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鹬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姬鹬-外形描述 姬鹬-叫声 姬鹬-地理分布 姬鹬-生活习性

姬鹬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姬鹬-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8厘米)、嘴短而两翼狭尖的沙锥。与所有其他沙锥区别在头顶中心无纵纹;尾呈楔形,上体具绿色及紫色光泽。尾色暗而无棕色横斑。与阔嘴鹬区别在嘴较直,肩部多明显条纹。飞行时脚不伸及尾后,翼前缘无白色。

虹膜—褐色;嘴—黄色,端黑;脚—暗黄。

姬鹬-叫声

叫声:被赶时通常无声或发出压抑的gah声。

姬鹬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姬鹬-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在欧洲北部至西伯利亚西部;越冬在南欧、非洲、中东、印度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罕见过境鸟及冬候鸟。迁徙时由中国东北经东部沿海,少量不定期地在广东南部和香港越冬,偶见于台湾。另有一群在新疆西部喀什及天山地区越冬。

姬鹬-生活习性

习性:性孤僻。繁殖期在繁殖地周围作”之”字形飞行表演。白天极少飞行,甚至有危险时也不飞。静止不动或步行至安全地带。栖于沼泽地带及稻田。进食时头不停地点动。

彩鹬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彩鹬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彩鹬-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25厘米)而色彩艳丽的沙锥样涉禽。尾短。雌鸟:头及胸深栗色,眼周白色,顶纹黄色;背及两翼偏绿色,背上具白色的”V”形纹并有白色条带绕肩至白色的下体。雄鸟:体型较雌鸟小而色暗,多具杂斑而少皮黄色,翼覆羽具金色点斑,眼斑黄色。

虹膜—红色;嘴—黄色;脚—近黄色。

彩鹬-叫声

叫声:通常无声,但雌鸟求偶时叫声深沉,也作轻柔声。

彩鹬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彩鹬-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非洲、印度至中国及日本、东南亚、菲律宾、巽他群岛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适宜生境下的区域性常见留鸟和季候鸟,高可至海拔900米。指名亚种繁殖于辽宁南部、河北至华东及长江以南所有地区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北方鸟群至长江以南地区越冬。漂鸟至西藏南部;在西藏东南部应为留鸟。

彩鹬-生活习性

习性:栖于沼泽型草地及稻田。行走时尾上下摇动,飞行时双腿下悬如秧鸡。

矶鹬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矶鹬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矶鹬-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20厘米)的褐色及白色鹬。嘴短,性活跃,翼不及尾。上体褐色,飞羽近黑;下体白,胸侧具褐灰色斑块。特征为飞行时翼上具白色横纹,腰无白色,外侧尾羽无白色横斑。翼下具黑色及白色横纹。

虹膜—褐色;嘴—深灰;脚—浅橄榄绿。

矶鹬-叫声

叫声:细而高的管笛音twee-wee-wee-wee。

矶鹬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矶鹬-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古北界及喜马拉雅山脉;冬季至非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并远至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常见。繁殖于中国西北、中北及东北;冬季南迁至北纬32°以南的沿海、河流及湿地。

矶鹬-生活习性

习性:光顾不同的栖息生境,从沿海滩涂和沙洲至海拔1500米的山地稻田及溪流、河流两岸。行走时头不停地点动,并具两翼僵直滑翔的特殊姿势。

本文Hash:fa8093f432ec91a703ab63c3e1a1fa7f6a3282c7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