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绿柳莺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导读: 分类地位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双斑绿柳莺的图片

双斑绿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英文名:Two-barred Warbler),为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繁殖于针落叶混交林、白桦及白杨树丛,高可至海拔4000米。分布于内蒙古、东北、河北、山东、山西、西至青海、甘肃、四川、西藏、南至广东、云南、西藏、海南等地。

中文学名:双斑绿柳莺

拉丁学名: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

英文俗名:Two-barred Warbler

命名作者:Swinhoe, 1861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柳莺科(Phylloscopidae)

中文属名:柳莺属(Phylloscopus)

繁殖区:古北界 : e

非繁殖区:Southeast Asi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9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褐色

分类地位

双斑绿柳莺:旧羽(worn),摄于印度
双斑绿柳莺:旧羽(worn),摄于印度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注:有著者将此种另作一种(参见Sibley & Monroe, 1990)或作为暗绿柳莺的一个亚种(参见郑作新,1987;Baker, 1997)。这些类型在地理分布上基本无重叠,我们认为在无足够的信息时最好把此种作为暗绿柳莺超种P. trochiloides 中的一异域种。

外形特征

双斑绿柳莺
双斑绿柳莺

中等体型(12厘米)的深绿色柳莺。具明显的白色的长眉纹而无顶纹,腿色深,具两道翼斑,下体白而腰绿。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粉红;脚-蓝灰。

叫声:响亮特别的干涩似麻雀的三音节平调chi-wi-ri声。鸣声似暗绿柳莺。

双斑绿柳莺(摄于泰国)
双斑绿柳莺(摄于泰国)
双斑绿柳莺(摄于青海近四川边境)
双斑绿柳莺(摄于青海近四川边境)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双斑绿柳莺与暗绿柳莺的区别为大翼斑较宽较明显并具黄白色的小翼斑,上体色较深且绿色较重,下体更白。有时头及颈略沾黄色。

双斑绿柳莺较极北柳莺体小而圆。

双斑绿柳莺与黄眉柳莺的区别在嘴较长且下嘴基粉红,三级飞羽无浅色羽端。

地理分布

双斑绿柳莺
双斑绿柳莺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及中国东北,越冬至泰国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常见。繁殖于中国东北;迁徙经中国大部地区而于海南岛越冬。

生活习性

双斑绿柳莺
双斑绿柳莺

繁殖于针落叶混交林、白桦及白杨树丛,高可至海拔4000米。越冬于次生灌丛及竹林,高至海拔1000米。

双斑绿柳莺在消灭害虫方面有较大的作用。所吃的昆虫种类有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等的昆虫,而这些都是有害种类,例如蝽象、叶跳蝉、蝇类和蚊类等,有时也食杂草种子及植物种子。在迁徙时,它们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在控制园林害虫方面有重要作用,应大力保护。

生长繁殖

双斑绿柳莺(摄于印度)
双斑绿柳莺(摄于印度)

它筑巢的地点极为隐蔽,常在地表的枯枝落叶层中,或在地面凹窝中,以树皮纤维及草茎编织成球状巢,出入口开在巢的一侧。巢壁内常混有大量苔藓和蕨类以及羽毛、兽毛等,有着伪装鸟巢的本能,能衔取藓和树皮盖在球状巢的巢顶上,厚度可达6厘米,从表面上很难发现它的巢。它们出入在一个很不规则的洞口,巢口直径4-5厘米,巢高8-11.5厘米,巢宽9厘米,内径5-6厘米,巢深2-6厘米。黄眉柳莺满窝卵为4枚,白色,有红褐色细斑,特别在钝端密集成环轮。

卵的大小为14.8×11.4毫米,卵重0.9克。

白斑尾柳莺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白斑尾柳莺的图片

白斑尾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英文名:Kloss’s Leaf Warbler)为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由原白斑尾柳莺挂墩亚种提升为独立鸟种,原白斑尾柳莺现作为云南白斑尾柳莺。外侧三枚尾羽具白色内缘,且延至外翈。具顶纹,具两道黄色翼纹,色较深,下体污白而具黄色纵纹。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福建、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

中文学名:白斑尾柳莺

拉丁学名: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

英文俗名:Kloss’s Leaf Warbler

命名作者:La Touche, 192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柳莺科(Phylloscopidae)

中文属名:柳莺属(Phylloscopus)

繁殖区:东洋界 : se,c Sichuan, se Yunnan, to sc, s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98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绿色

次要羽色:褐色

分类地位

原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davisoni)分化为两个独立鸟种——云南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davisoni)和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

外形特征

白斑尾柳莺形态特征
白斑尾柳莺形态特征

中等体型(10.5厘米)的柳莺。上体亮绿色,具两道近黄色的翼斑;下体白而染黄;顶纹模糊,粗眉纹黄色,过眼纹近深绿色;外侧三枚尾羽具白色内缘,且延至外翈。色较深,下体污白而具黄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粉红;脚-粉褐。

叫声:鸣声似山雀,典型的高调单音节pitsu接三音节的titsui-titsui-titsui或双音节的titsu-titsu-titsu。叫声类似,为单音的pitsiu或pitsitsui声。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白斑尾柳莺甚似冠纹柳莺及峨眉柳莺,最好以声音及行为来区别,但外侧尾羽的白色较多。峨眉柳莺的顶纹不清晰且少黄色。冠纹柳莺上体绿色较少,下体更白。

地理分布

白斑尾柳莺地理分布图
白斑尾柳莺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缅甸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不常见的季候鸟。本种繁殖于中国东南山区与福建西北部的武夷山,并可能于广东北部的八宝山。迁徙经中国华部。

生活习性

白斑尾柳莺(摄于广西)
白斑尾柳莺(摄于广西)

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m以下的落叶或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也栖息于次生林和林缘灌丛地带。

两翼同时快速鼓振,与冠纹柳莺相反。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3-5只成群。常在树冠层、有时也在林下灌木丛中活动和觅食。性活泼,行动敏捷,快速地在叶丛间跳跃或飞来飞去,不易观察。繁殖期间鸣声清脆悦耳,其声似‘踢西欺威-踢西欺威-’。

生长繁殖

白斑尾柳莺(摄于广西)
白斑尾柳莺(摄于广西)

繁殖期5-7月,营巢于地上,每窝产卵3-4枚。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红胸鹰的外形特征、分类地位、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红胸鹰的图片

红胸鹰(学名:Accipiter toussenelii,英文名:Red-chested Goshawk)是鹰形目鹰科鹰属的猛禽,西非的一种鹰,常误认为是与之同属的非洲鹰。雌性体型明显大于雄性。红胸鹰分布于西非。

中文学名:红胸鹰

拉丁学名:Accipiter toussenelii

英文俗名:Red-chested Goshawk

命名作者:Verreaux, J, Verreaux, E & Des Murs, 1855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鹰属(Accipiter)

繁殖区:非洲 : w, wc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外形特征

红胸鹰:形态特征图(1874年柯尔曼斯的作品)
红胸鹰:形态特征图(1874年柯尔曼斯的作品)

雄性红胸鹰的翼幅为18.4至20.3厘米(合7.2至8.0英寸),而雌性的可达20.4至24.3厘米(合8.0至9.6英寸)。长度为翼幅的3/5。雄性体体重为150至235克,而雌性的为170至265克。尽管雌性鸟体型普遍大于雄性,但红胸鹰的这种差异比一般的要大。

对于东部的亚种,成年的背部为深灰色,头部颜色稍淡;腹部仅有红褐色和白色;尾部主要为黑色,并有二至三块大白斑。未成年个体的背部为黑色,腹部为白色。

对于西部的亚种,成年的背部也是深色的,但其喉部为灰色,腹部混有红褐色。尾部仅有三块白斑。未成年的个体背部为黑褐色,腹部为白色,并有深褐色斑点。

成年红胸鹰的眼、蜡膜和腿都是橙黄色的。

红胸鹰叫声一般为“如磨擦时刺耳的krit或尖锐的whit”,频率为每2-3秒一次。

分类地位

红胸鹰种下辖的两个亚种会被认为是两个物种,在此情况下,西部的亚种被称为Accipiter macroscelides,即西非鹰。尽管更通常情况下,现存的物种被统合为非洲鹰,因为这两个群体逐渐融合又很大程度上分离并分成两个彼此看起来相似的群体。根据《世界鸟类手册》和其他专家的看法,在这里将红胸鹰看成独立的物种。

生活习性

红胸鹰栖息于低海拔的森林,特别是雨林,常靠近河流和沼泽,包括红树林。其也可见于种植园,庄园和大型公园。另外,这种鸟类不会进行迁徙活动或飞去其他地方,除了将子代分散时。

地理分布

红胸鹰
红胸鹰

红胸鹰可再分为两个亚种:东部(A. t. toussenelii和A. t. canescens)和西部(A. t. macroscelides and A. t. lopezi)。东部的主要栖息于刚果河流域,西至加蓬和南喀麦隆。西部主要栖息于西喀麦隆,西至塞内加尔和比奥科岛上。而非洲鹰的范围相当模糊,在乌干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东部和南部。

生长繁殖

红胸鹰约在七或八月哺育下一代,于次年二月结束。与非洲鹰不同,红胸鹰很少进行求偶飞行表演。其巢安置于离地6至20米的主树杈或大树的侧树干上,并会用树叶和藤蔓遮盖鸟巢。巢由树枝搭建而成,一般直径达40厘米左右,深15至45厘米不等,巢内还有新鲜树叶作为装饰。雌性会产下2至3枚鸟蛋,有时会是1枚或4枚。正如大部分鹰科动物一样,雌性会负责孵化和照顾下一代,而雄性则负责外出觅食,另外,在子代半成长时,雌性也会分担一部分觅食的任务。孵化过程会持续4至5个星期,雏鹰长出羽毛需要32至36天。当雏鹰仅一岁多点时几乎都会进行换毛然后直接将出成年的羽毛来。

保护现状

红胸鹰很可能因栖息减少而数目下降,但其竟能适应这种变化因而可能依旧常见。

大山雀的外形特征、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大山雀的图片

大山雀(学名:Parus major,英文名:Great Tit)属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一般山雀科的鸟体形都非常小,而大山雀体形较大,全长约有14厘米长。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 ;翼上有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易辨认。大山雀是驰名国内外的食虫鸟,主要捕食松毛虫、天牛幼虫、蝗虫、蝇类等害虫,是农业、林业及果区中极为重要的益鸟。注:西域山雀(学名:Parus bokharensis)现作为大山雀的亚种,而非独立鸟种。

中文学名:大山雀

拉丁学名:Parus major

英文俗名:Great Tit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山雀属(Parus)

繁殖区:古北界 : w, c Eurasia, n Afric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6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大山雀
大山雀
大山雀幼鸟
大山雀幼鸟

体大(14厘米)而结实的黑、灰及白色山雀。

雄雌同形同色,体形大小与麻雀相似,属于山雀属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但本物种的形态与麻雀有较大差别,不似麻雀那般粗笨,显得更加灵秀。

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

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黑色“拉链”)。雄鸟胸带较宽,

幼鸟:胸带减为胸兜。

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

白化大山雀
白化的大山雀
白化的大山雀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大山雀绿背亚种和绿背山雀的区别:见于中国极北地区的亚种 kapustini下体偏黄而背偏绿,易与绿背山雀混淆,但分布上无重叠且绿背山雀具两道白色翼纹。

分类地位

大山雀分化出三个独立种:大山雀、远东山雀、苍背山雀。

大山雀、远东山雀、苍背山雀的辨识方法及图解 中文名称 学名 英名 上体特征 下体特征 雄鸟特征 雌鸟特征 大山雀 Parus major Great Tit 上背、翼覆羽和腰部黄绿色 腹部淡黄色 雄鸟中央黑纹较宽 雌鸟的中央黑纹没有扩达到腿基 远东山雀 Parus minor Japanese Tit 仅有上背部黄绿色 下体灰白色或浅黄色,比较缺少黄色色调 同大山雀雄鸟 雌鸟中央黑纹可以达到尾下覆羽;但是比较窄细 苍背山雀 Parus cinereus Cinereous Tit 肩、背部及背覆羽中灰色 下体呈单调的中灰色,腋部深灰色 同大山雀雄鸟 中央黑纹较窄且略微暗淡,过腿基而未达到尾下覆羽

大山雀、远东山雀、苍背山雀的区别比较
大山雀、远东山雀、苍背山雀的区别比较

辨识时以上下体色调为主:

(1)上体偏黄绿色且下体黄者多为大山雀;

(2)上体略带黄绿色且下体灰白或淡黄者多为远东山雀;

(3)上体偏灰蓝色且下体灰白者多为苍背山雀。

中央黑纹的粗细可以判断雌(细)雄(粗):

(1)下延不到腿基者为大山雀;

(2)过腿基而未达到尾下覆羽者为苍背山雀;

(3)达到尾下覆羽者为远东山雀。

必须要说明,以上的辨识特征描述,不能代表所有的亚种,事实上还有很多盲点。图解使用的图片系采用特征显著者,多数情况可能并不如意。

地理分布

大山雀
大山雀

分布范围:古北界、印度、中国、日本、东南亚至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6亚种分为3组,常见于开阔林地及林园:major组–kapustini于中国极东 北及西北;minor组–minor于华中、华东、华北及东北,tibetanus于青藏高原,subtibetanus 于西南及西藏东南部,comixtus于华南、东南及台湾;cinereus组–hainanus于海南岛。

生活习性

大山雀
大山雀

大山雀是一种很活泼的小鸟,胆大易近人,好奇心极强,有非常出色的即兴行为和动作。

大山雀除睡眠外很少静止下来。它们鸣声悦耳,常光顾红树林、林园及开阔林,时而在树顶雀跃,时而在地面蹦跳。

喜爱成对或成小群活动。

生境
大山雀
大山雀

大山雀是一种栖息在山区和平原林间的鸟类,在阔叶林和针叶林中都能听到它们清脆的叫声,夏季他们最高可以分布到海拔3000米的山区,冬季则向低海拔平原地区移动并结成小群活动。

食性
大山雀
大山雀

大山雀的喙尖而细长,是典型的食虫鸟,据中国鸟类学者的研究,大山雀的食物中昆虫所占的比例高达74.14%,而其他节肢动物,如蜘蛛占22.91%,它们取食的昆虫中以鳞翅目昆虫最多,其次为鞘翅目昆虫。冬季以树皮内的虫卵为食,对森林的益处极大。

生长繁殖

大山雀育雏,左为幼鸟
大山雀育雏,左为幼鸟

每年的3~8月是大山雀的繁殖期,它们对于建窝地点并无过多的挑剔,不论是树间、石隙、屋檐、墙缝,还是废旧的鹊巢,只要能栖身产卵即可。

一年产卵两次,每窝下蛋6~9枚,经过双亲两周轮流孵卵,雏鸟就可破壳而出。

亲鸟辛勤育雏,终日捕虫,喂哺吱吱索食的幼雀,每天喂雏的平均次数高达130次,它们在冬季和育雏期间的主要食源便是松毛虫,这就为防虫卫林立下了赫赫奇功。

保护现状

大山雀
大山雀
大山雀
大山雀

大山雀鸣声清脆悦耳,长相清秀,在中国是传统的 类,亦是中国非法鸟市中交易量最大的鸟类之一。但大山雀始终没有实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因此鸟类贸易中所有的大山雀均直接从野外捕捉,这种非法鸟类贸易对野生鸟类种群造成极大的威胁。

本物种尚未列入濒危名单,但已受到非法鸟类贸易的严重威胁(仅天津市场每年入冬就有几万只进入鸟市)。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鸟类。

由于大山雀在自然界是农业害虫的著名天敌,现为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

爱鸟护鸟的人为了招徕大山雀,通常在树上悬挂巢箱,并在适当的地方放置食物,而大山雀会非常高兴地接受这些居室和食物的施舍。

本文Hash:5d85225f02fb0134c4e2caef41e243381673ad46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