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台湾山鹧鸪-外形描述 台湾山鹧鸪-叫声 台湾山鹧鸪-地理分布 台湾山鹧鸪-生活习性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台湾山鹧鸪-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24 厘米)的灰色山鹧鸪。脸部有明显黑色及白色斑纹。头顶灰色,头两侧黑并具长长的白色眉纹;颏和喉部的白色延至眼下成白色斑块。宽阔的黑色半颈圈下连白色及皮黄色。眼周裸皮红色;背及尾橄榄色带黑色横纹;翅棕色上具三道灰色横纹;胸蓝灰色,两胁有白色细纹;腹部近白色。
虹膜—褐色;嘴—灰色近黑;脚—红色。
台湾山鹧鸪-叫声
叫声:重复的guru, guru…声,越升越高至高潮时突然回落。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台湾山鹧鸪-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台湾的特有种。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仅限于台湾岛中部山地及东坡海拔700~2300米之间的阔叶林中,但并不罕见。
台湾山鹧鸪-生活习性
习性:典型的本属特性。
本文Hash:a38cf190e1d86a374b879ded0108981b34195810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
-
台湾黄山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台湾黄山雀-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3厘米)的山雀。冠羽长,下体柠檬黄色。雄鸟:背及翼覆羽黑色,冠羽背面白色,两翼浅蓝,尾蓝而外缘白色,眼先斑黄色,臀斑黑色。雌鸟:色暗,背橄榄绿色,无臀斑。幼鸟色浅,下体偏白。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灰色。 台湾黄山雀-叫声 叫声:重复欢快的chichishui-chichishui;zijide,zijid
-
台湾戴菊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台湾戴菊-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娇小(9厘米)似柳莺。顶冠近黑,具艳丽橙红色(雌鸟黄色)顶冠纹,后端黄色;黑色的眼斑为延至眼眉及眼先的白环所环绕;髭纹黑而喉白;颈圈及胸灰色,背橄榄色,腹部、腰及臀黄色;两翼及尾黑,翼斑白色,初级飞羽羽缘黄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深灰。 台湾戴菊-叫声 叫声:常规叫声为尖声的see-see。 绿色:留鸟;黄色
-
海南山鹧鸪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海南山鹧鸪-外形描述 描述:略小(24厘米)而色彩斑斓的山鹧鸪。特征为头近黑、耳羽上方具白斑且上胸散布鲜橙红色。上体略灰,具黑色鳞状纹;腹部黄色,胸部略染灰色,两胁具白色条纹。 虹膜—深褐;嘴—灰色;脚—深粉红色。 海南山鹧鸪-叫声 叫声:繁殖鸟叫声为重复的双音,似ju-gu,ju-gu,ju-gu,第一音降而第二音升高。 绿色:留鸟;黄色:
-
白眉山鹧鸪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白眉山鹧鸪-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0厘米)的灰褐色山鹧鸪。腿红,眉白,眉线散开,喉黄色,华美的颈项上具黑、白及巧克力色环带是本种特征。 虹膜—褐色;嘴—灰色;脚—红色。 白眉山鹧鸪-叫声 叫声:悠长而哀婉的双音调哨音。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白眉山鹧鸪-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中国东南部特有种,分布范围有限。 分
-
台湾紫啸鸫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台湾紫啸鸫-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小(28厘米)的啸鸫。通体黑蓝,上体无金属闪辉羽片,胸具蓝色闪辉羽片。 虹膜—红褐;嘴—黑色;脚—黑色。 台湾紫啸鸫-叫声 叫声:悠扬而尖厉的zi或suiyi声。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台湾紫啸鸫-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台湾特有种。 分布状况:喜于海拔600~1500米茂密森林间的
-
台湾鹎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台湾鹎-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19厘米)的鹎。头白,顶冠及髭纹黑色;下颚基部有一橙色小点斑;上体橄榄色,两翼及尾褐色,边缘橄榄黄色;下体近白,胸灰,两胁偏褐。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黑色。 台湾鹎-叫声 叫声:似白头鹎。响亮多变的qiao-keli,qiao-keli声。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台湾鹎-地
-
中华鹧鸪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中华鹧鸪-外形描述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30厘米),不会误认的黑色鹑类。枕、上背、下体及两翼有醒目的白点,背和尾具白色横斑。头黑带栗色眉纹,一宽阔的白色条带由眼下至耳羽,颏及喉白色。雌鸟似雄鸟,但下体皮黄色带黑斑,上体多棕褐色。 虹膜—红褐色;嘴—近黑;脚—黄色。 中华鹧鸪-叫声 叫声:独特的洪亮而刺耳的鸣叫,声如‘do-be-qu
-
山鹡鸰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山鹡鸰-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17厘米)的褐色及黑白色林鹡鸰。上体灰褐,眉纹白;两翼具黑白色的粗显斑纹;下体白色,胸上具两道黑色的横斑纹,较下的一道横纹有时不完整。 虹膜灰色;嘴角质褐色,下嘴较淡;脚偏粉色。 山鹡鸰-叫声 叫声:常作响亮的吱吱声。飞行时发出短促的tsep叫声。 绿
-
灰山鹑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灰山鹑-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30厘米)的灰褐色鹑。眉线、脸及喉偏橘黄。下体灰,至臀部白。雄鸟下胸有明显的倒”U”字形栗色斑块。两胁具宽阔的栗色横纹。与斑翅山鹑的区别在于胸块栗色而非黑色,并且无丝质喉羽。锈红色的尾羽在飞行时清楚可见。 虹膜—褐色;嘴—近黄;脚—黄色。 灰山鹑-叫声 叫声:雄鸟叫声嘎嘎,似ki-errr-
-
山皇鸠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山皇鸠-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46厘米)的深色鸠。头、颈、胸及腹部酒红灰色;颏及喉白;上背及翼覆羽深紫;背及腰深灰褐;尾褐黑,具宽大的浅灰色端带;尾下覆羽皮黄。 虹膜白、灰或红色;嘴绯红,嘴端白色;脚绯红。 山皇鸠-叫声 叫声:倒吸一气后接两个抑郁低浑的broombroom声。&nb
-
山麻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山麻雀-外形描述 描述:中等体型(14厘米)的艳丽麻雀。雄雌异色。雄鸟顶冠及上体为鲜艳的黄褐色或栗色,上背具纯黑色纵纹,喉黑,脸颊污白。雌鸟色较暗,具深色的宽眼纹及奶油色的长眉纹。亚种cinnamoneus雄鸟头侧及下体沾黄。亚种batangensis及intensior均似cinnamoneus,但黄色较淡。 虹膜—褐色;嘴—灰色(雄鸟),黄色而
-
台湾斑翅鹛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台湾斑翅鹛-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大(18厘米)的褐色鹛。羽冠蓬松,头侧深栗,上背及腰灰,喉红栗。背中部红褐,胸橄榄褐而具浅色纵纹。腹部及臀棕褐。翼及尾具黑色横斑,尾端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偏粉色。 台湾斑翅鹛-叫声 叫声:叫声为轻柔的jiao,jiao,告警时为急促低哑的jiajiajia声。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
-
高原山鹑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高原山鹑-外形描述 描述:体形略小(28厘米)的灰褐色鹑类。具醒目的白色眉纹和特有的栗色颈圈,眼下脸侧有黑色点斑。上体黑色横纹密布,外侧尾羽棕褐色。下体显黄白,胸部具很宽的黑色鳞状斑纹并至体侧。 虹膜—红褐;嘴—角质绿;脚—淡绿褐。 高原山鹑-叫声 叫声:嘈杂叫声如scherrrrrreck-scherrrrrreck。被驱赶时发出尖厉的chee,
-
高山兀鹫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高山兀鹫-外形描述 描述:体大(120厘米)的浅土黄色鹫。下体具白色纵纹,头及颈略被白色绒羽,具皮黄色的松软领羽。初级飞羽黑色。亚成鸟深褐色,羽轴色浅成细纹。飞行显得甚缓慢。翼尖而长,略向上扬。与兀鹫的区别在尾较短,成鸟色彩一般较浅,下体纵纹较少,幼鸟色彩深沉。 虹膜—橘黄;嘴—灰色;脚—灰色。 高山兀鹫-叫声 叫声:偶尔发出咕嗒咕嗒的叫声及哨音。
-
红腹山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红腹山雀-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3厘米)而有特色的山雀。头及胸兜暗黑,松软白色颊斑,颈圈棕色,下体栗黄色,背、两翼及尾橄榄灰色,飞羽具浅色边缘。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深灰。 红腹山雀-叫声 叫声:嘶嘶声psit;吱吱声chit’it’it及简单的”chick-a-dee”及t’si
-
杂色山雀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雌鸟);juv.(幼鸟) 杂色山雀-外形描述 描述:体小(12厘米)而具特色的山雀。额、眼先及颊斑浅皮黄至棕色;胸兜及头顶暗黑,头后具浅色的顶纹;颈圈棕,上体灰色;下体栗褐色,具皮黄色臀线。台湾亚种较小而色深,头无顶纹且无浅色臀纹。幼鸟色较黯淡。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杂色山雀-叫声 叫声:尖细的pit,高音spit-spit-see-see及责骂声ch-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