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灰伯劳的分类地位

导读: 分类地位

南灰伯劳的图片

南灰伯劳(学名:Lanius meridionalis,英文名:Southern Grey Shrike)是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

南灰伯劳(学名:Lanius meridionalis,英文名:Southern Gray Shrike)是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与灰伯劳关系密切。虽然它们一起出现,但并不互相交配。它们因为选择居住地方不同而分开。 (Sangster et al., 2002)

中文学名:南灰伯劳

拉丁学名:Lanius meridionalis

英文俗名:Southern Grey Shrike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0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伯劳科(Laniidae)

中文属名:伯劳属(Lanius)

繁殖区:古北界, 非洲 : Spain to India, n Africa

分类地位

南灰伯劳
南灰伯劳

指名亚种(Lanius meridionalis meridionalis)分布于欧洲南部和北非,比灰伯劳体型稍小,颜色较深,喜欢栖居于干燥的环境下。宁夏亚种繁殖在亚种中部,冬季迁徙至热带地区。体色较指名亚种或灰伯劳苍白,有些时候把其单独列为Steppe Grey Shrike(Lanius pallidirostis),其极其适应植被稀少的干旱区。属于雀形目伯劳科,与灰伯劳关系密切。虽然它们一起出现,但并不互相交配。它们因为选择居住地方不同而分开。 (Sangster et al., 2002)

原灰伯劳 Lanius excubitor pallidrostris 亚种,Lefranc等(1997)将该亚种归为南灰伯劳Lanius meridionalis pallidrostris 亚种。

黑伯劳的分类地位、外形特征、地理分布

黑伯劳的图片

黑伯劳(拉丁学名:Lanius fuscatus,英文名:Black Shrike),也即棕背伯劳黑色型,属伯劳科伯劳属。前额、眼先至耳羽、颏、喉、肩及尾羽、股羽黑色,余部褐灰;不具翅斑(也有记录观察具白色翼斑的)。中国国内分布于浙江丽水,湖北武昌,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留鸟),亦见于香港。国外分布于越南(留鸟)。黑伯劳的分类地位尚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是棕背伯劳的一个色型变体,从棕背伯劳的黑色型与棕色型的个体大小、繁殖行为等比较,认为其作为一个独立物种的证据不足。

分类地位

黑伯劳
黑伯劳

江西省科学院戴年华研究员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于江西省靖安县九岭山自然保护区发现黑伯劳(Lanius fuscatus),当时定为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的一个色型变体。

2009年,钟平华等将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鸟类环志中心冬季发现的黑伯劳作为独立种发表为江西省新记录。记录了黑伯劳(Lanius fuscatus)在江西的新分布区,对黑伯劳起源、进化及分类地位的确定均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邵明勤等从黑色型、棕色性的个体大小、繁殖行为等比较,分析了黑伯劳的分类地位,认为黑伯劳作为独立物种证据不足,推测黑伯劳可能是棕背伯劳这一祖型处于分化过程正在形成中的亚种或居群或种。并建议从黑伯劳的分布、遗传等方面进行其分类地位的确定。

外形特征

黑伯劳,摄影:杭州老郑,摄于浙江千岛湖,2007年1月
黑伯劳,摄影:杭州老郑,摄于浙江千岛湖,2007年1月

鉴别特征:前额、眼先至耳羽、颏、喉、肩及尾羽、股羽黑色,余部褐灰;不具翅斑(也有记录观察具白色翼斑的)。

形态(依采自福建的标本)雄性成鸟:额羽黑色,自嘴基侧面与黑色的眼先、过眼及眼周、耳羽连成一片;头顶至上背暗灰色,腰、尾上覆羽染土褐色。肩羽黑色;中央2对尾羽深黑,外侧尾羽黑褐;翅覆羽及飞羽烟褐色;腋羽黑色;颏、喉黑色染褐,胸以下与背同色略染褐棕,胁羽染褐,腹羽有散在的黑褐斑;尾下覆羽染褐,股羽黑色。

雌性成鸟:羽色似雄鸟。

幼鸟:前额、头侧、颏、喉及尾羽黑色;头顶、肩 、背、腰及尾上覆羽均沾褐并满布鳞纹,各羽的鳞纹为淡棕缘内夹以一暗黑色横纹构成;翅覆羽及飞羽褐黑,初级飞羽不具翅斑,内侧飞羽有淡棕色外翈缘及端缘;腋羽黑褐。下体褐灰色,胸、腹、胁沾棕,腹与胁羽的羽端具由淡棕与黑褐相间构成的横斑;尾下覆忌暗锈褐色,股羽黑色。

虹膜暗褐;嘴、腿纯黑色。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原是这样的(左图)。

各种羽色的黑伯劳
黑伯劳,几乎全黑。摄影:好鸟
黑伯劳,几乎全黑。摄影:好鸟
黑伯劳,黑色稍浅。摄影:好鸟
黑伯劳,黑色稍浅。摄影:好鸟
黑伯劳,带白色翼斑!摄影:小隼
黑伯劳,带白色翼斑!摄影:小隼
黑伯劳,羽色介于黑色型与棕色型之间。摄影:林中漫步,摄影2008年12月27日福建闽侯天龙山。
黑伯劳,羽色介于黑色型与棕色型之间。摄影:林中漫步,摄影2008年12月27日福建闽侯天龙山。

地理分布

黑伯劳,摄影:杭州老郑,摄于浙江千岛湖,2007年1月
黑伯劳,摄影:杭州老郑,摄于浙江千岛湖,2007年1月

分布范围: 中国国内分布于浙江丽水,湖北武昌,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留鸟),亦见于香港。国外分布于越南(留鸟)。

南极鹱的名称、分类地位、地理分布

南极鹱的图片

南极鹱(学名:Thalassoica antarctica,英文名:Antarctic Petrel)是鹱科南极鹱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南极鹱

拉丁学名:Thalassoica antarctica

英文俗名:Antarctic Petrel

命名作者:Gmelin, JF, 1789

中文目名: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

中文科名:鹱科(Procellariidae)

中文属名:南极鹱属(Thalassoica)

繁殖区:南部海洋, 南极洲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

南极鹱
南极鹱

中文名:南极鹱

拉丁名:Thalassoica antarctica

英文名:Antarctic Petrel

分类地位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鹱形目->->->鹱科->->->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灰鸫鹛的物种名称、分类地位、地理分布

灰鸫鹛的图片

灰鸫鹛(学名:Turdoides malcolmi,英文名:Large Grey Babbler)是噪鹛科鸫鹛属的鸟类。

灰鸫鹛,拉丁名为Turdoides malcolmi ,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中文学名:灰鸫鹛

拉丁学名:Turdoides malcolmi

英文俗名:Large Grey Babbler

命名作者:Sykes, 183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噪鹛科(Leiothrichidae)

中文属名:鸫鹛属(Turdoides)

繁殖区:东洋界 : Ind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物种名称

中文名:灰鸫鹛

拉丁名:Turdoides malcolmi

英文名:Large Grey Babbler

分类地位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画眉科->->->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

本文Hash:7cf01cada21251de5c5442e26f02765e744ec024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