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腹文鸟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栗腹文鸟-外形描述 栗腹文鸟-叫声 栗腹文鸟-地理分布 栗腹文鸟-生活习性

栗腹文鸟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栗腹文鸟-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11.5厘米)的栗色文鸟。头、喉及臀黑色。雄雌同色,亚成鸟全身污褐。亚种formosana的眉纹及脸侧偏褐,颈背及头顶略灰。

虹膜—红色;嘴—蓝灰;脚—浅蓝。

栗腹文鸟-叫声

叫声:尖似笛声的pwi?pwi。飞行时发出三声的颤鸣。鸣声为嘴的叩击声响及无音的鸣唱并以长哨音结尾。→栗腹文鸟叫声

栗腹文鸟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栗腹文鸟-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至东南亚、苏门答腊、婆罗洲、菲律宾及苏拉威西岛。

分布状况:甚不常见于热带低地。亚种atricapilla于中国西南、华南及海南岛;formosana于台湾。

栗腹文鸟-生活习性

习性:结大群生活而不与其他种类混群。结群漫游于稻田,起落时振翼有声。

栗腹䴓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栗腹䴓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栗腹䴓-外形描述

描述:体略小(13厘米)的灰色及棕色䴓。脸颊的白色斑块与下体的深色成对比。雄鸟下体明显呈砖红色,黑色眼纹于后方宽展。雌鸟与普通鸸腹部较深色的亚种易混淆,但脸颊的白色斑块较大而显著;尾近端部有小块白斑。诸亚种尾下覆羽有异,从黑色而具橘黄扇贝形斑纹的tonkinensis至白色具橘黄色扇贝形斑纹的cinnamoventris。

虹膜—褐色;嘴—黑色,下颚基部色浅;脚—角质色至近黑。

栗腹䴓-叫声

叫声:短促似电话铃声的颤音prrt prrt。清晰尖叫,金属音chit,似麻雀的cheep cheep声。鸣声为重复的清晰哨音及悦耳颤音。

栗腹䴓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栗腹䴓-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印度、缅甸、印度支那及中国西南。

分布状况:罕见于云南极南部海拔1000~2200米林地及松树林。亚种cinnamoventris于澜沧江以西;tonkinensis于澜沧江及红河之间。

栗腹䴓-生活习性

习性:通常成对或小混群。

斑文鸟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斑文鸟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斑文鸟-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10厘米)的暖褐色文鸟。雄雌同色。上体褐色,羽轴白色而成纵纹,喉红褐,下体白,胸及两胁具深褐色鳞状斑。亚成鸟下体浓皮黄色而无鳞状斑。亚种subundulata色较深,腰橄榄色;topela胸部的鳞状斑甚为模糊。

虹膜—红褐;嘴—蓝灰;脚—灰黑。

斑文鸟-叫声

叫声:双音节吱叫声ki?dee, ki?dee,告警声为tret?tret。鸣声为轻柔圆润的笛音及较低的模糊音。

斑文鸟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斑文鸟-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方、菲律宾、东南亚、巽他群岛及苏拉威西岛。引种至澳大利亚及其他地区。

分布状况:地方性常见,高可至海拔2000米。亚种subundulata在西藏东南部;yunnanensis于云南;亚种topela于华南及东南并海南岛和台湾。

斑文鸟-生活习性

习性:常光顾耕地、稻田、花园及次生灌丛等环境的开阔多草地块。成对或与其他文鸟混成小群。具典型的文鸟摆尾习性且活泼好飞。

斑文鸟-别名俗名

花斑衔珠鸟 麟胸文鸟 小纺织鸟 鱼鳞沉香

本文Hash:44857be3457bb267dbf419a02de7523eb3793d0f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