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草蛉 Suarius celsus

导读: 雅俗草蛉 Suarius celsus档案信息 雅俗草蛉 Suarius celsus标本记录信息

动物百科小编蒙牛沒我牛给大家整理了雅俗草蛉 Suarius celsus的档案资料,包括雅俗草蛉 Suarius celsu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雅俗草蛉 Suarius celsus相关的详细信息。

雅俗草蛉 Suarius celsus档案信息

物种名:雅俗草蛉

拉丁名:Suarius celsus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脉翅目 Neuroptera

科:草蛉科Chrysopidae

资源编码:21131565119

雅俗草蛉 Suarius celsu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11C0006600003756

标本号:CAUN303439

标本馆:CAU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福建省

产地1:FJ

采集人:李法圣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正模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标本馆

锲唇俗草蛉 Suarius sphenochilus

动物百科小编骑着羊儿去放狼给大家整理了锲唇俗草蛉 Suarius sphenochilus的档案资料,包括锲唇俗草蛉 Suarius sphenochilu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锲唇俗草蛉 Suarius sphenochilus相关的详细信息。

锲唇俗草蛉 Suarius sphenochilus档案信息

物种名:锲唇俗草蛉

拉丁名:Suarius sphenochilus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脉翅目 Neuroptera

科:草蛉科Chrysopidae

资源编码:21131565119

锲唇俗草蛉 Suarius sphenochilu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锲唇俗草蛉 Suarius sphenochilus

锲唇俗草蛉 Suarius sphenochilus

锲唇俗草蛉 Suarius sphenochilus

平台号:2111C0006600003759

标本号:CAUN303442

标本馆:CAU

国家:中国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标本馆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正模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标本馆

草蛉

动物百科小编挨打★奥特曼给大家整理了草蛉的资料,包括草蛉的图片资料、草蛉的形态特征、草蛉的生活习性、草蛉的品种和种类、草蛉的寿命等与草蛉相关的详细信息。

草蛉

夏天,人们在田间漫步时,可看到一种绿色的、长着四个大翅膀的昆虫,飞翔在空中,那种昆虫便是草蛉。草蛉为捕食性昆虫,属于昆虫纲的脉翅目。在全世界已知有86属共1350种,据调查中国有记载的有15属约近百种,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由于草蛉能够有效大量地捕食多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因此人们广泛地开展了人工利用草蛉消灭害虫的工作。

中文学名草蛉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亚门真节肢动物亚门纲昆虫纲亚纲有翅亚纲目脉翅目科草蛉科

目录

1简介2形态特征3物种分类4生长发育5变态过程6生长食性7防病虫害

简介

昆虫纲,脉翅目,草蛉科。

体细长,长约10毫米,绿色。复眼有金色闪光。触角细长丝状。翅阔,透明,极美丽。

常飞翔于草木间,在树叶上或其他平滑的光洁表面产卵。卵黄色,有丝状长柄,称“优昙华”。

幼虫纺锤状,在树叶间捕食蚜虫,称“蚜狮”。20世纪70年代,用人工饲养大量繁殖,以防治棉铃虫、蚜虫等农业害虫,获得成功。

形态特征

多种脉翅目(Neuroptera)昆虫的通称,特征是有著似花边的复杂网状翅脉。最常见的草蛉是草蛉科(Chrysopidae)的绿草蛉和褐蛉科(Hemerobiidae)的褐草蛉。绿草蛉,有时又称金眼草蛉,体细长,淡绿色。触角长丝状,眼金色或铜色。前后翅形相似,有网状脉。世界性分布,飞行于草丛和灌木附近。能发出一种臭味保护自己。雌虫分泌许多长丝,卵产于每丝的顶部,以防止掠夺成性的幼虫吃尚未孵化的卵。有「蚜狮」之称的幼虫,有像吸管的口器和发达的足。

草蛉捕捉蚜虫等软体昆虫并吸食其液体,幼虫连续取食两周后,在叶背面织一珠形的丝茧以化蛹,在成虫破蛹而出前有将近两周的蛹期。成虫长约1~1.5公分(0.4~0.6吋)。褐草蛉为褐蛉科昆虫,形似绿草蛉,但较小,褐色,翅上常有褐色小点,产卵时不分泌长丝。有些草蛉幼虫以背上的钩和鬃毛附着许多残屑(包括被其所食的昆虫的残体)伪装起来,以便侵袭捕食对象,又可免受天敌的侵犯。

物种分类

脉翅目的昆虫常将蛇蛉(蛇蛉目(Raphidiodea))

、鱼蛉和泥蛉(广翅目(Megaloptera))等包含在内。

草蛉种类虽多,但在中国常见的和21世纪初已开展试验做生物防治的只有下列十种,即大草蛉、丽草蛉、叶色草蛉、多斑草蛉、粘蛉草蛉、黄褐草蛉、亚非草蛉、白线草蛉、普通草蛉和中华草蛉。

草蛉能捕食、消灭哪些害虫。据初步统计有粉虱、红蜘蛛、棉蚜、菜蚜、烟蚜、麦蚜、豆蚜、桃蚜、苹果蚜、红花蚜等多种蚜虫,另外该种还喜欢吃很多种害虫的卵,诸如棉铃虫、地老虎、银纹夜蛾、甘兰组蛾、麦蛾和小造桥虫等的卵,都在其食物范围之内。

生长发育

草蛉的卵,在昆虫中是较特殊的,除少数种类外,大部分的卵都有一条长长的丝柄,柄基部固定在植物的枝条、叶片、树皮等上面,而卵则高悬于丝柄的端部,因此草蛉的卵常可躲避其他昆虫的侵袭。有的卵呈数十粒集中在一片,如大草蛉的卵,有的则单独散产,如丽草蛉和白线草蛉;还有的种类呈十余粒一束。卵一般经过3-4天后孵化,刚孵出的幼虫在卵壳上停留半小时到2小时,等到身体在空气中变硬、变结实后再敏捷、灵巧地顺着细细的丝柄滑下来。雌性草蛉成虫都是选择在蚜虫密集丛生的地方产卵,幼虫一孵出来,能立即在附近捕食。如果周围缺少或没有蚜虫,凶残的幼虫会互相残杀,因此在人工饲养草蛉的过程中经常要注意此问题。

幼虫一般有三龄,大约经过10天能生长成熟,成熟的老龄幼虫在停止捕食后,由尾部抽丝做茧化蛹。结茧大多在植物叶子的背面、树皮下、卷皱的叶片上、枝杈间以及墙缝处等。预蛹期有长有短,如果为越冬期前的蛹,越冬代的预蛹期可长达半年。

蛹期仅约八九天。羽化时,其用头部将茧顶部的一个圆盖顶开,慢慢地爬出来,过2-5分钟后,再脱去体外的一层透明胶质膜。大约10-15分钟后,经过一阵全身的扭动、爬行,其透明的大翅膀便会慢慢地伸展开来。草蛉幼虫消化道与直肠不相通,粪便都积存在体内没有排出。当蛹羽化后,第一件事是排除体内积累的粪便。成虫取食,主要是为性成熟补充营养。补充营养的食物,可以是动物性的,也可以是植物性的。当成虫性成熟后,雌、雄间开始进行交配。草蛉一生仅交配1次,但可以多次产卵。总产卵量相当可观,例如一头雌性中华草蛉在5天中可产卵1237粒,丽草蛉可产卵892粒。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草蛉,如果延长光照,还可进一步使产卵量增加。夏季草蛉身体多呈嫩绿色,但少数以成虫越冬的种类中,冬季时身体常变成黄色,当天气逐渐转暖后,体色又会变成绿色,其并非种类之不同,而仅是季节不同造成的。草蛉成虫有着很强的趋光性,对光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极为敏感,一个已经产卵的成虫,如果处在短光照情况下,会出现停止产卵的滞育现象。如果不改变条件,滞育能维持长达2个月以上,但一等光照加长,马上可恢复产卵。反过来,如成虫处于长光照条件下时不会出现滞育现象。所以在人工饲养草蛉时,常利用草蛉该生活特性,给成虫每天以16-18小时的长光照,使得草蛉在一年四季中都能不停地产卵繁殖。

变态过程

草蛉是全变态昆虫,一生中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不同的形态,在卵期和蛹期的草蛉不能取食,捕食主要是在幼虫和成虫时期,其中尤以幼虫期捕食量大,是消灭害虫的主要时期。草蛉幼虫长得丑陋,捕食凶猛,人们把幼虫期的草蛉又叫做蚜狮。蚜狮十分活跃,虽然没有翅膀,不能随意飞翔,但却能不停地在植物上爬行,到处寻找害虫捕食。蚜狮捕食害虫或虫卵,主要的武器是生在头前方的上、下颚,每当其发现目标后,会张开上、下颚,把目标紧紧地夹住。上、下颚上生有可以使消化液流到害虫体上的细沟,能溶解害虫身体的液体顺着颚上的细沟流到害虫体上,害虫身体的组织会被溶解,而溶解的液体又马上被蚜狮吸到肚子里。如此,一头害虫最后只剩下了一张空壳。每头蚜狮一天可以吸食百十头蚜虫。有趣的是有的种类象亚非草蛉等,每当把害虫吃尽吸光后,还把吸空的害虫体壳背在背上,不停地行走。据统计,一头蚜狮在整个幼虫期消灭的蚜虫平均可在七八百头以上!

生长食性

草蛉的成虫食性有所变化,诸如中华草蛉、亚非草蛉等会改肉食性为植食性,像蜜蜂和蝴蝶一样,飞舞在花丛之中,吸食植物的花粉和蜜露。此时会失去消灭害虫的能力,而另一些种类的草蛉则坚持肉食习性,仍以害虫为食,象大草蛉、丽草蛉等,平均一天仍能吃一百多头蚜虫。在我国,草蛉一年发生的代数有1-4代不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有的种类一年可达8-9代之多。每代经历的时期,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均有差异。

防病虫害

1975年开始试验用中华草蛉防治果树红蜘蛛为害,不断地进行室内人工饲养和野外释放工作,至1977年将防治面积扩大到90余公顷。通过释放草蛉卵,有效地控制了果树红蜘蛛的为害,不但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节省了开支和劳力,而且提高了防治效果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草蛉适于在野外进行人工释放,在温室和暖棚内,同样有着明显的治虫效果。例如1977年,在北京四季青公社试验站,利用人工饲养的中华草蛉防治温室内为害黄瓜的瓜白粉虱,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

草蛉能有效地消灭很多种类的农业害虫,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开展对该物种的人工繁殖、饲养工作早被提到日程上来。有计划地把人工伺养的草蛉释放到田间,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更是成果辉煌。

中国河南省某地,曾在棉田中释放草蛉防治棉铃虫,四五天便使棉铃虫的卵和幼虫减退了80%。

21世纪初,草蛉作为天敌昆虫的研究,仍在各地不断地开展,在技术方法上和灭虫效果上都不断地取得了新的成果。

本文Hash:984216060eb4a61db3eb7fa4a294fc44cf199049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