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趾滨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现状

长趾滨鹬的图片

长趾滨鹬(学名:Calidris subminuta,英文名: Long-toed Stint)属鹬科滨鹬属。是不常见的过境鸟及冬候鸟。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华东及华中的大部分地区,越冬在台湾、广东及香港。

中文学名:长趾滨鹬

拉丁学名:Calidris subminuta

英文俗名:Long-toed Stint

命名作者:Middendorff, 1853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滨鹬属(Calidris)

繁殖区:古北界 : c, ne

非繁殖区:东洋界, 澳洲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65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灰色

外形特征

长趾滨鹬
长趾滨鹬

体小(14厘米)的灰褐色滨鹬。上体具黑色粗纵纹,腿绿黄色。头顶褐色,白色眉纹明显。胸浅褐灰,腹白,腰部中央及尾深褐,外侧尾羽浅褐色。

夏季鸟多棕褐色。

冬季鸟与相像的红颈滨鹬的区别在腿色较淡,与青脚滨鹬区别在上体具粗斑纹。飞行时可见模糊的翼横纹。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绿黄色。

叫声:轻柔的prit及chirrup声。

长趾滨鹬:亚成鸟
长趾滨鹬:亚成鸟

地理分布

长趾滨鹬地理分布图
长趾滨鹬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越冬于印度、东南亚、菲律宾至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不常见的过境鸟及冬候鸟。有记录迁徙时见于华东及华中的大部分地区,越冬在台湾、广东及香港。

生活习性

长趾滨鹬:繁殖羽
长趾滨鹬:繁殖羽

喜沿海滩涂、小池塘、稻田及其他的泥泞地带。单独或结群活动,常与其它涉禽混群。不似其他涉禽羞怯,有人迫近时常最后一个飞走。站姿比其他滨鹬直。

保护现状

长趾滨鹬:繁殖羽
长趾滨鹬:繁殖羽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尖尾滨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尖尾滨鹬的图片

尖尾滨鹬(学名:Calidris acuminata,英文名:Sharp-tailed Sandpiper)是鸻形目鹬科滨鹬属的鸟类。是体型略小而嘴短的滨鹬。头顶棕色,眉纹色浅,胸皮黄色。特征为下体具粗大的黑色纵纹。繁殖于西伯利亚;冬季远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栖于沼泽地带及沿海滩涂、泥沼、湖泊及稻田。常与其他涉禽混群。

中文学名:尖尾滨鹬

拉丁学名:Calidris acuminata

英文俗名:Sharp-tailed Sandpiper

命名作者:Horsfield, 1821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滨鹬属(Calidris)

繁殖区:古北界 : ne

非繁殖区:澳洲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69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尖尾滨鹬
尖尾滨鹬

体型略小(19厘米)而嘴短的滨鹬。头顶棕色,眉纹色浅,胸皮黄色。特征为下体具粗大的黑色纵纹。腹白;尾中央黑色,两侧白色。似冬季的长趾滨鹬,但顶冠多棕色。夏季鸟体羽多棕色,通常比斑胸滨鹬鲜亮。幼鸟色彩较艳丽。

虹膜-褐色;嘴-黑色;腿及脚-偏黄至绿色。

叫声:轻柔的trrt或wheep声,尖细如流水般的吱吱声whit-whit, whit-it-it及轻微的呻吟声。

尖尾滨鹬
尖尾滨鹬

地理分布

尖尾滨鹬:地理分布图
尖尾滨鹬:地理分布图

尖尾滨鹬
尖尾滨鹬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冬季远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

分布状况:为甚常见的迁徙过境鸟。在中国东北、沿海省份及云南均有记录。冬季在台湾(包括兰屿岛)也有过记录。

生活习性

尖尾滨鹬
尖尾滨鹬
尖尾滨鹬
尖尾滨鹬

尖尾滨鹬繁殖期主要栖息于西伯利亚冻原平原地带,特别是有稀疏小柳树和苔原植物的湖泊、水塘、溪流岸边和附近的沼泽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以及附近的低草地和农田地带。

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在食物丰富的觅食地,也常集成大群。当受惊时常很快形成密集的群,并快速而协调地飞翔。它也常与其他鹬类混群活动和觅食。有危险时,也常采取就地蹲伏不动的方法逃避危险。有时待危险迫近时,才突然从地上飞起。常在有低矮草本植物的水边干草地上或浅水处活动和觅食。有时也在开阔的海边潮涧地带活动和觅食。

尖尾滨鹬主要以蚊和其它昆虫幼虫为食。也吃小螺、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有时也吃植物种子。常边走边觅食。

生长繁殖

尖尾滨鹬:繁殖羽
尖尾滨鹬:繁殖羽

尖尾滨鹬繁殖于西伯利亚冻原带。繁殖期6—8月。营巢于富有苔藓和草本植物的湿地和生长有小柳树灌丛地区。巢多置于草丛下的地面凹坑内。巢内垫有柳树叶。每窝产卵4枚。卵的颜色为橄榄褐色或绿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9×27毫米。

保护现状

尖尾滨鹬
尖尾滨鹬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矶鹬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矶鹬的图片

矶鹬(学名:Actitis hypoleucos,英文名:Common Sandpiper)是鹬科矶鹬属的水鸟。下体白,胸侧白色延伸入肩部。繁殖于古北界及喜马拉雅山脉;冬季南飞至非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并远至澳大利亚。喜欢吃昆虫、螺类、蠕虫。繁殖5~7月,营巢于河边沙滩草丛中地上,每窝产卵4~5枚。现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学名:矶鹬

拉丁学名:Actitis hypoleucos

英文俗名:Common Sandpiper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鹬科(Scolopacidae)

中文属名:矶鹬属(Actitis)

繁殖区:古北界 : 广泛分布

非繁殖区:非洲, 东洋界, 澳洲界, also Middle East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51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矶鹬:形态特征图
矶鹬:形态特征图
矶鹬飞行照,注意尾羽外侧白色。
矶鹬飞行照,注意尾羽外侧白色。

体型略小(20厘米)的褐色及白色鹬。嘴短,性活跃,翼不及尾。上体褐色,飞羽近黑;下体白,胸侧具褐灰色斑块。特征为飞行时翼上具白色横纹,腰无白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和白色与黑褐色横斑。翼下具黑色及白色横纹。

虹膜-褐色;嘴-深灰;脚-浅橄榄绿。

叫声:细而高的管笛音twee-wee-wee-wee。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矶鹬和白腰草鹬的区别:白腰草鹬冬羽几乎没有点斑,容易同矶鹬混淆。但白腰草鹬腰白色、尾和翼等长,黑色眼线不过眼,胸侧无白斑。

矶鹬
矶鹬
白腰草鹬
白腰草鹬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矶鹬
矶鹬

矶鹬在中国繁殖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越冬于长江流域、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香港、海南岛和台湾等东南沿海省区。在国外繁殖于欧亚大陆,南到地中海、伊朗、阿富汗和喜马拉雅山,东到日本。越冬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伊拉克、波斯湾、非洲、马达加斯加、阿拉伯、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菲律宾、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等地。

国内分布
矶鹬:地理分布图
矶鹬: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繁殖于古北界及喜马拉雅山脉;冬季至非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并远至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常见。繁殖于中国西北、中北及东北;冬季南迁至北纬32°以南的沿海、河流及湿地。

生活习性

矶鹬
矶鹬

矶鹬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一带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库、水塘岸边,也出现于海岸、河口和附近沼泽湿地。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夏季也常沿林中溪流进到高山森林地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也成小群。常活动在多沙石的浅水河滩和水中沙滩或江心小岛上。停息时多栖于水边岩石、河中石头和其他突出物上。有时也栖于水边树上。停息时尾不断上下摆动。性机警,行走时步履缓慢轻盈,显得不慌不忙,同时频频的上下点头。有时也常沿水边跑跑停停。受惊后立刻起飞。通常沿水面低飞。飞行时两翅朝下煽动,身体呈弓形。也能滑翔,特别是着落时。常边飞边叫。叫声似“矶一矶一矶一”声。

矶鹬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夜蛾、蝼蛄、甲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螺、蠕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以及蝌蚪等小型脊椎动物。常在湖泊、水塘及河边浅水处觅食,有时也见在草地和路边觅食。

生长繁殖

矶鹬
矶鹬

矶鹬的繁殖期为5月初至7月末。繁殖前雄鸟极为活跃,常在巢区附近频繁的来回飞翔,同时不断发出悦耳的叫声,尤其是早晨和黄昏。中午较为安静。雌鸟不及雄鸟活跃,多随雄鸟活动。交尾前雄鸟张开两翅,蓬松着羽毛,激动的围绕着雌鸟前后左右来回奔跑。雌鸟在此时则蹲在地上,展翅翘尾,雄鸟立刻进行交配。交配时雌雄鸟均发出“唧一唧一唧~”的叫声。交尾后雌雄分开,雄鸟常远离雌鸟站在河边石头上。有时也出现争偶现象。两只雄鸟彼此以翅膀和嘴攻击对方,直至一方逃走,通常营巢于江河岸边沙滩草丛中地上,也有在江心或湖心小岛和河漫滩营巢的。

巢距水边通常都不远,一般不超过40米。多置巢于较为隐蔽的草丛或灌丛中,有的则完全裸露于河边沙滩上。由于巢和卵的颜色同四周环境很相似,因此一般难于发现。雌雄共同营巢。巢甚简陋,通常利用河边现成凹坑,或由亲鸟在地上扒一小坑。内垫有少许草茎和草叶,也有仅铺一些像豆粒大小的沙砬作巢材的。巢的大小为外径10.5一12.O×12.O~13.8厘米。内径8.5—9.O×8.O一8.5厘米;深3.O~3.8厘米。

在长白山最早于5月初开始营巢,大量在5月中旬至5月末。也有迟至6月中旬还见有营巢的,每巢营造时间大约5—6天。筑好巢后即开始产卵。一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4—5枚。一天产一枚卵。在长白山最早在5月初即有个体开始产卵,一直持续到6月末还有产卵的个体。卵通常钝端向上,直立而整齐的排列于巢中,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肉红色或土红色,被暗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随着孵卵的进行,颜色逐渐变暗。卵的大小为33.O一36.5×25.5—27.7毫米。

矶鹬
矶鹬

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不参与孵卵活动,而在巢附近警戒。它常站在离巢1O米外,位置较高的石头或沙滩卵石上,警惕的观望着四周,如发现入侵者进入巢区,则立刻飞起,围绕在入侵者上空鸣叫,直至入侵者离开。雌鸟则昼夜在巢中孵卵。刚开始孵卵时每天早、中、晚三次各离巢一次约一小时左右外出觅食,后期则每天仅离巢一次。雌鸟离巢时先从巢中悄悄地出来,往外疾走十多米以后才飞起,并开始鸣叫。回巢时也是先降落在离巢10多米远的地方,然后四处张望,见四周无人时则疾速跑到巢边,毫无声响地进入巢内孵卵。警惕性极高。孵化期21±1天。

雏鸟早成性。刚孵出时体重仅7.5克,体长80毫米,全身被有丰满的绒羽,背灰色,腹白色。背部从头至尾有一黑褐色纵纹。刚孵出不久即能行走和奔跑。若有危险,立刻离巢四处逃窜,藏匿于附近草丛中或石头下,待危险过去后又回到巢中。在巢停留一昼夜后,即离巢跟随亲鸟活动。离巢时亲鸟先在巢边“gi—gi~gi一”的鸣叫几声,然后边鸣叫边疾走,走一段距离后再返回到远远落在后面的雏鸟身边鸣叫,然后又向前边叫边疾走,直到把幼鸟引离巢区进入水边觅食。觅食时亲鸟仍不停地鸣叫,以照应分散觅食的幼鸟。而雄鸟此时仍站在稍远处石头上担任警戒。一旦发现危险信号,立刻飞到空中鸣叫不已,雌鸟闻声也立刻飞入空中鸣叫。雏鸟听到亲鸟的报警声,立刻向四处逃散,很快藏匿在草丛中或石头下。这样在亲鸟带领下经过约一个月时间,即能飞翔和独立生活。

保护现状

矶鹬
矶鹬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本文Hash:15044b08bec4205564a81e77a3dfc0ec6db7135b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