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鹟莺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黑脸鹟莺的图片

黑脸鹟莺(学名:Abroscopus schisticeps,英文名:Black-faced Warbler)是树莺科拟鹟莺属的鸟类。

黑脸鹟莺(学名:Abroscopus schisticeps)属雀形目莺科拟鹟莺属,有特色的体小(10厘米)而多彩的莺。粗眉纹,颏、喉及尾下覆羽黄色,脸罩黑,头顶及颈背灰色。黑脸鹟莺脸部羽色独特,因脸部黑色而得名,不似国内其他任何莺类,但注意和黄喉雀鹛及黄腹扇尾鹟区分。

中文学名:黑脸鹟莺

拉丁学名:Abroscopus schisticeps

英文俗名:Black-faced Warbler

命名作者:Gray, JE & Gray, GR, 184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树莺科(Cettiidae)

中文属名:拟鹟莺属(Abroscopus)

繁殖区:东洋界 : c Himalayas to nw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09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黑脸鹟莺
黑脸鹟莺

上体绿,无翼纹,腹白。亚种flavimentalis的夏季旧羽黄色延伸至上胸。亚种ripponi具近灰色胸带。图纹不似任何其他的中国莺类,但请参照黄喉雀鹛及黄腹扇尾鹟。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肉色;脚-偏绿。

叫声:受惊时的叫声为高音的tz-tz-tz-tz-tz-tz。

地理分布

黑脸鹟莺
黑脸鹟莺

尼泊尔至中国西南、缅甸及越南北部。

稀有留鸟,见于海拔600~2800米。亚种flavimentalis于西藏南部(聂拉木)及云南西北部有记录,可能也见于西藏东南部;ripponi于云南西部及四川(康定)。

生活习性

黑脸鹟莺
黑脸鹟莺

结小群生活于常绿山地林的多苔藓棘丛。

灰脸鹟莺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灰脸鹟莺的图片

灰脸鹟莺(学名:Seicercus poliogenys,英文名:Grey-cheeked Warbler)是柳莺科鹟莺属的鸟类。

灰脸鹟莺(学名:Seicercus poliogenys)属雀形目莺科鹟莺属。体小(10厘米)而色彩艳丽的莺。头灰,上体绿,下体黄,眼圈白。分布于锡金至中国西南部及缅甸,罕见的垂直迁徙鸟。

中文学名:灰脸鹟莺

拉丁学名:Seicercus poliogenys

英文俗名:Grey-cheeked Warbler

命名作者:Blyth, 184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柳莺科(Phylloscopidae)

中文属名:鹟莺属(Seicercus)

繁殖区:东洋界 : n India to s Vietnam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05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黄色

次要羽色:绿色

外形特征

灰脸鹟莺
灰脸鹟莺

灰脸鹟莺,体小(10厘米)而色彩艳丽的莺。头灰,上体绿,下体黄,眼圈白。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色浅;脚-黄褐。

叫声:独特似山雀叫声chee-chee及似鹪鹩的叫声tsik。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灰脸鹟莺与白眶鹟莺的区别:灰脸鹟莺的头顶及头两侧的灰色较深;暗色侧顶纹不明显,颏及上胸偏白。

灰脸鹟莺与灰头鹟莺的区别:灰脸鹟莺上背绿色且无白色眉纹。而色彩相似的灰头鹟莺具冠羽,无白色眼圈且姿势不同。

灰脸鹟莺
灰脸鹟莺

地理分布

灰脸鹟莺
灰脸鹟莺

分布范围:锡金至中国西南部及缅甸。

分布状况:在中国为罕见的垂直迁移鸟。繁殖于云南西北部,越冬至云南西部;留鸟于西藏东南部。

生活习性

灰脸鹟莺
灰脸鹟莺

栖于海拔600~3000米湿润森林的浓密竹丛。冬季下至山麓地带。加人混合鸟群。林中低层鸟。

栗头鹟莺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

栗头鹟莺的图片

栗头鹟莺(学名:Seicercus castaniceps,英文名:Chestnut-crowned Warbler)是柳莺科鹟莺属的鸟类。

栗头鹟莺(学名:Seicercus castaniceps),体型甚小(9厘米)的橄榄色莺。顶冠红褐,腰及两胁黄,胸灰,腹部黄灰。在中国分布于南方。

中文学名:栗头鹟莺

拉丁学名:Seicercus castaniceps

英文俗名:Chestnut-crowned Warbler

命名作者:Hodgson, 1845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柳莺科(Phylloscopidae)

中文属名:鹟莺属(Seicerc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Sumatr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006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黄色

次要羽色:绿色

外形特征

栗头鹟莺,摄影qb168
栗头鹟莺,摄影qb168

体型甚小(9厘米)的橄榄色莺。顶冠红褐,侧顶纹及过眼纹黑色,眼圈白,脸颊灰,翼斑黄色,腰及两胁黄;胸灰,腹部黄灰。亚种sinensis的背部绿色较重,下体比指名亚种黄色为多;laurentei相似,但下体黄色较少,腹中心白色。

虹膜-褐色;嘴-上嘴黑,下嘴浅;脚-角质灰色。

叫声:鸣声为高亢的金属音且下滑;也有双音节叫声chi-chi及似鹪鹩的叫声tsik。

生活习性

栗头鹟莺,摄影qb168
栗头鹟莺,摄影qb168

习性:活跃于山区森林,在小树的树冠层积极觅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

地理分布

栗头鹟莺,摄影qb168
栗头鹟莺,摄影qb168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部、东南亚、马来半岛及苏门答腊。

分布状况:不常见留鸟于高可至海拔2500米的山区。指名亚种见于西藏南部、东南部及云南西部;laurentei于云南东南部及广西西南部(瑶山);sinensis于华中及华南。可能实际上比记录所显示的要更为常见。

本文Hash:8cc40b924d175558bcecc8d762a53eefc9fb5743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