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头燕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长繁殖、生长繁殖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长繁殖 生长繁殖

苍头燕雀的图片

苍头燕雀(学名:Fringilla coelebs,英文名:Common Chaffinch)为雀形目燕雀科燕雀属的鸟类,又叫普通燕雀。在欧洲、北非到中亚(引入南非)园林农田中繁殖,在欧洲最常见。雄鸟15公分长,头顶淡蓝,背赭褐,腰微绿,面和胸粉红;雌鸟绿褐色。叫声特别。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尤其是迁徙期间常集成大群,有时甚至集群多达数百、上千只,晚上多在树上过夜。苍头燕雀的分布范围为欧洲、北非至西亚,国内有记录于新疆、内蒙古、宁夏、河北和辽宁。

中文学名:苍头燕雀

拉丁学名:Fringilla coelebs

英文俗名:Common Chaffinch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燕雀科(Fringillidae)

中文属名:燕雀属(Fringilla)

繁殖区:古北界 : c, w, also n Africa and Canary Islands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24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苍头燕雀:形态特征图
苍头燕雀: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16厘米)而斑纹美妙的雀鸟。具醒目的白色肩块及翼斑。

繁殖期雄鸟:顶冠及颈背灰色,上背栗色,脸及胸偏粉色。

雌鸟及幼鸟:色暗而多灰色。

虹膜-褐色;嘴-雄鸟灰色,雌鸟角质色;脚-粉褐。

叫声特别,为金属音的chink或响亮的wheet,也作较低音的twit声。鸣声为富韵律的降调嘟声至快速的华彩乐段。

苍头燕雀:雄鸟,摄影广隶701
苍头燕雀:雄鸟,摄影广隶701
苍头燕雀:雌鸟,摄影广隶701
苍头燕雀:雌鸟,摄影广隶701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苍头燕雀与燕雀的区别:苍头燕雀腰偏绿,肩纹较白。

地理分布

苍头燕雀:地理分布图
苍头燕雀:地理分布图

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南部、河南、陕西、山西,一直往南到长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西至甘肃、四川、贵州、云南,东至沿海各省和台湾,南至广东、广西、福建和香港,也有部分经新疆西部天山一带迁徙。目前除青藏高原和海南岛外,均有分布,为旅鸟和冬候鸟。

国外繁殖于欧洲北部,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科拉半岛、俄罗斯北部往东经西伯利亚、阿尔泰、贝加尔湖一直到太平洋西岸堪察加半岛、鄂霍次克海岸和黑龙江下游。越冬在欧洲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北非,往东经意大利、希腊、小亚细亚、中东、印度北部、朝鲜、日本、萨哈林岛,部分在日本北部繁殖。

分布范围:欧洲、北非至西亚。

分布状况:偶见候鸟。指名亚种有记录于新疆的天山、内蒙古、宁夏、河北及辽宁越冬。

生长繁殖

食性

苍头燕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由于亲鸟对幼鸟的保护较成功,加上繁殖力极强,因此苍头燕雀在数量上较许多种鸟要多,这样在庄稼收获季节容易形成雀害。冬季和早春,苍头燕雀以杂草种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人类扔弃的各种食物。

群居
苍头燕雀:上为雄鸟,下为雌鸟
苍头燕雀:上为雄鸟,下为雌鸟

除繁殖、育雏阶段外,苍头燕雀是非常喜欢群居的鸟类。秋季时易形成数百只乃至数千只的大群,称为雀泛,而在冬季它们则多结成十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活动的小群。这种小生灵非常聪明机警,有较强的记忆力,这和其它许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苍头燕雀会对救助过它的人表现出一种亲近,而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在苍头燕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有入侵鸟类时它们会表现得非常团结,直至将入侵者赶走为止。

生境
苍头燕雀
苍头燕雀

苍头燕雀喜居于开阔林地,也常见于花园或田野间。它们在树杈上筑窝,并用苔藓或地衣铺在窝的外面,使其更为隐蔽。每次孵化约6个蛋。苍头燕雀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地区不迁徙,但是在冬季会避开比较寒冷的地区。该鸟种是林内本人命名的。在林内的故乡瑞典,雌性苍头燕雀在冬季经常抛弃其雄性配偶独自迁徙,所以其拉丁语学名的第二个单词“coelebs”的意思是“单身汉”。在非繁殖季节,这种鸟类有时集结成为鸟群,但是组织不太严密。苍头燕雀有时会迷途飞到北美。

叫声
苍头燕雀
苍头燕雀

成年雄性一般能够唱2到3种不同的鸟歌。和很多其它鸟类一样,其鸟歌具有地域性。苍头燕雀以其美妙响亮的歌声而出名。

英国鸟类学家WilliamThorpe对苍头燕雀幼雏的鸟歌学习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如果幼雏在学习鸟歌的关键期不接触其它成年鸟类唱出的歌曲的话,他就永远也无法歌唱正常的鸟歌。他还发现,阉割的雄鸟无法正常唱歌,但是如果给这些鸟注射睾酮(一种雄性激素)的话,它们即使在冬季十一月也会唱歌。

生长繁殖

苍头燕雀
苍头燕雀

除生殖期成对活动外,雌雄分别结成小群活动,迁徙时亦如此,很少有混群现象。夏季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东、春季则多以植物性食物为食。

一般在5~7月间繁殖。从越冬区迁往繁殖地的苍头燕雀都是但性群体,雄性一般比雌鸟早到数天。它们有严格的巢区,此鸟于8月末由不同的家族群很快地集06-06-30不等的群体。通常成对分散营巢繁殖,巢多置于桦树、杉树、松树等各种树上紧靠主干的分枝处,距地高3-5m。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和桦树皮等材料构成,外面常掺杂有苔藓,内垫有羊毛、兽毛或羽毛。

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5-7枚,多为6枚。卵绿色、被有红紫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6.8-21.5mm×13.8-14.5mm。。孵化期11~13天。

褐头山雀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亚种分化、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褐头山雀的图片

褐头山雀(学名:Poecile montanus,英文名:Willow Tit)是山雀科高山山雀属的鸟类,俗名唧唧鬼子。头顶及颏褐黑,上体褐灰,下体近白,无翼斑或项纹。分布于欧洲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向东至前苏联、蒙古、以至日本、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一般生活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士格劳宾登州的山地森林。

中文学名:褐头山雀

拉丁学名:Poecile montanus

英文俗名:Willow Tit

命名作者:Conrad von Baldenstein, 182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山雀科(Paridae)

中文属名:高山山雀属(Poecile)

繁殖区:古北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853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灰色

次要羽色:黑色

外形特征

褐头山雀:形态特征图
褐头山雀:形态特征图

体小(11.5厘米)的山雀。头顶及颏褐黑,上体褐灰,下体近白,两胁皮黄,无翼斑或项纹。与沼泽山雀易混淆,但一般具浅色翼纹,黑色顶冠较大而少光泽,头显比例较大。

诸亚种略具差别–songarus的背部赭褐,两胁黄褐;stoetzneri相似但顶冠褐色;affinis顶冠褐色,下体沾粉色;weigoldicus顶冠黑褐色,下体带粉色;baicalensis上体灰,两胁仅略沾皮黄。

虹膜-褐色;嘴-略黑;脚-深蓝灰。

叫声:鼻音的dzee及tchay声,前有尖细的si-si声,且常由响而尖的tzit或 tzit-tzit导出,与沼泽山雀的爆破音pitchou成对比。鸣声随分布区域而异,基本上为相同音调的长音似duu-duu-duu-duu及s’pee-s’pee-s’pee-s’pee。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褐头山雀和沼泽山雀的区别:两者外形高度相似。

地理分布

褐头山雀:地理分布图
褐头山雀: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欧洲及亚洲北部至日本。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中国东北部及西北阿尔泰山(baicalensis)、天山特克斯流域(songarus)、中北部(affinis)、中南及西南(weigoldicus)和北方(stoetzneri)的中等海拔针叶林。

亚种分化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1、褐头山雀西北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affinis),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宁夏、甘肃、青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宁夏贺兰山和甘肃。

2、褐头山雀东北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baicalensis)。分布于前苏联、蒙古、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Kultuk。

3、褐头山雀新疆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songarus)。分布于前苏联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天山山脉。

4、褐头山雀华北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stotzneri),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河北承德。

5、褐头山雀西南亚种(学名:Parus montanus weigoldicus),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山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维西县巴迪公社境内。

注:Songar Tit(桑加山雀)P. m. songarus(包括stoetzneri)有时被视为独立物种(Harrap及Quinn, 1996),但肯定为montanus超种的一部分。

生活习性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栖息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从海拔800米至4000米左右均有它们的分布。多结小群或大群活动,大群可达100余只,有时也见到成对或单独活动。性活泼,在林间枝叶间不回穿梭,很省在树停息,叫声如“zi-zi-zi-her-her”.据胃检,食物为昆虫,有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及鳞翅目的成虫及幼虫。

褐头山雀在林区多种昆虫,所食昆虫大多为森林害虫,因而对防治森林害虫有一定的作用。

生长繁殖

褐头山雀
褐头山雀

繁殖期为4-8月份,巢筑于树洞中,距地面1-5米,根据23个鸟巢统计,洞口大小为18*48-35*50毫米,洞深70-170毫米,内径5.0-11.0,外径7.0-13.6厘米,植物纤维、羽毛和兽毛等衬垫。雌雄均参加或巢活动。一般5月初开始产卵,每巢产卵7-9枚,卵呈白色,具浅红或肉桂色或红褐色斑点,钝端较多,有时形成杯状。

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化期为12-16天,雏过同后15-16天离巢飞出。

棘尾雷雀的外形特征、生长繁殖、地理分布

棘尾雷雀的图片

棘尾雷雀(学名:Aphrastura spinicauda,英文名:Thorn-tailed Rayadito)属于灶鸟科雷雀属。尾羽有特殊延长。分布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

中文学名:棘尾雷雀

拉丁学名:Aphrastura spinicauda

英文俗名:Thorn-tailed Rayadito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灶鸟科(Furnariidae)

中文属名:雷雀属(Aphrastura)

繁殖区:南美洲 : c, s Chile, sw Argentin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棘尾雷雀
棘尾雷雀

雄性成鸟:通体黑色,具紫色金属闪光;嘴基部前额羽为簇状绒黑色羽丛并向前延伸于嘴峰上,嘴峰除尖端外全为簇状羽覆盖;额、眼先、颊及耳羽绒黑色;头顶、颈具鳞状斑金属光泽;背、肩、腰及尾上覆羽黑色具紫蓝光泽;翅飞羽黑褐色,外翈闪金属光泽;尾羽黑褐色,外翈闪金属光泽,最外侧一对尾羽甚形延长,其羽干部分裸出,末端内外翈彼此相对称呈“盘尾状”,其他内侧尾羽正常,仅约及最外侧一对尾羽长度的1/3。下体黑色,喉胸部羽端缘缀鳞状斑金属蓝绿色光泽;胁烟灰色;腹及尾下覆羽灰黑色,微沾光泽;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具灰白色尖端斑。

雌性成鸟:体羽似雄鸟,仅金属闪光不甚显著;最外侧尾羽较雄鸟稍短。

幼鸟:簇状额羽丛不发达;体羽微沾光泽;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色,羽端白色斑大而显著;尾羽呈正常深叉羽端,最外侧一对尾羽不甚延长,羽干不裸出,无延伸的“盘状尾”。

生长繁殖

棘尾雷雀
棘尾雷雀

棘尾雷雀繁殖期约在3—6月间,巢多置于阔叶树顶端高处一些小的分枝末端枝杈上,巢呈杯形,与卷尾科的其他种类相似。像小孩摇篮似的随风摇摆。巢主要由细枝、芦苇茎、根和枯草等材料构成,牢固地固定在枝权上。巢外壁还有蛛网,有时还或多或少装饰一些苔藓、地衣和树皮等,距地高5m以上。

每窝产卵窝卵数为3—4枚。卵为长卵圆形和尖卵圆形两种类型,多为白色,偶尔亦有乳白色,被有淡红色、褐色或紫色深浅两层斑纹,尤以钝端较密。

地理分布

棘尾雷雀
棘尾雷雀

分布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

锤头鹳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锤头鹳的图片

锤头鹳(学名:Scopus umbretta,英文名:Hamerkop)是锤头鹳科锤头鹳属的鸟类。锤头鹳和鲸头鹳是鹳形目鸟类中古老而又特殊的种,形态和习性奇异,因而被分别单独列为一个科,即锤头鹳和鲸头鹳科。锤头鹳产于非洲,分布于撒哈拉以南,亦见于马达加斯加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羽衣是均匀的焦茶色或土褐色,头大,后面有一个明显的水平羽冠。喙粗大而侧扁,尖端呈钩状,黑色,与短脚的颜色类似。黄昏时特别活跃,低著头停息溪畔,或慢慢涉行,两脚交替著搅动泥浆。觅食软体动物、蛙、小鱼和水生昆虫。 

中文学名:锤头鹳

拉丁学名:Scopus umbretta

英文俗名:Hamerkop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锤头鹳科(Scopidae)

中文属名:锤头鹳属(Scopus)

繁殖区:非洲 : also sw Arabian Peninsula

主要羽色:褐色

外形特征

锤头鹳体型较小,头后有向后的长冠羽,使头部呈锤型。喙粗大而侧扁,尖端呈钩状,黑色,与短脚的颜色类似。雌雄同色,幼鸟也似成鸟。雏鸟多为污白色。锤头鹳奇异的外型特征是头部向后的长冠羽与嘴呈一直线使头部呈锤型,因而得名。嘴和脚黑色,虹彩褐色。

锤头鹳的亲缘关系不明朗,形态特征似鹭类又像鹳。另外还有类似鸻形目的地方,习性和行为也很独特。总之,从各方面而言,锤头鹳无疑是保持有原始特征的鸟。

地理分布

锤头鹳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马达加斯加岛,在阿拉伯半岛最南部也有分布。

生活习性

锤头鹳
锤头鹳

栖息沼泽、湿地或河岸、入海口、河漫滩。

生长繁殖

锤头鹳
锤头鹳

锤头鹳繁殖期因地区而异,在尼日利亚是1~4月,南非是7月至翌年1月。锤头鹳还因用小枝、泥、粪造成球状大巢著名,它的巢建在突出的水面的树杈上(也有的营巢在岩棚上),小的出入口在侧面,出入口以外虽然有蛇等可钻入的间隙,却坚固得人上去都踩不坏。多数书上记载,巢的内部分成几间,实际是有深的通道和窝,直径13~18厘米,长40~60厘米,像个隧道。雌雄共同造巢,约需1~1.5个月完成,一个巢通常用几年。另外,每对鸟拥有自己的1~3个巢,仅其中一个用于产卵繁殖,卵为白色,每产3~7枚卵。雌雄鸟共同抱卵、育雏,孵化期约50天,亲鸟的嘴像勺子样的一口一口地喂雏。

本文Hash:7ecb5cd684041dc5b6f8798c6396b930f645793d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