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秃鹳 Leptoptilos javanicus档案信息 秃鹳 Leptoptilos javanicus标本资料
动物百科小编不喝牛奶的猫给大家整理了秃鹳 Leptoptilos javanicus的档案资料,包括秃鹳 Leptoptilos javanicus的图片、秃鹳 Leptoptilos javanicus所属门、纲、目、科及秃鹳 Leptoptilos javanicus描述介绍、秃鹳 Leptoptilos javanicus标本等与秃鹳 Leptoptilos javanicus相关的详细信息。
秃鹳 Leptoptilos javanicus档案信息
物种名:秃鹳
拉丁名:Leptoptilos javanicu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鹳形目 Ciconiiformes
科:鹳科 Ciconiidae
资源编码:21131113112
描述:形态 两性相似。嘴长而粗,呈楔状,嘴基部较厚,往先端逐渐变细;额和头顶裸露无羽,后头和颈亦裸露,但其上散布有稀疏的灰黄色毛发状羽;上体、两翅及尾羽均黑色,具绿色金属光泽;级次大覆羽具横斑,在靠近尖端处有斑点;最长的肩羽和内侧次级飞羽均具稍宽的白色羽缘。翼下覆羽黑色。下体白色;尾下覆羽很长,亦为白色。
秃鹳 Leptoptilos javanicus标本资料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11CX001200000596
标本号:BJFCAV20180079
标本馆:BJFC
国家:中国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采集地:安徽省
产地1:AH
产地2:宁国市
采集人:采集队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秃鹳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秃鹳-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硕大(110厘米)的黑白色鹳。嘴特形大。两翼、背及尾黑色,下体及领环白色,裸出的头部及喉部粉红,颈裸露部分黄色,头顶具白色绒羽。
虹膜—蓝灰;嘴—灰色;脚—深褐。
秃鹳-叫声
叫声:在巢区发出嗡嗡声,振翼有声,嘴叩击出啪哒声,其余时候无声。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秃鹳-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过去在海南岛、江西、云南及四川均有记录。在中国有否繁殖尚不确定,现于中国可能已绝迹或濒临绝迹。
秃鹳-生活习性
习性:喜多草的湿地、泥滩及红树林。有时见于与其他鹳甚至雕雕一起随热气流翱翔。
非洲秃鹳的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非洲秃鹳(学名:Leptoptilos crumenifer,英文名:Marabou Stork)是鹳科秃鹳属的鸟类。非洲秃鹳栖居在河流、湖泊、沼泽、草地等地带,甚至靠近人类居住区,集群,日行性,飞翔沉重、缓慢。留鸟。颈下部的膨胀肉垂(喉囊)用于求偶炫耀,主要以各种动物的尸体为食,也捕食昆虫、鱼、鼠和鸟等活猎物。有时会翻食垃圾。
中文学名:非洲秃鹳
拉丁学名:Leptoptilos crumenifer
英文俗名:Marabou Stork
命名作者:Lesson, 1831
中文目名:鹳形目(Ciconiiformes)
中文科名:鹳科(Ciconiidae)
中文属名:秃鹳属(Leptoptilos)
繁殖区:非洲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生活习性
非洲秃鹳
主要以各种动物的尸体为食,也捕食昆虫、鱼、鼠和鸟等活猎物。有时会翻食垃圾。
地理分布
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生长繁殖
非洲秃鹳
繁殖期不固定,营巢于大树上,每产1~4卵,孵化期29~31天,晚成鸟,3~4岁性成熟。
保护现状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I。
本文Hash:6d9fc2e9284a7b0dab025c79eab383face2dbb91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