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斑燕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导读: 洋斑燕-外形描述 洋斑燕-叫声 洋斑燕-地理分布 洋斑燕-生活习性

洋斑燕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洋斑燕-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14厘米)的蓝、红及皮黄色燕。上体钢蓝色,前额栗色。与家燕的区别在下体污白,尾不如其长且无延长,无深蓝色胸带,体型略小,外观也不如家燕漂亮。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洋斑燕-叫声

叫声:悦耳啾啾叫声,示警时发出高音的tweet。

洋斑燕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洋斑燕-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南部、东南亚、菲律宾、马来半岛及巽他群岛至新几内亚及塔希提岛。

分布状况:常见留鸟于中国台湾、兰屿岛、火烧岛以及南海诸岛的开阔区域,尤其是水面上方。

洋斑燕-生活习性

习性:通常成松散小群,独立在水上盘旋或低低滑翔。巢呈杯形,由泥团黏附于屋檐下或桥下或探出的岩崖下。巢为边缘敞口型。

斑鸫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斑鸫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斑鸫-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25厘米)而具明显黑白色图纹的鸫。具浅棕色的翼线和棕色的宽阔翼斑。雄鸟(亚种eunomus):耳羽及胸上横纹黑色而与白色的喉、眉纹及臀成对比,下腹部黑色而具白色鳞状斑纹。雌鸟褐色及皮黄色较暗淡,斑纹同雄鸟,下胸黑色点斑较小。较为罕见的指名亚种尾偏红,下体及眉线橘黄。

虹膜—褐色;嘴—上嘴偏黑,下嘴黄色;脚—褐色。

斑鸫-叫声

叫声:轻柔而甚悦耳的尖细叫声chuck-chuck或 kwa-kwa-kwa,也有似椋鸟的swic声。告警时发出快速的kveveg声。→斑鸫叫声

斑鸫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斑鸫-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迁徙至喜马拉雅山脉、中国。

分布状况:迁徙时常见。指名亚种及eunomus经中国包括台湾,于北纬33°以南越冬。

斑鸫-生活习性

习性:栖于开阔的多草地带及田野。冬季成大群。

斑鸫-别名俗名

斑点鸫 穿草鸡 窜儿鸡 红麦必?

乌燕鸥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乌燕鸥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乌燕鸥-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44厘米)的背黑色燕鸥。尾深开叉。似褐翅燕鸥,但上翼及背深烟褐色,无灰色后领环,白色的前额也不延伸成眉线。亚成鸟烟褐色,臀白,背及上翼具白色点斑成横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乌燕鸥-叫声

叫声:鼻音的ker-waky-wak,或wide-a-wake声。

乌燕鸥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乌燕鸥-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广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的热带海域。

分布状况:亚种nubilosa远离海岸,但偶见于中国东南部沿海、香港及台湾海上,尤其在台风后出现。

乌燕鸥-生活习性

习性:海洋性鸟类,栖于远离海岸的洋面或多岩礁多沙岛屿。晚上跟随船只。飞行轻松优雅,逆风直插云天。

小燕尾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小燕尾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小燕尾-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3厘米)的黑白色燕尾。尾短,与黑背燕尾色彩相似但尾短而叉浅。其头顶白色、翼上白色条带延至下部且尾开叉而易与雌红尾水鸲相区别。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粉白。

小燕尾-叫声

叫声:短促的高哨音,不如其他燕尾响亮。

小燕尾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小燕尾-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土耳其及巴基斯坦至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中国华南及华中和台湾、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西藏南部、云南、四川、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及长江以南(包括

小燕尾-生活习性

习性:甚活跃。栖于林中多岩的湍急溪流尤其是瀑布周围。尾有节律地上下摇摆或扇开似红尾水鸲。习性也较其他燕尾更似红尾水鸲。营巢于瀑布后。

本文Hash:fc070b1764189329d5a3e5bdc7ad7952c6912a73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