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小盘尾(学名:Dicrurus remifer,英文名 :Lesser Racket-tailed Drongo)是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以蝗虫、蚱蜢等昆虫为食,也吃蜥蝎、蛙等小型脊椎动物。中等体型,做波浪式飞行,姿态优美,鸣声亦清脆悦耳。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缅甸、泰国、柬埔寨和中国。
中文学名:小盘尾
拉丁学名:Dicrurus remifer
英文俗名:Lesser Racket-tailed Drongo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3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卷尾科(Dicruridae)
中文属名:卷尾属(Dicruru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76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小盘尾
中等体型(26厘米,尾部飘带未计)的闪光黑色卷尾。外侧尾羽特形延长,终端呈网球拍状羽片,嘴上方具小簇羽。旧的体羽有时缺少网球拍状羽。
亚成鸟缺少外侧延长尾羽。
虹膜-红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多变的悦耳笛音weet-weet-weet-weet-chewee-chewee,偶尔发出粗哑刺耳的叫声。能模仿其他鸟叫。
小盘尾:亚成鸟
小盘尾:亚成鸟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小盘尾和大盘尾的区别:小盘尾比大盘尾体小,无羽冠,以尾为方型而最易区分。通常与大盘尾分布于不同高度,仅在海拔1000~1500米处两种有重叠。
地理分布
小盘尾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云南西部盈江、南部西双版纳、绿春,海南岛西部、中部和南部山地。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老挝、越南、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至苏门答腊及爪哇。
分布状况:亚种tectirostris繁殖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及南部,地区性常见于海拔800~2000米处。
生活习性
小盘尾
主要为留鸟,部分夏候鸟,冬季游荡到别处。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食物丰富的地方,有时也见成3-5只的小群。常停息在空旷处的孤树上,飞行时拖着一条长尾,做波浪式飞行,姿态优美,鸣声亦清脆悦耳。
小盘尾栖息于海拔约890—1010米,是山区热带阔叶雨林鸟类;在林间空旷草地、山谷间开阔河流岸旁或潮湿的沼泽地带活动,它经常长时间的停留在孤立的乔木顶端,时而突然急速飞起,捕捉空中过往飞行的昆虫,或飞翔穿插于密树中。它飞翔较缓慢,体后尾羽的“盘状尾”飘荡飞舞,时而急速上升,紧接着翻筋斗般的下降,捕食沼泽草地受惊飞起昆虫;小盘尾鸣叫声调悦耳,旋律变化多,并善于模仿他鸟鸣声。
主要以蝗虫、蚱蜢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的花蕊与浆果,通常站在树木高处窥视周围动静,发现猎物立刻飞去捕捉,然后飞回原处吞食。
生长繁殖
小盘尾:孵卵
小盘尾:育雏
繁殖期约在3—6月间,巢多置于阔叶树顶端高处一些小的分枝末端枝杈上,巢呈杯形,与卷尾科的其他种类相似。像小孩摇篮似的随风摇摆。巢主要由细枝、芦苇茎、根和枯草等材料构成,牢固地固定在枝权上。巢外壁还有蛛网,有时还或多或少装饰一些苔藓、地衣和树皮等,距地高5m以上。
每窝产卵窝卵数为3—4枚。卵为长卵圆形和尖卵圆形两种类型,多为白色,偶尔亦有乳白色,被有淡红色、褐色或紫色深浅两层斑纹,尤以钝端较密。
亚种分化
1.小盘尾西南亚种(学名:Dicrurusremifertectirostris)
2.小盘尾普通亚种(学名:Dicrurusremiferperacensis)
3.小盘尾柬埔寨亚种(学名:Dicrurusremiferlefoli)
4.小盘尾指名亚种(学名:Dicrurusremiferremifer)
保护现状
小盘尾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种。
致危因素
现仅见于自然保护区及树木或竹林保存较好的生境内。种群数量较50年代大为减少。估计在每百平方公里的林地范围内,约有4~5只。主要是热带雨林及季雨林的范围减少,致使该种鸟类的适宜生境范围缩小,因而导致种群数量的减少。
本文Hash:835e3f24be5f099ae2fd6850848597c0e213d0c4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