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环颈山鹧鸪-外形描述 环颈山鹧鸪-叫声 环颈山鹧鸪-地理分布 环颈山鹧鸪-生活习性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环颈山鹧鸪-外形描述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29厘米)的橄榄褐色山鹧鸪。头顶及枕部栗色;耳羽棕黄;眼先及眉纹黑色,其上有一白线;下颊纹白色,前颈及胸之间有一白色带。亚种batemani颈具两栗色带黑色细纹。雌鸟胸部褐色,颏及喉栗色,头顶橄榄褐色带白斑。
虹膜—褐色至绯红;嘴—褐色至黑;脚—棕色至灰。
环颈山鹧鸪-叫声
叫声:整个叫声是哀伤的哨音,重复数次,接以3~6个双哨音do-eat, do-eat…叫声越升越高如鹰鹃。在二重唱时,若雌鸟发出kwik kwik kwik kwik kwik叫声,雄鸟则回以一连串的do-eat叫声,高潮后骤然停止。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环颈山鹧鸪-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缅甸及越南东京湾的西北部。
分布状况:地方性留鸟,栖于海拔1800~3000米的林地。指名亚种分布在西藏南部, batemani在云南西部至怒江以西。
环颈山鹧鸪-生活习性
习性:常结小群穿行林地,在腐叶中翻找食物。受惊时悄然快速离开。
绿脚山鹧鸪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绿脚山鹧鸪-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29厘米)的橄榄褐色山鹧鸪。脚暗绿色至浅绿色,眉线及喉略白,头部无黑色。与褐胸山鹧鸪的区别在于黑色横纹较细,胸部具宽的褐色带,两胁无醒目的白色斑纹。有暗铅色眼周裸皮。
虹膜—红褐;嘴—角质黄;脚—绿色。
绿脚山鹧鸪-叫声
叫声:响亮的哨声包括一连串单音,越叫越快;然后是一连串较平的升降变调;最后是一连串狂乱升变调并突然终止。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绿脚山鹧鸪-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东南亚。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种(Collar et al., 1994)。中国地方性留鸟,仅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
绿脚山鹧鸪-生活习性
习性:具本属特性。栖居于森林、次生林及竹林,高至海拔1000米。
褐胸山鹧鸪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褐胸山鹧鸪-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28厘米)的橄榄褐色山鹧鸪。醒目的奶油色眉纹下延至颈部,眼线黑色,喉和颊奶油色。在喉和胸部之间有由黑色小斑点组成的环带与眼线相连。两胁具明显的黑色及白色鳞状斑。两翼有条状图纹。
虹膜—红褐色;嘴—近黑;脚—粉红。
褐胸山鹧鸪-叫声
叫声:单调喉音,发展为一高一低的双哨音ti-hu, ti-hu, ti-hu…,音量音频不变。配偶对唱时加上kew, kew, kew…的叫声,如红喉山鹧鸪。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褐胸山鹧鸪-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中国西南部,东南亚。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地方性留鸟,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南部及广西。
褐胸山鹧鸪-生活习性
习性:栖居于海拔500~1300米的常绿林。习性为本属特性。
红胸山鹧鸪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红胸山鹧鸪-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28厘米)的近灰色山鹧鸪。头橙褐并具特征性的宽阔栗色环带由上胸及枕部。灰色眉纹长且狭,喉部黑色领环上具白色髭须和项纹。下胸及两胁灰色,两胁具醒目的白色及棕色粗纹。
虹膜—褐色至红褐色;嘴—黑色;脚—近红色。
红胸山鹧鸪-叫声
叫声:响亮、饱满的长音接以一连串上调的双音直至高潮。声似红喉山鹧鸪。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红胸山鹧鸪-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在中国为极罕见留鸟。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丹巴曲和伯舒拉岭地区。
红胸山鹧鸪-生活习性
习性:典型的本属特性。
本文Hash:7845ad8bb30bdf2d5d5271524e53be53c59f3b15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
-
白眉山鹧鸪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白眉山鹧鸪-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0厘米)的灰褐色山鹧鸪。腿红,眉白,眉线散开,喉黄色,华美的颈项上具黑、白及巧克力色环带是本种特征。 虹膜—褐色;嘴—灰色;脚—红色。 白眉山鹧鸪-叫声 叫声:悠长而哀婉的双音调哨音。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眉山鹧鸪-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中国东南部特有种,分布范围有限。 分
-
海南山鹧鸪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海南山鹧鸪-外形描述 描述:略小(24厘米)而色彩斑斓的山鹧鸪。特征为头近黑、耳羽上方具白斑且上胸散布鲜橙红色。上体略灰,具黑色鳞状纹;腹部黄色,胸部略染灰色,两胁具白色条纹。 虹膜—深褐;嘴—灰色;脚—深粉红色。 海南山鹧鸪-叫声 叫声:繁殖鸟叫声为重复的双音,似ju-gu,ju-gu,ju-gu,第一音降而第二音升高。 绿色:留鸟;黄色:
-
环颈鸻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环颈鸻-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5厘米)而嘴短的褐色及白色鸻。与金眶鸻的区别在腿黑色,飞行时具白色翼上横纹,尾羽外侧更白。雄鸟胸侧具黑色块斑;雌鸟此斑块为褐色。亚种dealbatus嘴较长较厚。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环颈鸻-叫声 叫声:重复的轻柔单音节升调叫声pik。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环颈鸻-地
-
中华鹧鸪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中华鹧鸪-外形描述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30厘米),不会误认的黑色鹑类。枕、上背、下体及两翼有醒目的白点,背和尾具白色横斑。头黑带栗色眉纹,一宽阔的白色条带由眼下至耳羽,颏及喉白色。雌鸟似雄鸟,但下体皮黄色带黑斑,上体多棕褐色。 虹膜—红褐色;嘴—近黑;脚—黄色。 中华鹧鸪-叫声 叫声:独特的洪亮而刺耳的鸣叫,声如‘do-be-qu
-
棕颈鸭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棕颈鸭-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63厘米)而易识别的灰色戏水型鸭。具特殊的头纹。头颈赤棕色,与黑色的顶纹及过眼纹成反差。飞行时色彩看似较深,翼下近白,绿色的眉纹前后为白色。两性同色。 虹膜—深褐;嘴—蓝灰;脚—棕灰。 棕颈鸭-叫声 叫声:似绿头鸭但声更粗哑。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棕颈鸭-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菲律宾特
-
黑颈鹤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黑颈鹤-外形描述 描述:体高(150厘米)的偏灰色鹤。头、喉及整个颈黑色,仅眼下、眼后具白色块斑,裸露的眼先及头顶红色,尾、初级飞羽及形长的三级飞羽黑色。 虹膜—黄色;嘴—角质灰色/绿色,近嘴端处多些黄色;脚—黑色。 黑颈鹤-叫声 叫声:一连串的号角声。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黑颈鹤-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藏
-
赤颈鹤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赤颈鹤-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非常高大(150厘米)的灰色鹤。头裸出,上颈大部为红色。飞行时可见黑色的初级飞羽。亚成鸟颈及头锈色被羽。 虹膜—黄色;嘴—角质绿色;脚—粉红。 赤颈鹤-叫声 叫声:响亮而持久的喇叭声,通常成对地日夜于地面或飞行时鸣叫。叫时颈伸直,嘴朝向天空。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赤颈鹤-地理分布 分布
-
山麻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山麻雀-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艳丽麻雀。雄雌异色。雄鸟顶冠及上体为鲜艳的黄褐色或栗色,上背具纯黑色纵纹,喉黑,脸颊污白。雌鸟色较暗,具深色的宽眼纹及奶油色的长眉纹。亚种cinnamoneus雄鸟头侧及下体沾黄。亚种batangensis及intensior均似cinnamoneus,但黄色较淡。 虹膜—褐色;嘴—灰色(雄鸟),黄色而
-
灰山鹑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灰山鹑-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0厘米)的灰褐色鹑。眉线、脸及喉偏橘黄。下体灰,至臀部白。雄鸟下胸有明显的倒”U”字形栗色斑块。两胁具宽阔的栗色横纹。与斑翅山鹑的区别在于胸块栗色而非黑色,并且无丝质喉羽。锈红色的尾羽在飞行时清楚可见。 虹膜—褐色;嘴—近黄;脚—黄色。 灰山鹑-叫声 叫声:雄鸟叫声嘎嘎,似ki-errr-
-
山鹡鸰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山鹡鸰-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17厘米)的褐色及黑白色林鹡鸰。上体灰褐,眉纹白;两翼具黑白色的粗显斑纹;下体白色,胸上具两道黑色的横斑纹,较下的一道横纹有时不完整。 虹膜灰色;嘴角质褐色,下嘴较淡;脚偏粉色。 山鹡鸰-叫声 叫声:常作响亮的吱吱声。飞行时发出短促的tsep叫声。 绿
-
山皇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山皇鸠-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46厘米)的深色鸠。头、颈、胸及腹部酒红灰色;颏及喉白;上背及翼覆羽深紫;背及腰深灰褐;尾褐黑,具宽大的浅灰色端带;尾下覆羽皮黄。 虹膜白、灰或红色;嘴绯红,嘴端白色;脚绯红。 山皇鸠-叫声 叫声:倒吸一气后接两个抑郁低浑的broombroom声。&nb
-
棕颈雪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棕颈雪雀-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的褐色雪雀。眼先黑色,脸侧近白。雄雌同色。成鸟头部图纹特别,髭纹黑,颏及喉白,颈背及颈侧较所有其他雪雀的栗色均重,覆羽羽端白色。幼鸟色较黯淡,但较淡栗色的耳羽已可见。亚种isabellina较色淡,上体近灰而略沾皮黄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成鸟)或偏粉色,嘴端深色(幼鸟);脚—黑色。 棕颈雪雀-叫声
-
黑颈䴙䴘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黑颈䴙䴘-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0厘米)的䴙䴘。繁殖期成鸟具松软的黄色耳簇,耳簇延伸至耳羽后,前颈黑色,嘴较角䴙䴘上扬。冬羽:与角䴙䴘的区别在嘴全深色,且深色的顶冠延至眼下。颏部白色延伸至眼后呈月牙形,飞行时无白色翼覆羽。幼鸟似冬季成鸟,但褐色较重,胸部具深色带,眼圈白色。 虹膜—红色;嘴—黑色;脚—灰黑。 黑颈䴙䴘-叫声 叫声:繁殖期发出哀
-
珠颈斑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珠颈斑鸠-外形描述 描述:人们所熟悉的中等体型(30厘米)的粉褐色斑鸠。尾略显长,外侧尾羽前端的白色甚宽,飞羽较体羽色深。明显特征为颈侧满是白点的黑色块斑。 虹膜—橘黄;嘴—黑色;脚—红色。 珠颈斑鸠-叫声 叫声:轻柔悦耳的ter-kuk-kurr反复重复,最后一音为加重。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珠颈斑鸠-地理
-
斑颈穗鹛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斑颈穗鹛-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16厘米)的橄榄褐色穗鹛。顶冠及颈背栗色,喉白,髭纹黑,眉纹、额及颈侧黑而具醒目的白点,下体栗褐。 虹膜—红色;嘴—黑色;脚—绿黑。 斑颈穗鹛-叫声 叫声:简单鸣声及吱吱的告警叫声。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斑颈穗鹛-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东南亚及苏门答腊。 分布状况:亚种
-
红颈滨鹬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红颈滨鹬-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5厘米)的灰褐色滨鹬。腿黑,上体色浅而具纵纹。冬羽:上体灰褐,多具杂斑及纵纹;眉线白;腰的中部及尾深褐;尾侧白;下体白。与长趾滨鹬区别在于灰色较深而羽色单调,腿黑色。春夏季头顶、颈的体羽及翅上覆羽棕色。与小滨鹬区别在嘴较粗厚,腿较短而两翼较长。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红颈滨鹬-叫声 叫声:细弱的笛音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