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嘴斑[共鸟]的名称类别、保护现状、地理分布

导读: 名称类别 保护现状 地理分布

弯嘴斑[共鸟]的图片

弯嘴斑[共鸟](学名:Nothoprocta curvirostris,英文名:Curve-billed Tinamou)是[共鸟]科斑[共鸟]属的鸟类。

弯嘴斑[共鸟]属鸟纲科、脊索动物门科动物,英文名为Curve-billed Tinamou ,于1873年被Sclater & Salvin所命名,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地。

中文学名:弯嘴斑[共鸟]

拉丁学名:Nothoprocta curvirostris

英文俗名:Curve-billed Tinamou

命名作者:Sclater, PL & Salvin, 1873

中文目名:[共鸟]形目(Tinamiformes)

中文科名:[共鸟]科(Tinamidae)

中文属名:斑[共鸟]属(Nothoprocta)

繁殖区:南美洲 : Ecuador, Peru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弯嘴斑(共鸟)
弯嘴斑[共鸟]
弯嘴斑[共鸟]弯嘴斑(共鸟)

【拉丁学名】Nothoproctacurvirostris

【命名时间】Sclater&Salvin,1873

【英文名称】Curve-billedTinamou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共鸟)形目、(共鸟)科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灰斑[共鸟]的名称类别、保护现状、地理分布

灰斑[共鸟]的图片

灰斑[共鸟](学名:Nothoprocta cinerascens,英文名:Brushland Tinamou)是[共鸟]科斑[共鸟]属的鸟类。

灰斑[共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中文学名:灰斑[共鸟]

拉丁学名:Nothoprocta cinerascens

英文俗名:Brushland Tinamou

命名作者:Burmeister, 1860

中文目名:[共鸟]形目(Tinamiformes)

中文科名:[共鸟]科(Tinamidae)

中文属名:斑[共鸟]属(Nothoprocta)

繁殖区:南美洲 : Southern Cone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灰斑(共鸟)
灰斑[共鸟]
灰斑[共鸟].

【拉丁学名】Nothoproctacinerascens

【命名时间】Burmeister,1860

【英文名称】BrushlandTinamou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共鸟)形目、(共鸟)科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斑阔嘴鸟的名称类别、保护现状、地理分布

斑阔嘴鸟的图片

斑阔嘴鸟(学名:Eurylaimus javanicus,英文名:Banded Broadbill)是阔嘴鸟科阔嘴鸟属的鸟类。

斑阔嘴鸟,1821年命名,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中文学名:斑阔嘴鸟

拉丁学名:Eurylaimus javanicus

英文俗名:Banded Broadbill

命名作者:Horsfield, 182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阔嘴鸟科(Eurylaimidae)

中文属名:阔嘴鸟属(Eurylaimus)

繁殖区:东洋界 : Southeast Asia to Java and Borneo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斑阔嘴鸟
斑阔嘴鸟
斑阔嘴鸟

【拉丁学名】Eurylaimusjavanicus

【命名时间】Horsfield,1821

【英文名称】BandedBroadbil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阔嘴鸟科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弯嘴嘲鸫的名称类别、保护现状、地理分布

弯嘴嘲鸫的图片

弯嘴嘲鸫(学名:Toxostoma curvirostre,英文名:Curve-billed Thrasher)是嘲鸫科弯嘴嘲鸫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弯嘴嘲鸫

拉丁学名:Toxostoma curvirostre

英文俗名:Curve-billed Thrasher

命名作者:Swainson, 182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嘲鸫科(Mimidae)

中文属名:弯嘴嘲鸫属(Toxostoma)

繁殖区:北美洲, 中美洲 : sw U南美洲, Mexico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弯嘴嘲鸫

【拉丁学名】Toxostoma curvirostre

【命名时间】Swainson, 1827

【英文名称】Curve-billed Thrasher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嘲鸫科、弯嘴嘲鸫属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地理分布

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

本文Hash:78584e7afcad819f284ed771d11209299308e8aa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