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科岛吼猴Coiba Island howler monkey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科岛吼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动物百科小编燃烧的小麻雀给大家整理了科岛吼猴的资料,包括科岛吼猴的图片资料、科岛吼猴的形态特征、科岛吼猴的生活习性、科岛吼猴的品种和种类、科岛吼猴的寿命等与科岛吼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科岛吼猴Coiba Island howler monkey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蜘蛛猴科 Atelidae
属: 吼猴属 Alouatta
种: 科岛吼猴 A. coibensis
( Thomas, 1902 )
分布: 巴拿马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科岛吼猴(拼音:kē dǎo hǒu hóu);
英文名:Coiba Island howler monkey;
学名:Alouatta coibensis。
科岛吼猴,是巴拿马特有的一种吼猴。科岛吼猴一般被认为是独立的物种,原因是它们的手及脚上的皮纹与长毛吼猴的不同,但线粒体DNA测试却不能确实它们是否长毛吼猴的亚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标签: 灵长目蜘蛛猴吼猴雨林特有
体长:
身高:
体重:
生命:
食性:
繁殖:
习性:
分布: 巴拿马
科岛吼猴Coiba Island howler monkey
科岛吼猴
科岛吼猴林中活动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科岛吼猴,是巴拿马特有物种。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A. c. coibensis
A. c. trabeata
科岛吼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Coiba Island howler (Alouatta coibensis) is a species of howler monkey, a type of New World monkey, endemic to Panama. Although the Coiba Island howler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a separate species, mitochondrial DNA testing is inconclusive as to whether it is actually a subspecies of the mantled howler. The reason for treating it as a separate species is the dermal ridges of its hands and feet differ from those of the mantled howler.
红吼猴
动物百科小编羽鱼爪给大家整理了红吼猴的资料,包括红吼猴的图片资料、红吼猴的形态特征、红吼猴的生活习性、红吼猴的品种和种类、红吼猴的寿命等与红吼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红吼猴Colombian red howler monkey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蜘蛛猴科 Atelidae
属: 吼猴属 Alouatta
种: 红吼猴 A. seniculus
( Linnaeus, 1766 )
分布: 南美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红吼猴(拼音:hóng hǒu hóu);
英文名:Colombian red howler monkey;
学名:Alouatta seniculus。
红吼猴,分布在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及巴西的亚玛逊盆地西部。红吼猴是树栖的,喜欢在日间活动,很多时间会留在林冠。主食叶子,但也会吃坚果、细小的动物、果实、种子及花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灵长目蜘蛛猴吼猴雨林加勒比中美洲群居新世界猴日行性
体长: 46-75厘米
身高:
体重: 4.2-9公斤
生命:
食性: 主食叶子
繁殖: 通常每产1仔
习性: 日间活动,群居,树栖性
分布: 南美洲
雄性红吼猴
雌性红吼猴
红吼猴的幼仔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红吼猴雄性体长49-72厘米;重量5.4-9公斤;红吼猴雌性体长46-57厘米;重量4.2-7公斤。雄猴及雌猴都是呈深红褐色,但随着年纪会褪色。面部周围有毛,鼻子粗短。它们的尾巴可以抓住东西,长约49-75厘米。尾巴上有毛,但最末的底部却没有毛,方便抓住东西。红吼猴像其他新世界猴般上下颚各有2只门齿、1只犬齿、3只前臼齿及3只臼齿。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红吼猴是树栖的,喜欢在日间活动,很多时间会留在林冠。它们喜欢四肢行走,很少会跳跃。它们的尾巴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它们的第二及第三指隔得很开,适合抓住树木。红吼猴主要吃叶子的,但也会吃坚果、细小的动物、果实、种子及花朵。这些食物可以供应足够生长及活动的糖份。叶子是重要的食粮,它们不能不吃叶子多于一星期。它们的齿式可以咬开叶子:窄的门齿可以帮助吞下叶子,臼齿可以帮助咀嚼食物。它们胃部的构造也很复杂,后肠及肠也会帮助消化。后肠中有消化叶子的细菌,其体积就占了红吼猴的三分之一。红吼猴会以3-9只的小群生活。它们是一夫多妻制的。当中有一只雄性领袖,负责带领成员寻找食物及保卫它们。群落内的雌猴会照顾幼猴。它们在日间很活跃,尤其在寻找另一觅食地方时。雄猴会在黎明时份吼叫,让人知道它们的存在,在远至5公里以外的地方也可听见。这样可以避免群落之间的争斗,减少因打斗而消耗能量。由于它们的食性是低糖的,故保存能量对于它们十分重要。吼叫也可以帮助群落的分布,从而减少竞争。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由于性别比的严重失衡,雄猴之间会有激烈的竞争。雌猴会伸舌头来吸引雄猴交配。若雄猴没有反应,雌猴就会寻找其他雄猴。雌性平均的妊娠期为190日,通常每产1仔。幼猴会留在母猴身边18-24个月。当雄猴达至性成熟时,就会被排挤出群落。雄猴必须入侵其他群落:杀死雄猴领袖及其幼猴,目的是要消除所有潜在的竞争。雄性入侵后幼猴的生存率少于25%。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红吼猴,分布在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及巴西的亚玛逊盆地西部。
红吼猴分布图: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传统上红吼猴有3个亚种:
Alouatta seniculus seniculus
Alouatta seniculus arctoidea
Alouatta seniculus juara
红吼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red howler (Alouatta seniculus) is a South American species of howler monkey, a type of New World monkey, found in the western Amazon Basin in Venezuela, Colombia, Ecuador, Peru and Brazil. The population in the Santa Cruz Department in Bolivia was split off as a separate species, the Bolivian red howler, in 1986, and more recently, splitting off the population in northeastern South America and Trinidad as the Guyanan red howler has been recommended. All howler monkeys belong to the family Atelidae and the infraorder Platyrrhini (New World monkeys).
鬃毛吼猴
动物百科小编玲珑香鼬给大家整理了鬃毛吼猴的资料,包括鬃毛吼猴的图片资料、鬃毛吼猴的形态特征、鬃毛吼猴的生活习性、鬃毛吼猴的品种和种类、鬃毛吼猴的寿命等与鬃毛吼猴相关的详细信息。
鬃毛吼猴Mantled howler monkey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 Mammalia
目: 灵长目 Primates
科: 蜘蛛猴科 Atelidae
属: 吼猴属 Alouatta
种: 鬃毛吼猴 A. palliata
( Gray, 1849 )
分布: 中美洲、南美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鬃毛吼猴(拼音:zōng máo hǒu hóu);
英文名:Mantled howler monkey;
学名:Alouatta palliata。
鬃毛吼猴,又名长毛吼猴,生活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森林中。雄性吼猴的舌骨很大,可以扩大叫声,它们的吼叫可以帮助互相定位,免却劳动而浪费能量或面临不必要的威胁。主要以叶子为食。鬃毛吼猴寿命大约25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灵长目蜘蛛猴吼猴雨林加勒比群居一夫多妻
体长: 46-63厘米
身高:
体重: 3.1-9.8公斤
生命: 大约25岁
食性: 主食叶子
繁殖: 每胎产1仔
习性: 日间活动,群居,树栖性
分布: 中美洲、南美洲
鬃毛吼猴学名:Alouatta palliata
鬃毛吼猴Mantled howler monkey
鬃毛吼猴吼叫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鬃毛吼猴雄性体长47-63厘米;尾长60-70厘米;重量4.5-9.8公斤;鬃毛吼猴雌性体长46-60厘米;尾长55-66厘米;重量3.1-7.6公斤。鬃毛吼猴的外观像其他吼猴,但毛色则呈黑色,而两侧有金色至赤色的毛。当雄性达至性成熟时,阴囊会变成白色。尾巴可以抓住东西。平均体重变化很大,须视乎不同地方的群族而定。成年吼猴的脑部约重55.1克。鬃毛吼猴的构造适合吃叶子。它们的臼齿的展冠很高,可以帮助咬碎叶子。雄性的舌骨在近声带处特大,可以扩音,帮助它们互相定位而不用浪费能量。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栖息环境:鬃毛吼猴栖息在多种类型的森林,包括次生林、半落叶林及河岸林,但只限于较高密度及有常绿植物的地方。社会结构:鬃毛吼猴是群居的。它们的群族约有10-20个成员,一般有1-3只成年雄性及5-10只成年雌性,有些群族可以超过40个成员。群族内雄性地位较雌性高,而后生的则较年老的为高。较高级的可以选择食物及休息位置,而至上的雄性更可以有交配的权力。在群族内的成员之间很多都没有关系,因为大部份成员到达性成熟时就会离开群族。鬃毛吼猴很少会梳理,只有较高级的才会梳理较低级的吼猴。群族内的成员之间很少有攻击性的行为,就算有也会很快平息或悄悄的进行。鬃毛吼猴生活在10-60公顷的范围。它们很少会去保卫领地,而且很多时几个群族的领地会重叠。不过,当两个群族相遇时,它们会激烈地将对方排除出领地之外。一个群族平均每日会移动约750米。鬃毛吼猴很少会与共栖的其他猴子有接触,但有时会与卷尾猴有所冲突,而冲突往往是细小的卷尾猴引发。另外,两者的幼猴也会一起玩耍,或是一起在同一棵树觅食,而互不理睬。食性:鬃毛吼猴主要是吃叶子,占了它们食物的50-75%。它们会选择觅食的树,较为喜欢幼嫩的叶子。由于一些叶子是有毒的,它们选择的目的正是要减低吸入毒素的水平。幼嫩的叶子一般含有较少的毒素及较多的养份,且较为容易消化。无花果树的叶子是它们较为喜欢吃的。虽然叶子数量丰富,但含有的能量却很低,它们因而只会选择较低能量的生活模式,如呼叫同伴及大部份时间都在休息。除了叶子外,鬃毛吼猴也会吃果实,数量可以占其食物的50%,有时甚至多于叶子。无花果是它们最喜欢吃的果实。其次的会是花朵,尤其是在罕季。它们会从食物中吸收水份,但有时也会在树孔中喝水。在雨季较多会在树孔中喝水。它们也会喝凤梨内的水。差不多所有的鬃毛吼猴也有三色视觉,与只有二色视觉的新世界猴有所分别。它们的视觉可能是与饮食习惯有关,可以帮助它们分辨较为红色的幼嫩叶子。运动:鬃毛吼猴是日间活动及栖息于树上的。它们可以四肢行走、悬挂及攀树。它们有时会跳跃至另一树上。不过鬃毛吼猴其实是不怎么活跃的动物。它们整晚及四分之三日都是在睡觉的,而活跃的时间则是在觅食,每天只有4%是在社交的。这种生活模式是为适应低能量的食性。它们睡觉、休息或吃食时会以尾巴抓住树枝。它们只用尾巴就可以支撑整个身体重量,但很多时都是以尾巴及双脚来支撑。它们是会记着路线及利用标记,重回其觅食及休息处。沟通:雄性鬃毛吼猴在暮晨及黄昏时份,或是受到骚扰时都会吼叫。它们的叫声很大,几公里远也可以听到,包括了咕噜声及重复的吼叫,历时达4-5秒。声浪是由其舌骨扩大。雄性的舌骨比相似体型的蜘蛛猴的舌骨大25倍,仿佛是鼓身一般。雌性的叫声较为高音,但声浪不及雄性。它们的叫声可以帮助互相定位,不用走来走去而要面对不必要的威胁。它们会以咯咯声来保持与群族的成员接触。鬃毛吼猴也会使用非声音的方式沟通。它们在感到苦恼的时候,会用手掌、脚掌、尾巴及胸部来摩擦尿液。它们也会将树枝在喉咙处摩擦,以留下体味。雌性会以嘴唇及舌头来邀请交配。从其生殖表现可以见到它们的情感状态,而群族成员摇摆树枝,似乎是游戏的表达。鬃毛吼猴在受到人类骚扰时,它们会向人类排尿或排粪。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鬃毛吼猴是一夫多妻制,全年可繁殖,产仔高峰在12-1月份,孕期约6个月,每胎产1仔。幼猴的毛皮出生时呈银色,期后几日会转淡或金色。之后毛皮就会开始转深,约到了3个月就会与成年的毛皮一样。幼猴是由母猴照顾,最初的2-3个星期会黏在母猴的胸部。之后,它们会转到母猴的背上。约3个月母猴就会将幼猴推开,但仍会照顾至4-5个月大。到了幼猴可以自己行走,母猴就会带它们横跨树间。幼猴很多时都是自己在玩耍。半岁大时就开始断奶,亦代表母猴的照顾到此为止。成年雌性一般每19-23个月就会产子,但要待之前的幼猴断奶为止。雌伍到了3岁就达至性成熟,雄性则要3.5岁。雄性的睾丸要到了性成熟才会下坠。到了性成熟时,幼猴一般会被赶出群族,除非它是产自较高级的母猴。事实上,很多幼猴都不能生存至性成熟,因为一些高级的吼猴会骚扰或杀死低级的幼猴,以避免与自己的幼猴竞争。当一只外来的雄性胜过至上的雄性后,它一般会杀死所有幼猴,为令母猴快些动情与它交配。猫科、鼬、蛇及鹰等掠食者都会杀死幼猴。估计只有30%的幼猴能够生存多于1岁。若能成功生存,鬃毛吼猴可以最少活至25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鬃毛吼猴分布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及巴拿马。
在哥伦比亚及厄瓜多尔,它们分布西至靠近太平洋的狭窄地方,东至安地斯山脉。
在哥伦比亚,它们亦分布近巴拿马边境及加勒比海的细小地区。
在危地马拉,它们分布在中部至墨西哥东南部尤卡坦半岛南面。
它们是中美洲多个国家公园内最常见到听到的灵长目,这些公园包括玛兰安东尼尔国家公园(Manuel Antonio National Park)、基督山国家公园(Corcovado National Park)、蒙特韦尔德云林保护区(Monteverde Cloud Forest Reserve)及莎柏兰尼亚国家公园(Soberania National Park)。
亚种与分类Subspecies and Taxonomy
A. p. aequatorialis:分布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巴拿马及秘鲁。
A. p. palliata:分布在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及尼加拉瓜。
A. p. mexicana:分布在墨西哥及危地马拉。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鬃毛吼猴处于无危状态。不过它们的数量受到伐林的严重影响,部份群族更因此而要迁徙。幸好因鬃毛吼猴的低能量生活方式、细小的领地及寻找食物的能力,都使它们有较强的适应力。鬃毛吼猴对于生态系统很重要,可以帮助散播种子,而种子经过消化道后可以帮助发芽。可以帮助散播种子及养份循环的蜣螂,似乎也是依赖鬃毛吼猴而生存。鬃毛吼猴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保护。
鬃毛吼猴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mantled howler (Alouatta palliata), or golden-mantled howling monkey, is a species of howler monkey, a type of New World monkey, from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It is one of the monkey species most often seen and heard in the wild in Central America. It takes its "mantled" name from the long guard hairs on its sides.
The mantled howler is one of the largest Central American monkeys, and males can weigh up to 9.8 kg (22 lb). It is the only Central American monkey that eats large quantities of leaves; it has several adaptations to this folivorous diet. Since leaves are difficult to digest and provide less energy than most foods, the mantled howler spends the majority of each day resting and sleeping. The male mantled howler has an enlarged hyoid bone, a hollow bone near the vocal cords, which amplifies the calls made by the male, and is the reason for the name "howler". Howling allows the monkeys to locate each other without expending energy on moving or risking physical confrontation.
本文Hash:a2fbe0f75e552fa724280992a179106677c6c9b0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