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该目诠释 外形特征 外形特征 分类地位 咬鹃目鸟类大全
该目鸟类为热带森林中的攀禽,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都有分布。只有咬鹃科(Trogonidae)一科。有8属39种,中国有1属3种。分布于中国最南部和西南部。嘴短而宽,嘴尖稍曲,翅短而有力,尾长而宽阔;脚短弱,咬鹃的脚趾与其它鸟类均不相同,具异型足,1~2趾向后,3~4趾向前。咬鹃是色彩鲜艳的鸟类,通常有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鲜艳羽毛。雌雄不同。在树洞中营巢。雏鸟为晚成性。
咬鹃目
Trogoniformes trogons
鸟纲的一目。嘴短而宽,嘴尖稍曲,翅短而有力;尾长而宽阔;脚短弱,具异型足,即1~2趾向前,3~4趾向后。仅有1科,即咬鹃科,共8属37种。常见种为红头咬鹃。分布于中国最南部和西南部。为中型攀禽。羽密而柔;羽色鲜丽夺目。雌雄不同。在树洞中营巢。雏鸟为晚成性。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国野生鸟类:
该目诠释
咬鹃目是1个较小的目,只有1个科,39种,中国仅有3种,还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且个别种类分布范围甚狭、数量也稀少,可见作为这个类群来说,与人类利害关系并不重要。但它们毕竟是鸟类成员的一部分,与其他鸟类一道在自然界起作用,咬鹃类就是担当着果、虫兼吃鸟类这个集团成员之一的角色起着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也因有美丽的羽色更兼起美化大自然的作用。对人还是有益无害的。这个目的特征可就下面各项加以表述。
外形特征
体形相对于其他非雀形目的鸟类来说是属小型的,全长230—370mm,与八哥的大小差不多,只是尾形较长;羽色华丽,羽毛稠密、松软、副羽发达;尾脂腺裸露;背羽域明显,自颈至尾脂腺,但不分支;雌雄异色。嘴形宽、短,先端具钩和齿突,嘴基及鼻孔为羽须所掩;头大、颈短;翅短圆,具10片初级飞羽,无中覆羽;尾长而宽,形平或凸,尾羽12片;脚短弱,跗蹠被羽,趾呈异趾型,即第3、4趾向前且并连着大部分,第1、2趾向后而又于基部并连。
头骨属裂腭型,基翼突存在;胸骨后缘具4个缺刻,剑突长而末端各分叉;乌喙骨相接触。屈拇趾长肌下达第1、2趾;深屈趾肌达第3、4趾,两肌有韧带相连;栖肌缺如。盲囊存在,但短。
外形特征
为树栖性、不喜结群的鸟类,善爬而不善走、跳;飞行力不强,虽快速但飞不远,飞行路线起伏不定,取食方式有在树枝头啄食野果,有在栖息点突然袭击飞过的昆虫,也有在空中追捕飞虫。叫声单调,平时不爱鸣叫。
繁殖于林间枯朽树木的天然洞穴或蚁巢、蜂巢中,不作巢。卵一窝2—4枚。雏鸟属晚成性。孵卵、育雏由双亲共同负担。
常年栖居同一区域而不迁徙。
分类地位
咬鹃目所属的类群歧异不大,只1个科,这一点各家看法比较一致,但在目级的处理上Baker曾把并趾型、前趾型、对趾型、异趾型以及外趾能反转的鸮类等的类群都合为一个大目——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上述各类群则各为亚目,咬鹃类就作为其中一个亚目处理,这是从系统发生的角度考虑的,认为此佛法僧目与雀形目是平衡发展的,都是来自一个共同祖先的二大分支。可是,近几十年来,多数学者都不这样处理,因为该大目的各类群虽然出自同一祖先,但在进化道路上已各自走得很远,而相对来说雀形目中各类群间分歧就不那么远,性状变化程度不大。所以现在都比较一致地把上述每亚目的类群处理为目级,看作与雀形目同级,咬鹃也就成为一个目。
咬鹃目鸟类大全
咬鹃目:咬鹃科
学名:Trogonidae
咬鹃属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该属种类、分类地位、保护现状、咬鹃属大全
咬鹃属(学名:Harpactes)是咬鹃科(学名:Trogonidae)的一属。
咬鹃属(学名:Harpactes)的鸟类属小型攀禽。共有11种,中国有3种。异趾形,1、2趾向后,3、4趾向前。羽色艳丽,具金属光泽。见于平原、竹树和阔叶树混交林,一般出没于树木较稠密的阴暗环境,活动于树木顶层。其取食方式有像鹟类一样凌空攫食飞过的昆虫;有攀于枝头啄食野果;亦落至地面啄食落果和昆虫。主要分布于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热带森林中。
中文目名:咬鹃目(Trogoniformes)
中文科名:咬鹃科(Trogonidae)
中文属名:咬鹃属(Harpactes)
中国野生鸟类:
外形特征
咬鹃属橙胸咬鹃 咬鹃属的鸟类共同特征是,翅短、圆,次级飞羽及内侧初级飞羽甚短;尾显较翅长,尾羽宽,羽端在成鸟近平截形,在幼鸟则形尖,最外侧3对长短差异大,越向外侧越短;跗蹠上半段被羽;颊部分裸露;两性异色。
代表物种(橙胸咬鹃)
雄鸟:头、后颈及颈侧橄榄绿色;背以至中央一对尾羽栗色,后者具黑色羽端斑;近中央两对尾羽全黑色;其余侧尾羽黑色而具白端斑,外羽白色范围更扩展;翼黑褐色,小翼羽的外翈,大、小覆羽及三级飞羽均密布白色虫纹状横斑。下体前颈至上胸黄橄榄绿色,下胸橙红色,向下渐淡至橙黄色;腋羽大都白色。
雌鸟:脸及颏灰褐色,头余部、颈及上胸橄榄褐色;背至腰及肩棕褐色,尾上覆羽色较鲜亮,呈棕栗色;尾羽中央一对与腰同色而具黑色端斑,其余各对与雄鸟同;翼各部分颜色大致与雄鸟同,只对应的白色虫纹斑转为黄棕色;下胸至尾下覆羽自橙黄色至亮黄色。
幼鸟:上体棕红色,头较暗;翼似成鸟,但覆羽及内侧次级飞羽具宽阔的红褐色和黑色横斑;颏、喉暗褐色;下体余部为苍淡的棕色。
虹膜暗褐色,眼周裸皮亮紫蓝色;嘴黑色;脚黑褐色。
地理分布
咬鹃属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热带森林中,中国四川南部、云南以至江西南部、福建等。
该属种类
咬鹃(11种)
?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1 菲律宾咬鹃 Harpactesardens
2 戴氏咬鹃 Harpactesdiardii
3 红臀咬鹃 Harpactesduvaucelii
4 红头咬鹃 Harpacteserythrocephalus
5 马拉巴咬鹃 Harpactesfasciatus
6 红颈咬鹃 Harpacteskasumba
7 橙胸咬鹃 Harpactesoreskios
8 褐臀咬鹃 Harpactesorrhophaeus
9 蓝尾咬鹃 Harpactesreinwardtii
10 红腹咬鹃 Harpacteswardi
11 怀氏咬鹃 Harpacteswhiteheadi
分类地位
该属的鸟类也曾使用Trogon、Pyrotrogon等属名,现各学者观点都趋于一致,把东洋界的咬鹃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属Harpactes,Trogon属名则专用于中南美洲的种类,这也是合理的,不单是地理上隔离,且美洲的种类背部均有金属绿色,形态上也自成一群。故这样处理更能反映自然类群亲缘关系,Trogon这属名也是先从美洲的种类订立的,亦当然为美洲的种类所拥有。Pyrotrogon这属名现已不被采用。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红色目录保护物种
咬鹃属鸟类大全
咬鹃属:黑头咬鹃
学名:Harpactes fasciatus
英文名:Malabar Trogon
咬鹃属:红枕咬鹃
学名:Harpactes kasumba
英文名:Red-naped Trogon
咬鹃属:紫顶咬鹃
学名:Harpactes diardii
英文名:Diard’s Trogon
咬鹃属:粉胸咬鹃
学名:Harpactes ardens
英文名:Philippine Trogon
咬鹃属:灰胸咬鹃
学名:Harpactes whiteheadi
英文名:Whitehead’s Trogon
咬鹃属:橙腰咬鹃
学名:Harpactes orrhophaeus
英文名:Cinnamon-rumped Trogon
咬鹃属:红腰咬鹃
学名:Harpactes duvaucelii
英文名:Scarlet-rumped Trogon
咬鹃属:橙胸咬鹃
学名:Harpactes oreskios
英文名:Orange-breasted Trogon
咬鹃属:红头咬鹃
学名: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
英文名:Red-headed Trogon
咬鹃属:红腹咬鹃
学名:Harpactes wardi
英文名:Ward’s Trogon
鸻形目的中国历史记载、外形特征、外形特征、环志与迁徙、分类地位、地理分布、化石、保护现状、亚目、鸻形目大全
鸻形目(Charadriiformes)或被称之为“鹬形目”。主要包括了两大类中小型涉禽,即鸻类和鹬类,俗称“鸻鹬类”(waders)。包括2亚目18科。眼先被羽;嘴细而直,间亦向上或向下弯曲。颈和脚均较长,胫的下部裸出;趾间蹼不发达或付缺,后趾小或缺,存在时位置亦较他趾稍高。多数结群。主食蠕虫、昆虫或其他水生动物。大多为候鸟。早成性。雌雄鸟相似。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历史记载
古人对其早有认识。《战国策?燕策》云:“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引出一段“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禽二?鹬[[][[]]集解]》(1596)曰:“今田野间有小鸟,未雨则啼者是矣。”章炳麟《原儒》有“鸟知天将雨者曰鹬”的记载,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显然,鸻鹬类与人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种类。
外形特征
鸻形目鸟类大多为中小型涉禽。羽毛的颜色多为灰色或灰褐色,常随季节和年龄而变化。跗蹠修长,胫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长,趾间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麦鸡属Vanellus除外)。三级飞羽特长。尾形多样,大多短圆,尾羽大都12枚。嘴形变异较大,或细或粗,或直或曲(上翘或下弯),或端部隆起,或成勺状。
头骨为裂腭型(schizognathous)。蜡膜存在或较小。尾脂腺被(冉羽)。雌雄大多相似。
上述特征具有特殊的生态适应性,如平淡的羽色与栖息地和营地面巢的环境色彩相吻合;翅形尖长适于跨洋旅飞;或腿胫裸露,便于涉食于沼泽;或四趾修长,不会深陷泥潭;或嘴峰细长(或弯曲)而多敏感细胞,可以在泥水中“探囊取物”等。
外形特征
鸻形目大多是迁徙性鸟类,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线、河道迁徙。生活环境多与湿地有关,离不开水。栖息于海滨、岛屿、河滩、湖泊、池塘、沼泽、水田、盐湖等湿地之中。在复杂的海岸线生态系统中,不同生境鸻鹬类的组成是不同的(王天厚、钱国桢,1988;李湘涛等,1996)。在迁徙季节,潮间泥滩以滨鹬属(Calidris)为主,沙锥属(Gallinago)则隐匿于河道附近的沼泽之中。有时鸻形目喜欢结合成混合群,相互之间是存在利益分配的,如报警和不同的取食策略等(尚玉昌,1998)。但是,鸻属(Charadrius)的种类更喜欢单独觅食或只在稀疏的群体中觅食,而不是象鹬类(Scolopacidae)喜欢集群活动。原因是前者依赖视觉(foragedvisually)和快速跑动来搜寻沙滩表面的小型无脊椎动物,集群显然会造成较大的干扰;而后者则通过触觉(tactile;敏感的嘴端)埋头在泥水中搜寻食物,移动速度慢,集群则比较有利于防范天敌。
取食的动作也有许多不同。例如,勺嘴鹬(Eurynorhynchuspygmeus)喜欢“左右扫射滤食式”,黑翅长脚鹬、反嘴鹬和青脚鹬等也会这样;而杓鹬、塍鹬、沙锥、半蹼鹬、滨鹬等大多采用“触摸式”,可以在淤泥中搜索猎物;翻石鹬顾名思义常常在石块下面寻找食物;鹮嘴鹬的嘴适合于在山溪鹅卵石隙中取食底栖生物;瓣蹼鹬则是利用其特有的“旋转式”游泳技巧,将水下生物淘出水面;燕鸻更善于在空中像燕子一样一边快速飞行一边捕捉昆虫。
鸻鹬类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鱼类、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繁殖期在地面营巢,其巢大多很简单,有时没有任何铺垫。窝卵数较多产4枚。而且,鸻鹬类的卵通常比较大(Rahnetal.,1975),例如中杓鹬的每枚卵的重量可以达到雌鸟体重的12%(Grant,1991)。这对雏鸟的早熟和快速独立十分有益。鸻形目具有复杂多样的婚配和育雏模式。包括单配制和多配制(一雌多雄或多雄多雌等);牢固或变更的配偶关系。一些种类的雄鸟不如雌鸟强大,在孵化和育雏的过程中常常是由雄鸟承担主要角色。许多种类的繁殖地在北极圈附近,繁殖季节短暂。在那里雌鸟对雄鸟有较大的支配权,这有利于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多个雄鸟交配并快速产下多窝卵(分别由多个雄鸟孵化和抚育),以便产生更多的后代。雏鸟均为早成性。
环志与迁徙
据张孚允(1997),国内已有52种鸻鹬类被环志,约占国内鸻鹬类种数的68%。1983—1993年间国内环志数量达到1万多只。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与中国有关的迁飞途径大约划分出3条。
(1)环太平洋路线(AroundPacificFlyway),只有少数几种,主要是些长距离迁徙的种类,或被列为海鸟(Seabirds),它们可能路过属于中国的海域和海岛,如江苏东沙、上海余山、南沙、西沙、东沙群岛、澎湖列岛、台湾及附近辽阔的海域(如斑鸻、瓣蹼鹬、漂鹬Heteroscelusincanus等);
(2)东亚-大洋洲路线(EastAsian-AustralianFlyway),包含许多小型鹬类和鸻类,如滨鹬、塍鹬、沙锥、沙鸻;享等,有大量的研究资料,包括环志数据;
(3)西伯利亚-中亚-西南亚或非洲路线(CentralAsian-IndianFlyway),如小嘴鸻、红胸鸻、黄颊麦鸡、红脚鹬、石鸻、领燕鸻等。
而在“东亚-大洋洲”迁飞路线上,已经有几十万只鸻鹬类被澳大利亚等国的鸟类学者环志,基本上查清了一些种类的迁飞途径(张孚允,1997;Minton,1999,2001;马鸣等,2001;Barter,2002)。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与中国鸻鹬类种群有关的国家和地区涉及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韩国、越南、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还包括中国的台湾、西沙群岛、香港和澳门等。从繁殖地到越冬地迁移的单程直线距离通常在5000—13000km。1999年2—7月澳大利亚鸻鹬类组织对红腰杓鹬(Numeniusmadagascariensis)进行了卫星跟踪试验,发现在顺风的条件下其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80km,4天飞行3500km,续航能力极强(Grahametal.,1999)。研究表明,顺风对鸻鹬类长距离迁徙是有好处的,春季观察西方滨鹬的北飞,顺风时的体重下降率比无风时的低,速度也要快些(Butleretal.,1997)。无风条件下,这种小型滨鹬的迁飞速度最大为每小时38km,有风时则可能达到70—97km。而且,在顺风条件下其续航能力可以达到2610km(不间断地飞行)。
通过环志和回收(重捕),人们还对鸻鹬类的年龄和寿命、性成熟的时间、定位与导航机制、种群之间的交流、种群消长、种群结构、繁殖生态、换羽过程、迁飞策略、生理代谢和体重变化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Crampetal.,1983;delHoyoetal.,1996;Piersma,1997)。迁徙种类通常比不迁徙的种类长寿。例如,在野生条件下蛎鹬的寿命至少是21年,灰斑鸻13年,红腰杓鹬20.5年,翻石鹬16年,斑尾塍鹬10年,红腹滨鹬16.5年,大滨鹬15年,红胸滨鹬15年,弯嘴滨鹬16.5年(Minton,1999,2001)。由此,人们还可以推算出某些鸻形目一生的迁飞距离。例如体重仅20—30g的红胸滨鹬,一年的迁徙距离是25000km,一生飞行至少有350000—450000km。
分类地位
国内有关鸻形目鸟类系统分类研究的著述比较缺乏。曾经从事形态分类研究的有王天厚等(1988)、童墉昌(1994)、李湘涛等(1994,1995)等。染色体组型(核型)的研究亦只见于少数几种鸻鹬类(卞小庄等,1989,1993;姜玉霞等,1997;李振山等,1996)。研究手段比较滞后。
在鸟类系统中,鸻形目是十分繁杂的类群,对其科及科以上阶元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根据Sibley等(1988,1990)对鸟类的DNA-DNA杂交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对传统的鸟类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鸻形目通常与鸥形目(Lariformes)等一并降为鹳形目(Ciconiiformes)下的小目、亚目或科(卞小庄等1989,1993;Inskippetal.,1996;delHoyoetal.,1996)。然而,《中国动物志?鸟纲》的编写前后持续20多年,一直沿用传统的分类系统(郑作新,1987,2000),在编写后期仅对个别目科进行调整显然不合适。
鸻形目鸟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全世界计有11科52属214种。见于中国的约9科29属约76种(还有一些种类尚未能确定,详见下)。由于鸻形目鸟类移动性大,种内的相互交流广泛,种的地理分异就不太明显,大部分种类是单型种(没有亚种分化)。这里参阅了郑作新(1964,1976,1987,2000),Prateretal.(1977),Johnsgard(1981),Haymanetal.(1986),delHoyoetal.(1996),郑光美(2002)等的分类观点,但在顺序上有所调整。对于中国的鸻形目(Charadriiformes)科及科以下属和种数归纳统计如下:
雉鸻科(Jacanidae),2属2种;
彩鹬科(Rostratulidae),1属1种;
蛎鹬科(Haematopodidae),1属1种;
反嘴鹬科(Recurvirostridae),3属3种;
石鸻科(Burhinidae),2属2种;
燕鸻科(Glareolidae),1属4种;
鸻科(Charadriidae),3属16种;
鹬科(Scolopacidae),15属45种;
瓣蹼鹬科(Phalaropodidae),1属2种。
另外,还有一些未被纳入《中国动物志》和一些地方鸟类志的种类(包括一些亚种),偶然会出现在中国,特别是在台湾、香港、大陆东部或西部边界省区。现录列如下,以备继续观察和考证。
1.美洲金鸻(Pluvialisdominica),在香港有记录,见OBCBull.,1996,23:49—50;马敬能等(2000);
2.欧亚金鸻(Pluvialisapricaria),分布至新疆?见Vaurie(1965);Peters(1934);
3.马来布鸻(Charadriusperonii),分布于南沙群岛?见MeyerdeSchauensee(1984,p.216);马敬能等(2000);
4.细嘴杓鹬(Numeniustenuirostris),分布至阿尔泰及额尔齐斯河流域,见Peters(1934);
5.中沙锥(Gallinagomedia),分布至阿尔泰,见Peters(1934);Vaurie(1965);Ali&Ripley(1969);
6.短嘴半蹼鹬(Limnodromusgriseus),在台湾和香港均有记录,见OBCBull,1999,30:54—55;
7.大黄脚鹬(Tringamelanoleuca),见Sonobeetal.(1993);马敬能等(2000,p.141);
8.黄胸鹬(饰胸鹬Tryngitessubruficollis),偶见于台湾东部沿海,见《台湾野鸟图鉴》(1991);Vaurie(1965,p.437);Ali&Ripley(1969,p.317);赵正阶(1995);马敬能等(2000);郑光美(2002);OBCBull.,1999,30:54—55;
9.高跷鹬(Micropalamahimantopus),偶见于台湾北部沿海,见《台湾野鸟图鉴》(1991);赵正阶(1995);OBCBull.,1999,30:54—55;马敬能等(2000);
10.黑腰滨鹬(白腹滨鹬Calidrisbairdii),见马敬能等(2000,p.147);
11.白腰滨鹬(Calidrisfuscicollis),香港、河北(北戴河),见OBCBull,1996,23:49;马敬能等(2000)。
地理分布
由于具有远距离飞行的能力,鸻形目的种类在各地出现的概率较大。传统的动物区系划分理论(如古北界、东洋界等),对它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特别是鸻科(Charadriidae)和鹬科(Scolopacidae),种类较多,各占鸻形目种数的21%和59%,它们很少受地域限制,分布极广。据Barter(2002)初步估算,仅在黄海区域内每年春季就有200万只以上的鸻类和鹬类出现,而这只占“东亚-澳大利亚”飞行路线(EastAsian-AustralianFlyway)上的40%,种群数量极其可观。然而,它们的栖息地不仅限于海边,从海岛、海滩、河口三角洲到内陆的湖泊、盐泽、荒漠和高山,从赤道到极地都可见其踪迹。在中国,鹬类中大多数种类是旅鸟或冬候鸟,它们通常沿着海岸线迁徙。每年的春季,鸻鹬类在鸭绿江口(≥15万只)、双台子河口(约6.4万只)、辽河口、北戴河、天津塘沽、山东黄河三角洲(≥13万只)、江苏盐城滩涂(≥11万只)及东沙滩(春季≥7万只;秋季≥24万只)、长江口(3—5万只)、闽江口、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后海湾(4—5万只)、东沙群岛(东沙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太平岛)等地的滩涂湿地频繁出现。通常春季北迁的数量大于秋季南迁的数量,只有江苏东沙滩(岛)是个例外(Wang,1997;WangandBarter,1998;Maetal.,2002;Barter,2002)。除此之外,北方内陆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迁徙种群,还有不少是在国内繁殖的种群,如白腰杓鹬、红脚鹬、白腰草鹬、矶鹬、针尾沙锥和扇尾沙锥等。鸻科的16种鸟类几乎都在内陆地区繁殖,如金眶鸻、环颈鸻、蒙古沙鸻、凤头麦鸡、灰头麦鸡等,在许多省区都能见到。
彩鹬科(Rostratulidae)和蛎鹬科(Haematopodidae)各只有1种。目前,在东北地区还有繁殖的记录。
反嘴鹬科(Recurvirostridae)的3种,其中有2种属于广泛分布的涉禽。只有鹮嘴鹬(Ibidorhynchastruthersii)是惟一比较特殊的种类,其分布区域仅限于青藏高原和邻近的高山地区。
雉鸻科(Jacanidae)的2种在国内分布区域比较狭窄,其中的铜翅水雉(Metopid-iusindicus)只罕见于云南一隅。
瓣蹼鹬科(Phalaropodidae)的2种有时会被当作“海鸟”对待,但是在迁徙季节也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出现。如红颈瓣蹼鹬(Phalaropuslobatus)就经常出没于新疆和西藏等地。
石鸻科(Burhinidae)和燕鸻科(Glareolidae)原来只在南部或东部地区分布。近年在西北地区发现了一些新记录种,完全打破了这种分布格局,如欧亚石鸻(Burhinusoedicnemus)和领燕鸻(Glareolapratincola)等属于新疆的繁殖鸟。但种类及种群数量远不如其他科的种类那么丰富。
化石
关于鸻鹬类的化石,Schlosser(1924)曾经报道过出自内蒙古上新世的阔嘴鹬(Limicolafacinellus)的尺骨和趾骨化石。国内目前已知的化石记录还有发掘自辽宁营口金牛山的鸻类(Charadriussp.)、丘鹬(Scolopaxrusticola)等(张森水等,1993),和发掘自北京周口店更新世的杓鹬(Numeniussp.)、鹬类(Tringasp.)、矶鹬(Tringahypoleucos)、燕鸻(Glareolamaldivarum)等(侯连海,1993)。
医学界对候鸟传播疾病的研究持续了许多年,这与人类本身的健康密切相关。已经报道的鸻鹬类体内寄生虫就有吸虫(感染率16.7%)、绦虫(72.2%)、线虫(11.1%)等,原因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费昌勇等,1996)。鸻鹬类的食物包括甲壳类和环节动物等,这些动物正好是绦虫的中间宿主。
保护现状
在20世纪末,中国的鸻鹬类多被纳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约45种)和“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约40种)之中。黄颊麦鸡、小青脚鹬、林沙锥和勺嘴鹬等被“国际鸟盟”定为全球濒危物种;红腰杓鹬(大杓鹬)和半蹼鹬等被定为近危种(BirdLifeIn-ternational,2000,2001)。而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1988)的有铜翅水雉、小杓鹬、小青脚鹬、灰燕鸻等。鸻鹬类是湿地质量的指示物种,还是一些昆虫的天敌。过去曾被作为主要的狩猎动物,因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亚目
为中、小型涉禽。眼先被羽;嘴细而直,间亦向上或向下弯曲;翅形尖,或长或短,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2枚长或与等长(麦鸡属例外)。颈和脚均较长,胫的下部裸出;趾间蹼不发达或付缺,后趾小或缺,存在时位置亦较他趾稍高。多数结群。主食蠕虫、昆虫或其他水生动物,也吃植物。多在地面营巢。栖息于水边、沿岸或内陆。性怯懦,但善于活动。大多为候鸟。雏鸟为早成性。雌雄鸟相似。包括12科。
鸻亚目 Charadrii
鸻形目水雉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水雉科(雉鸻科)Jacanidae
包括6属8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淡水水域。中小型涉禽。脚趾特别长,可在荷叶上行走,有的种类如水雉有长的中央尾羽。雌鸟体型比雄鸟大。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我国2属2种:水雉Hydrophasianuschirurgus,为中国南方常见候鸟;铜翅水雉Metopidiusindicus,见于云南西双版纳。
彩鹬科Rostratulidae
鹬读音yù。仅2属2种。中小型涉禽。有性倒转现象。彩鹬Rostratulabenghalensis,分布于非洲、印度至中国及日本、东南亚、菲律宾、巽他群岛及澳大利亚。留鸟或季候鸟,栖于沼泽型草地及稻田,行走时尾上下摇动,飞行时双腿下悬。另一种为半领彩鹬Rostratulasemicollaris,分布于南美。
蟹鸻科Dromadidae
仅1属1种,即蟹鸻Dromasardeola。分布于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岛、中东和南亚的海岸,最东到达印度的安达曼群岛。中型海滨鸟类,体长约40厘米。以蟹为主食,也吃软体动物和蠕虫等,在沙地的洞穴中筑巢,是鹬鸻类中唯一在洞穴中筑巢的种类。性温和,鸣声嘈杂。
蛎鹬科Haematopodidae
包括1属11种。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的沿海。中型涉禽。平时栖息在海岸、沼泽、河口三角洲。大多数单个活动,有时结成小群在海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或蠕虫。跑得快,飞翔力强。常站立在海滨低岩的顶部等待退潮,潮退后,在淤泥或沙中搜索食物。在海滨砂砾中筑陷穴状巢,每窝产卵2~4枚,卵橄榄黄带灰色,有褐黑色斑点。中国仅1种,即蛎鹬Haematopusostralegus,见于沿海一带,夏季在东北、河北、山东等地繁殖,冬季迁至南方。蛎鹬是萨尔瓦多和爱尔兰的国鸟。
鹮嘴鹬科Ibidorhynchidae
仅1属1种,即鹮嘴鹬Ibidorhynchastruthersii。嘴长色红,向下弯曲,与鹮嘴相似,故名。体长约40厘米。炫耀时姿势下蹲,头前伸,黑色顶冠的后部耸起。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南亚,中国多见于西部地区。栖于海拔1700~4400米间多石头、流速快的河流。觅食溪流和池塘石下的小型无脊椎动物。
反嘴鹬科Recurvirostridae
包括3属10种。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水域。中国2属2种。反嘴鷸Recurvirostraavosetta分布于东半球,喙尖长而向上翘,觅食时部分张开,在浅滩上来回横扫取食;常排成行,一起涉水围捕小鱼和甲壳动物;能在深水中像倒立身体。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himantopus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喜沿海浅水及淡水沼泽地,有多个亚种,或成单独种。
石鸻科Burhinidae
包括2属9种。分布于各大陆温带和热带水域。体型较大,头和眼较大,腿上有膨大的关节。黄昏和夜间成对活动,栖于大型河流及海边的沙滩和砾石带。我国2属2种。石鸻Burhinusoedicnemus分布广泛;大石鸻Esacusmagnirostris较罕见,于海南岛及云南有记录,澳洲石鸻Esacusneglectus成结伴种,可能为共种。
燕鸻科Glareolidae
有5属17种,包括燕鸻和走鸻等。分布于旧大陆温带和热带水域。因飞行似燕而得名,又称土燕子。喜食蝗虫。我国有1属3种。普通燕鸻Glareolamaldivarum分布于欧亚大陆部分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中国东北、西北及沿海地区为夏候鸟;体长约22厘米;主要取食昆虫,是蝗虫的天敌;飞行迅速,但大多仅飞200~300米的短距离,落地也很迅速,有时几乎成垂直状,在地上常作短距离疾走,或向一方或转其他方向;夏季繁殖期,常结成几百只的大群。领燕鸻Glareolapratincola欧洲、北非、中东至中亚,越冬于非洲。灰燕鸻Glareolalactea分布于亚洲南部,在国内仅分布于云南,不常见,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鸻科Charadriidae
有10属67种。包括麦鸡和鸻等。除南极外都有分布,是湿地的重要组成。小中型涉禽,体长约24厘米;嘴形细狭,尖端具隆起;鼻孔直裂,有鼻沟;跗蹠后侧具网状鳞,前缘亦常具网状鳞;趾不具瓣蹼;中爪不具栉缘。在湿地中常和鹬类混群在一起,与鹬类相比,鸻类嘴多短而直,尾短而眼睛较大,有些种类颜色较鲜艳,有些麦鸡还有凤冠或肉垂。在高纬度繁殖的种为候鸟,其中有些种能迁徙到很远的地方。除繁殖季节,一般高度结群。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部分取食植物。日夜活动。中国有3属13种。常见的有灰鸻(灰斑鸻)Pluvialissquatarola、金鸻Pluvialisfulva、金眶鸻Charadriusdubius和蒙古沙鸻Charadriusmongolus,多为冬候鸟或旅鸟。
鹬科Scolopacidae
有24属87种。包括丘鹬、沙锥、蹼鹬、杓鹬、矶鹬、滨鹬等。分布遍于全世界。在北极和亚北极繁殖,到热带一些地区越冬。小中型涉禽;嘴形直,有时微向上或向下弯曲;鼻沟长度远超过上嘴的1/2;羽色暗淡,雌雄羽色及大小大都相同;跗蹠后侧大多具盾状鳞,前缘亦具盾状鳞;趾不具瓣蹼。栖息于海岸、沼泽、河川等地。飞翔力强,飞行时颈与脚均伸直。取食小动物(如甲壳动物、昆虫)和植物。中国有14属38种,常见如白腰杓鹬Numeniusarquata、矶鹬Actitishypoleucos、针尾沙锥Gallinagostenura、丘鹬Scolopaxrusticola等。
领鹑科Pedionomidae
仅1属1种,即领鹑Pedionomustorquatus。分布于澳大利亚。四趾。常被归为鹤形目。
籽鹬科Thinocoridae
仅2属4种。分布于南美洲西部山区。体型似沙鸡,喙短似雀,以种子为食。包括:棕腹籽鹬Attagisgayi、白腹籽鹬Attagismalouinus、灰胸籽鹬Thinocorusorbignyianus、小籽鹬Thinocorusrumicivorus。
鸥亚目 Lari
多系海洋鸟类,有些见于内陆江河湖沼。嘴细而侧扁;翅尖长;尾短圆或长而呈叉状;脚短,前趾间具蹼;雄性不具交接器。喜群居,在繁殖季节,常成大群于僻静的江河、湖海的岛屿或荒滩上营巢育雏。巢一般是在地面的浅穴内铺上少许杂草,有的直接把卵产在地上。一般每窝产卵2~3枚。卵色浅褐、浅青、浅绿和淡灰,具暗褐或红褐斑点。海雀科只产卵2枚,纯白色。多食鱼和其他水生动物。包括6科。
鸻形目白鞘嘴鸥(雪鞘嘴鸥)Chionis alba
鞘嘴鸥科Chionididae
仅1属2种,包括白鞘嘴鸥(雪鞘嘴鸥)Chionisalba和黑脸白鞘嘴鸥Chionisminor,分布于南极洲。
贼鸥科Stercorariidae
有2属7种。贼鸥属Catharacta:智利贼鸥Catharactachilensis、灰贼鸥Catharactamaccormicki、棕贼鸥Catharactaantarctica、北贼鸥Catharactaskua;中贼鸥属Stercorarius:中贼鸥Stercorariuspomarinus、短尾贼鸥Stercorariusparasistcus、长尾贼鸥Stercorariuslongicaudus。主要在两极地区繁殖,可游荡至亚热带和热带海域。以鱼和腐肉为食物,也攻击刚出生的企鹅。常掠夺其它海鸟的食物,故名。中国能见到5种,均罕见。
鸥科Laridae
有7属53种。分布遍及全球。体型较大,喙端具钩,尾常为圆形。常浮于水面,但不能潜水。中国有4属19种。常见如红嘴鸥Larusridibundus、渔鸥Larusichthyaetus、黑嘴鸥Larussaundersi、棕头鸥Larusbrunnicephalus、银鸥Larusargentatus等、海鸥Laruscanus。
燕鸥科Ternidae
有10属44种。分布遍及全球。体型较小,喙直,燕形尾。擅长俯冲潜水,但多不常游泳。中国有7属18种。北极燕鸥Sternaparadisaea每年都往返与南北两极之间,是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
剪嘴鸥科Rynchopidae
仅1属3种。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南部的热带海域。下喙长于上喙,捕食时紧贴水面飞行,将下喙叉入水中分水从而将食物送入嘴中。中国仅1种,即剪嘴鸥Rynchopsalbicollis,分布于印度、缅甸、越南以至中国广东,非常罕见。黑剪嘴鸥Rynchopsniger是分布跨纬度最大者,可进入温带水域,北至美国东部,南至南美洲最南部。非洲剪嘴鸥Rynchopsflavirostris则仅分布于非洲。
海雀科Alcidae
包括11属23种。主要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冬时南迁到地中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国东海岛屿。前趾间有蹼膜,后趾缺如。翅窄而短小,尾短。体羽黑白二色,雌雄羽色相似。平时栖息于海洋上,只有繁殖时期才回到岸边的岛屿或陆地。上岸时大致呈直立式,状如企鹅,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善于游泳和潜水,一般能潜入水下10米以上。以鱼类、甲壳动物和其他海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中国有3种:扁嘴海雀Synthliboramphusantiquus、角嘴海雀Cerorhincamonocerata和斑海雀Brachyramphusmarmoratus。
鸻形目鸟类大全
鸻形目:三趾鹑科
学名:Turnicidae
鸻形目:石鸻科
学名:Burhinidae
鸻形目:鞘嘴鸥科
学名:Chionidae
鸻形目:麦哲伦鸻科
学名:Pluvianellidae
鸻形目:蛎鹬科
学名:Haematopodidae
鸻形目:蟹鸻科
学名:Dromadidae
鸻形目:鹮嘴鹬科
学名:Ibidorhynchidae
鸻形目:反嘴鹬科
学名:Recurvirostridae
鸻形目:鸻科
学名:Charadriidae
鸻形目:埃及燕鸻科
学名:Pluvianidae
鸻形目:彩鹬科
学名:Rostratulidae
鸻形目:水雉科
学名:Jacanidae
鸻形目:领鹑科
学名:Pedionomidae
鸻形目:籽鹬科
学名:Thinocoridae
鸻形目:鹬科
学名:Scolopacidae
鸻形目:燕鸻科
学名:Glareolidae
鸻形目:鸥科
学名:Laridae
鸻形目:贼鸥科
学名:Stercorariidae
鸻形目:海雀科
学名:Alcidae
鹳形目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科目、鹳形目大全
鹳形目(学名:Ciconiiformes)是大中型的涉禽,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多为长颈,长腿的鸟类,嘴形不一,但多较大较长。鹳形目有6科,中国有3—4科。
中文目名:鹳形目(Ciconiiformes)
中国野生鸟类:
外形特征
鹳形目白鹳
鹳形目(Ciconiifornis),属鸟纲。一些大中型涉禽。其特征是颈长、喙长、腿长,适于涉水取食。腿长而壮,胫的一部裸出,趾长,基部有微蹼相连(半蹼足),三趾向前一趾向后,后趾与其他趾在一个平面上。
大多生活在沼泽地、水田等处,常在浅水处涉行,啄食鱼虾等小动物。在高树或岩崖上营巢,营巢于树上,以树枝等为材料,巢很简陋,雏鸟为晚成性。
地理分布
鹳形目美洲红鹳
鹳形目遍布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有11属17种,其中非洲和亚洲南部种类最多,中国有3属4—5种,即鹳属的黑鹳、白鹳和东方白鹳,鹮鹳属的白头鹮鹳(彩鹳)以及秃鹳属的秃鹳。白鹳在欧洲是非常有名的鸟,常常在屋顶或烟囱上筑巢,在传说中,白鹳会将婴儿送到家中。
中国东部的白鹳与中国西部以及欧洲的有所不同,嘴黑色而非红色,被称为东方白鹳。秃鹳是鹳类中体型最大,肉食性最强的成员,有3种,亚洲两种非洲一种,其中是非洲秃鹳非洲常见的鸟类,常和兀鹫争食腐肉,有时还会捕食红鹳等鸟类。非洲秃鹳的翼展是陆地鸟类中最大的。
科目
鹳形目黑鹭
本目共有6科,中国有3科。
鹭科(Ardeidae)
鹭科包括多种鹭和开鸟,是鹳形目最大的一科,分布于南北纬60o之间的大陆及沿海水域。鹭科鸟类多数嘴长而直,体型优雅。世界17属76种,中国10属20种,常见的有苍鹭,池鹭,白鹭,夜鹭和大麻[开鸟]等。
广嘴鹭科(Cochlearidae)
鹳形目船嘴鹭
广嘴鹭科或宽嘴鹭科只有一种,船嘴鹭,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广嘴鹭科与鹭科大体相似,但有宽大似船型的巨嘴。
鲸头鹳科(Balaeniciptidae)
鲸头鹳科仅鲸头鹳一种,只产于非洲有限的地区。鲸头鹳的喙宽大而粗壮,嘴端下弯成勾状,头也非常巨大,是现存头最大的鸟,让人想起已经灭绝的不飞鸟。
锤头鹳科(Scopidae)
鹳形目鲸头鹳
锤头鹳科也只有一种,即锤头鹳,仅分布于非洲南部。锤头鹳头后有向后的长冠羽,使头部呈锤型。
鹮科(Threskiorothidae)
鹮科包括鹮和琵鹭,头和颈裸出,嘴很长,鹮的嘴向下弯曲,琵鹭的嘴扁平。鹮科广布于温热带地区,共有28种,我国5属6种,最著名的有朱鹮和白琵鹭等。
红鹳科(Phoenicopteridae)
红鹳又叫火烈鸟,喙侧扁而高,自中部起向下弯曲,喙边缘有滤食用的栉板,颈和腿极细长。红鹳的分类地位争论比较多,曾经单划分为红鹳目,与鹳形目和鹈形目都有一定的关系。红鹳科有3属6种,在温暖地区分布较广,但以前在我国并未发现,1997年,在新疆发现了其中的大红鹳。
鹳形目鸟类大全
鹳形目:鹳科
学名:Ciconiidae
本文Hash:fa92d60ab7c0cae06b969ce0e38f2893a120a9a4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