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脚渔鸮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黄脚渔鸮-外形描述 黄脚渔鸮-叫声 黄脚渔鸮-地理分布 黄脚渔鸮-生活习性 黄脚渔鸮-别名俗名

黄脚渔鸮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黄脚渔鸮-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硕大(61厘米)的棕色渔鸮。具耳羽簇,眼黄,具蓬松的白色喉斑。上体:棕黄色,具醒目的深褐色纵纹但纹上无斑。与雕鸮的区别在眼黄而 脚无被羽。与褐渔鸮区别在下体棕色明快,上体纵纹更重,叫声也不同。

虹膜—黄色;嘴—角质黑色,蜡膜绿色;脚—偏灰。

黄脚渔鸮-叫声

叫声:深沉的whoo-hoo叫声及猫样喵叫。

黄脚渔鸮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黄脚渔鸮-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部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中国中部及南部大部地区从甘肃西南部、陕西南部、四川、贵州、安徽、江苏、浙江、台湾至广东的甚罕见留鸟,分布至海拔1500米。可能也出现在西藏东南部。

黄脚渔鸮-生活习性

习性:栖于山区茂密森林的溪流畔。

黄脚渔鸮-别名俗名

黄脚xiao 毛脚鱼xiao

黄脚绿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黄脚绿鸠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黄脚绿鸠-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3厘米)的绿鸠。脚黄,特征为上胸的黄橄榄色条带延伸至颈后而与灰色下体及狭窄的灰色后领成反差。尾上偏绿,具宽大的深灰色端斑。

虹膜—外圈粉红,内圈浅蓝;嘴—灰色,蜡膜绿色;脚—黄色。

黄脚绿鸠-叫声

叫声:一连串圆润悦耳、抑扬顿挫的哨音似橙胸绿鸠,但更响亮而音低。

黄脚绿鸠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黄脚绿鸠-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亚种viridifrons为云南西部及南部(西双版纳)的罕见留鸟。由于栖息生境的丧失及滥猎而数量减少。

黄脚绿鸠-生活习性

习性:栖于半常绿林及次生林,分布至海拔800米。与其他鸽类及犀鸟栖于结实的无花果树。

黄脚绿鸠-别名俗名

绿斑鸠

黄脚银鸥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黄脚银鸥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黄脚银鸥-外形描述

描述:银鸥复合体中体大(60厘米)的鸥。上体浅灰至中灰,腿黄色。冬鸟头及颈背无褐色纵纹。三个亚种细部上有别。亚种cachinnans上体灰色最浅,冬季腿鲜黄至肉色。mongolicus灰色比L. c. cachinnans深,但较L. vegae vegae浅。冬鸟的灰色型与L. vegae birulae大致相同但为白色;三级飞羽及肩羽具白色的宽月牙形斑;翼合拢时通常可见三个大小相同的白色羽尖;飞行时初级飞羽外侧具大翼镜,较越冬的L. vegae birulae或 L. heuglini taimyrensis的翼镜大;腿浅粉红色。越冬的亚种barbensis 色深而体型略小,三级飞羽及肩羽的月牙形斑较窄,外侧两枚初级飞羽具翼镜;腿从粉红至黯淡黄色,但通常为亮丽橙黄色;眼深黄色;看似嘴小而头圆,嘴上有时略具黑色带。

虹膜—黄色;嘴—黄色,上具红点;脚—粉红至黄色。

黄脚银鸥-叫声

叫声:似银鸥。

黄脚银鸥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黄脚银鸥-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从黑海至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南部、中国西北部及蒙古至中国东北。冬季南移至以色列、波斯湾、印度洋及东亚国家。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西部的天山及喀什。越冬在印度洋。亚种mongolicus 繁殖于内蒙古东部呼伦池,冬季经中国至印度洋越冬,极少数见于中国南方沿海。少量在香港越冬的鸟为哈萨克斯坦北部繁殖的亚种barbensis。

黄脚银鸥-生活习性

习性:同银鸥。

本文Hash:23176df488e14a7df74629954b80961a66e8e80a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