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

导读: 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档案信息 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标本资料

动物百科小编皮卡猫给大家整理了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的档案资料,包括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相关的详细信息。

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档案信息

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

物种名:卵形近潘氏丽蛉

拉丁名:Epipanfilovia oviformis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脉翅目 Neuroptera

科:潘氏丽蛉科 Panfiloviidae

资源编码:21131565000

描述:前翅长卵圆形,长52.5mm(估计全长60mm),宽22.5mm(长宽比约为2.67)。前缘脉前三分之二较粗壮。整个前缘域相对较宽,基部较窄。亚前缘横脉较长,向翅顶点倾斜,大多数栉状分叉,由许多横脉相连。亚前缘域相对较窄,密布横脉。R1分支离顶点较近,R1域与亚前缘域几乎等宽。Rs起源于近翅基,具有9支倾斜的末梢呈弓形的分支。Rs1与Rs2基部融合一小段距离;Rs2深分叉。M在远离Rs1处分叉。MA在末梢分支前较直,端部呈弓形,末梢只有三支简单的分支。MP平行于MA,端部呈弓形,三支长的弯曲的栉状分支与MA的末梢分支平行。Cu在近翅基分为CuA和CuP;CuA较长,分叉前弯曲,端部稍微弓形,5-6条栉状分支,末梢分支倾斜,与MP的分支平行;CuP比CuA短很多,前部向内弯曲,端部呈弓形,具有三条分支。1A较长,具有三条较长的栉状分支,其中两条深分叉;2A较长,具有三条较长的栉状分支;3A相对较长,栉状分支,与后缘几乎平行。整个翅密布横脉,臀脉间横脉呈网状。翅斑未保存。

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标本资料

标本记载1

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

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

平台号:2111C0008600018149

标本号:Neu09016pc

标本馆:CNU

国家:中国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内蒙古自治区

产地1:NM

采集人:任东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2

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

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

平台号:2111C0008600018148

标本号:Neu09015pc

标本馆:CNU

国家:中国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内蒙古自治区

产地1:NM

采集人:任东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3

平台号:2111C0008600018147

标本号:Neu09014

标本馆:CNU

国家:中国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内蒙古自治区

产地1:NM

采集人:任东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4

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

卵形近潘氏丽蛉 Epipanfilovia oviformis

平台号:2111C0008600018146

标本号:Neu09013pc

标本馆:CNU

国家:中国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内蒙古自治区

产地1:NM

采集人:任东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5

平台号:2111C0008600018145

标本号:Neu09012

标本馆:CNU

国家:中国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内蒙古自治区

产地1:NM

采集人:任东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6

平台号:2111C0008600018144

标本号:Neu09011

标本馆:CNU

国家:中国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内蒙古自治区

产地1:NM

采集人:任东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正模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韩氏沼泽丽蛉 Limnogramma hani

动物百科小编沉鱼落雁给大家整理了韩氏沼泽丽蛉 Limnogramma hani的档案资料,包括韩氏沼泽丽蛉 Limnogramma hani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韩氏沼泽丽蛉 Limnogramma hani相关的详细信息。

韩氏沼泽丽蛉 Limnogramma hani档案信息

韩氏沼泽丽蛉 Limnogramma hani

物种名:韩氏沼泽丽蛉

拉丁名:Limnogramma hani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脉翅目 Neuroptera

科:丽蛉科Kalligrammatidae

资源编码:21131565000

描述:后翅近三角形,眼斑清晰可见,长38mm,宽25mm,前缘明显的弓形,前缘域较广,由基部到顶点逐渐加宽。前缘横脉前2/3较简单,后1/3大多数分叉一次,由一至三根间横脉相连。Sc与R1在端部融合,亚前缘域较宽,具有大量横脉,且间隔较宽。R1区域狭窄,Rs1起源于R,Rs具有4支支脉,每支均双分叉。M在基部分为MA和MP,MA粗壮,为凹脉,在末梢双分叉;MP为凸脉,分布在相对较小的区域。Cu主干较短,在基部分成CuA和CuP,CuA为凹脉,有4支梳状分叉的支脉;CuP分为两支梳状分叉的凸脉。1A较长,具有4支梳状分叉的分支;2A相对较短,具有许多梳妆分支;3A不可见,如果存在则非常短,或与2A融合。

韩氏沼泽丽蛉 Limnogramma hani标本资料

标本记载1

韩氏沼泽丽蛉 Limnogramma hani

韩氏沼泽丽蛉 Limnogramma hani

平台号:2111C0008600018174

标本号:Neu09041pc

标本馆:CNU

国家:中国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内蒙古自治区

产地1:NM

采集人:任东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正模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标本馆

希氏丽椋鸟的信息、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希氏丽椋鸟的图片

希氏丽椋鸟(学名:Lamprotornis hildebrandti,英文名:Hildebrandt’s Starling)是椋鸟科丽辉椋鸟属的鸟类。

希氏丽椋鸟(学名:Lamprotornis hildebrandti)是一种椋鸟科鸟类。该物种以德国收藏家约翰内斯·希尔德布兰特(Johannes Hildebrandt)的名字命名。属中型鸟类,体形大小适中。嘴形几直而尖,嘴缘平滑或仅上嘴先端具缺刻;嘴须或存或缺如。鼻孔裸露或为垂羽所盖。翅长适中,初级飞羽10枚,第1枚特短而小;尾羽短,呈平尾状,尾羽12枚。脚长而强健,前缘具盾状鳞。雌雄形态相似;幼鸟体羽具纵纹。主食为植物果实和浆果,亦兼食昆虫;营巢于树洞中、土崖壁洞中或裂缝洞中。每年仅秋季换羽。分布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中文学名:希氏丽椋鸟

拉丁学名:Lamprotornis hildebrandti

英文俗名:Hildebrandt’s Starling

命名作者:Cabanis, 1878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椋鸟科(Sturnidae)

中文属名:丽辉椋鸟属(Lamprotornis)

繁殖区:非洲 : Kenya, Tanzan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信息

中文学名:希氏丽椋鸟
希氏丽椋鸟
希氏丽椋鸟.

拉丁学名:Lamprotornishildebrandti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椋鸟科

属:丽椋鸟属

命名者及时间:Cabanis,1878

英文名称:Hildebrandt’sStarling

外形特征

希氏丽椋鸟长度为18厘米,重量为50-69克。成鸟上半部分有明亮的闪光羽毛。
希氏丽椋鸟
希氏丽椋鸟.和其同属的鸟类一样,这种闪亮的色彩来自其大量的细小的羽毛结构的反射。头部和上半部分基本为蓝色,翅膀为棕绿色,尾羽为蓝色。喉部和上胸部为有光泽的紫色,尾部为蓝绿色。中胸部和上腹部为橙色,下腹部为红褐色。虹膜为橙红色,而鸟喙和腿为黑色。雌性和雄性具有相同外观。幼鸟则差别很大,上半身为碳灰色,下半身为栗棕色。

生活习性

希氏丽椋鸟生活在海拔500-2,200米的区域。栖息地是开放的林地和多刺高灌丛地区。该物种能发出很多声音。鸣唱时的声音类似“ch-rakch-rakchee-chee-weechee-weerakrakrak”,而在紧急情况下发出“chu-ee”声,互相联络时发出“chule”声。通常成对或者小群地在地面进食,有时也跟随大型哺乳动物,捕捉它们行动时带起的昆虫。亦和其他椋鸟混群。

希氏丽椋鸟以昆虫和水果为食,昆虫占据较大比例。吃甲虫和草蜢,以及飞行的白蚁。一些鸟的胃部也发现了水果种子,包括云南假虎刺、盐肤木属植物等。

地理分布

分布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希氏丽椋鸟
希氏丽椋鸟希氏丽椋鸟分布图

生长繁殖

希氏丽椋鸟是一种季节性筑巢的鸟类,于每年的3至5月和10月至12月筑巢,在肯尼亚的一些地区为5月到7月。通常成对生活,不过也有不少成群生活的记录。通常在植物的枝干上已被弃用的啄木鸟的巢上筑巢。它们和大蓝耳椋鸟(GreaterBlue-earedStarling)竞争筑巢地点。关于它们的筑巢行为知之甚少,每巢产卵3-4枚,雌雄双方都参与喂养幼鸟。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濒危物种——低危(LC)。

本文Hash:141d49c1878b677b8ae475f219403dae86a00078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