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外形特征 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
欧石鸻(学名:Burhinus oedicnemus,英文名:Eurasian Stone-curlew)属石鸻科石鸻属。体大(41厘米)的黄褐色鸻样鸟。黄色的眼睛大而凝神,多取卧伏姿态。分布范围:南欧、北非、中东至中亚。
中文学名:欧石鸻
拉丁学名:Burhinus oedicnemus
英文俗名:Eurasian Stone-curlew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石鸻科(Burhinidae)
中文属名:石鸻属(Burhinus)
繁殖区:古北界 : w, sw 古北界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82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欧石鸻
体大(41厘米)的黄褐色鸻样鸟。黄色的眼睛大而凝神,多取卧伏姿态。翼上白色横纹的边缘上褐而下黑;飞羽合拢时成黑色,飞行时具两道白色条带。
虹膜-黄色;嘴-黑色,嘴基黄色;脚-黄色。
叫声:快速尖厉的pick-pick-pick-pick-pick哨音;以较缓慢的pick-wick, pick-wick音收尾,重音在第二音,略似杓鹬。也作单个笛音,缓慢重复。
欧石鸻,摄于新疆
欧石鸻,摄于新疆
地理分布
欧石鸻
分布范围:南欧、北非、中东至中亚。
分布状况:在中国非常罕见。指名亚种为留鸟,分布在西藏极东南部高可至海拔1000米;于广东沿海有迷鸟记录。
生活习性
欧石鸻
习性:善走。栖于开阔干燥而多灌丛的多石地带。有时成小群活动。白天休息,黄昏及夜晚很活跃。卧伏地面时头平伸。
石鸻科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石鸻科大全
石鸻科(学名:Burhinidae)是鸻形目(学名:Charadriiformes)的一属。
中型涉禽。喙短而钝,头和眼相对比例较其他鸻类显著为大;胫跗骨与跗跖骨之间的关节显著膨大;不具后趾,前3趾之间有微蹼;体羽暗褐具斑驳,适于隐蔽;主要在黄昏及夜间活动。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的温、热带水域。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石鸻科(Burhinidae)
中国野生鸟类:
鸟种简介
石鸻科
石鸻科 (Burhinidae)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上是鸟纲中的鸻形目中的一个科。石鸻有比较大的头和眼,在黄昏和夜间活动,体型较大,腿上有膨大的关节。分布于各大陆温、热带地区,共9种,我国有石鸻2种,均比较罕见。
外形特征
中型或大型涉禽。生活于温带及热带地区,嘴短而直,粗壮,或略上曲。鼻骨呈全鼻型,鼻孔呈细缝状。头与眼的相对比较其他鸻类显著为大。胫跗骨关节特别膨大,故英文名意为“大粗膝盖”(GreatThick-knee)。跗蹠前后缘均具网状鳞。无后趾,前趾间基部具蹼。翅尖长或短圆;尾羽12枚。雌雄羽色相似。
生活习性
本科鸟类多栖息于较干燥的环境,如农田、砾石戈壁、半沙漠地区、河岸阶地及绿洲边缘。不少种类在黄昏或夜间活动,觅食昆虫、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小型两栖动物、蜥蜴、小型啮齿动物,也吃部分植物种子和茎叶;多数种类将卵产于地面凹坑中,窝卵数2枚或1枚,多呈淡褐色,并具斑点。
地理分布
石鸻科计有2属9种,广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中美洲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在中国有2属2种。
石鸻科鸟类大全
石鸻科:石鸻属
学名:Burhinus
石鸻科:大石鸻属
学名:Esacus
马来鸻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马来鸻(学名:Charadrius peronii,英文名:Malaysian Plover)属鸻科鸻属,又叫马来沙鸻。中小型涉禽,通常不怕人。在中国有记录,但无确切地点。马来鸻是近危物种。
中文学名:马来鸻
拉丁学名:Charadrius peronii
英文俗名:Malaysian Plover
命名作者:Schlegel, 1865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鸻科(Charadriidae)
中文属名:鸻属(Charadrius)
繁殖区:东洋界 : Malay Peninsula to Philippines and Lesser Su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394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马来鸻
体小(20厘米)的黑、褐及白色鸻。嘴短。与蒙古沙鸻及铁嘴沙鸻区别在体型较小,具狭窄黑色(雄鸟)或赤褐色(雌鸟)领环。与环颈鸻的区别在通常具完整白色领环且耳斑不与过眼线相连。
虹膜-褐色;嘴-黑色;腿-灰色。
叫声:轻柔的kwik声似环颈鸻。
地理分布
马来鸻
分布范围:马来半岛、印度支那、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及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在中国有记录,但无确切地点(deSchauensee,1984)。本种在中国南沙群岛的许多珊瑚岛上出现。
生活习性
马来鸻
成对活动于沙滩。喜小海湾的纯珊瑚沙滩。不与其他鸟混群。通常不怕人。
黑翅燕鸻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
黑翅燕鸻(学名:Glareola nordmanni,英文名:Black-winged Pratincole)是燕鸻科燕鸻属的鸟类。黑翅燕鸻繁殖于哈萨克斯坦的东部,可能在新疆西北部出现。它似领燕鸻但次级飞羽上为黑色,颈背沾栗色。
中文学名:黑翅燕鸻
拉丁学名:Glareola nordmanni
英文俗名:Black-winged Pratincole
命名作者:Fischer von Waldheim, 1842
中文目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中文科名:燕鸻科(Glareolidae)
中文属名:燕鸻属(Glareola)
繁殖区:古北界 : wc
非繁殖区:w, s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尚未收录,是中国鸟类新纪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黑翅燕鸻
身长:25厘米。眼大,嘴宽阔,翅长而窄,尾部分叉,长脚适于在地面取食昆虫,飞行时可见黑色翼羽。
生活习性
生活于岸边,可像燕子一样在空中捕食昆虫。群集,在黎明和黄昏取食,繁殖期群集在平原湖泊的边缘,有低矮植被的沼泽或裸露的泥沼地,通常在地面休息、筑巢,由于羽色与栖地相近而不易被发现。
巢:裸露的浅地洞,位于稀疏的植被中或裸地上。
地理分布
繁殖于亚洲中部,在撒哈拉以南的地区过冬。
本文Hash:9587e1b8db92002c8b25bc0676f50248daa4eed0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