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名称类别 保护现状 地理分布
小褐鹎(学名:Pycnonotus erythropthalmos,英文名:Spectacled Bulbul)是鹎科鹎属的鸟类。
小褐鹎,鸟纲、雀形目、鹎科,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
中文学名:小褐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 erythropthalmos
英文俗名:Spectacled Bulbul
命名作者:Hume, 187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鹎属(Pycnonotus)
繁殖区:东洋界 : Malay Peninsula, Sumatra, Borneo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小褐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erythropthalmos
小褐鹎
【命名时间】Hume,1878
【英文名称】SpectacledBulbu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鹎科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小褐果鸠的名称类别、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小褐果鸠(学名:Phapitreron leucotis,英文名:White-eared Brown Dove)是鸽鸠科褐果鸠属的鸟类。
鸽形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Columbidae)的许多种鸟类。鸽和鸠这两个名字常可换用,虽然鸠通常是指本科中体型较小而尾长的成员。也有例外︰驯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鸽,却常被称为岩鸠,因此俗名并不表明生物学关系。
中文学名:小褐果鸠
拉丁学名:Phapitreron leucotis
英文俗名:White-eared Brown Dove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3
中文目名:鸽形目(Columbiformes)
中文科名:鸽鸠科(Columbidae)
中文属名:褐果鸠属(Phapitreron)
繁殖区:东洋界 : Philippines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小褐果鸠
【拉丁学名】Phapitreronleucotis
【命名时间】Temminck,1823
【英文名称】White-earedBrown-dove,White-earedBrownDove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鸠鸽科
地理分布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须鹎的名称类别、保护现状、地理分布
须鹎(学名:Bleda syndactylus,英文名:Red-tailed Bristlebill)是鹎科须鹎属的鸟类。
须鹎,雀形目、鹎科,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中文学名:须鹎
拉丁学名:Bleda syndactylus
英文俗名:Red-tailed Bristlebill
命名作者:Swainson, 183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中文属名:须鹎属(Bleda)
繁殖区:非洲 : w, c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须鹎
须鹎
【拉丁学名】Bledasyndactyla,Bledasyndactylus
【命名时间】Swainson,1837
【英文名称】CommonBristlebill,Bristlebill,Red-tailedBristlebil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鹎科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本文Hash:40acdd47fd5ad38b3476a5dc6b411632c0480530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