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顶蟆口鸱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黑顶蟆口鸱-外形描述 黑顶蟆口鸱-叫声 黑顶蟆口鸱-地理分布 黑顶蟆口鸱-生活习性 黑顶蟆口鸱-别名俗名

黑顶蟆口鸱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黑顶蟆口鸱-外形描述

描述:不会错识的中等体型(24厘米),全身褐色、黑色及白色斑驳的鸟种。嘴角巨阔,浅褐色的双眼凝神。体羽为似树皮样的保护色图案。雌鸟较雄鸟多棕色,喉胸部有一由具黑色羽缘的白色羽而成的大型斑块,少斑驳图案。此为中国的唯一一种蟆口鸱。

虹膜—黄褐;嘴—浅角质色;脚—肉色。

黑顶蟆口鸱-叫声

叫声:一连串轻柔、嘤嘤作叫的gwaaa声,音调上扬;另有哀怨的变调哨音pheew,音调下抑。

黑顶蟆口鸱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黑顶蟆口鸱-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北部及东南亚的山地。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于云南西南部(三台山)。在西藏东南部为留鸟。

黑顶蟆口鸱-生活习性

习性:栖于常绿林及灌木丛,高可至海拔1900米。

黑顶蟆口鸱-别名俗名

黑顶蛙嘴夜鹰

黑鹮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黑鹮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黑鹮-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75厘米)的黑色鹮,特征为头裸出,肩部具白色斑块,腿红色,颈背具浅蓝色斑块。通体体羽深褐,两翼及尾黑色具光泽,下体无栗色。

虹膜—暗色;嘴—黑色;脚—红色。

黑鹮-叫声

叫声:粗哑的kyee-ahh声。

黑鹮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黑鹮-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曾在中国西南及东南亚有分布,现仅存于印度支那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全球性濒危(Collar et al., 1994)。在中国分布状况不明。19世纪在云南西南部有记录。

黑鹮-生活习性

习性:似彩鹮但喜沼泽林地及森林溪流。

黑鹮-别名俗名

白肩黑鹮 东方黑鹮

黑顶麻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黑顶麻雀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黑顶麻雀-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的麻雀。繁殖期雄鸟头顶有黑色的冠顶纹至颈背,眼纹及颏黑,眉纹及枕侧棕褐,脸颊浅灰。上体褐色而密布黑色纵纹。雌鸟色暗但上背的偏黑色纵纹以及中覆羽和大覆羽的浅色羽端明显。亚种nigricans的雄鸟上背及背部纵纹较黑。亚种stoliczkae的背、头侧及颈背黄褐色较重。

虹膜—深褐;嘴—雄鸟黑色,雌鸟黄色,嘴端黑色;脚—粉褐。

黑顶麻雀-叫声

叫声:圆润的啾啾声及短促哨音。

黑顶麻雀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黑顶麻雀-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中亚至中国西北及蒙古。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亚种nigricans于新疆极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至马纳斯河);亚种stoliczkae于天山、喀什、昆仑山至内蒙古西部及宁夏。

黑顶麻雀-生活习性

习性:栖于沙漠绿洲、河床及贫瘠山麓地带等生有节节木 (Arthrophytum haloxylon)的地方。甚惧生。冬季常与黑胸麻雀混群。

黑冠鳽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黑冠鳽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黑冠鳽-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49厘米)而粗壮的深红褐色及黑色鹭鸟。其特征为嘴粗短而上嘴下弯。成鸟:顶及形短的冠羽黑色,上体栗褐色并多具黑色点斑,下体棕黄而具黑白色纵纹,颏白并具由黑色纵纹而成的中线。飞行时黑色的飞羽及白色翼尖有别于栗苇鳽。亚成鸟:上体深褐具白色点斑及皮黄色横斑,下体苍白具褐色点斑及横斑;与夜鹭亚成鸟的区别在嘴较粗短。

虹膜—黄色;眼部裸露皮肤橄榄色;嘴—橄榄色;脚—橄榄色。

黑冠鳽-叫声

叫声:一连串深沉的oo声,约每1.5秒间隔发出一声,通常于晨昏在林上层作叫;也作粗哑的呱呱声及喘息声arh, arh, arh。

黑冠鳽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黑冠鳽-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方、东南亚及菲律宾。冬季南迁至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或夏候鸟于见云南西南部、广西及海南岛的低地。

黑冠鳽-生活习性

习性:性羞怯,夜行性。白天躲藏在浓密植丛或近地面处,夜晚在开阔地进食。受惊时飞至附近树上。

黑冠鳽-别名俗名

黑冠麻鹭

本文Hash:37efc17f5bd525439b7519ff13bcd5622fd20a9b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