolor
二名法Ara tricolor
Bechstein, 1811
白胸鹦哥的白颈锥尾鹦鹉
白颈锥尾鹦鹉
【物种名称】 白颈锥尾鹦鹉
【又 名】 白胸鹦哥
【拉丁学名】 Pyrrhura albipectus
【英文名称】 White-necked Conure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锥尾鹦鹉族
【整体概述】
身长:24公分(9.5吋)
亚种:目前并无已知亚种
外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鸟喙和头部连接的地方有一条细窄的红棕色带状羽毛;头顶、头部後方为灰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浅色的滚边;耳羽为橘黄色,脸颊为绿色并带有浅黄的滚边;喉咙和颈部为白色,胸部上方黄色;下腹部带有程度不一的红色;翅膀的边缘和主要飞行羽的覆羽为红色,翅膀外侧的小飞行羽带有点蓝色;尾巴内侧为暗灰色,眼睛外围有著一圈白色的裸皮,鸟喙为黑灰色,虹膜为棕色。幼鸟和成鸟的羽色差不多,但是翅膀边缘和主要飞行羽的覆羽几乎全都是绿色。
栖息环境和习性:白颈锥尾鹦鹉主要栖息于介于高度1000到2000米的森林中,以前数量多的时後他们在繁殖季会组成8到50只左右的群体,通常他们会在一个地方停留许久,有些筑巢的树洞会一直被重复使用;平常他们偏好在沿著河流的山区森林区中活动,通常清晨会在那边待到7点左右,偶尔天气不好或是下雨的话会待的更久一点;有被观察到在凤梨科植物上洗澡的纪录。他们在树上觅食水果的时候会聚集在一起,比较喜欢在中等高度的树木上的最高枝叶休憩活动,以便观察四周动态;他们并不是吵杂的锥尾鹦鹉,只有偶尔栖息在树上或是在飞行中才会鸣叫,有时候会和家族中另外一种伯勒普区氏锥尾鹦鹉(Berlepsch’s Conure)一起集结行动。【注:伯勒普区氏锥尾鹦鹉(Berlepsch’s Conure)是紫红尾锥尾鹦鹉(Maroon-tailed Conure)的亚种。】
食物:白颈锥尾鹦鹉主要以种子、水果、浆果、坚果等为食。
【地理分布】 栖息地:厄瓜多尔东南
本文Hash:24443c12d2ce4a488d1c03e1fce23ea1c4f6ad66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