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脉金斑蝶

导读: 目录 名称由来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迁徙 自我保护 生长繁殖 卵 幼虫 蛹 成虫 分布范围 亚种分化 生存威胁 捕食者 寄生虫 环境威胁 磁场导航 保护级别

动物百科小编挨打★奥特曼给大家整理了黑脉金斑蝶的资料,包括黑脉金斑蝶的图片资料、黑脉金斑蝶的形态特征、黑脉金斑蝶的生活习性、黑脉金斑蝶的品种和种类、黑脉金斑蝶的寿命等与黑脉金斑蝶相关的详细信息。

黑脉金斑蝶

黑脉金斑蝶前足相当退化,短小无爪。前翅脉5条,常共柄。卵呈奶白色,期后会转变为淡黄色,呈半球形。幼虫头上有突起,体节上有枝刺,腹足趾钩1至3序中列式。蛹为垂蛹。翅膀上有显眼的橙色及黑色斑纹。生活史包括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期,幼虫一般群集生活,幼虫以有毒植物马利筋为食,是一种食毒以防身的特殊物种。

中文学名黑脉金斑蝶拉丁学名Danausplexippus别称大桦斑蝶、黑脉桦斑蝶、帝王蝶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亚纲有翅亚纲目鳞翅目亚目锤角亚目科蛱蝶科亚科斑蝶亚科族斑蝶族属斑蝶属种黑脉金斑蝶分布区域北美洲、南美洲及西南太平洋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年英文名Monarchbutterfly

目录

1名称由来2外形特征3生活习性迁徙自我保护4生长繁殖卵幼虫蛹成虫5分布范围6亚种分化7生存威胁捕食者寄生虫环境威胁磁场导航8保护级别

名称由来

黑脉金斑蝶是卡尔·林奈(CarolusLinnaeus)于1758年所著的《自然系统》内其中一种有描述的物种。其名称是由塞缪尔·斯卡德(SamuelHubbardScudder)于1874年所取的,原因是“它们是最大的蝴蝶之一,并统管众多”。但其实这个名称是为纪念奥兰治亲王威廉

由于拉丁语语法要求种加词与性别名称相符,故并不清楚斑蝶属的学名是来自希腊传说的埃及国王及宙斯的曾孙达那俄斯,还是来自达那俄斯的玄孙女达那埃的雄性化版本。种小名是来自达那俄斯的双生兄弟埃古普托斯的50个儿子之一的Plexippus。

外形特征

黑脉金斑蝶中型华丽,翅展8.9~10.2厘米,两性无异形,前后双翅正面上有显眼的橙色及黑色斑纹,翅膀主体呈黄褐橙色,翅脉及边缘黑色,边缘有两串细白点。触角细长,约是前翅长度的三分之一。腹部较短,翅底面褐色,有条纹及成列的眼斑,但眼上无毛,雄性前足跗节上张毛,后翅中室开式。[1]

黑脉金斑蝶的正面与底面相似,底面主体呈淡黄色,翅脉及边缘与正面相似均为黑色,而底面的白点比正面较大。前翅近端位有些许橙点,前翅的颜色较后翅深,在前翅的上缘有着对称排列的四个白色斑点。尖端区域微微向外弯曲。蝴蝶的身体黑色,胸段上可以看到一些黑色的簇毛。雄蝶的后翅上有黑色的性征鳞片,而翅脉较雌蝶的窄,且雄蝶较雌蝶为大。[1]

黑脉金斑蝶(翅膀细节)

生活习性

日间活动,飞翔敏捷,和其他鳞翅目昆虫一样,也是完全变态。生活史包括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期。它们的卵呈半球形,幼虫具有明显头上有突起,且通常有一个尾叉。幼虫一般群集生活,幼虫以乳草植物为食,这种植物所含的毒素使得黑脉金斑蝶对一些捕食它的动物有毒。蛹的头部和翅上有各种突起,属于带蛹。

黑脉金斑蝶有

的习性,是地球上唯一的迁徙性蝴蝶。[3]黑脉金斑蝶会

在每年进行迁徙。在北美洲的黑脉金斑蝶会于8月至初霜向南迁徙,并于春天向北回归。在澳大利亚,黑脉金斑蝶会作有限度的迁徙。雌蝶会在迁徙时产卵。到了10月,洛矶山脉的群族会迁徙到墨西哥米却肯州的神殿内,西方的群族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过冬。

迁徙

黑脉金斑蝶每年都会进行迁徙。在北美洲,它们在8月至初霜向南迁徙,并于春天向北回归。在澳洲,它们会作有限度的迁徙。雌蝶在迁徙时产卵。到了10月,洛矶山脉的群族会迁徙到墨西哥米却肯州的神殿内。西方的群族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过冬。

在初夏出生的黑脉金斑蝶寿命不到两个月,但它们迁徙的时间却远远超过这个时间。在夏天最后出生的一代会进入滞育期,并会活超过7个月。在滞育期,它们会迁徙到其中一个过冬的地方。过冬的一代一般都不会繁殖,在2-3月离开时才会繁殖。洛矶山脉群族春天时会向北迁徙至得克萨斯州及奥克拉荷马州。回到美国及加拿大原住地方的已经是第二、三或四代的君主斑蝶。

由于风向原因,只有少数的黑脉金斑蝶会在英国的西南部出现,最东的曾在LongBennington出现。在新西兰也曾见到黑脉金斑蝶。在夏威夷也有出没,但却没有迁徙的情况。

2009年9月,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弄清楚了黑脉金斑蝶是通过什么机制指引如此大规模、远距离迁徙的。大多数人此前都认为它们的导向机制存在于大脑中,但科学家研究表明指引它们迁徙的生物钟竟然是存在于触须上。

自我保护

黑脉金斑蝶以乳草属植物为食,而此类植物含有一种高浓度的化学物质——强心苷(也叫卡烯内酯),使得黑脉金斑蝶体内也聚积了这种有毒物质,这对黑脉金斑蝶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某些掠食者的侵袭。另外,黑脉金斑蝶斑斓的色彩也有警告捕食者的作用。

生长繁殖

黑脉金斑蝶在春天离开过冬地时交配。它们的求爱涉及两个阶:在空中时,雄蝶会追求、轻推及擒下雌蝶。在地上时才会交尾,雄蝶将精囊传递到雌蝶中。精囊及精子可以提供雌蝶能量来帮助繁殖及迁徙。

黑脉金斑蝶的生命周期是完全变态的,涉及四个不同的阶段:

1.雌蝶于春天及夏天繁殖季节产卵。

2.卵孵化出。它们会吃卵壳,及乳草及卡烯内酯。在阶段,它们会将能量储存成脂肪及营养素,以渡过不吃不喝的蛹阶段。

3.在蛹阶段,毛虫会在树枝或树叶等上吐丝,以其最后的腹脚来吊起整个蛹。它会倒吊成J形,及开始脱壳,以绿色的外骨骼来包裹自己。此时会有激素的改变,以进行蝴蝶变态。蛹会在破蛹前一天变深色(其实是开始变成透明),内中可见君主斑蝶的黑橙色翅膀。此阶段约需两星期。

4.成长的黑脉金斑蝶在蛹阶段后破蛹而出,并继续吊在破了的蛹中几个小时,直到它的翅膀变干。同时,流体胎粪会被注入起皱的翅膀,令它们完整及坚硬。最后君主斑蝶会展开及拍动其翅膀飞离,往其他的花朵觅食。

黑脉金斑蝶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一生会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雌蝶于春天及夏天繁殖季节产卵。金斑蝶卵一般为半球形,卵呈奶白色,期后会转变为淡黄色,表面有蜡质壳,防止水分蒸发,一端有细孔,是精子进入的通路。成虫会将卵产于其寄主植物或嫩芽上,即黑脉金斑蝶幼虫会进食的植物,为幼虫准备好合适的生长地点。

幼虫

黑脉金斑蝶幼虫为毛虫,孵化出后的毛虫会吃卵壳,及乳草及卡烯内酯。在毛虫阶段,会将能量储存成脂肪及营养素,以渡过不吃不喝的蛹阶段。随着幼虫生长,一般要经过4至6次蜕皮,幼虫每次脱皮为一龄,并把旧外壳吃掉。

黑脉金斑蝶幼虫完全成长后便会停止进食,到处爬行着寻找一个适合的结蛹地方。蛱蝶蝶科的蝴蝶的蛹是头下尾上的悬吊着,称为悬蛹;它们会把身体拉长量度周围的空间是否足够破蛹羽化时顺利展开翅膀。当找到结蛹的地方时,金斑蝶会在该处吐丝,将身体末端固定在丝上,金斑蝶幼虫会在叶子背面隐蔽的地方结蛹,然后逐渐变硬,成为前蛹。约一天后,前蛹脱去幼虫外皮,露出蝶蛹。蛹内幼虫的器具会逐渐分解,然后重新组成金斑的身体。[4]

成虫

黑脉金斑蝶的成虫性成熟后,在蛹中沿着头和胸破壳钻出,刚羽化的蝴蝶翅膀皱褶和腹部膨胀,这时的蝴蝶无法躲避天敌,翅膀展开后,金斑蝶就可以飞翔了,金斑蝶的前后翅不同步扇动,成虫以腐烂果实的汁液为食物[5]。

分布范围

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及西南太平洋,包括西印度群岛、加拉巴哥群岛、所罗门群岛、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摩鹿加群岛、菲律宾、台湾、香港、毛里求斯、印度、亚速尔群岛、马德拉、加那利群岛、葡萄牙南部、西班牙南部,并偶而见于英国、爱尔兰及法国南部。[6]

亚种分化

黑脉金斑蝶(4亚种)[1]

黑脉金斑蝶与两个相似的近亲物种(牙买加及伊斯帕尼奥拉岛的Danauscleophile、南美洲亚玛逊河的南大桦斑蝶)在2005年前同属于斑蝶亚属。Danauserippus差不多与黑脉金斑蝶完全一样,但是蛹却有所不同,曾一度被认为是黑脉金斑蝶的亚种。不过根据形态学、线粒体DNA(12SrRNA)、胞色素氧化酶第一次单元序列、天然DNA(18SrRNA)及延伸因子基因(EF-1α)的分析,发现它们应该与君主斑蝶是不同的物种。有指南大桦斑蝶的祖先与君主斑蝶的祖先在于200万年前的上新世末期分裂。当时海平面较为高,而整个亚马逊低地都是汽水沼泽,并不适合蝴蝶生活。

黑脉金斑蝶其下有两个亚种:

D.p.plexippus:指名亚种,北美洲会迁徙的亚种。

D.p.megalippe:1826年由JacobHübner所描述,并不会迁徙,主要分布在科罗拉多州及佐治亚州以南,遍及加勒比海及中美洲,至亚玛逊河。其下有三个不同的变型,曾一度被认为是另一些亚种,但其实是D.p.megalippe的不同颜色变型:

D.p.m.formaleucogyne

D.p.m.formaportoricensis

D.p.m.formatobagi

发现人及时间

拉丁学名

1

Strecker,1878

Limenitisarchippusfloridensis

2

Herlan,1971

Limenitisarchippuslahontanis

3

Edwards,1882

Limenitisarchippusobsolet

4 dosPassos,1938 Limenitisarchippuswatsoni

生存威胁

捕食者

黑脉金斑蝶体内含有卡烯内酯毒素,但主要积聚在腹部及翅膀部位。所以一些掠食者会把这些部位撕开,去吃其他的部份。

在北美洲,异色瓢虫的幼虫或成虫会吃君主斑蝶的卵或初出生的幼虫。

在夏威夷的黑脉金斑蝶只有低含量的卡烯内酯,而一些鸟类可以忍受这种毒素。黑喉红臀鹎和Pycnonotusjacosus这两种鸟会吃黑脉金斑蝶的幼虫及蛹,也会吃正在休息的成虫。

寄生虫

黑脉金斑蝶的寄生虫是寄生蝇Lesperiaarchippivora。被寄生的幼虫会继续脱毛及悬挂自己,但却于成蛹前死亡。

一种微球菌属的Micrococcusflacidifexdanai亦会影响幼虫及导致死亡。绿脓杆菌虽没有入侵能力,但却会引发君主斑蝶继发感染。

一种称为Ophryocystiselektroscirrha的原生动物是黑脉金斑蝶的另一种寄生虫。它会感染皮下组织,并以在蛹时期长成的孢子传播。孢子会在受感染的整只黑脉金斑蝶身体,而大部份集中在腹部。这些孢子会在雌蝶产卵时被擦掉,而出生后的毛虫则会吃下并受感柒染。严重感染的身体会变得虚弱,不能展开翅膀及寿命较短。经过几代后仍会有感染的情况。

环境威胁

2006年以来,由于墨西哥滥砍滥伐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破坏了黑脉金斑蝶的越冬家园和幼虫生长环境,直接造成最近几年黑脉金斑蝶的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2012年冬,墨西哥中部的黑脉金斑蝶数量骤减59%,迎来了该物种在过去七年里的第六个减量高峰。科学家认为,这些蝴蝶长期以来一直往返于墨西哥和北美之间,它们将墨西哥作为藏身之所,又飞到北美去寻找食物和产卵。这次蝴蝶的减量是符合外来物种迁徙规律的。蝴蝶之所以不能在墨西哥当地觅食主要是由于当地使用的除草剂使得大批乳草类植物不能生存,而这类植物正是黑脉金斑蝶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

磁场导航

科学家发现黑脉金斑蝶利用地球磁场导航,完成数千公里的越冬飞行。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北美洲黑脉金斑蝶使用太阳和地球磁场作为导航工具,完成数千公里的远途迁移。

天蛾具有声纳阻塞生殖器官,蜜蜂对电场极为敏感,但它们并非唯一的超级能力昆虫物种,黑脉金斑蝶长着橙色和黑色相间的翅膀,每年从美国和加拿大南部飞往墨西哥中部米却肯山脉越冬,迁徙路程达到数千公里。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这种昆虫使用大脑中一种“太阳指南针”进行导航,但他们观察发现即使在严重阴沉的天气,它们仍能正确导航飞行,这意味着它们同时还依赖地球磁场进行导航。

美国马萨诸塞州生物学家指出,有证据表明黑脉金斑蝶是迄今发现使用地球磁场导航的第一种远途迁移昆虫。他们将黑脉金斑蝶放置在一个飞行模拟器中,该模拟器被不同人造磁场环绕,从而测试这种昆虫的方向感。

在初始测试中,多数黑脉金斑蝶头部朝向赤道方向,但是当磁场倾斜角颠倒时,它们朝向北方飞行。磁场指南针工作方式仅存在于可见光谱上边缘存在光线的情况下,这种蝴蝶的触角包含着光敏磁场探测器,使其能够探测到磁场。该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这项研究使黑脉金斑蝶加入地球磁场导航物种之列,研究人员指出,我们这项研究揭开了美丽黑脉金斑蝶的神秘迁移行为,巧妙地利用地球磁场作为导航,将有助于它们存活下来,抵消气候变化、乳草属植物和越冬栖息地持续减少所带来的威胁。

伴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地球磁场导航的生物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干扰,人类制造的电磁噪声将潜在破坏黑脉金斑蝶的磁场指南针,这将明显破坏候鸟的地磁方向。

保护级别

未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未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保护动物。
未列入《野生动植物种贸易欧盟监管法规》(EUregulationontradingwithspeciesofwildFaunaandFlora)[1]

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

动物百科小编甜心♂猫猫给大家整理了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的档案资料,包括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相关的详细信息。

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档案信息

物种名:黑脉蛱蝶

拉丁名:Hestina assinlis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鳞翅目 Lepidoptera

科:蛱蝶科Nymphalidae

资源编码:21131579177

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

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

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

平台号:2161C0001600087582

标本号:LE016566

标本馆:NWAFU

国家:中国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甘肃省

产地1:GS

采集人:杨国祥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2

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

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

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

平台号:2161C0001600085639

标本号:LE014063

标本馆:NWAFU

国家:中国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陕西省

产地1:SN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标本馆

标本记载3

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

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

黑脉蛱蝶 Hestina assinlis

平台号:2161C0001600074791

标本号:LE014064

标本馆:NWAFU

国家:中国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陕西省

产地1:SN

保藏状况:完整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标本馆

金斑弄蝶 Cephrenes acalle

动物百科小编丶怕死小强给大家整理了金斑弄蝶 Cephrenes acalle的档案资料,包括金斑弄蝶 Cephrenes acalle的图片、所属门、纲、目、科及描述简介、标本记录介绍等与金斑弄蝶 Cephrenes acalle相关的详细信息。

金斑弄蝶 Cephrenes acalle档案信息

物种名:金斑弄蝶

拉丁名:Cephrenes acalle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nsecta

目:鳞翅目 Lepidoptera

科:弄蝶科Hesperidae

资源编码:21131579173

描述:雄成虫:前翅长19 mm,触角长10 mm,杆部与棒部背面黑色,腹面黑色与灰黄色相间,裸节红色,端突红色,稍弯曲。下唇须第1、2节腹面黄色,第3节很短粗。前翅正面黑色,脉纹黑色,斑纹黄色,前缘与中室内有长条纹,中域斑带从前缘近外缘1/4处到后缘中部不中断,黄色斑纹与黑色底色反差明显,无性标;反面黄褐色,斑纹黄色,反差不明显,中室下方黑色。后翅正面黑色,斑纹黄色,有1模糊的中室小黄斑,及1外中域黄色斑列,2A脉从基部到端部为黑色条纹;反面黄褐色,黄色斑纹模糊。腹部背面黑与黄色相间。雌成虫:前翅长24 mm,前翅正面黑色,黄色斑纹中混有黑色鳞片,斑纹较模糊;反面浅褐色,斑纹灰白色,中室端有1灰白斑,中室下黑褐色;反面浅褐色,有模糊的小褐点。

金斑弄蝶 Cephrenes acalle标本记录信息

标本记载1

平台号:2161C0001600197208

标本号:LE095072

标本馆:NWAFU

国家:中国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标本馆

采集地:海南省

产地1:HAN

产地2:海口

采集人:native

保藏状况:良好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标本属性:普通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标本馆

本文Hash:8f7f7760ccb9b8eedf024062960874fb23d2d1ec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