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导读: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档案信息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标本资料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标本记录信息

动物百科小编不喝牛奶的猫给大家整理了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的档案资料,包括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的图片、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所属门、纲、目、科及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描述介绍、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标本等与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相关的详细信息。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档案信息

物种名:二斑百灵

拉丁名: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百灵科Alaudidae

资源编码:21131113156

描述:百灵鸟是草原的代表性鸟类,属于小型鸣禽,往往边飞边鸣,由于飞得很高,人们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踪。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常常此起彼伏地演奏着连音乐家都难以谱成的美妙乐曲,那就是百灵鸟儿们高唱的情歌。由于叫声清脆,“小百灵”也成为声音甜美好听的代名词。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标本资料

标本记载1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平台号:2132CX001200000323

标本号:NJNU000289

标本馆:NJNU

国家:中国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动植物博物馆

采集地:西藏自治区

产地1:XZ

采集人:李悦民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动植物博物馆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二斑百灵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平台号:2111C0002200003171

标本号:47624

标本馆:IOZ

国家:前苏联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二斑百灵的外形、分布、习性、图谱及别名

二斑百灵的图谱
♂(雄鸟); ♀(雌鸟); juv.(幼鸟)

二斑百灵-外形描述

描述:体型略大(16.5厘米)的粗壮而尾短的百灵。嘴厚且钝,眉纹及眼下方的小斑纹白色。颏、喉及半颈环白,其下有黑色的项纹。上体具浓褐色杂斑;下体白,两胁棕色,胸侧有纵纹。飞行时翼下暗而略灰,无白色的翼后缘,尾有狭窄的白色羽端,但无白色羽缘。

虹膜—褐色;嘴—偏粉色,上嘴中线及嘴端色深;脚—橘黄。

二斑百灵-叫声

叫声:飞行叫声为沙哑洪亮的trrelit,也作dre-lit叫声。似短趾百灵。鸣声从地面或于盘旋飞行时发出,为多变调的短句并常加上拖长的卷舌音叫声。

二斑百灵的地理分布图
绿色:留鸟;黄色:候鸟;蓝色:冬候鸟;桔色:繁殖鸟。

二斑百灵-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小亚细亚、西南亚;越冬至阿拉伯、非洲东北部、印度西北部及中国西部。

分布状况:不常见。指名亚种为留鸟于新疆西部(喀什、准噶尔盆地北部、博格达山及塔里木盆地南部)。迷鸟记录远及日本。

二斑百灵-生活习性

习性:飞行低而波状起伏。

二斑百灵的简介、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

二斑百灵的图片

二斑百灵(学名:Melanocorypha bimaculata,英文名:Bimaculated Lark)是百灵科百灵属的鸟类。

二斑百灵是一种粗壮而尾短的小型鸣禽。身长16-18 cm厘米。嘴厚且钝,眉纹及眼下方的小斑纹白色。颏、喉及半颈环白,其下有黑色的项纹。上体具浓褐色杂斑;下体白,两胁棕色,胸侧有纵纹。飞行时翼下暗而略灰,无白色的翼后缘,尾有狭窄的白色羽端,但无白色羽缘。虹膜-褐色;嘴-偏粉色,上嘴中线及嘴端色深;脚-橘黄。后爪长而稍弯曲。雌鸟似雄鸟,但颜色暗淡。

中文学名:二斑百灵

拉丁学名: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英文俗名:Bimaculated Lark

命名作者:Ménétries, 1832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百灵科(Alaudidae)

中文属名:百灵属(Melanocorypha)

繁殖区:古北界 : sc

非繁殖区:n India, ne 非洲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116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鸟种简介

二斑百灵
二斑百灵

二斑百灵 Bimaculated Lark

雀形目 > 百灵科 > 百灵属

PASSERIFORMES > Alaudidae > Melanocorypha bimaculata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二斑百灵

【拉丁学名】Melanocoryphabimaculata

【命名时间】Menetries1832

二斑百灵
二斑百灵二斑百灵分布图

【英文名称】BimaculatedLark

【科属分类】鸟纲、雀形目、百灵科、百灵属

外形特征

二斑百灵是一种粗壮而尾短的小型鸣禽。身长16-18cm厘米。嘴厚且钝,眉纹及眼下方的小斑纹白色。颏、喉及半颈环白,其下有黑色的项纹。上体具浓褐色杂斑;下体白,两胁棕色,胸侧有纵纹。飞行时翼下暗而略灰,无白色的翼后缘,尾有狭窄的白色羽端,但无白色羽缘。虹膜-褐色;嘴-偏粉色,上嘴中线及嘴端色深;脚-橘黄。后爪长而稍弯曲。雌鸟似雄鸟,但颜色暗淡。它们的嘴较尖细而呈圆锥状,嘴尖处略有弯曲。鼻孔上有悬羽掩盖。翅膀稍尖长,尾较翅为短,跗跖后缘较钝,具有盾状鳞,后爪长而直。

地理分布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国有分布,不常见。指名亚种为留鸟于新疆西部(喀什、准噶尔盆地北部、博格达山及塔里木盆地南部)。

生活习性

二斑百灵生活于草原、沙漠、小灌丛、近水草地等空旷地区。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于地面,或于飞行时,或在空中振翼同时缓慢垂直下降时鸣唱。高飞时直冲入云,在地面亦善奔走,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保护色而不易被发觉。飞行叫声为沙哑洪亮的trrelit,也作dre-lit叫声。似短趾百灵。鸣声从地面或于盘旋飞行时发出,为多变调的短句并常加上拖长的卷舌音叫声。

平时在地上寻食昆虫和种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为食,也捕食昆虫,如蚱蜢、蝗虫等。

生长繁殖

雄鸟求偶时在空中鸣唱或在高空拍动翅膀。营巢在土坎、草丛根部地上,巢呈浅杯形,用杂草构成,置于地面稍凹处或草丛间,其上有垂草掩蔽。5~6月间产卵。卵白色或近黄,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细斑,大小约为23×18毫米。两性轮流孵化11–12天雏鸟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7天后才睁开双眼。这期间由双亲共同哺育,主要是喂食昆虫的幼虫。幼鸟在8天以后离巢,并且在14或15天以后飞行。

亚种分化

1.Melanocoryphabimaculatabimaculata

2.Melanocoryphabimaculatarufescens

3.Melanocoryphabimaculatatorquata

本文Hash:9124ba7ccab60421cdfe31200a428f5b7cad075f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