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暗绿背鸬鹚-外形描述 暗绿背鸬鹚-叫声 暗绿背鸬鹚-地理分布 暗绿背鸬鹚-生活习性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暗绿背鸬鹚-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81厘米)的黑色鸬鹚。似普通鸬鹚但两翼及背部具偏绿色光泽。繁殖期成鸟头及颈绿色具光泽,头侧具稀疏的白色丝状羽,脸部白色块斑比普通鸬鹚大,腿也具白色块斑。冬季黑褐色,颏及喉白色。嘴基裸露皮肤黄色。幼鸟胸部色浅。
虹膜—蓝色;嘴—黄色;脚—灰黑色。
暗绿背鸬鹚-叫声
叫声:繁殖期外通常无声。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暗绿背鸬鹚-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朝鲜、日本、库页岛及萨哈林岛;冬季南迁经过沿海海域至中国东南部。
分布状况:罕见及不定期的冬候鸟见于台湾及福建沿海。迷鸟有至云南南部。夏候鸟在辽宁、河北及山东有记录。
暗绿背鸬鹚-生活习性
习性:喜峻峭岩崖。几乎完全为海鸟。常被渔民养来捕鱼。
暗绿绣眼鸟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暗绿绣眼鸟-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0厘米)而可人的群栖性鸟。上体鲜亮绿橄榄色,具明显的白色眼圈和黄色的喉及臀部。胸及两胁灰,腹白。无红胁绣眼鸟的栗色两胁及灰腹绣眼鸟腹部的黄色带。
虹膜—浅褐;嘴—灰色;脚—偏灰。
暗绿绣眼鸟-叫声
叫声:不断发出轻柔的tzee声及平静的颤音。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暗绿绣眼鸟-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日本、中国、缅甸及越南北部。
分布状况:亚种simplex为留鸟或夏季繁殖鸟,见于中国华东、华中、西南、华南、东南及台湾,冬季北方鸟南迁;hainana为海南岛的留鸟;batanis为留鸟于兰屿岛及台湾东南部火烧岛。常见于林地、林缘、公园及城镇。常被捕捉为笼鸟,因此有些逃逸鸟。
暗绿绣眼鸟-生活习性
习性:性活泼而喧闹,于树顶觅食小型昆虫、小浆果及花蜜。
暗绿绣眼鸟-别名俗名
白目眶 白眼儿 奀藤 粉眼儿 金眼圈 相思仔 绣眼儿
暗绿柳莺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暗绿柳莺-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10厘米)的柳莺。背深绿色;通常仅具一道黄白色翼斑;尾无白色;长眉纹黄白色,偏灰色的顶纹与头侧绿色几无对比。过眼纹深色,耳羽具暗色的细纹。下体灰白,两胁沾橄榄色。眼圈近白。与叽咋柳莺的区别为翼斑粗显,过眼纹较宽。较乌嘴柳莺及极北柳莺体小而嘴细,头较小,初级飞羽较短。极北柳莺及双斑绿柳莺通常有第二道翼斑。
虹膜—褐色;嘴—上嘴角质色,下嘴偏粉色;脚—褐色。
暗绿柳莺-叫声
叫声:叫声为响而尖的tiss-yip声,似白鹡鸰。也作pseeeoo叫声。鸣声似山雀,由叫声导出欢快的短句并以快速的嘟声收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暗绿柳莺-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亚洲北部及喜马拉雅山脉;越冬至印度、海南岛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常见的季候鸟。亚种viridianus繁殖于中国西北,越冬至印度;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中部至云南西北部,越冬在西藏东南部及云南南部;obscuratus繁殖于青海、西藏东部及南部,越冬于云南。
暗绿柳莺-生活习性
习性:夏季栖于高海拔的灌丛及林地,越冬于低地森林、灌丛及农田。
本文Hash:21f3b09119fe8642834679220860b973da1cbe28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
-
黑颈鸬鹚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黑颈鸬鹚-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56厘米)的黑色鸬鹚。繁殖羽:黑绿色,仅头侧、眼上及颈侧有几片小小的白色丝状羽。非繁殖羽:少丝状羽,但颏偏白,有时喉亦然。亚成鸟:胸较白,上体褐色较浓。 虹膜—蓝绿色;嘴—褐色,端黑,基部略紫;脚—黑色。 黑颈鸬鹚-叫声 叫声:于繁殖地发出拖长音的叫声keh-eh-eh-eh-eh-eh。 绿色:留鸟;黄色:候
-
绿背山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绿背山雀-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大(13厘米)的山雀。似腹部黄色的大山雀亚种,但区别在上背绿色且具两道白色翼纹。在中国其分布仅与白腹的大山雀亚种有重叠。亚种yunnanensis较指名亚种上体绿色更为鲜亮。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青石灰色。 绿背山雀-叫声 叫声:似大山雀,但声响而尖且更清亮。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
-
牛背鹭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牛背鹭-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50厘米)的白色鹭。繁殖羽:体白,头、颈、胸沾橙黄;虹膜、嘴、腿及眼先短期呈亮红色,余时橙黄。非繁殖羽:体白,仅部分鸟额部沾橙黄。与其他鹭的区别在体型较粗壮,颈较短而头圆,嘴较短厚。 虹膜—黄色;嘴—黄色;脚—暗黄至近黑。 牛背鹭-叫声 叫声:于巢区发出呱呱叫声,余时寂静无声。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
-
黄绿鹎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黄绿鹎-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20厘米)的橄榄绿色鹎。臀浅黄,眼先白,脸及喉灰,胸具偏灰色纵纹,具形短的全羽冠。亚成鸟眼先色暗。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黄绿鹎-叫声 叫声:短促的五音节鸣声,沙哑的嘁嘁喳喳声tcherrp。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黄绿鹎-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中国西南、东南
-
暗冕鹪莺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暗冕鹪莺-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11.5厘米)的红褐色鹪莺。尾不甚长,眼先及眉纹近白。繁殖期上体红褐而头近灰,下体白,腹部、两胁及尾下覆羽沾皮黄。与褐头鹪莺的区别在尾较短,上体多偏红色。与非繁殖期的灰胸鹪莺的区别在眉纹显著且延至眼后,嘴褐色较重,上体多偏红色。 虹膜褐色;嘴角质褐色;脚偏粉色。 暗
-
白背兀鹫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白背兀鹫-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84厘米)的鹫。特征为尾圆而短,颈长而裸出。飞行时从下边看,白色翼下覆羽及白色领环与近黑色的飞羽及深褐色下体成反差。上体大致偏黑,次级飞羽深灰,腰略白。亚成鸟褐灰而无白色。两翼略呈”V”形在高空翱翔。 虹膜—红褐色;嘴—灰色;脚—灰色。 白背兀鹫-叫声 叫声:沙哑的抱怨声,见到尸体时发出尖厉叫
-
斑背噪鹛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斑背噪鹛-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23厘米)的暖褐色噪鹛。具明显的白色眼斑,上体(除头顶)及两胁具醒目的黑色及草黄色鳞状斑纹。初级飞羽及外侧尾羽的羽缘灰色。尾端白色,具黑色的次端横斑。与白颊噪鹛的区别在上体具黑色横斑。 虹膜—深灰;嘴—绿黄;脚—肉色。 斑背噪鹛-叫声 叫声:鸣声为wu–chiwi-wuoou,短暂间隔后又重复(据C
-
棕背伯劳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棕背伯劳-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大(25厘米)而尾长的棕、黑及白色伯劳。成鸟:额、眼纹、两翼及尾黑色,翼有一白色斑;头顶及颈背灰色或灰黑色;背、腰及体侧红褐;颏、喉、胸及腹中心部位白色。头及背部黑色的扩展随亚种而有不同。亚成鸟:色较暗,两胁及背具横斑,头及颈背灰色较重。深色型的”暗黑色伯劳”在香港及广东并不罕见,也偶见于分布区
-
灰背伯劳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灰背伯劳-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大(25厘米)而尾长的伯劳。似棕背伯劳但区别在上体深灰色,仅腰及尾上覆羽具狭窄的棕色带。初级飞羽的白色斑块小或无。 虹膜—褐色;嘴—绿色;脚—绿色。 灰背伯劳-叫声 叫声:粗哑喘息叫声并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灰背伯劳-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的南部及
-
栗背奇鹛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栗背奇鹛-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9厘米)的奇鹛。头黑,喉及胸白,背及尾上覆羽棕色。黑色的尾长而凸,尾端白色。两翼黑,三级飞羽羽端及其他飞羽羽缘白色。两胁及尾下覆羽皮黄,颈背及上背黑而具白色纵纹。 虹膜—浅褐;嘴—深色,下嘴基黄色;脚—黄色。 栗背奇鹛-叫声 叫声:告警时发沙哑的叽喳叫声,鸣声为3~4声哨音的chip,chuchuii,后两
-
红顶绿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红顶绿鸠-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3厘米)的绿鸠。肩斑褐色,臀及尾下覆羽具绿色及白色鳞状斑。雄鸟胸绿,喉黄,顶冠橘黄。与楔尾绿鸠区别在上背灰绿,尾部斑纹不同,眼红色。眼周裸皮蓝色。 虹膜—红色;嘴—蓝色;脚—红色。 红顶绿鸠-叫声 叫声:popopeh声,最后的音节调高。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红顶绿鸠-地
-
针尾绿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针尾绿鸠-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0厘米,尾长达十多厘米)的绿鸠。修长的针形中央尾羽为本种识别特征。雄鸟:尾下覆羽黄褐,胸淡沾橘黄。雌鸟:胸浅绿,尾下覆羽白色并具深色纵纹。 虹膜—红色;嘴—绿色,基部青绿色;脚—绯红。 针尾绿鸠-叫声 叫声:二重唱。一鸟发出轻柔的cuc-coo声,第二鸟接以较高音的huu,重复且越来越快。也发出低吟。 绿色:
-
淡绿鵙鹛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淡绿鵙鹛-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2厘米)的橄榄绿色鵙鹛。看似柳莺但体型粗壮且动作不灵活,黑色的嘴粗厚。特征为眼圈白,喉及胸偏灰,腹部、臀及翼线黄色。初级覆羽灰,具浅色翼斑。指名亚种雄鸟的顶冠青石灰色,雌鸟烟灰,无眼圈。亚种pallidus色较淡;obscurus的雄鸟顶冠灰色。 虹膜—灰褐;嘴—蓝灰,嘴端黑色;脚—灰色。 淡绿鵙鹛-叫声 叫声:
-
黄脚绿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黄脚绿鸠-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3厘米)的绿鸠。脚黄,特征为上胸的黄橄榄色条带延伸至颈后而与灰色下体及狭窄的灰色后领成反差。尾上偏绿,具宽大的深灰色端斑。 虹膜—外圈粉红,内圈浅蓝;嘴—灰色,蜡膜绿色;脚—黄色。 黄脚绿鸠-叫声 叫声:一连串圆润悦耳、抑扬顿挫的哨音似橙胸绿鸠,但更响亮而音低。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
-
绿宽嘴鸫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绿宽嘴鸫-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28厘米)的黑色及闪辉绿色似鸫的鸟。头绿蓝色,眼纹黑色;翼黑,覆羽及翼斑蓝色;尾蓝而端黑;余部闪辉绿色。雌鸟翼斑多绿色。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粉红。 绿宽嘴鸫-叫声 叫声:单纯哨音持续约2秒;也作粗哑声。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绿宽嘴鸫-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