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鸭属的地理分布、正文、配图、相关连接、树鸭属大全

导读: 地理分布 正文 配图 相关连接 树鸭属鸟类大全

树鸭属的图片

树鸭属(学名:Dendrocygna)是鸭科(学名:Anatidae)的一属。

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左右翅各有1枚形状特殊的飞羽,飞行中与空气摩擦能发出轻而尖的啸声。嘴形广平;秃颈;长腿,跗骨前缘被以网状鳞;后趾仅具狭形瓣蹼;后趾(连爪)的长度为其宽度(连同瓣蹼)的3.5~4倍。两性羽色均鲜艳。栖息于丘陵谷间小盆地或面积不大而浅水的水域以及水库中潮湿多草的小岛上。飞行力弱,潜水能力强。以植物种子及嫩茎叶为主食。 树鸭属共有8种11个亚种,是一些中型水鸭,身长在41cm左右。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树鸭属(Dendrocygna)

中国野生鸟类:

地理分布

正文

雁形目鸭科的1属,左右翅各有1枚形状特殊的飞羽,飞行中与空气摩擦能发出轻而尖的啸声,故又称啸鸭。形态很象天鹅。嘴形广平;秃颈;长腿,跗蹠前缘被以网状鳞;后趾仅具狭形瓣蹼;后趾(连爪)的长度为其宽度(连同瓣蹼)的3.5~4倍。两性羽色均鲜艳。分布于环热带区,共有8种。

中国只有栗树鸭1种。体重仅400~600克;头、颈淡棕色,自枕至后颈有一条黑褐色的纵纹;上体黑褐色,背具栗色波状横斑,尾、羽及翅上覆羽栗红色;下体栗色,但尾下覆羽棕白。

栗树鸭白天隐匿在池塘、湖沼的荷叶下或草丛中,有时成群停歇在开阔的水面上。黄昏后飞到附近的稻田中取食。性机警,每群都有几只经常放哨,遇有危险率先起飞。善潜水,能在水下取食自如。在离水较远的草丛中营巢,以茅草搭成,内铺蕨叶和羽毛。每窝产卵8~14枚。卵白色。雌雄交替孵卵,孵化期约30天。以稻谷、水生植物种子和嫩芽为食,也吃小鱼和软体动物。

栗树鸭在中国南方多为夏候鸟。迁来时正值水稻育秧期。它们掘食稻种,秋后又结群在田中食成熟稻谷。

配图

相关连接

树鸭属鸟类大全

白脸树鸭树鸭属:白脸树鸭

学名:Dendrocygna viduata

英文名:White-faced Whistling Duck
黑腹树鸭树鸭属:黑腹树鸭

学名:Dendrocygna autumnalis

英文名:Black-bellied Whistling Duck
细斑树鸭树鸭属:细斑树鸭

学名:Dendrocygna guttata

英文名:Spotted Whistling Duck
西印度树鸭树鸭属:西印度树鸭

学名:Dendrocygna arborea

英文名:West Indian Whistling Duck
茶色树鸭树鸭属:茶色树鸭

学名:Dendrocygna bicolor

英文名:Fulvous Whistling Duck
尖羽树鸭树鸭属:尖羽树鸭

学名:Dendrocygna eytoni

英文名:Plumed Whistling Duck
斑胸树鸭树鸭属:斑胸树鸭

学名:Dendrocygna arcuata

英文名:Wandering Whistling Duck
栗树鸭树鸭属:栗树鸭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Dendrocygna javanica

英文名:Lesser Whistling Duck

马鸡属的地理分布、正文、配图、相关连接、马鸡属大全

马鸡属的图片

马鸡属(学名:Crossoptilon)是雉科(学名:Phasianidae)的一属。

马鸡属,所属动物界,分布于中国境内,自西藏、云南起,北抵甘肃以至华北。仅藏马鸡偶见于印度北部。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马鸡属(Crossoptilo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地理分布

正文

鸡形目雉科的1属。耳部有一簇特别发达的羽毛,长而稍硬,往往突出于颈项,因而称为角鸡或耳鸡。尾略侧扁或平扁,具尾羽20~24枚,而中央尾羽比最外侧尾羽约长一倍。由于中央尾羽的羽支大都披散下垂,犹如马尾,所以又叫马鸡。雌雄同色。雄性具短钝的距,体形略大。有3个种:褐马鸡(见彩图)、蓝马鸡 (见彩图)和藏马鸡(见彩图),均分布于中国境内,自西藏、云南起,北抵甘肃以至华北。仅藏马鸡偶见于印度北部。

马鸡属
马鸡属
马鸡属
马鸡属
马鸡属
马鸡属褐马鸡和蓝马鸡的体长约1000毫米,中央尾羽侧扁,翘起在其他尾羽之上。藏马鸡体形较大,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耳羽簇不突出于颈项之上,尾羽通常仅20枚,尾较平扁,中央尾羽与其他尾羽均向下拖,并不挺起,左右羽片几乎正常,羽支稍松,但不披散。从这些特征看,藏马鸡可能是马鸡属最原始的类型。

褐马鸡的体羽主要为褐色,蓝马鸡的体羽主要为蓝色。藏马鸡有5个亚种,其中3个亚种的体羽主要为白色,其余 2个亚种的体羽主要为蓝色或灰蓝色。由于藏马鸡的多数亚种主要为白色,所以又称白马鸡。

马鸡大都栖息于丘陵和高山,善奔走,常成群活动。飞行速度慢,通常不远飞。受惊时常往山上狂奔,至岭脊处才振翅飞起,滑翔至山谷间。藏马鸡不象蓝马鸡、褐马鸡那样怯懦,有时接近村落也不畏惧。叫声洪亮。在鸣叫时,昂首引颈,嘴几乎直向上方,尾也往上翘,姿态雄俊。马鸡用嘴挖土觅食,以块茎、细根、种子等为主,也兼吃昆虫。春夏间繁殖,1雄配1雌,为了争偶,雄鸟间常发生格斗。巢筑于地面,呈浅碟状,以枯枝、苔藓、枯草等构成,内铺碎屑和残羽。卵淡褐,青绿以至土黄色。孵化期为26~27天。雌雄亲鸟均承担雏鸟的喂养和抚育。狐狸是马鸡的主要天敌。

马鸡是中国的珍贵动物资源。因羽色鲜丽而成为动物园的名贵观赏鸟。现均被列为濒危的保护鸟。

配图

相关连接

马鸡属鸟类大全

白马鸡马鸡属:白马鸡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英文名:White Eared Pheasant
藏马鸡马鸡属:藏马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学名:Crossoptilon harmani

英文名:Tibetan Eared Pheasant
褐马鸡马鸡属:褐马鸡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学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英文名:Brown Eared Pheasant
蓝马鸡马鸡属:蓝马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学名:Crossoptilon auritum

英文名:Blue Eared Pheasant

琴鸟属的地理分布、正文、配图、相关连接、琴鸟属大全

琴鸟属的图片

琴鸟属(学名:Menura)是琴鸟科(学名:Menuridae)的一属。

雀形目琴鸟科的1属。雀形目中体型较大者,体形略似母鸡;通体浅褐色。整个尾形颇似古希腊七弦竖琴,因而得名。雄鸟最外侧的尾羽先端外卷成弧形,上缀金褐色冠状斑,边缘黑色;中间12枚尾羽纤细如丝;还有2枚触角状羽;雌鸟不具此种装饰羽。有华丽琴鸟和艾伯氏琴鸟2种,仅分布于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琴鸟科(Menuridae)

中文属名:琴鸟属(Menura)

地理分布

正文

雀形目琴鸟科的1属。雀形目中体型较大者,体形略似母鸡;通体浅褐色。整个尾形颇似古希腊七弦竖琴,因而得名。雄鸟最外侧的尾羽先端外卷成弧形,上缀金褐色冠状斑,边缘黑色;中间12枚尾羽纤细如丝;还有2枚触角状羽;雌鸟不具此种装饰羽。有华丽琴鸟(见图)和艾伯氏琴鸟2种,仅分布于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

琴鸟属
琴鸟属琴鸟生活于热带雨林的密林中,营地栖生活。一雄多雌。雄鸟善效鸣鹦鹉及其他鸟类的鸣声,甚至可效仿某些兽叫和人的语言。雌鸟也会效鸣,但远不如雄鸟。5~6月营巢,筑于高树上;巢呈圆顶状,由雌鸟完成。求偶期间,雄鸟在树顶上搭一个直径约1米的圆形“舞台”,且舞且歌,琴羽横伸,纤羽上摆,犹如一把阳伞。雌鸟的尾羽在繁殖期间卷向一侧。

琴鸟是一种珍贵的观赏鸟类,美丽的琴尾和学舌的本领都深为人们喜爱。过去常被乱捕滥猎,现在已严加保护,并引种到他处驯养。

配图

相关连接

琴鸟属鸟类大全

艾氏琴鸟琴鸟属:艾氏琴鸟

学名:Menura alberti

英文名:Albert’s Lyrebird
华丽琴鸟琴鸟属:华丽琴鸟

学名:Menura novaehollandiae

英文名:Superb Lyrebird

雷鸟属的地理分布、正文、配图、相关连接、雷鸟属大全

雷鸟属的图片

雷鸟属(学名:Lagopus)是雉科(学名:Phasianidae)的一属。

松鸡科(Tetraonidae)雷鸟属(Lagopus)3或4种鸟类的统称。类似山鹑(partridge),产于寒冷地区。羽色因季节而异,而与环境一致︰冬季羽毛白色,与雪地相一致;春夏则为有横斑的灰或褐色,以配合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雷鸟与松鸡科其他鸟类不同之处在于脚趾上下均有硬羽。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雷鸟属(Lagopus)

中国野生鸟类:

地理分布

正文

鸡形目松鸡科的1属
雷鸟属
雷鸟属,趾上被羽。共有4种。中国产2种:柳雷鸟和岩雷鸟,前者分布黑龙江流域,后者见于新疆北部。

雷鸟是全球性分布的鸟类,从北极冻原地带,直至森林及森林草原带,遍布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它是典型的寒带鸟类,终年留居在严寒的北方,由于长期在冰雪中生活,形成一系列适应冻原生境的特性,例如腿上的毛被厚而长,一直覆盖到脚趾;脚距周围有很多长毛,这样既保暖,又便于在积雪上行走而不至于下陷;鼻孔外披覆羽毛,可抵挡北极的风暴,也有利于向雪下啄取食物。雷鸟嘴粗壮而短,善挖食雪下根茎,几乎完全吃植物性食物。以苔藓、植物的嫩芽,嫩枝和根等为主食,冬季时藏在雪穴中躲避北极的暴风雪。

雷鸟与一般鸟类不同,它四季换羽。雄鸟在婚后和冬季之前,夏羽和冬羽完全更换新羽,而春羽和秋羽只是局部替换;雌鸟每年3次换羽,婚前不换羽。雷鸟的冬羽与大地的银装一致,雌、雄均全身雪白,除中央1对尾羽白色外,其余为黑色。春回大地,冰雪融化,雄鸟的头、颈和胸部也换成了有栗棕色横斑的春羽。雄鸟繁殖前还有换“婚羽”的习性,用华丽的羽饰来博得雌鸟的青睐。夏天大地披上了绿装,雷鸟上体又换成了黑褐色,具棕黄色斑纹。秋季植被枯黄时,羽毛换成黄栗色。北方地势平坦,因严寒又缺乏植被,雷鸟没有天然隐蔽所,它四季换羽正是生存适应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很早就引起动物学家的注意,成为研究物种进化与自然选择的典型例子。雌鸟羽色不如雄鸟艳丽,便于隐蔽自身和保护幼雏。

在中国的繁殖期是4~5月,1雌配1雄,两性共同筑巢。巢置于地面草丛中或灌木下,为1椭圆形小坑,深40~80毫米,径100~200毫米,内铺少量枯枝、草叶和残羽。每窝产卵8~12枚,淡黄色,满布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0~48×30~33毫米。

雷鸟是重要的猎禽,肉味鲜美,绒羽价值高。但分布有限,数量不多。

配图

雷鸟属
雷鸟属

相关连接

雷鸟属鸟类大全

白尾雷鸟雷鸟属:白尾雷鸟

学名:Lagopus leucura

英文名:White-tailed Ptarmigan
岩雷鸟雷鸟属:岩雷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学名:Lagopus muta

英文名:Rock Ptarmigan
柳雷鸟雷鸟属:柳雷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学名:Lagopus lagopus

英文名:Willow Ptarmigan

本文Hash:538a2a8444936e4096ac0a79afd055b3d22f356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