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凤冠火背鹇(学名:Lophura ignita,英文名:Crested Fireback)是雉科鹇属的鸟类。
凤冠火背鹇(Lophura ignita)是一种中等身形,长70cm厘米的雉。它们外观像孔雀,冠深色,羽毛呈蓝黑色,臀部赤褐色,外尾羽黑色,瞳孔红色,面部皮肤蓝色。雌鸟呈褐色,冠较短,下身有黑白色斑点。
中文学名:凤冠火背鹇
拉丁学名:Lophura ignita
英文俗名:Crested Fireback
命名作者:Shaw, 1798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鹇属(Lophura)
繁殖区:东洋界 : Malay Peninsula, Sumatra, Borneo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地理分布
凤冠火背鹇凤冠火背鹇分布在马来西亚、泰国、文莱及苏门答腊。其下有几个亚种,当中两个外观很不同。指名亚种的婆罗洲赤腰鸡(L.i.ignita)分布在婆罗洲及邦加岛,雄鸟有褐色的中央尾羽,脚白色,下身赤褐色。雌鸟的尾巴深黑色,脚呈白色。马来亚凤冠火背鹇(L. i. rufa)分布在马来西亚及苏门答腊,雄鸟的中央尾羽是白色的,脚红色,下身蓝黑色有白色斑纹。雌鸟的尾巴呈栗褐色,脚红色。
生活习性
凤冠火背鹇主要吃植物、果实及细小的动物。雌鸟每次会生4-8只蛋,蛋呈奶白色。
保护现状
凤冠火背鹇由于持续失去栖息地及过份捕猎,凤冠火背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且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三的保护。
火冠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火冠雀(学名:Cephalopyrus flammiceps,英文名:Fire-capped Tit),原作为攀雀科的鸟类,现调整为山雀科鸟类,自成一属。雄鸟前额及喉部火红色。喜群栖,在树顶层取食。分布于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多栖息于高山针叶林或混交林间、也活动于低山开阔的村庄附近以及冬季见于平原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西姆拉。
中文学名:火冠雀
拉丁学名:Cephalopyrus flammiceps
英文俗名:Fire-capped Tit
命名作者:Burton, 183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火冠雀属(Cephalopyr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n Laos
非繁殖区:c Ind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5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火冠雀外形特征
体型甚小(10厘米)的山雀。看似啄花鸟。
雄鸟:特征为前额及喉中心棕色,喉侧及胸黄色,上橄榄色,翼斑黄色。雌鸟暗黄橄榄色,下体皮黄,翼斑黄色,过眼线色浅。
亚成鸟下体白色。亚种olivaceus比指名亚种绿色较重。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叫声:高音的tsit,tsit及轻柔的whitoo-whitoo声。鸣声由细而高的音律构成,甚似煤山雀。
地理分布
火冠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南及中部,稀有候鸟至泰国北部。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于西藏极西南部;olivaceus为非罕见留鸟于云南、四川、西藏东部、贵州及甘肃南部;高可至海拔3000米的丘陵及山区森林和林缘。
生活习性
火冠雀飞行图
喜群栖,在树顶层取食。栖息于高山针叶林或混交林间,也活动于低山开阔的村庄附近,冬季见于平原地区。
生长繁殖
火冠雀
产卵季节从4月上旬至6月中旬,鸟巢放置在树叉或树洞里。鸟巢入口处位于地面6至12米以上,很难找到。用干牧草,草根和羽毛织成。雌鸟建巢,但雄鸟常常在附近很短的距离歌唱。通常每巢产4枚蓝色或暗绿色的卵。孵化期不详。雏鸟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喂养,雌鸟单独维护并保持巢的整洁。
亚种分化
火冠雀
1、火冠雀指名亚种(学名:Cephalopyrusflammicepsflammiceps),分布于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和印度。
2、火冠雀西南亚种(学名:Cephalopyrusflammicepsolivaceus),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东北(阿萨姆,阿鲁纳恰尔邦),中国(宁夏,甘肃东南,陕西,四川,西藏东南,云南和贵州),缅甸,泰国和老挝。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褐头凤鹛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褐头凤鹛(学名:Yuhina brunneiceps,英文名:Taiwan Yuhina)为绣眼鸟科凤鹛属的鸟类,又叫冠羽画眉、台湾凤鹛。是台湾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台湾本岛,多栖息于山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玉山。
中文学名:褐头凤鹛
拉丁学名:Yuhina brunneiceps
英文俗名:Taiwan Yuhina
命名作者:Ogilvie-Grant, 1906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绣眼鸟科(Zosteropidae)
中文属名:凤鹛属(Yuhina)
繁殖区:东洋界 : Taiwa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3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褐头凤鹛
中等体型(13厘米)的凤鹛。羽冠具栗色的冠盖,侧缘黑白色。黑色的髭纹成一线环耳羽伸至眼后。喉白而具黑色细纹。下体余部近白,胸沾灰,两胁有栗色杂斑,背、两翼及尾橄榄灰色。
虹膜-红色;嘴-黑色;脚-暗黄。
叫声:圆润而甜美的叫声too, mee, jeeoo…
地理分布
褐头凤鹛
分布范围:台湾特有种。
分布状况:常见于海拔 1000~2800米的温带森林。
生活习性
褐头凤鹛
性合群活泼。藏隐于森林较低层,常加入混合鸟群。不惧生。
保护现状
褐头凤鹛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da14102b682caea43bd450bdaf61a814e0283db3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