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脸角鸮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长繁殖 保护现状

白脸角鸮的图片

白脸角鸮(学名:Ptilopsis leucotis,英文名:Northern White-faced Owl)是鸮形目鸱鸮科白脸角鸮属的一种猫头鹰。面盘白色,有耳羽簇,眼睛有神。栖息于开阔林地、有荆棘的干燥大草原,白天常紧缩羽毛、拉直身体并竖起耳簇停栖于树枝间休息,掩饰效果良好。白脸角鸮可于横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与赤道之间的地域中找到其踪影。现划分为两个独立鸟种,即本种北白脸角鸮和南白脸角鸮。

中文学名:白脸角鸮

拉丁学名:Ptilopsis leucotis

英文俗名:Northern White-faced Owl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0

中文目名:鸮形目(Strigiformes)

中文科名:鸱鸮科(Strigidae)

中文属名:白脸角鸮属(Ptilopsis)

繁殖区:非洲 : e, c, w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主要羽色:褐色

次要羽色:白色

外形特征

白脸角鸮
白脸角鸮

全长19~24厘米,体重不详,雌鸟比雄鸟体型稍大。全身体羽棕灰,遍布细长纵纹。白色面盘边缘黑色。虹膜深黄或橘红。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北白脸角鸮与南白脸角鸮的区别:除了地域分布不一样之外,北白脸角鸮的体色比南白脸角鸮浅。

地理分布

白脸角鸮:地理分布图
白脸角鸮:地理分布图

白脸角鸮可于横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与赤道之间的地域中找到其踪影。它出现于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德、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利比里亚、马里共和国、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苏丹共和国、多哥、乌干达等国家。

本种北白脸角鸮的分布见左图。

生长繁殖

白脸角鸮
白脸角鸮

每年1~9月为繁殖季节,利用天然树洞后其他大型鸟类的弃巢营巢,一个巢位可能连续数年被使用。通常一次产2~3颗蛋,间隔2天产一颗。雌鸮产下第一颗蛋后开始孵卵,孵化期约30天。由雌鸮独力孵蛋,雄鸮提供食物。幼鸟破壳后约需父母30~32天的养育方可离巢。

保护现状

白脸角鸮“变身”前后
白脸角鸮“变身”前后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日本一档电视节目展现白脸角鸮的各种“萌态”,殊不知这是它收到惊吓后产生的应激状态,人类眼里看到的“萌”,实际是猫头鹰的恐惧,对猫头鹰的心身健康产生很大的刺激。

本文Hash:add614b9ecfa1faa123ad7bcbee2068618a6f70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