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科的代表、鹭科大全

导读: 代表鸟种 鹭科鸟类大全

鹭科的图片

鹭科(学名:Arde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鹈形目中的一个科(原为鹳形目下一科),也被称为鹭类。本科的鸟类为大、中型涉禽,主要活动于湿地及附近林地,它们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体形纤瘦,翅大而圆,内趾与中趾间微有蹼膜,中趾之爪的内侧具栉缘。有17属59种,通称鹭。广泛分布于南北纬 60°间的所有陆地。中国有10属20种,分布中国各地,大多为候鸟和旅鸟。栖息于沼泽、稻田、湖泊、池塘,大多群居。啄食鱼类、两栖类、昆虫和甲壳动物。飞翔能力强。在飞行时,颈收缩于肩间,成驼背状,脚向后伸直。栖止于树上时,缩颈也呈驼背状。巢群大多筑在高大树冠顶部,以枯枝编成。每窝产卵3~6枚。卵淡青色。两性共同营巢和孵卵。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鹭科(Ardeidae)

中国野生鸟类:

代表鸟种

常见的种类有苍鹭,俗称老等。头顶白,羽冠黑,上体余部灰色;下体白,只有前颈下部和胁有黑色大斑。晨昏活动于湖畔和沼泽,常独立水中等待捕食水生动物。为东北向南至海南、台湾等省,向西到甘肃西北部及青海、西藏的留鸟。

体形较大的有大白鹭,全身色白如雪,繁殖时背部披有成丛蓑羽,生殖期后则失去。在中国东北、河北、河南、长江流域各省以及海南岛等地繁殖。

体形稍小于大白鹭的为中白鹭,为华中一带习见鸟类。全身洁白,颈后冠羽较短,背上及颈下蓑羽均很发达。

牛背鹭,因常停在牛背上觅食虱子而得名。俗称黄头鹭,两肩部有一束蓑羽呈淡黄色,向后披至尾上,可作饰羽用。见于长江以南各省,在福建和云南繁殖,偶见于河北和山东。

常见的白鹭体型比中白鹭还小,因而又叫做小白鹭。体羽亦白。繁殖期中,枕上着生两条狭长的矛状羽,下垂如辫,背上长羽向上翘卷,胸前披以疏松的矛状羽,嘴和跗蹠均黑,但趾呈黄绿色。性喜群居,在中国南部分布较广。

鹭科鸟类大全

林鳽属鹭科:林鳽属

学名:Zonerodius
白冠虎鹭属鹭科:白冠虎鹭属

学名:Tigriornis
虎鹭属鹭科:虎鹭属

学名:Tigrisoma
栗腹鹭属鹭科:栗腹鹭属

学名:Agamia
船嘴鹭属鹭科:船嘴鹭属

学名:Cochlearius
波斑鹭属鹭科:波斑鹭属

学名:Zebrilus
麻鳽属鹭科:麻鳽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Botaurus
苇鳽属鹭科:苇鳽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Ixobrychus
黑鳽属鹭科:黑鳽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Dupetor
夜鳽属鹭科:夜鳽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Gorsachius
夜鹭属鹭科:夜鹭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Nycticorax
美洲夜鹭属鹭科:美洲夜鹭属

学名:Nyctanassa
绿鹭属鹭科:绿鹭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Butorides
池鹭属鹭科:池鹭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Ardeola
牛背鹭属鹭科:牛背鹭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Bubulcus
鹭属鹭科:鹭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Ardea
黑顶鹭属鹭科:黑顶鹭属

学名:Pilherodius
啸鹭属鹭科:啸鹭属

学名:Syrigma
白鹭属鹭科:白鹭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Egretta

椋鸟科的椋鸟科代表、椋鸟科大全

椋鸟科的图片

椋鸟科(学名:Sturnidae)是雀形目(学名:Passeriformes)的一科。椋鸟科大约有33属123种。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中部和南部、非洲和东南亚。我国有10属18种。大中型的雀类。大多为地栖性,主要以果实和昆虫为食。叫声变化多段,善模仿。常见如鹩哥Gracula religiosa、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家八哥A. tristis、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等,既是著名益鸟,也是常见笼养鸟。以下是一些主要属和种,多为我国分布种。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椋鸟科(Sturnidae)

中国野生鸟类:

椋鸟科代表鸟类

辉椋鸟属Aplonis 有21种,分布于东南亚。如长尾辉椋鸟Aplonis magna,仅分布于新几内亚北部的比亚克岛和南佛岛,尾长而尖,常左右摆动像随时会掉下来,雄鸟具富有金属光泽的暗绿色体羽和颈羽。 鹩哥属Gracula 有5种:鹩哥Gracula religiosa、南鹩哥Gracula indica、恩加鹩哥Gracula enganensis、尼亚鹩哥Gracula robusta、斯里兰卡鹩哥Gracula ptilogenys。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我国仅鹩哥1种,又称九宫鸟。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及我国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和海南岛。体黑并具显著光泽,头部具黄色裸露肉垂,雌雄相似。栖息于多林的平原或山地,尤常见于林缘及林间小面积的开阔地上,嗜吃野果,兼吃昆虫。繁殖期为2~5月,一年繁殖1~2次。每巢产卵3~4枚,孵卵以雌鸟为主,而雄鸟有明显护巢现象。善鸣,能发出多种有旋律的音调,自低沉粗涩的咯咯声以至高亢怡悦的尖锐声,并能仿效人言,为驰名中外的大型鸣叫笼养观赏鸟。因大量捕捉为笼鸟而数量减少。 椋鸟科
椋鸟科

长尾辉椋鸟Aplonis magna 椋鸟科
椋鸟科

鹩哥Gracula religiosa
长冠八哥属Leucopsar 仅1种,即长冠八哥Leucopsar rothschildi。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体长约25厘米,全身白色,具较长冠羽,故名。求偶时雄鸟会竖起冠羽,不断地上下摆动头部。群居,在树上觅食果实和昆虫。因分布区狭,栖息地遭到破坏,野生种群数量稀少,已开展人工繁殖。
金冠树八哥属Ampeliceps 仅1种,即金冠树八哥Ampeliceps coronatus。分布于印度东部、缅甸、中国南方及印度支那,不定期的迷鸟至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在广东沿海也有记录。特征为具翼斑及颏黄色,脸颊裸露皮肤粉黄色。成年雄鸟头顶亮丽金色;雌鸟似雄鸟但黄色区域较小。虹膜褐色;嘴粉红,嘴基偏蓝;脚橘黄。高亢的金属般哨音及似铃声的叫声。结小群活动于林冠层。每年数百只在我国市场出售。 椋鸟科
椋鸟科

长冠八哥Leucopsar rothschildi 椋鸟科
椋鸟科

金冠树八哥Ampeliceps coronatus
八哥属Acridotheres 有10种:林八哥Acridotheres grandis、八哥(鸲鹆)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爪哇八哥Acridotheres javanicus、淡腹八哥Acridotheres cinereus、白领八哥Acridotheres albocinctus、灰背八哥Acridotheres ginginianus、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红嘴椋鸟Acridotheres burmannicus、黑翅椋鸟Acridotheres melanopterus。额羽甚多,形特延长而竖立,与头顶尖长羽毛形成巾帻;头侧或完全披羽,或局部裸出。两性相似。我国有5种:林八哥Acridotheres grandis、八哥(鸲鹆)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白领八哥Acridotheres albocinctus、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红嘴椋鸟Acridotheres burmannicus。 八哥(普通八哥、鸲鹆)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是我国南方常见鸟类,自陕西南部至长江以南各省,以及台湾和海南省均有分布。原仅分布于我国南部及印度支那半岛,是典型的东洋界鸟类,但非法鸟类贸易使八哥迅速扩散,现在在菲律宾及婆罗洲有引入种群,而在淮河以北的中国北方地区八哥也逐渐成为常见的留鸟。通体黑色,体长约25厘米。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泽,嘴和脚黄色额前羽毛耸立如冠状;两翅有白色斑,飞行时尤为明显,从下面看宛如“八字”,故有八哥之称;尾羽具有白色端。在村寨、田野、山林边缘的灌丛中都有它们的踪迹,喜群居,常数十成群栖息于大树上。杂食性,常尾随耕田的牛,取食翻耕出来的蚯蚓、蝗虫、蝼蛄等;也在树上啄食榕果、乌桕子、悬钩子等。繁殖期4~7月,每年可繁殖2次。在树洞或建筑物的裂缝中营巢,有时也利用喜鹊、椋鸟等的旧巢;巢浅盂状,用稻草、树叶、羽毛等堆成。每窝产卵4枚。卵浅蓝色。为常见笼鸟,性温顺易驯,又能模仿人言以及其他鸟类的鸣声。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原产于印度,但现已被引进到世界各地,主要是为了降低农作区害虫的族群数量,但由于其适应性强,对当地鸟类及其它哺乳动物造成威胁,成为入侵物种。林八哥Acridotheres grandis分布于印度阿萨姆、东亚、东南亚、苏拉威西岛、苏门答腊(经引种)、爪哇及巴厘岛。亚种grandis为罕见留鸟,我国见于云南西部及南部和广西西南部。体长约26厘米,体羽深灰而近黑,仅初级飞羽具明显的白色斑块,飞行时尤显,臀及尾端白色;略具冠羽。与八哥的区别在尾端白色较宽,嘴全黄色而臀白;亚成鸟褐色较重。虹膜-橘黄;嘴-橘黄;脚-黄色。发出吱吱的沙哑叫声,哨音及卷舌音,有时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结成小至大群生活,取食多在地面,于开阔的多草地及稻田。常停栖于家养动物身上或周围,捕食被惊起的昆虫。 椋鸟科
椋鸟科

八哥(普通八哥、鸲鹆)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椋鸟科
椋鸟科

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 椋鸟科
椋鸟科

林八哥Acridotheres grandis 椋鸟科
椋鸟科

黑翅椋鸟Acridotheres melanopterus 斑椋鸟属Gracupica 曾经归于椋鸟属Sturnus,仅2种:黑领椋鸟Gracupica nigricollis和斑椋鸟Gracupica contra。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留鸟。常在村落附近的树林、草地、田野间集小群活动,觅食蚯蚓、蝇蛆、甲虫和浆果。4~6月繁殖,在树冠上做巢。雄鸟在繁殖鸣期间的鸣叫声欢快响亮。因善于鸣叫,有人将它作为观赏鸟饲养。 椋鸟科
椋鸟科

黑领椋鸟Gracupica nigricollis 椋鸟科
椋鸟科

斑椋鸟Gracupica contra 椋鸟属Sturnus 有10种:北椋鸟Sturnus sturninus、紫背椋鸟Sturnus philippensis、灰背椋鸟Sturnus sinensis、灰头椋鸟Sturnus malabaricus、白头椋鸟Sturnus erythropygia、白脸椋鸟Sturnus albofrontata、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紫翅椋鸟(普通椋鸟、欧洲八哥)Sturnus vulgaris、纯色椋鸟Sturnus unicolor。其中前6种可独立为Sturnia属。我国分布有7种。北椋鸟繁殖于从外贝加尔至中国东北,冬季迁至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我国见于东部大部地区。紫背椋鸟繁殖于日本的Kuril岛,冬季迁徙经我国东部沿海和台湾至菲律宾及婆罗洲。灰背椋鸟繁殖于我国南方及越南北部,冬季迁至东南亚、菲律宾及婆罗洲。灰头椋鸟分布于印度、缅甸和我国南方。丝光椋鸟在我国华南及东南的大部地区,包括台湾及海南岛为留鸟,冬季分散至越南北部及菲律宾。灰椋鸟分布于西伯利亚、中国、日本、越南北部及缅甸北部、菲律宾。紫翅椋鸟(普通椋鸟、欧洲八哥)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陆及我国的西南地区,为本属最常见者,现已引入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南部。 椋鸟科
椋鸟科

北椋鸟Sturnus sturninus 椋鸟科
椋鸟科

紫背椋鸟Sturnus philippensis 椋鸟科
椋鸟科

灰背椋鸟Sturnus sinensis 椋鸟科
椋鸟科

灰头椋鸟Sturnus malabaricus 椋鸟科
椋鸟科

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 椋鸟科
椋鸟科

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 椋鸟科
椋鸟科

紫翅椋鸟(普通椋鸟、欧洲八哥)Sturnus vulgaris 椋鸟科
椋鸟科

纯色椋鸟Sturnus unicolor 黑冠椋鸟属Temenuchus 仅1种,即黑冠椋鸟Temenuchus pagodarum。体长约21厘米。分布于印度和我国西南地区,偶见于云南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常见于印度城镇、村庄及铁路沿线,群鸟共栖。 粉红椋鸟属Pastor 仅1种,即粉红椋鸟Pastor roseus。体长约22厘米。繁殖雄鸟亮黑,背、胸及两胁粉红;雌鸟图纹相似但较黯淡。幼鸟上体皮黄,两翼及尾褐色,下体色浅,嘴黄色。分布于欧洲东部至亚洲中部及西部,越冬至印度;迷鸟至泰国。我国常见留鸟于西北的开阔地带,迁徙至甘肃及西藏西部;迷鸟有至上海及香港。结大群生活于干旱的开阔地,追随家畜捕食被惊起的昆虫。 椋鸟科
椋鸟科

黑冠椋鸟Temenuchus pagodarum 椋鸟科
椋鸟科

粉红椋鸟Pastor roseus 丽辉椋鸟属Lamprotornis 有21种,分布于非洲。体羽具金属光泽。常结群在地面觅食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和果实及种子。 椋鸟科
椋鸟科

红肩辉椋鸟Lamprotornis nitens 椋鸟科
椋鸟科

栗头丽椋鸟Lamprotornis superbus 栗翅椋鸟属Onychognathus 有11种,分布于非洲。次级飞羽为栗红色,故名。 牛椋鸟属Lamprotornis 仅2种:红嘴牛椋鸟Buphagus erythrorhynchus和黄嘴牛椋鸟Buphagus africanus。分布于非洲。常栖息于大型食草动物体上啄食寄生虫。 椋鸟科
椋鸟科

栗翅椋鸟Onychognathus morio 椋鸟科
椋鸟科

红嘴牛椋鸟Buphagus erythrorhynchus

椋鸟科鸟类大全

辉椋鸟属椋鸟科:辉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Aplonis椋鸟科:树八哥属

学名:Mino
王椋鸟属椋鸟科:王椋鸟属

学名:Basilornis
秃椋鸟属椋鸟科:秃椋鸟属

学名:Sarcops
白颈鹊椋鸟属椋鸟科:白颈鹊椋鸟属

学名:Streptocitta
火眉红椋鸟属椋鸟科:火眉红椋鸟属

学名:Enodes
雀嘴八哥属椋鸟科:雀嘴八哥属

学名:Scissirostrum椋鸟科:斑翅椋鸟属

学名:Saroglossa
金冠树八哥属椋鸟科:金冠树八哥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Ampeliceps
鹩哥属椋鸟科:鹩哥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Gracula
八哥属椋鸟科:八哥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Acridotheres
丝光椋鸟属椋鸟科:丝光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Spodiopsar
斑椋鸟属椋鸟科:斑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Gracupica
北椋鸟属椋鸟科:北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Agropsar
亚洲椋鸟属椋鸟科:亚洲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Sturnia
白脸椋鸟属椋鸟科:白脸椋鸟属

学名:Sturnornis
长冠八哥属椋鸟科:长冠八哥属

学名:Leucopsar
留尼汪椋鸟属椋鸟科:留尼汪椋鸟属

学名:Fregilupus
罗迪椋鸟属椋鸟科:罗迪椋鸟属

学名:Necropsar
粉红椋鸟属椋鸟科:粉红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Pastor
椋鸟属椋鸟科:椋鸟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Sturnus椋鸟科:肉垂椋鸟属

学名:Creatophora
黑腹辉椋鸟属椋鸟科:黑腹辉椋鸟属

学名:Notopholia椋鸟科:紫头辉椋鸟属

学名:Hylopsar
丽辉椋鸟属椋鸟科:丽辉椋鸟属

学名:Lamprotornis椋鸟科:马岛八哥属

学名:Hartlaubius
白腹紫椋鸟属椋鸟科:白腹紫椋鸟属

学名:Cinnyricinclus
栗翅椋鸟属椋鸟科:栗翅椋鸟属

学名:Onychognathus椋鸟科:狭尾椋鸟属

学名:Poeoptera椋鸟科:白领椋鸟属

学名:Grafisia椋鸟科:鹊椋鸟属

学名:Speculipastor椋鸟科:白翅噪椋鸟属

学名:Neocichla
纹旋木雀属椋鸟科:纹旋木雀属

学名:Rhabdornis

杜鹃科的代表、杜鹃科大全

杜鹃科的图片

杜鹃科(学名:Cuculidae)是鹃形目(学名:Cuculiformes)的一科。体长160~700毫米,外形似鸽,但稍细长。嘴强,嘴峰稍向下曲。翅具10枚初级飞羽。尾长阔,呈凸尾状,有8~10尾羽。脚短弱,具4趾,第1、4趾向后,趾不相并。雌雄外形大体相似,幼鸟羽色与成鸟不同。世界性分布,共38属130种。中国有7属17种,分布全国各地,在长江以南最普遍。

中文目名:鹃形目(Cuculiformes)

中文科名:杜鹃科(Cuculidae)

中国野生鸟类:

代表鸟种

本科在国内的常见种为四声杜鹃。头顶和后颈暗灰色;头侧浅灰,眼先、颏、喉和上胸等色更浅;上体余部和两翅表面深褐色;尾与背同色,但近端处具一道宽黑斑。下体自下胸以后均白,杂以黑色横斑,与大杜鹃相仿,唯黑斑宽度可达3~4毫米,斑距约6~8毫米。常隐栖树林间,平时不易见到。叫声格外洪亮,四声一度,音拟“快快布谷”。每隔2~3秒钟一叫,有时彻夜不停。杂食性,啄食松毛虫、金龟甲及其他昆虫,也吃植物种子。不营巢,在苇莺、黑卷尾等的鸟巢中产卵,卵与寄主卵的外形相似。见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从东北直至海南省;国外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因嗜食昆虫(尤其是毛虫)而对农、林业有益,但对寄主的卵和雏鸟有相当害处,习性奇特,为鸟类中所罕见。

杜鹃科鸟类大全

圭拉鹃属杜鹃科:圭拉鹃属

学名:Guira
犀鹃属杜鹃科:犀鹃属

学名:Crotophaga
纵纹鹃属杜鹃科:纵纹鹃属

学名:Tapera
雉鹃属杜鹃科:雉鹃属

学名:Dromococcyx
小地鹃属杜鹃科:小地鹃属

学名:Morococcyx
走鹃属杜鹃科:走鹃属

学名:Geococcyx
鸡鹃属杜鹃科:鸡鹃属

学名:Neomorphus
鸦鹃属杜鹃科:鸦鹃属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学名:Centropus
婆罗洲地鹃属杜鹃科:婆罗洲地鹃属

学名:Carpococcyx
马岛鹃属杜鹃科:马岛鹃属

学名:Coua
棕胸地鹃属杜鹃科:棕胸地鹃属

学名:Rhinortha
黄嘴鹃属杜鹃科:黄嘴鹃属

学名:Ceuthmochares
短嘴地鹃属杜鹃科:短嘴地鹃属

学名:Taccocua
红嘴地鹃属杜鹃科:红嘴地鹃属

学名:Zanclostomus
火红嘴地鹃属杜鹃科:火红嘴地鹃属

学名:Rhamphococcyx
地鹃属杜鹃科:地鹃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Phaenicophaeus
蓬冠地鹃属杜鹃科:蓬冠地鹃属

学名:Dasylophus
凤头鹃属杜鹃科:凤头鹃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Clamator杜鹃科:小棕鹃属

学名:Coccycua
棕鹃属杜鹃科:棕鹃属

学名:Piaya
美洲鹃属杜鹃科:美洲鹃属

学名:Coccyzus
厚嘴杜鹃属杜鹃科:厚嘴杜鹃属

学名:Pachycoccyx杜鹃科:黑顶鹃属

学名:Microdynamis
噪鹃属杜鹃科:噪鹃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Eudynamys杜鹃科:长尾噪鹃属

学名:Urodynamis
沟嘴鹃属杜鹃科:沟嘴鹃属

学名:Scythrops
金鹃属杜鹃科:金鹃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Chrysococcyx
八声杜鹃属杜鹃科:八声杜鹃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Cacomantis杜鹃科:长尾鹃属

学名:Cercococcyx
乌鹃属杜鹃科:乌鹃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Surniculus
鹰鹃属杜鹃科:鹰鹃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Hierococcyx
杜鹃属杜鹃科:杜鹃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Cuculus杜鹃科:圣赫勒拿杜鹃属

学名:Nannococcyx

本文Hash:56dc950c477542c04169e9855cb47dfc32aaee9d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