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尾鵟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棕尾鵟-外形描述 棕尾鵟-叫声 棕尾鵟-地理分布 棕尾鵟-生活习性

棕尾鵟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棕尾鵟-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64厘米)的棕色鵟。翼及尾长。头和胸色浅,靠近腹部变成深色,但有几种色型,从米黄色至棕色至极深色。近黑色型的飞羽及尾羽具深色横斑。尾上一般呈浅锈色至橘黄色而无横斑。飞行似普通鵟,棕色型翼下翼角处具黑色大块斑。滑翔时两翼弯折(c.f. 普通鵟两翼平伸),随气流翱翔时高举成一角度。幼鸟外侧尾羽及翼下暗色后缘均具横纹。与毛脚鵟的区别在尾上端无黑色带斑。

虹膜—黄色;嘴—灰色;脚—黄色。

棕尾鵟-叫声

叫声:响亮的似猫叫声。似普通鵟但少叫。

棕尾鵟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棕尾鵟-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欧洲东南部至古北界中部、印度西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国西部;越冬南迁。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及季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喀什、乌鲁木齐及天山地区。迁徙或越冬至甘肃、云南、西藏南部及东南部。

棕尾鵟-生活习性

习性:懒散。一般从栖处捕食。高空翱翔且有时徘徊飞行。喜趋火光。

棕尾褐鹟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棕尾褐鹟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棕尾褐鹟-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13厘米)的红褐色鹟。眼圈皮黄,喉块白,头石板灰色,背褐,腰棕色,下体白,胸具褐色横斑,两胁及尾下覆羽棕色。通常具白色的半颈环。三级飞羽及大覆羽羽缘棕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棕尾褐鹟-叫声

叫声:轻柔的低颤音si-si-si。冬季一般无声。鸣声可能为粗哑的高音tsit-tittu-tittu。

棕尾褐鹟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棕尾褐鹟-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方及北部湾西北部;冬季南迁,远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繁殖于台湾、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西部及西藏东南部。冬季南迁,部分鸟留在台湾及海南岛越冬。于内陆稀少但在台湾甚常见。

棕尾褐鹟-生活习性

习性:性惧生,喜林间空地及溪流两侧。

棕尾虹雉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棕尾虹雉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棕尾虹雉-外形描述

描述:雄鸟:体大(70厘米)、具紫色及绿色光泽的雉类。上背白色,腹部黑色。具形长的似孔雀般的绿色竖冠羽,尾部无白色羽端,下背紫色,尾上覆羽绿色,因而有别于白尾梢虹雉。与绿尾虹雉区别在于冠羽绿色而尾赤棕色。雌鸟较小,与其他虹雉雌鸟区别在于其背部与上体其余部位同色;尾上覆羽亦为白色。

虹膜—褐色;嘴—灰黑;脚—橄榄褐色。

棕尾虹雉-叫声

叫声:叫声及报警时发哨音,似杓鹬;常立于岩上鸣叫。

棕尾虹雉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棕尾虹雉-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

分布状况:罕见,仅分布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海拔3000~4100米的有限地区。

棕尾虹雉-生活习性

习性:常以小群活动于林线附近,觅食于高山草甸。雄鸟求偶时作精彩舞姿炫耀,尾扇形展开上下拍动,两翼抬起,并偶尔跃入空中。

本文Hash:4e6abf82acde2f8e2afe7c7039fcad7ed24ac0ee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