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澳南沙锥(学名:Gallinago hardwickii,英文名:Latham’s Snipe)是鹬科沙锥属的鸟类。
澳南沙锥(学名:Capella hardwickii)为鹬科沙锥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东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澳大利亚。
中文学名:澳南沙锥
拉丁学名:Gallinago hardwickii
英文俗名:Latham’s Snipe
命名作者:Gray, JE, 1831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沙锥属(Gallinago)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e Austral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30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澳南沙锥澳南沙锥上体主要为淡褐色,具黑色纵纹;头部中央冠纹、眉纹和颊淡黄白色;侧冠纹、贯眼纹与颊纹黑褐色。背、肩及翼上覆羽黄褐色,具黑褐色斑纹及淡色羽缘。背与肩具4条较细而不甚明显的纵形带斑;腰与尾上覆羽淡棕色,具细的黑色横斑。尾羽18枚,外侧两对较窄,大约5毫米宽。尾羽颜色为淡棕色,具黑褐色横斑和具一宽的棕红色亚端斑,末端白色。飞羽暗褐色。颈侧和胸测乳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纵纹;喉和胸淡褐色,胸具黑褐色纵纹;下胸和腹淡灰色;两胁和尾下覆羽淡灰色,具黑褐色纵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密被褐色斑纹。
虹膜褐色,嘴肉色或橄榄褐色;脚和趾橄榄灰色或革青色沽黄。
大小量度为:体重113—136克;体长250~300毫米;嘴峰64—80毫米,翅141—168毫米;尾52—72毫米;跗跖34一39毫米。
地理分布
澳南沙锥仅发现繁殖于日本本洲和北海道;也发现于邻近的萨哈林岛和国后岛,但未见繁殖;越冬于澳大利亚。迁徙期间见于菲律宾和新几内亚。中国仅偶见于东北吉林、河北和台湾。
生活习性
澳南沙锥澳南沙锥栖息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草地、湖泊与河流岸边,以及农田和沼泽地带。常单独活动,迁徙期间集成大群。繁殖期问多在乾燥的草地、灌木林和疏林地带活动。非繁殖期则主要在淡水水域岸边和附近的湿地及农田地带活动。有时也出现在河口沙洲和泥地上活动和觅食。多在夜间和黄昏活动。在植物茂密,隐蔽条件好的地方,白天也常活动。有时也栖息于树上和电柱上。性胆怯、受惊时常蹲伏于地,有时危险临近时才突然冲出飞起,并伴随着高声鸣叫。飞行姿态显得笨重,但飞行快而敏捷,飞行方向变换不定,常呈一种特有的波浪式飞行。通常沿地面低空飞行,而且飞不多远又落入地面植物丛中。
澳南沙锥主要以环节动物、昆虫、昆虫幼虫和甲壳类等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部分植物种子与果实。常单独或成松散的小群觅食。觅食活动主要在黄昏和夜间。在干扰小、隐蔽条件好的地方,有时白天也觅食。
生长繁殖
澳南沙锥的繁殖期为4月末至8月初。营巢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巢多置于富有灌木的落叶松疏林中干燥的草地上,也在农地,牧场和荒草地上营巢。通常距水域较远,巢四周有草或灌木掩护,一般较为隐蔽。巢较简陋,多为地面的凹坑,内垫有枯草和苔藓。繁殖初期常作求偶飞行表演。通常飞得很高,在空中边飞边鸣叫。每窝产卵通常为4枚。偶尔3枚。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黄色或褐色,被有黑色、橄榄褐色或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0—45×29—31毫米。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c89f80fd368f7516d61b1298e37d1d67256beb0b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