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尖吻蝮 Agkistrodon acutus档案信息 尖吻蝮 Agkistrodon acutus标本记录信息
动物百科小编、铃铛羊给大家整理了尖吻蝮 Agkistrodon acutus的档案资料,包括尖吻蝮 Agkistrodon acutu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尖吻蝮 Agkistrodon acutus相关的详细信息。
尖吻蝮 Agkistrodon acutus档案信息
物种名:尖吻蝮
拉丁名:Agkistrodon acutus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爬行纲 Reptilia
目:有鳞目 Squamata
科:遊蛇科
资源编码:21131115153
描述:赵尔宓:1998:形态描述鉴别特征 吻端尖而略翘向前上方;头呈三角形。头背具对称大鳞片,有颊窝,体形粗壮,背面正中有一行约20多个方形大块斑又称“方胜纹”。描述依据标本 福建崇安等地8雄10雌,浙江龙泉、泰顺等地3雄4雌,江西上犹1雄1雌,安徽黄山1雌,湖南莽山1雄2雌,贵州江口、松桃、雷山、光义7雌,重庆酉阳4雄4雌,台湾6雄2雌,共23雄31雌。形态描述 头大,明显呈三角形,吻端尖出;颈较细;体形粗短;尾较短而细,最大全长雄性(1335+206)mm(重庆酉阳),雌性(1238+165)mm(贵州雷山)。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正背有16—21+2—6个方形大斑块,每前后二个方斑以尖角彼此相接;有的方斑不完整,形成“乙”字形纹,方斑边缘浅褐色,中央略深。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略呈纵行;每一斑块约跨1—3枚腹鳞,有的斑块淡而不显,有的若干斑块互相连续而界限不清。头背黑褐色;头自吻棱经眼斜至口角以下为黄白色,偶有少许黑褐色点;头腹及喉部为白色,散有稀疏黑褐色点斑。尾背后段纯黑褐色,看不出方形斑;尾腹面白色散有疏密不等的黑褐色。吻鳞甚高,上部窄长,构成尖吻的腹面;鼻间鳞一对,亦窄长,构成尖吻的背面。前额鳞长,眶上鳞甚宽。鼻鳞较大,分为较大的前半和较小的后半;鼻孔直立椭圆形,位于前后二半鼻鳞之间,开口朝后略偏外。颊鳞3—6枚,上枚最大,介于鼻鳞与上枚眶前鳞之间。眼较小,瞳孔直立纺锤形;眶前鳞2,上枚较大;眶下鳞1枚较大;眶后鳞1,后端楔入颞鳞间。颊窝下鳞2枚,前枚较大,后枚较小,往往掩于下枚眶前鳞及眶下鳞前端之下。上唇鳞7(个别一侧为6或8枚),第2枚高大于长,构成颊窝前鳞,第3、4枚最大,位于眼正下方。颞鳞数目变化较大,与上唇鳞相邻接的一行鳞片甚大。头背各大形鳞片较平而富疣粒,枕区及颞区各小鳞间起强棱或具结节的强棱,下唇鳞10—11对(个别为9或12),第一对在颏鳞之后相切,前2—3对(个别为1或4)切额片。颔片一对。前宽后窄;颔部其他小鳞排成5—6排,正中者往往对称排列,形成颔沟。背鳞21(22,23)— 21(23)— 17(18,19)行,最外1—3行仅有极细的弱棱,其余均具结节的强棱,故体表看来甚为粗糙。腹鳞雄性158—168,雌性163—172。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50—61,雌性43—63;大部(个别全部)为双行,少数(5—21)成单行。尾后段侧扁,尾尖最后1枚鳞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亦可作为本种的鉴别特征之一。上颌骨具管牙,有颊窝。毒蛇。文献记载: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1974)记福建北部标本2雄腹鳞161—162,尾下鳞59—60; 1雌腹鳞166,尾下鳞57。陈壁辉等(1991)记安徽标本3雄腹鳞156—165,尾下鳞52—56;1雌腹鳞163,尾下鳞58。黄美华等(1990)记浙江各地标本11雄腹鳞 160—167,尾下鳞55—63;10雌腹鳞160—172,尾下鳞48—58。伍律等(1985)报道贵州各地标本7雄腹鳞161—167,尾下鳞41—59;21雌腹鳞161—172,尾下鳞48—61。毛寿先(1993)记台湾标本11雄全长(585—996)mm,平均791mm,腹鳞158—165,平均162,尾下鳞53—58,平均56;10雌全长(700—982)mm,平均841mm,腹鳞167—173,平均170,尾下鳞49—55,平均52, Maki(1931)记台湾标本雄性腹鳞有低至152者。毛寿先等(1984)报道台湾标本的半阴茎,Pope(1935:388)报道湖南沅陵标本的半阴茎。曲韵芳等(1981)报道浙江标本的染色体组型。陈壁辉等(1991:337)也有本种染色体的报道。赵尔宓:1998:生物学描述生活于山区或丘陵林木茂盛的阴湿地方,曾发现于:山溪旁阴湿岩石上或落叶间、山溪岸 边1.7m高的岩石上、瀑布下的大岩缝中、路边岩下、路边草丛中、 茶山草丛中、玉米地内、草棚内堆粪上、住宅附近或进入室内等。白天多盘蜷不动,头位于当中,吻尖向上,人脚步声接近则转动其头警惕注视着振动传来的方向,晚上遇火光有扑火习性:1964年6月7日,晴,晚上9点,在福建崇安庙湾执明火涉山溪采蛙时,距水面1.7m高的岩石上有一尖吻蝮,以身体前段向火光方向射击约30cm远,连续3次。也观察到喷出毒液:1964年6月3日,晴,中午1点20分,在福建崇安直坑采集,于草深1.2m的荒径上穿过时,发现一条尖吻蝮,以采集网压住用手抓住颈部提起时,见喷出毒液。在野外,从5月中旬到8月底,无论晴天、阴天或雨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一刻这段时间内,包括中午,都采到过尖吻蝮。因此,难以说明在自然状态下,尖吻蝮在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活动或不活动。在福建崇安三港,1964年6月12日,雨,早上9点,看到一条尖吻蝮在路旁吞吃中华大蟾蜍。在杭州地区蛇园内观察到的情况与以上野外观察资料是符合的。在江西贵溪,10月开始进入冬眠。在浙江地区,大雪(12月7日)到惊蛰(3月6日)为冬眠期。尖吻蝮除吃蟾蜍外,已往的报道其食物还有鸟及鼠类(Pope,1935),剖胃检查福建10雄7雌,实胃数7,食物频次百分比为蛙类57.1400,鼠类42. 86%(赵尔宓等,1966)。在浙江发现尖吻蝮也吃草蜥(黄美华等,1965);在台湾省高雄及屏东,剖胃检查尖吻蝮的食物有龙蜥及鼠(Mao, 1970)。福建崇安一条头体长1046mm、体重600g的尖吻蝮,吞下一只全长515mm、体重5308的屋顶鼠(赵尔宓等,1966)。尖吻蝮常因吞吃较大食物后行动不便,盘卧数日不动。在浙江地区3月、5月、9月及11月都观察到交配现象(浙江医科大学,1973)。交配时间清晨到傍晚都可见到,持续1—2小时。在江西及浙江均观察到8月中到9月上旬产卵6—20枚,卵白色或淡乳酪色,椭圆形、壳柔韧半透明,每粒重平均15g,卵径(40—45)mm×(20—25)mm。产卵后,母蛇整天盘卧卵上,因此认为尖吻蝮有护卵习性。经20余天孵出仔蛇,仔蛇平均体长217.5mm,平均体重6.88g。10天后发现蜕皮,此时令咬小白鼠3分钟可致鼠死亡,说明幼蛇已具毒性。据报道,福建崇安标本怀卵数多达26枚(Pope,1935)。Maki(1931)报道尖吻蝮于8—9月间产卵20枚左右。Horikawa(1941)报道台湾尖吻蝮于8—9月产卵12—20枚。Pope (1929,1935)报道解剖采自福建崇安县一全长1244mm标本怀卵26枚,其中一卵内含胚胎长78mm,尚未出现色素,大小中等的卵径21mm×35mm。劳伯勋等(1979)报道对杭州蛇园中饲养尖吻蝮的逐偶、求爱、交配与产卵、孵化等的观察结果,产卵数6—17枚,卵径(40—45)mm×25mm,孵化期约一月。最近、日本蛇族学术研究所鸟羽通久等(1981)报道1979年从我国引进尖吻蝮,一全长1012mm雌蛇于8月20日产卵4枚,卵径[48—59(平均53.3)] mm×[23—27(平均24.5)]mm。垂直分布从海拔100m左右(杭州孤山及灵隐天竺)到1350m(贵州兴义阿依)。赵尔宓:1998:生物学描述尖吻蝮去内脏后干制品称“蕲蛇”或“白花蛇”,为传统使用的中药材。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肉可供食用。故经济价值甚大,产区群众常大量捕捉,增加副业收入。本蛇体躯较大,毒牙长,毒液量多,以出血毒为主,咬伤病例常有发生,且常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由于本种药用价值高,又能食用,因此滥捕情况严重。应加强管理,保护资源,使之永续利用。赵尔宓:1998:其它信息我国古代对尖吻蝮的认识 南朝梁?陶弘景(公元502—549年)著《名医别录》从形态与毒性两方面明确地区分 当时已知的两种毒蛇:“蝮蛇,黄黑色如土,白斑黄颔尖口,毒最烈;虺形短而扁,毒与蚖同”文中蝮蛇显然指现今的尖吻蝮 Deinagkistrodonacutus,而虺则是现今所说的蝮蛇 Gloydius brevicaudus。在此稍前,晋?郭璞(公元276—324)《尔雅注》也从蛇的大小、形态、色斑与分布等方面将蝮蛇与虺两种蛇明确分开:“蝮蛇唯南方有之,一名反鼻细颈,大头焦尾,鼻上有针,锦文如绶,文间有毛如猪 ,大者长七、八尺;虺则所在有之,俗呼土虺,与地同色。”这里,蝮蛇显然是指分布于北纬25°与31°之间,体形较大,吻尖上翘的尖吻蝮;而虺则指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体形较小现今习称的蝮蛇。大概在此期以前,将尖吻蝮叫做蝮或蝮蛇,而将现今的蝮蛇叫做虺,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如果是这样,那末,我国古代对于尖吻蝮的认识,有文字记载的,至少还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年左右。写成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约公元前500—公元前300年),在“南山经”中多次提到蝮虫;应该是指尖吻蝮,如:“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猿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大约与此同时或稍后的《楚辞》中也提到尖吻蝮是一种可怕的毒蛇:“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兮……蝮蛇蓁蓁……。”(《楚辞?招魂》)“魂乎无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王虺骞只……。”(《楚辞?大招)))西汉?刘安主撰《淮南子》(公元前120年左右)“说林训”中有:“蝮蛇螫人,傅以和堇 则愈。”大概是我国关于蛇伤治疗的最早记载。大约自唐宋以来,蝮与虺曾发生混淆,有以为二者就是一种蛇的,这多半出于仅从书本上考证字义,缺少实践知识之故。如唐?苏恭《唐本草》(公元660年)就把蝮与虺认作是一种蛇:“蝮蛇作地色,鼻反口长身短,头尾相似,山南汉沔间多有之,一名虺蛇,无二种也。”因此,古籍中的蝮,究竟指尖吻蝮或现今的蝮蛇,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公元739年,一说725年前后)记:“蝮蛇锦文,亦有与地同色者,众蛇之中,此独胎产。”此处显然指卵胎生的现今蝮蛇,而不是卵生的尖吻蝮。我国古代不但知道尖吻蝮是一种剧毒蛇,而且很早就以它作为药物治病。梁?陶弘景《名医别录》已将它列为下品。此后,本草书籍均有收载,沿用至今,认为是治风湿麻痹的有效药物。不过,作为药物,在本草中所用名称常有演变,如宋?马志等《开宝本草》(公元973年)叫白花蛇,宋?寇宗爽《本草衍义》(公元1110年)叫褰鼻蛇,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公元1596年)也叫薪蛇,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公元1765年)引《湖州府志》则叫碧飞。因为尖吻蝮既是一种危害甚大的剧毒蛇,又是一种经济价值较大的药材,所以为人注意,对它有较深入的观察和认识。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宥蝮蛇文》(公元805—815年间)中关于永州(今湖南零陵)尖吻蝮的描写极为生动逼真:“目兼蜂趸,色混泥涂。其颈戚恧,其腹趑趄。褰鼻钩牙,穴出榛居。蓄怒而蟠,衔毒而趍。”仅用短短的32个字,便把尖吻蝮的形态、习性、行为及毒性刻划得栩栩如生。柳宗元另一篇政论文章《捕蛇者说》中“柳州之野有异蛇,黑质而白章”,所指的也是尖吻蝮,而非银环蛇。宋?李防编《太平广记》(公元981年)对尖吻蝮的描写也极生动形象:“岭南五溪、黔中皆有毒蛇,鸟头反鼻,蟠于草 ,其牙倒钩,去人数步直来,疾如激箭,螫人立死。中手即断手,中足即断足,不然全身肿烂,百无一活。谓蝮蛇也。”此段字数也不多,却把尖吻蝮的剧毒蛇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闻而生畏。此处所谓蝮蛇,显然指尖吻蝮,现今的蝮蛇是没有这么令人可怕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白花蛇”项下关于尖吻蝮形态的叙述,则颇接近现代对于一种动物形态特征的科学记载,而且很能抓住关键,简洁扼要:“其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十鳞部“碧飞”项下,引《湖州府志》关于武康山多蝮蛇,名碧飞的一段记载后,加了一段按语:“敏按湖志所言碧飞,吾杭山乡多有之,土人名方胜板,以其遍身花纹如锦中方胜形,匾似板,故名。啮人最毒。唯野猪能食之,土人言冬日蛇蛰地中,野豕嗅其气,辄翻石掘土出而啖之。蛇性大热,野猪食三条,即能过严冬。纲目蝮虺为二,蝮即方胜板,虺即土锦,俗呼灰地匾是也。恶风顽痹,非此猛烈积热之性驱之,则肢废者不能复举,殆以毒攻毒之义。想碧飞同类而异名者,书此以俟证。”这段按语至少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尖吻蝮在他家乡浙江有之,当地群众根据其形态特征叫做“方胜板”;②尖吻蝮是一种剧毒蛇,野猪是其天敌;③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蝮与虺是两种蛇,蝮就是尖吻蝮,虺就是现今的蝮蛇,目前浙江人民仍叫灰地扁或灰链鞭;④尖吻蝮是一种药用动物,可治恶风顽痹。
尖吻蝮 Agkistrodon acutu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41C0001300000539
标本号:62221
标本馆:HNU
国家:中国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
本文Hash:c074e4d8d14545cc1abd07df589f7801494fb715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